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范祖禹

更新时间:2023-03-23 18:37:38 阅读: 评论:0

李永良-后视镜判断车距

范祖禹
2023年3月23日发(作者:寒食节的来历简介)

文言文邵伯温,字子文...阅读附答案

邵伯温

邵伯温,字子文,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皆

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

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

初,蔡确之相也,神宗崩,哲宗立,邢恕自襄州移河阳,诣确谋造定策事。及司马光子康诣

阙,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康曰:“公休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

伯温曰:“恕倾巧任光 ,或以事要公休,若从之,必为异日之悔。”康竟往。恕果劝康作书称确。

康、恕同年登科,恕又出光门下,康遂作书如恕言。恕盖以康为光子,言确有定策功,世必

见信。既而梁熹以谏议召,恕亦要熹至河阳,连日夜论确功不休,且以康书为证,熹不悦。

会吴处厚奏确诗谤朝政,熹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恕罪,亦命康分折,康始悔之。

章悖为相。悖尝事康节,欲用伯温,伯温不往。会法当赴吏部铨,程颐为伯温曰:“吾危子之

行也。”伯温曰:“岂不欲见先公于地下耶?”至则先就部拟官,而后见宰相。悖论及康节之学,

伯温曰:“先君先天之学,论天地万物未有不尽者。其信也,则人之仇怨反覆者可忘矣。”时

悖方兴党狱,故以是动之。悖悚然。犹荐之于朝,而伯温愿补郡县吏,悖不悦。时元枯诸贤

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颖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除知果州,请罢岁输沪南诸州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

休,入汉、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蜀人德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

熟当世之务

B.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

熟当世之务

C.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

熟当世之务

D.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蒙古国历史 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

熟当世之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A.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登科,唐代考中进士称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方称登科。后代凡应试得中

统称登科。

C.门下,指门客、食客。南朝时称侍中为门下,称给事黄门侍郎为小门下。

D.元佑,是宋哲宗的年号。由于元佑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后来的党争中,“元佑”

一词又被用来指称旧党及其成员。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韩维等人不止是和邵伯温的父亲交好,而且和邵伯温亦师亦友成了忘年交。

B.邵伯温劝诫司马光之子司马康,守孝期满还没有拜见皇帝,不应绕道去见朋友,可见他不

希望司马康去见刑恕。

C.邵伯温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勉,他还亲自去拜访了范祖禹、范纯仁,用自己的行为表现

了对宰相章惊的不满。

D.邵伯温不仅学问好,而且很有军事才能,和成都帅卢法原共守剑门,打退贼人,蜀人很是

感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恕倾巧,或以事要公休,若从之,必为异日之悔。)5分)

(2)除知果州,请罢岁输沪南诸州缓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溯歌曲 民力。(5分)

10.C

11.C门下,此处指弟子、门生之义。

12.D原文只是介绍了他和成都帅卢法原合谋守剑门,并没有说他很有军事才能。

13.(1)邢恕狡诈,或许会拿事情要求你,你如果听从了他的要求,一定成为今后后悔的事

情。

(倾巧、以、要、异日各1分,大意1分。)

(2)邵伯温被授予果州知府的官职,请求罢免每年输送给泸南诸州的几十万匹绫绢、丝绵

来减轻百姓的负担。

(除、罢、岁、宽各1分,大意1分。)

邵伯温传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

颐兄弟皆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

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后以河南尹与部使

者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及司马光子康诣阙,邢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

康曰:“公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竟往。康卒,子植幼。吕大

防谓康素以伯温可托,请以伯温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温既至官,则诲植曰:“温公之孙,

大谏之子,贤愚在天下,可畏也。”植闻之,力学不懈,卒有立。

绍圣初,章悖为相。悖尝事康节,欲用伯温,伯温不往。会法当赴吏部铨,程颐为伯温曰:

“吾危子之行也。”伯温曰:“岂不欲见先公于地下耶?”至则先就部拟官,而后见宰相。悖

荐之于朝,而伯温愿补郡县吏,惇不悦,遂得监永兴军铸钱监。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

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成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

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悖犹在相位。伯温义不至京师,从外台辟环庆

路帅幕,实避惇也。

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童贯为宣抚使,士大夫争出其门,伯温闻其来,

出他州避之。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

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蜀人德之。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

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尝表伯温之墓曰:“以学行起元祐,

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节选自《宋史邵伯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

不顾也/

B.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

顾也/

C.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人猿星球有几部 为之恐

/不顾也/

D.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

顾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A.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但不能用于女性。

C.诣阙:“阙”借指朝廷或京城,“诣阙”即奔赴朝廷或都城。

D.秩满:“秩”指官吏的职位或品级,“秩满”即官吏任期届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

A.邵伯温勤学好友,受到良好教育。他既得到了父亲的教导,又结交了司马光、韩维、吕

公著、程颐兄弟等同辈友人,增长了见闻,熟悉了时务。

B.邵伯温讲究礼节,懂得知恩宴请 图报。他劝说司马康做事要有分寸,守礼节;司马康去世后,

他承担起了教育司马植的责任。这些体现了对司马光的感恩。

C.邵伯温坚守大义,不愿阿谀逢迎。章惇因为曾经师事邵康节,想要重用邵伯温,邵伯温

却百计避免;众人皆巴结童贯时,他听闻童贯要来,却躲避。

D.邵伯温守蜀有功,深受百姓爱戴。在反贼史斌势力正盛之时,他与卢法原共同谋划,坚

守剑门关,最终阻止了史斌入川,蜀人因此十分感激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5分)

