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步议程
日期时间和地点详细安排
11月14日
08:00-21:00
西安建国饭店
会议报到
13:00-20:00
西安建国饭店
《制冷学报》编委会会议、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会议、《制冷技术》编委会
会议等
18:30-21:00
西安建国饭店
欢迎晚宴(自助)
11月15日
08:00-18:00
西安建国饭店
会议报到
09:00-09:40
西安建国饭店
1.开幕致辞
2.颁奖仪式
09:40-11:10
西安建国饭店
院士论坛
1.北方清洁供暖与热泵技术(30分钟)——江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2.制冷系统中冷却技术研究的一些进展(30分钟)——何雅玲中国科学院院士西
安交通大学
3.题目待定——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11:10-11:30
茶歇
11:30-12:30
西安建国饭店
政策解读
1.我国制冷剂替代进展及政策介绍(30分钟)——钟志峰副处长,环境保护部环
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2.制冷空调节能标准化现状与趋势(30分钟)——成建宏研究员,中国标准化研
究员
12:30-13:30
西安建国饭店
自助午餐
13:30-15:00
西安建国饭店
主题报告
3.重大变革中的低温生命科学与医学:机遇与挑战(30分钟)——刘静教授,中
国科学院理化党的心得 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4.气流组织进展与环境保障技术(30分钟)——李安桂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热泵在清洁供暖和高效空调中的应用(30分钟)——李先庭教授,清华大学
15:00-15:30
茶歇
2
11月15日
15:30-17:30
西安建国饭店
主题报告
6.基于仿真的制冷装置节能节材与长效设计(30分钟)——丁国良教授,上海交
通大学
7.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关键基础问题和研究进展(30分钟)——张寅平教授,清
华大学
8.CO2压缩机及热泵制冷技术应用(30分钟)——曹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9.SustainabilityinmodernandfutureHVACRsystems(30分钟)——
Funder-Kristenn,memberofEPEE(EuropeanPartnershipforEnergy&
theEnvironment)
19:00-21:00
西安建国饭店
招待晚宴(桌餐)
11月16日
08:00-12:00
西安建国饭店
会议报到
08:20-10:20
分会场会议
西安建国饭店
1.“江森自控节能环保新技术研发成果分享”专题研讨会
2.“压缩机”专题研讨会(上)
3.“太阳能吸收吸附”专题研讨会
4.“数据中心冷却技术”专题研讨会
5.“小型制冷设备及技术——房间空调器及热泵”专题研讨会
6.“空气源热泵”专题研讨会(上)
7.“北京制冷学会第五届低温技术、低温医疗高级研讨会”
10:20-10:30
茶歇
10:30-12:30
分会场会议
西安建国饭店
1.“地源、水源等热泵技术”专题研讨会
2.“压缩机”专题研讨会(下)
3.“微通道换热”专题研讨会
4.“系统节能优化”专题研讨会
5.“小型制冷设备及技术——电冰箱”专题研讨会
6.“空气源热泵”专题研讨会(下)
7.“低温生物医学”专题研讨会
3
11月16日
12:30-13:30
自助午餐
13:30-15:30
分会场会议
西安建国饭店
1.“余热回收应用”专题研讨会
2.“室内空气品质”专题研讨会
3.“新风净化与建筑通风”专题研讨会(上)
4.“模拟仿真”专题研讨会(上)
5.“小型制冷设备及技术——小型压缩机(转子压缩机)”专题研讨会
6.“除霜技术”专题研讨会
7.“低温及冷能利用”专题研讨会
15:30-15:50
茶歇
15:50-17:50
分会场会议
西安建国饭店
1.“CO2制冷技术”专题研讨会
2.“制冷剂替代及新工质应用”专题研讨会
3.“新风净化与建筑通风”专题研讨会(下)
4.“模拟仿真”专题研讨会(下)
5.“高海拔高寒地区供暖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
6.“冷藏运输”专题研讨会
7.“2017年制冷空调设备关键技术标准”专题研讨会
18:30-20:30
西安建国饭店
自助晚餐
11月17日
08:20-10:20
分会场会议
西安建国饭店
1.“强化换热”专题研讨会(上)
2.“多联机技术”专题研讨会(上)
3.“蒸发冷却技术”专题研讨会
4.“除湿技术”专题研讨会
5.“相变蓄能技术”专题研讨会(上)
6.“特种空调”专题研讨会
4
11月17日
10:20-10:30
茶歇
10:30-12:30
分会场会议
西妈妈的大意 安建国饭店
1.“强化换热”专题研讨会(下)
2.“多联机技术”专题研讨会(下)
3.“设备及系统自动控制与优化”专题研讨会
4.“食品冷冻保鲜技术”专题研讨会
5.“相变蓄能技术”专题研讨会(下)
6.“喷射制冷技术”专题研讨会
12:30-14:00
西安建国饭店
自助午餐
会议结束
5
分会场会议初步安排
11月16日上午,西安建国饭店
会场时间分会场安排
分会场1
08:20-10:20
“江森自控节能环保新技术研发成果分享”专题研讨会
主席:张旭教授/所长,同济大学
1.余热回收高效制冷供热技术(特邀)——邓伟鹏经理,江森自控楼宇设备
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2.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特邀)——俞德茂主任工程师,江森自控
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3.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优化设计(特邀)——朱煜高级主任工程师,江森自
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4.冷冻变频螺杆及CO2复叠制冷技术(特邀)——张皆慰经理,江森自控
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5.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发展及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特邀)——蔡宇辉主任
工程师,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6.问题与讨论
10:30-12:30
“地源、水源等热泵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张旭教授/所长,同济大学陈金华教授/系主任,重庆大学
1.大规模地源热泵的可靠性及设计理论的重构方法(特邀)——张旭教授
/所长,同济大学
2.地埋管直供+热泵辐射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特邀)——陈金华教授/系
