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政府的经济政策中,执行得最坚定、最持之以恒的,是信贷扩张。共和国历史上罕见的
信贷扩张运动,先是催生出重化工业产能过剩,接着是房地产业过热,最后是地方财政失控。
2003年以来的八年中,中国平均GDP增长为10.9%,通货膨胀为3.2%,中国大致需要每年14.1%
的货币扩张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M2每年的扩张速度却达到18.8%,每年制造着大
约4.5个百分点的多余货币发行。照此口径测算,中国在过去的八年总共制造出14.5万亿元
的过度流动性。
对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适当地多投放一些货币,以充足稳定的资金供应来支持发展的需
要,是必要的。总的来讲,过去几年的信贷扩张,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中国经济得以
上一个新的台阶。全球金融危机中,银行及时的信贷扩张政策,也使中国成为率先复苏的一
个主要经济体。
不过,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从信贷扩张的数量看,这几年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支持增长
之所必需,从信贷扩张政策持续时间看,运作时间之久远远超过了反周期政策之所必需。中
国目前的贷款总量/GDP比例,已经大幅超过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泡沫期及本世纪的格林斯潘
泡沫期的最高点。
在通货膨胀未构成威胁前,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许是可以接受的。可是人民银行在通货膨胀
展望上,在过去两年似乎出现了两个盲目。一是对2006-07年通胀死灰复燃准备不足。上一
轮通胀回落并非政策措施奏效(当然农产品价格有所回落),而是被次贷危机所打断了,央行
似乎没有意识到制造通胀的温床依然存在;二是对干预资产通胀举棋不走。随着全球化和生
产方式的改变,制造业通胀迅速消失,全世界范围内消费通胀出现了中轴下移的现象,取而
代之的是资产通胀。资产价格过高,并非传统的央行干预领域,但是它同样可能导致经济运
行失衡,触发金融风险。除此之外,中国CPI指数本身也有设计上缺陷,令指数无法反映实
际物价上涨情形。
在雷曼倒闭触发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那种超常规的扩张政策,毕竟是危难之下的紧急措施,
不应该变成新的常态。笔者认为,央行在货币环境正常化上,出招太迟、出手太轻,让数年
积累下来的过剩流动性发酵为害,是近期货币政策的一大失策,也是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的关
键原因。目前的通货膨胀,有农业失收、工资上涨等因素,但是笔者看到百物飞腾的背后,
主要不是供需失衡,而是流动性失衡。太多的游资追逐有限的资产,结果大蒜、绿豆、苹果、
棉花鸡犬升天。中国房市这些年始终是供过于求的,可售房源库存年年上升,但是这并未阻
止房价的飚升。反之如果没有流动性的增加(包括周转速度的加快),个别产品的供不应求,
只会导致该商品价格的上涨,其他产品的相对价格则出现回落,总体价格水平不应改变。中
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根本就是流动性问题,是货币现象。
11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平抑物价措施,但这么多项政策中,没有一项真正有把握
能有效控制物价的。另外,这个史上最全面的平抑物价计划,对流动性这个通货膨胀的根源
只字未提,依旧维持头痛医头的方法。
这些年积聚下的过度流动性,有一部分来自主动的货币政策,另一部分则来自被动的汇率政
策。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厂。经常项目顺差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同时外资涌入。在正常情况
下,以一般均衡论而言,人民币汇率需要作出调整。但是人民币汇率没有大幅调整,其结果
是一方面外汇储备暴涨,另一方面内部流动性暴涨,两方面的上涨均远远超出经济的需要,
甚至正常的可承受范围。对于外汇占款,央行声称已对其作出对冲,不过从实际情况看,过
剩流动性中至少一半与人民币汇率政策有关。通过扭曲汇率维持下来的出口竞争力,不仅在
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上带来后遗症,也造成宏观货币环境的失衡。
流动性泛滥,还促成资产的炒作。上海房价已逼近东京,而上海的人均收入不到东京的四分
之一。中国股市的每日成交量,超出了亚太其它市场的总和(包括日本、韩国、台湾、香港、
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在货币环境正常化上,央行已经加快了脚步,不过在政策选择上,明
显地倾向于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于加息十分审慎。的确加息加不出大米猪肉来,但是不加息
则无法解决负利率情况。通货膨胀4.4%,而一年期定存利率仅有2.5%,对于储蓄者其实是合
法的打劫,资金出走房市、股市也是理性的举动。不过这样只会进一步扭曲价格信号,制造
资源错配,最终可能给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为金融埋下巨大的隐患。
正常化道路上的另一个问题是瞻前顾后,步伐不敢过快,使流动性过剩、低利率情况长期维
持,刺激资产泡沫,刺激通货膨胀。更令人担心的是,民间投资今年几乎全面停止了实业投
资,民营企业家热衷于PE投资,通过资本游戏赚快钱。
过剩流动性,在埋下未来经济动荡、金融不稳的祸根,甚至可能带出社会安定的隐患。现在
是全面检讨货币政策的框架、目标、工具与责权的时候了,是货币环境正常化全面加速的时
候了。
(本文作者为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师,本文系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
报立场。)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19:0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496031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是时候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是时候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