1
古诗兰陵王·卷珠箔翻译赏析
《兰陵王·卷珠箔》出自《宋词三百首》,其诗人为宋朝诗人张
元干。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着。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
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
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前言】
《兰陵王·卷珠箔》是宋代词人张元干所写的一首词,被收入《宋
词三百首》。此词描写了春日的迷人景色和对美好故国生活的回忆,
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对沧桑之变的感慨,抒发感怀故国的“黍离”
之悲。
【注释】
①箔:竹帘
②乍阁:初停。阁:停止,同“搁”
③旧京洛:指北宋汴京、洛阳
④障泥:挂在马腹两边,用来庶OrG挡尘土的马具。这里指代马
⑤油壁:用油漆涂饰车壁的华丽车辆
⑥驰道:秦代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这里指代表京城的大道
⑦上林:秦、汉时苑名,专供帝王行猎的场所,这里泛指京都园
林
2
【翻译】
轻雨绵绵,柳条随风轻拂,仿佛在迎接奏春天。芳草的碧色映着
新开的芍药花,衬托得更加鲜红。可恶的东风嫉妒花朵,一阵无情的
风将梢头上娇嫩花叶吹落。我把屏风紧掩,沉水香也懒得再熏。因喝
酒会醉,总是怕看见酒盅。回想从前在洛阳汴京,正是少年时代,时
常纵情欢乐,也曾迷恋于歌舞表演者。常常准备好华丽的车马,催促
美人快些出发游玩。曾经同乘一辆车奔驰在宽广的大街上,也曾携手
在上林苑里一起开怀。刚刚玩完热闹的元宵佳节,又早早约定佳期再
见。
不想会有今日,到处漂泊孤单如浮萍?寂寞啊寂寞,更加思念当
日相依相伴的情人。恐怕她衣上的香粉已经消淡,琴弦上也久不弹奏。
自从和她分别之后,至今没有音信,也不知她的面容,是否还和以前
一样冠压群芳。怅恨分别之后,一切都在变化,万事如过眼烟云,不
知何时能化作一只仙鹤,飞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我的相思之情无法
忘却,只能在酒醉的时候,才能暂时忘却。
【赏析】
词题“春恨”,在宋黄升《花庵词选》中为“春游”,实际上是作
者亲身经历丧乱之痛,借以寄托对国事的忧愁与痛苦。全词分为三片,
意脉贯通。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引李攀龙云:“上是酒后见春光,
中是约后误佳期,下是相思如梦中。”从整篇词的结构而言,这样理
解是可以的,但还只是表面的理解。如果透过含蓄曲折的笔墨,从表
面深入到内部,就会发现词人在南渡以后所渡过的黍离之悲,所以不
3
能仅仅拘泥于“春恨”。
词的开头“卷珠箔”二句,点出了环境。“乍阁”,即初停。这是
化用王维《书事》“轻阴阁小雨”句意。一个春日的清晨,词人登楼
卷起了珠帘,窗外看去绵绵的阴雨刚刚停止,和煦的阳光已照楼台。
外面一片温暖全词的情与景由此生发铺展。“阑干外”以下写从楼上
眺望的种种景象:如烟的柳条,在晴光中摇曳;阶下绿油油的青草,
映衬着芍药,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意。好一派诗情画意“烟柳弄
晴”,并非专门咏柳,目的是挑起词人的情思。折柳送别,在汉唐以
来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俗。周邦彦的著名词篇《兰陵王》:“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就是借咏柳而抒别情。眼前的柳丝依依有情,似乎
又矣笔俱有送别之态。紧接“东风”二句陡转,出现另一种物景。强
劲的东风把刚长出来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种凄然伤神的气氛。“屏
山掩”三句,与上文的所见相回应,由景生情,实写词人当时的心境。
“屏山”即屏风。“沉水”,即沉香。“中酒”即着酒。这里写出词人
怕饮酒的心理状态,蕴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二片追忆过去游乐的情景。换头“寻思旧京洛”,承上转下,
从现在的伤春伤别,很自然地回想起过去在汴京的游乐情景。“京洛”,
洛阳,东周、后汉两朝皆建都洛阳,故称“京洛”,这里地是指京师
即国都,借指汴京。作者在《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中写过:“往
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燃烛九衢香。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只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
墙。”诗中所写思念故国的悲伤心情,与词作者主旨是一致的。不过
4
词的写法较诗而言比较含蓄婉转。一个“旧”字,蕴含着多么深刻的
时代意念。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说:“南宋词人系心旧京,凡言