主任,重庆大学
3.商业洗浴中心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特邀)——沈朝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4.开利19DV新一代面向环保冷媒变频离心机组(特邀)——姜家麒高级技
术经理,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5.水平管降膜式污水源热泵机组性能实验测试研究(CAR254)——张群力
教授,北京建筑大学
6.问题与讨论
08:20-10:20
“压缩机”专题研讨会(上)
主席:邢子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1.转子式压缩机新技术新应用(特邀)——刘春慧博士,上海日立电器有限
公司
2.汉钟精机高温热泵用螺杆压缩机解决方案(特邀)——谢鹏副理,上海汉
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3.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气流脉动衰减器的实验研究(CAR010)——周明龙
振动噪声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4.滚动转子压缩机振动特性分析及管路应力预测(CAR141)——邓培生基
础设计师,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5.水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应用分析和研究现状(CAR267)——胡斌博
士后,上海交通大学
6.螺杆压缩机效率及制冷领域专项改进设计探讨(CAR166)——洪星经理,
大连冷星企业有限公司
7.压缩机与喷射器联合驱动的复合制冷循环性能分析(CAR051)——李云
6
分会场2
翔博士,西安交通大学
10:30-12:30
“压缩机”专题研讨会(下)
主席:邢子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1.超低温热泵专用旋转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特邀)——杨国用先行研究高
级工程师,GMCC&Welling
-X:全新超高强度不锈钢阀片材料(特邀)——周铖博士,奥钢联精
密带钢贸易(苏州)有限公司
3.螺杆压缩机的应用拓展和型谱规划(特邀)——剧成成总工助理/技术中
心主任,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双压缩机独立制冷剂系统冷水机组的优化设计(CAR226)——张光斌
水冷主机产品技术经理,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5.水蒸气压缩机在过热蒸汽干燥中的应用研究(CAR015)——潘曦博士研
究生,西安交通大学
6.压缩机制冷量测试关键参数影响程度研究(CAR017)——胡长更试验
主管,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7.曲柄双滑块双级压缩机结构设计与分析(CAR080)——李盈盈在读硕士
研究生,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分会场3
08:20-10:20
“太阳能吸收吸附”专题研讨会
主席:王如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谢晓云副教授,清华大学
1.热驱动制冷技术及其应用(特邀)——王如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2.光伏空调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特邀)——李勇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3.吸收式换热器及其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特邀)——谢晓云副教授,
清华大学
4.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试运行分析(CAR025)——李泽宇,
华南理工大学
5.超声场和纳米流体联合作用强化氨水鼓泡吸收实验研究(CAR102)——王
益聪硕士研究生,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研究所
6.换热网络优化和吸收式制冷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特邀)——徐震原
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
7.太阳能单效吸收/双压缩复合制冷系统的循环特性研究(CAR263)——王
林教授,河南科技大学
8.问题与讨论
10:30-12:30
“微通道换热”专题研讨会
主席:刘金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高强研发总监,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
有限公司
1.麦克维尔微通道换热技术研究与应用(特邀)——黄成才市场部产品经
理,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2.微通道阵列内R134a与R1234ze(E)流动沸腾压降特性研究(CAR022)—
—刘玉婷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3.分液管开孔对微通道房间空调器性能的影响分析(CAR029)——姚喻晨研
究生,南京师范大学
4.R290在微通道冷凝器中的应用特性研究(CAR146)——高强研发总监,
7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5.矩形微槽道节流制冷器的实验研究(CAR082)——耿晖,上海理工大学
6.重力对微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CAR144)——许玉讲师,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
7.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4
08:20-10:20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邵双全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绿色节能的丹佛斯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解决方案(特邀)——武斌丹佛斯中
国制冷事业部应用专家
2.磁悬浮离心机在数据中心应用的优化设计(特邀)——查晓冬苏州必信
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
3.海尔数据中心制冷解决方案(特邀)——朱旭红海尔中央空调数据中心行
业总监
4.美的风冷自然冷却方案(特邀)——刘开胜中央空调研发高级工程师
5.数据中心刀片式服务器冷却性能的仿真优化(CAR183)——刘章硕士研
究生,天津商业大学
6.数据中心液泵驱动热管自然冷却机组节能分析(CAR242)——李翠翠硕
士研究生,北京工业大学制冷实验室
7.问题与讨论
10:30-12:30
“系统节能优化”专题研讨会
主席:陈焕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晋欣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1.通风空调输配系统减阻技术(特邀)——李安桂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
2.待定(特邀)
3.既有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研究(特邀)——王汝金高工,合肥通用
机械研究院
4.部分负荷下四通换向阀的内泄漏对系统能效的影响分析及应用(特邀)—
—孟鑫洋市场部部长,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5.制冷配件HVAC&R客户价值方案(特邀)——许学飞副所长,盾安环境
研究所
6.空调冷冻水系统设计匹配水平的评估方法研究(CAR056)——朱旭博士
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
7.带气液分离器的两相环路热虹吸管熵产优化分析(CAR211)——朱琳博
士,西安交通大学
08:20-10:20
“小型制冷设备及技术——房间空调器及热泵”专题研讨会
主席:邹慧明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树学博士,北京工
业大学
1.基于仿真的房间空调器运行性能的实时显示与性能监控(特邀)——丁国
良教授/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长
2.一种新型家用空气源热泵装置的实验研究(特邀)——许树学博士,北
8
分会场5
京工业大学
3.低温空气源热泵的舒适性技术研究(特邀)——张浩家用空调性能平台
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4.采用降膜冷凝技术的R290房间空调器性能实验研究(CAR232)——阮建
高,华南理工大学
5.亚太地区空调器能效标准分析(CAR028)——魏华锋热力学研究工程师,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6.问题与讨论
10:30-12:30
“小型制冷设备及技术——电冰箱”专题研讨会
主席:黄东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袁卫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冰箱新国标引起的风冷冰箱技术新变化(特邀)——黄东副教授,西安
交通大学
2.并联双循环风冷冰箱性能研究(特邀)——刘建如高级工程师,青岛海尔
股份有限公司
3.车载移动冷柜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CAR249)——郑慧凡科技处副
处长,中原工学院
4.新国标下冰箱的性能提升方案(CAR229)——赵向辉冷链方案经理,浙
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5.飞机机载直流小冰箱设计研究(CAR170)——李宇硕士研究生,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
6.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6
08:20-10:20
“空气源热泵”专题研讨会(上)
主席:马国远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姜益强教授/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
1.空气源热泵蓄能除霜关键技术研究(特邀)——姜益强教授/主任,哈尔
滨工业大学
2.太阳能光伏驱动空气源-水源双源热泵系统研究(特邀)——袁卫星教授/
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系统性认识空气源热泵采暖-从热源到末端的洞察(特邀)——黄勇高级
应用经理,丹佛斯中国制冷事业部
4.热泵热水变频喷气增焓涡旋压缩机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特邀)——马
宏伟产品开发职能经理,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5.R290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试验研究(CAR048)——牛立娟硕士研究
生,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6.带闪发器的R3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CAR201)——薛杰,
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商业大学
10:30-12:30
“空气源热泵”专题研讨会(下)
主席:马国远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邓建强教授/主任,西安交通大学
1.空气源热泵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研究及应用(特邀)——王伟教授/院长,
北京工业大学
9
2.跨临界CO2引射膨胀制冷/热泵系统研究(特邀)——邓建强教授/主
任,西安交通大学
3.空气源热泵整体解决方案(特邀)——夏前卫/景建平,卡乐电子(苏州)
有限责任公司,
4.空气源热泵系统能耗影响因素与分析关键技术研究(CAR233)——何林
检测中心主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农村空气源热泵采暖的应用(特邀)——赵会刚高工/副主任,北京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所
6.北京某教学楼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现场实验(CAR217)——倪龙系副主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
7.鲁北农村住宅“煤改”供暖方案探讨(CAR234)——刘建华,总工,山东
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分会场7
08:20-10:20
“北京制冷学会第五届低温技术、低温医疗高级研讨会”
主席商跃秘书长,北京制冷学会
1.异体皮低温儲存研究及临床应用(特邀)——贾晓明主任医师/教授,北
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2.血小板血浆凝胶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特邀)——张海军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3.走健康输血之路—自体血液的低温保存新技术及其应用(特邀)——欧阳锡