归路,言家山,言故国,皆恨中原隔绝。”这里思念“旧京洛”,正是
中原被占的遗恨中引起下文“往昔升平客大梁”的游东情景,更增添
离别之悲。“正年少疏狂”三句,词人想起当年在汴京放荡不羁的生
活。
白居易诗:“疏狂属年少。”少年时征歌选色,外出游春的车马已
准备好,只是催促着好赶快梳妆打扮。油壁车,女子所乘:“催梳掠”,
其中有女子同行。“曾驰道同载”三句,专写游赏,但不专注一时一
事。驰道,即御道,皇帝车马所经过的道路。上林,秦汉时期为皇帝
的花园,这里借指汴京的园林。“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东
京梦华录》卷六),这是“灯夜初过早共约”的注脚。同载、携手、
共约,情事如见,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笔写来,都是热
闹欢快的气氛。可是,紧接着“又争信飘泊”!突然结束了上面的回
忆,似断又续,极尽顿挫之妙。这使人仿佛从梦幻意识中回到清醒的
现实,感情起伏,跌宕之中透露了作者的真情。“争”同“怎”。词人
怎么能料想到昔日歌舞升平商业繁华的汴京,当时已落到金兵的手中,
而自己又过着逃难的飘泊生活。这种悲哀从上面的欢快和畅的景象中
显露出来,以欢愉的情调映衬离别后的孤寂,更显得凄楚难忍。
第三片从回忆转写别后思念之情,主要抒写离恨之情。“寂寞,
念行乐”以下,紧承上文的“疏狂”到“飘泊”而来,注入了对旧人
的深切怀念之情。“甚粉淡衣襟”三句,是想像她已摆脱了歌女生涯,
5
而美貌依然。“琼枝璧月春如昨”一句,本是南朝陈宫中狎客为赞美
张丽华、孔贵嫔等容貌而写的诗句“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见
《陈书·张贵妃传》。这三句,怀念旧人,同时也是怀念故都,写得
迷离惝恍,而寓意于其中也可寻得。以下转入别恨与相思。
“怅别后华表”二句,借用典故,抒发人间沦桑之变,好景不长
的深慨。传为陶渊明潜作的《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
灵虚山,后化鹤归辽,落于城门华表柱上,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此二句用“怅”
字领起,寄意深刻,语更明了而又委婉含蓄。结末“相思除是”二句,
用口语写情,感情委婉真挚。“除是”,除非是的省略。这里词人把多
少不敢直接说出的别恨,统统倾注在酒杯里,痛饮尽醉忘去那些恩恩
怨怨。“向醉里、暂忘却”,犹如众流归海,不仅感情深厚,而且“辞
尽意不尽”,言外之意含有眷念故国的无穷隐痛。这与李清照《菩萨
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抒发爱国思想的词作,写得情韵兼胜,委婉真切,代表了作
者的另一种风格——即婉约的风貌。在艺术技巧上充分显示出组织结
构的严谨。全词上、中、下三片,从眼前伤春到追忆往昔,再转入现
实相思,有铺排,有转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并用“别恨”一气
贯串。尤其是过片处意脉连贯,情致婉转曲折。其次是寓别恨之情于
清旷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词的词境显得既沉郁又婉丽。
这首词是借“春恨”以抒发故国之思的深情,写词人南渡后感怀
故国的“黍离”之悲。以往日之欢乐衬今日之悲哀。一句勾转,突然
6
转向现实,看是陡然,实质正表现出作者恍若隔世的那种心境。从对
往昔的梦境般的幸福追忆中清醒过来,转入下片,抒写凄凉索寞的心
情与对故国故乡的极度思念。全词分为三叠,而意脉贯通。上叠写醉
中春光。中叠写少年产台游,追思昔日游乐。下叠是从回忆转写别后
相思如梦,主要抒写离恨。东风妨花恶,吹落梢头嫩萼。“东风”二
句以拟人化手法,写暮春的东风挟着妨忌和嫌恶的情绪摧花落蕊。
联系到词人倍受春风得意的当道权贵,如秦桧之流的迫、打击,
“东风摧花”意象,显然是词人自我命运之象征。结尾三句用口语
写情,深婉真挚。言外含有眷念故国的无究隐痛。全词结构严密,从
眼前的伤春到追忆往昔,再转入现实的相思。虚实相映,有铺排、有
转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过片处注意意脉的转折连贯,情致深婉
丰富,却一气贯注。宋翔凤《乐府余论》说:“南宋词人系心旧京,
凡言归路,言家山,言故国,皆恨中原隔绝。”可谓至确之论。全词
所表现的是国家分裂,中原沦陷的巨大悲痛。在南宋初期的文士中这
种情感具有普遍性。。这首抒发爱国意念的词作,写得情韵兼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19:4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498054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放荡不羁的诗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放荡不羁的诗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