林副主任医师/博士,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4.问题与讨论
10:30-12:30
“低温生物医学”专题研讨会
主席:刘宝林院长/教授上海理工大学诸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
1.移植器官(肾脏)冰温保存的生物传热研究(特邀)——诸凯教授,天
津商业大学
2.水凝胶封装实现细胞的低浓度保护剂超快速降温保存(特邀)——赵刚教
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人体组织器官的低温保存的机遇与挑战(特邀)——胥义教授,上海理
工大学
4.低温生物医学的精准可控性研究与应用(特邀)——饶伟教授,中国科
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5.低温保存对生物样本库中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特邀)——梁玮博士,上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6.低温血液冻存、运输箱研制(CAR133)——郭浩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
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7.问题与讨论
11月16日下午,西安建国饭店
13:30-15:30
“余热回收应用”专题研讨会
主席:金苏敏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1.螺杆膨胀机余热发电(特邀)(特邀)——朱海经理,开山联合节能公司
10
分会场1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换气热回收装置的评价与比较(CAR171)——王磊博
士研究生,北京工业大学
3.空调过程中冷量㶲的回收(CAR219)——张光玉副教授四年级口算 ,浙江理工大学
建环系
4.余热供暖暨大温差供热技术(特邀)——王钦波总经理,北京华源泰盟节
能设备有限公司
5.天然气管网能源回收系统(特邀)——李军副总经理,武汉新世界制冷工
业有限公司
6.荏原余热利用产品及应用(特邀)——陈旭营业企画部部长,烟台荏原空
调设备有限公司
7.宽温区制冷供热耦合集成系统研究与应用(特邀)——姜韶明副总工程
师,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5:50-17:50
“CO2制冷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马一太教授天津大学漆鹏程总经理,江苏雪龙新能源科技有限
公司
LWITHCO2(特邀)——GIACOMOPISANO意大利都凌二
氧化碳压缩机技术总监
encyimprovementofCO
2
trans-criticalsystem(特邀)——赵李曼应
用技术高级经理,比泽尔制冷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2复合制冷技术创新升级(特邀)——剧成成总工助理/技术中心主
任,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跨临界CO2热泵高温热水器性能实验研究(CAR148)——李聪慧研究
生,清华大学热能系
5.跨临界CO2缩放喷嘴内相变位置与激波的观测实验(CAR210)——李亚
飞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6.用于跨临界CO2两相喷嘴模拟的均质弛豫模型改进(CAR223)——马莉
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7.跨临界CO2喷射式热泵的模拟与系统优化(CAR130)——刘方教授,上
海电力学院
8.回热器对跨临界CO2压缩-引射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CAR033)——张
振迎系主任/副教授,华北理工大学
分会场2
13:30-15:30
“室内空气品质”专题研讨会
主席:邓启红教授,中南大学曹国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通风系统空气净化装置标准简介(特邀)——路宾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
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副院长
2.建筑室内PM2.5及微生物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思考(特邀)——曹国庆教
授级高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
3.分布式送风技术在热泵空调上的研究及应用(特邀)——林金煌高级工程
师技术研发部主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4.生命早期环境暴露与儿童健康相关性(特邀)——邓启红教授,中南大学
5.空气净化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去除效果研究(CAR076)——陈琬玥在
11
读硕士研究生,吉林建筑大学
6.问题与讨论
15:50-17:50
“制冷剂替代及新工质应用”专题研讨会
主席:杨昭教授天津大学公茂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制冷剂替代技术发展现状(特邀)——杨昭教授,天津大学
2.混合工质节流与透平膨胀循环制冷性能的对比(特邀)——公茂琼研究
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3.新制冷剂R1234ze对猛然的近义词 制冷循环系统的影响(CAR192)——柯婷凤技术
支持,ConceptsNREC(Chinaoffice)
4.冷冻机油与冷冻机及其系统(CAR269)——钱振翼/浅野英世工程师/常
务董事,株式会社前川制作所
5.制冷剂R1234yf与POE润滑油溶解度的实验研究(CAR108)——王晓
坡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6.R245fa高温节流实验及关联式选择(CAR190)——黄明月研发部项目负
责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7.三元混合制冷剂R32+R161+R1234yf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CAR272)
——杨焘博士生,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8.基于机器学习的空调系统制冷剂泄漏诊断研究(CAR124)——徐廷喜硕
士,上海交通大学
分会场3
13:30-15:30
“新风净化与建筑通风”专题研讨会(上)
主席:李安桂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燕玲教授,长安大学
1.开窗与热源形式对房间热压通风影响的实验及数值研究(特邀)——官燕
玲教授,长安大学
2.基于BIPVT与烟囱效应式通风空调系统热湿电耦合特性研究(CAR106)
——钱剑峰系主任/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
3.柱面贴附置换通风模式原理与设计(CAR245)——尹海国副教授,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
4.基于数值计算的综合管廊通风缩尺模型相似性验证分析(CAR109)——黎
庶硕士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
5.新型低阻力建筑通风空调管道分流三通(CAR065)——高然副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问题与讨论
15:50-17:50
“新风净化与建筑通风”专题研讨会(下)
主席:李安桂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赵民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西北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居住建筑空气源热泵不同辐射供暖方式的房间环境特性研究(特邀)——
赵民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新风与内循环净化在家居的系统应用简析(特邀)——叶佳董事长,安徽
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2
3.热风干燥试验台设计(CAR149)——刘寅副主任/副教授,中原工学院能
源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动力系
4.室内空气净化与建筑通风(特邀)——刘志坚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
5.基于节能和绿建标准的建筑通风系统节能设计探讨(CAR107)——汤小亮
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6.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4
13:30-15:30
“模拟仿真”专题研讨会(上)
主席:丁国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焕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1.大数据在制冷空调领域的应用与思考(特邀)——陈焕新教授,华中科
技大学
2.空调换热器快速仿真设计及三维工程图纸一体化构建技术(特邀)——任
滔博士/助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
3.耦合相变及传热的记忆合金仿真模型及其在弹热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CAR013)——钱苏昕博士/讲师,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
4.基于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区域供冷负荷预测(CAR041)——郭梦茹研
究生,华中科技大学
5.基于仿真频响曲线的空调器压缩机配管系统振动评价方法研究(CAR088)
——李磊鑫CAE仿真设计师,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6.离子液体水平管外降膜流动数值模拟研究(CAR196)——张芳芳硕士
生导师,郑州轻工业学院
7.基于仿真的R410A变频空调器极限运行范围探讨(CAR202)——周志云
研发工程师,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15:50-17:50
“模拟仿真”专题研讨会(下)
主席:丁国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焕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1.面向制冷空调产品优化设计需求的CFD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特邀)——庄
大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
2.飞机辅助冷却系统仿真(特邀)——胡海涛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3.外部漏热下低温贮箱热力过程预测(CAR023)——刘展讲师,中国矿业
大学
4.基于数值计算的空调风扇支架设计分析研究(CAR085)——赵现枫主
管结构工程师,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5.内热型溶液再生器模型及外部参数优化(CAR039)——罗丹婷研究生,
南昌大学
6.水平扁管内冷凝换热及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CAR236)——顾昕博
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
7.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5
13:30-15:30
“小型制冷设备及技术——小型压缩机”专题研讨会
主席:王宝龙清华大学
1.转子压缩机变工况适应技术综述(特邀)——王宝龙副教授,清华大学
2.转子式压缩机新技术进展中川花音 (特邀)——刘春慧研发中心总经理/教高,上
13
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转子式单缸补气压缩机的研发进展(特邀)——谢利昌技术开发部部长,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4.低温空气源热泵在北方采暖的应用和技术特征(特邀)——郑晓峰热泵
技术总监,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5.问题与讨论
15:50-17:50
“高海拔高寒地区供暖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
主席:龙恩深教授/博导四川大学,刘艳峰教授/博导,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
1.川西高寒地区多能互补供暖研究进展(特邀)——龙恩深教授/博导,四
川大学
2.西部太阳能采暖与建筑节能(特邀)——刘艳峰教授/博导,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
3.基于热泵-太阳能的相变蓄能装置性能分析与测试(特邀)——王勇教授
/博导,重庆大学
4.空气源热泵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应用(特邀)——王青平总工,清华同方股
份有限公司
5.提升空调低温制热效果的试验研究(CAR002)——席战利主任工程师,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6.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6
13:30-15:30
“除霜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张小松(教授)梁彩华(教授),东南大学
1.空气源热泵表面改性抑霜技术研究进展(特邀)——梁彩华教授,东南大
学
2.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特邀)——王伟教授/院长北
京工业大学
3.空气源热泵溶液除霜及冷冻再生技术研究(CAR127)——余延顺,教授/
所长,南京理工大学
4.新风除湿机蒸发器结霜原因分析与改进(CAR199)——邓李娇新风除湿
机项目负责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5.空调器凝露产生机理与解决措施(CAR152)——王洪新结构专家,青岛
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6.问题与讨论
15:50-17:50
“冷藏运输”专题研讨会
主席:申江教授天津商业大学刘长永副理事长,中国制冷学会
1.果蔬冷藏链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特邀)——刘升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
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2.装配式冷库运行时间系数实验研究(CAR001)——臧润清机械工程学院
院长,天津商业大学
3.中国果蔬冷链碳足迹分析(CAR074)——刘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
14
4.小灵芝孢子粉胶囊 型卧式风冷冷柜温度场及流场的数值模拟(CAR143)——傅华硕士
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5.基于灰箱建模法的冷库瞬时冷负荷计算模型(CAR125)——田绅讲
师,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7
13:30-15:30
“低温及冷能利用”专题研讨会
主席:公茂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侯予教授/副院长,西
安交通大学
1.利用LNG冷能的多级多元混合工质低温朗肯循环的设计及优化(特邀)
——巨永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2.高速透平技术在制冷低温系统中的应用(特邀)——侯予教授/副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
3.地热与LNG冷能联合利用的R1234yf有机朗肯循环系统(CAR098)——
李健直博生,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4.超低温单级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CAR100)——潘垚池硕士研究
生,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动力系
5.室温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的等温模型(CAR214)——朱绍伟教授,同
济大学
冷能在冷冻冷藏行业的应用技术及发展方向(CAR275)——吴邦喜
高级工程师,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7.可燃冰低温环境实验室的研究(CAR019)——臧润清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天津商业大学
8.问题与讨论
15:50-17:50
“2017年制冷空调设备关键技术标准”专题研讨会
主席:张明圣教授级高工,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
张秀平研究员,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T21363《容积式压缩冷凝机组》修订要点及进展(特邀)——张煜晨
工程师,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
/T18429《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剂压缩机》和GB/T10079《活塞式单级制
冷剂压缩机》修订要点及进展(特邀)——王汝金高级工程师,合肥通用
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T7244《食品冷柜》修订要点及进展(特邀)——姚亮工程师,合肥
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
/T9061《组合冷库》修订要点及进展(特邀)——赵爱国高级工程
师,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
/T8701《制冷用板式换热器》修订要点及进展(特邀)——马金平
高级工程师,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
/T《汽车用电驱动空调器》关键内容及制定进展(特邀)——钟瑜高
级工程师,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7.问题与讨论
15
11月17日上午,西安建国饭店
分会场画房子图片 1
08:20-10:20
“强化换热”专题研讨会(上)
主席:何雅玲教授/厉彦忠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2
热泵中强化换热问题研究(特邀)——漆鹏程总经理,江苏雪龙新能
源科技有限公司
2.全新节能建筑理念的新科技系列—丹佛斯Z型微板换热器产品(特邀)—
—叶军良丹佛斯中国制冷事业部业务发展经理
3.待定
4.逆流空气隙平板膜吸收式热泵传热传质研究(CA120)——黄伟豪研究生,
东莞理工学院
5.非对称板式换热器单相换热和压降数值模拟(CA131)——牛骁,在读研
究生,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研究所
6.气泡泵单个气泡生长和脱离过程参数分析(CAR116+CAR117)——吴文忠
工程师/讲师,西安科技大学
7.基于(火积)耗散理论的船舶空调冷水机组的传热优化(CA188)——苏风民
教师,大连海事大学
10:30-12:30
“强化换热”专题研讨会(下)
主席:何雅玲教授/王沣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1.瞬态测试技术在板翅式换热器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特邀)——厉彦忠教
授,西安交通大学
2.基于APF能效的热泵空调的强化换热技术研究和应用(特邀)——陈胜华
主管设计师,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3.不同热端散热方式对半导体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CAR222)——
霍冲研究生,山东大学
4.瞬态热线法导热系数测试中的自然对流影响(CAR203)——杨书伟研究
生,河南科技大学
5.基于平行流铝扁管的新型吸附床传热性能模拟(CAR240)——陈然研究
生,北京工业大学
6.毛细芯微槽换热器关键影响参数及控制策略分析(CAR259)——方奇/全文
鹏,中国计量大学
分会场2
08:20-12:00
“多联机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石文星教授清华大学
1.多联机空调系统项目实测及分析(特邀)——徐秋生高级工程师/客户
支持部部长,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2.多联机技术的新发展和应用分析(特邀)——钱锦文技术工程师,大金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技术本部
3.基于大数据的高效家用多联机技术研究及应用(特邀)——苏玉海部
长,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技术在热泵型多联机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特邀)——时斌部
长,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5.喷气增焓技术在多联式热泵系统中的应用(CAR186)——丁云霄博士
/主管设计师,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6.多联机实际运行性能检测的重要性(特邀)——石文星教授,清华大学
7.天加多联机技术方向及产品创新(特邀)——杨兵高级经理,南京天加
16
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8.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3
08:20-10:20
“蒸发冷却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黄翔教授西安工程大学
1.一种超高能效露点冷却空调器的研究(特邀)——赵旭东教授,英国赫尔
大学
2.蒸发冷却填料的除尘特性研究(特邀)——辛军哲教授,广州大学
3.蒸发冷却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现状及案例分析(特邀)——何锁盈副教
授/博士,山东大学
4.推进蒸发冷却技术广泛应用的几点思路(特邀)——王绍瑞总工程师,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5.新疆阿克苏地区人民医院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特邀)——祝大
顺院长,新疆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
6.新型复合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应用与研究(CAR090)——郭
改英暖通工程师,澳蓝(福建)实业有限公司
7.一种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性能实验研究(CAR044)——褚俊杰硕
士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学
8.逆流式波纹隔板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研究(CAR169)——陆刘记硕
士研究生,郑州轻工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0:30-12:30
“设备及系统自动控制与优化”专题研讨会
主席:费继友教授大连交通大学
1.跨临界CO2制冷制热技术研究(特邀)——曹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2.寒冷地多联机的低温强化制热性能研究(特邀)——张文强副总经理,海
信日立空调
3.空调智能化发展趋势(特邀)——康相玖高工/部长,松下大连制冷有限
公司
4.空气源热泵制热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特邀)——陈志强高工/经理,热霸
节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5.辅助供冷设备单独运行模拟研究(CAR193)——刘硕研究生,天津商业
大学
6.基于融合的贝叶斯网络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CAR179)——王占伟讲师,
河南科技大学制冷热泵空调技术研究所
7.基于数据方法的屋顶机空调系统故障规则挖掘策略(CAR064)——吴斌博
士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8.房间空调系统的建模和控制(CAR237)——陈健豪在读硕士,河海大学
08:20-10:20
“除湿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张小松(教授)殷勇高(教授),东南大学
1.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干燥新方法探索及实践(特邀)——殷勇高教授,东南
大学
2.电解质膜除湿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特邀)——綦戎辉副教授,华南理工大
学
17
分会场4
3.除湿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传热模型比较(CAR032)——张国辉,在
读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
4.关于除湿转轮基材的实验研究(CAR052)——吴宣楠,在读博士生,上海
交通大学
5.采用双吸气转子压缩机的高效直膨式全新风除湿机研究(CAR035)——张
春路,教授/所长,同济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6.干燥剂在一体式高效除湿热泵循环中的应用分析(CAR031)——郑旭,讲
师,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7.问题与讨论
10:30-12:30
“食品冷冻保鲜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刘长永副理事长中国制冷学会/刘斌教授,天津商业大学
1.新技术在食品冷冻冷藏中的应用(磁场、超声波等)(特邀)——刘斌教
授,天津商业大学
2.海藻糖辅助超声波对冻干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CAR081)——任婷婷硕
士研究生,广东海洋大学
3.果蔬冷激处理专用系统融冰方法的试验研究(CAR147)——张雷博士
生,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超低温处理对龙井茶种子萌发的影响(CAR158)——宋丹萍/GaneshK.
Jaganathan,上海理工大学
5.针对真空管太阳能干燥箱内胡萝卜的试验研究(CAR194)——顾迦毅硕
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6.问题与讨论
分会场5
08:20-10:20
“相变蓄能技术”专题研讨会(上)
主席:章学来教授,上海海事大学/袁艳平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1.相变储能研究方向的探索(特邀)——袁艳平教授/博导,西南交通大学
2.气体水合物的热力学特性研究与展望(特邀)——钟栋梁教授/博导,重
庆大学
2O3纳米流体对动态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的影响(CAR174)——王章飞
硕士研究生,上海海事大学
4.纳米石墨烯片-石蜡均匀分散系的热性能研究(CAR195)——高茂条硕士
研究生,郑州轻工业学院
5.聚丙烯酸钠/多壁碳纳米管对水储能特性的影响(CAR197)——陈跃硕士
研究生,上海海事大学
6.水合物沉积物生长形态及记忆效应特性研究(CAR230)——田永嘉学生,
郑州轻工业学院
7.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比石墨烯疏水性研究(CAR094)——马丹萍,
硕士研究生,上海理工大学
10:30-12:30
“相变蓄能技术”专题研讨会(下)
主席:章学来教授,上海海事大学/袁艳平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18
1.溶液式动态制冰系统的技术瓶颈及应用前景(特邀)——张学军教授/博
导,浙江大学
2.医药冷链物流蓄冷技术的研究进展(特邀)——徐笑锋博士生,上海海事
大学
3.三水醋酸钠的稳定过冷特性(CAR134)——袁维烨硕士研究生,上海
海事大学
4.一种压缩二氧化碳蓄能系统的理论分析(CAR185)——吴思成研究生,
天津商业大学
5.成核剂对相变材料Ba(OH)2•8H2O储热特性的影响(CAR205)——韩兴
超硕士研究生,上海海事大学
6.蓄冷腔体尺寸和形状对纳米相变材料凝固的影响(CAR277)——彭浩副
教授,上海海事大学
7.不同凝核剂溶液在冷表面上凝结过程的实验研究(CAR150)——宋明学
生,天津商业大学
分会场6
08:20-10:20
“特种空调”专题研讨会
主席:王铁军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程文龙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1.喷雾冷却高热流密度散热的应用研究(特邀)——程文龙教授,中国科
技大学
2.特种车载空调技术应用探讨(特邀)——谢钦高工,中航工业合肥天鹅制
冷科技有限公司
3.汽车空调部件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CAR057)——吴龙兵,硕士研究生,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核电站空调设备抗震设计分析(CAR167)——黄志超助理工程师,中国
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5.新能源客车热管理制冷部件解决方案(特邀)——沙陆丹佛斯制冷与空调
渠道管理部客户培训经理
6.问题与讨论
10:30-12:30
“喷射制冷技术”专题研讨会
主席:鱼剑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林教授,河南科技大学
1.喷射器在跨临界CO2制冷和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特邀)——祝银海副教
授,清华大学
2.喷射器建模、仿真优化及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特邀)——赵红霞副教
授,山东大学
3.混合工质喷射制冷系统研究(特邀)——王林教授,河南科技大学
4.汽液分离器结构参数对引射器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CAR218)——索金鹏
硕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
5.混合工质双喷射器增效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理论研究(CAR224)——刘晔工
程师,西安交通大学
6.喷嘴出口形状对喷射式制冷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CAR139)——王威宁
学生,大连海事大学
7.一种使用烷烃类混合工质R290/R600a喷射器液体再循环系统的理论研究
(CAR156)——刘福亚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19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21:2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d9dbf32231fd7ae5324675fead20dc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安饭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安饭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