(2)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5分)

10.D(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

恐,不顾也)

11.B(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

和皇子公主等)

12.A(“结交了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等同辈友人”错,“司马光、韩维、吕公著、

程颐兄弟等”与其父亲同辈,后来“屈名位辈行”才和邵伯温往来)

13.(1)后来,西夏挑起战端,欲收复西夏故地,宋廷许台山在哪 诺凡参加对西夏作战的将领可连升

数级,邵伯温本当参加,但他将机会让给了同事。

(2)赵鼎年青时跟从邵伯温学习,后来赵鼎做了宰相,上表请求追封邵伯温,朝廷遂追赠

邵伯温为秘书阁修撰。

参考译文:

邵伯温字子文,河南洛阳人,是康节处士邵雍之子。邵雍生前颇有名望,与司马光、韩维、

吕公著、程颐、程颢等皆有密切交往。邵伯温在家聆听父亲教诲,在外则以司马光等为师。

司马光等人不讲资格辈份,与邵伯温结成忘年之交。邵伯温因此而获益良多,知识更加渊博,

且特别能明察时务。

司马光任宰相时,曾打算荐举邵伯温,可惜尚未荐举便因病去世了。后因受到河南尹及其

他官员的推荐,邵伯温被特授大名府助教,调任潞州长子县县尉。

当司马光之子司马康应召入朝时,邢恕请司马康先到河阳,邵伯温对司马康说:“你服丧期

满,应先去晋见皇帝,不宜绕道河阳先见朋友。”司马康说“:可我已经答应了邢恕。”不久,

司马康去世,留下年幼的儿子司马植,为宣仁皇后所怜悯。吕大防对宣仁皇后说,司马康生

前与邵伯温友好,原将其子托付给邵伯温,可以邵伯温为西京教授,便于教育司马植。邵

伯温做西京教授后对司马植说:“你是司马光之孙,司马康之子,是贤是愚皆为天下人所关

注,你当以此为勉,负起自己的责任。”司马植听后,发奋学习,毫不懈怠,终于取得了成

绩。

绍圣初年(1094),章悖任宰相。章悖曾经事从邵雍,故任相后,打算起用邵伯温,然邵伯

温不愿趋炎附势。按惯例,邵伯温当赴吏部听候铨选,程颐对邵伯温说:“我担心你此次的

吏部之行。”邵伯温说:“有什么担心呢?难道不打算见先公于地下吗?”于是,邵伯温先到

了吏部听候差遣,然后才去见章悖。但章悖还是将邵伯温举荐给朝廷,而邵伯温不愿在朝

廷做官,而愿在郡县做事。章悖为此极不高兴。邵伯温遂得监永兴军铸铁监。此时,元祐党

人大多南迁,且许多人都不敢去拜访他们。但邵伯温不怕,他在咸平拜见了范祖禹,在颍

昌拜访了范纯仁。后来,西夏挑起战端,欲收复西夏故地,宋廷许诺凡参加对西夏作战的将

领可连升数级,邵伯温本当参加,但他将机会让给了同事。邵伯温任监永兴军铸铁监期满

后,章悖依然在朝廷任宰相,为了避免与章悖共事,邵伯温执意不去京师做官,而选外任

为环庆路帅府幕僚。

服母丧期满后,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此时,童贯任该区域宣抚使,许多士大夫争

相登门巴结讨好,可邵伯温听说童贯要来,赶紧出走他州以避童贯。邵伯温在知果州期间,

上书请罢岁输泸南诸州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后被命知兴元府、遂宁府、..州,皆托

辞不赴任,最后被擢升为提点成都路刑狱。时农民起义首领史斌率部攻破武休,进入汉中、

利路,并打算夺取剑门关,邵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清原合谋守剑门,致使斌不能过关,蜀人

因此对邵伯温十分感激。

绍兴四年(1134),邵伯温去世,时年七十八岁。邵雍曾经说:“世道很乱,而川蜀安定,可

避居。”在宣和末年(1125),邵伯温举家迁往四川,因此避免了北宋末年的战乱之灾。

赵鼎年青时跟从邵伯温学习,后来赵鼎做了宰相,上表请求追封邵伯温,朝廷遂追赠邵伯

温为秘书阁修撰。赵鼎为邵伯温做墓志铭说:”邵伯温以学识行起于元祐年间,以名节居处

于绍圣年间,以言论受贬于崇宁年间。”世人皆认为赵鼎这三句话概括了邵伯温一生的历程。

邵伯温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

兄弟,皆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世交,

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荐,

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

初,蔡确之相也,神宗崩,哲宗立,邢恕自襄州移河阳,诣确谋造定策事。及司马光子康诣

阙,恕召康诣河阳,伯温渭康日:“公休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

伯温日:“恕倾巧,或以事要公休,若从之,必为异日之悔。”康竟往。恕果劝康作书称确,

以为他日全公司函件范文 身保家计。康、恕同年登科,恕又出光门下,康遂作书如恕言。恕盖以康为光子,

言确有定策功,世必见信。既而梁焘以谏议角眼 召,恕亦要焘至河阳,连日夜论确功不休,且以

康书为证,焘不悦。会吴处厚奏确诗谤朝政,焘与刘安世共请诛确.且论恕罪,亦命康分折,

康始悔之。康卒,子植幼。宣仁后悯之。吕大防谓康素以伯温可托,请以伯温为西京教授以

教植。伯温既至官,则海植日:“温公之孙,大谏之子,贤愚在天下,可畏也。”植闻之,力

学不懈,卒有立。

绍圣初,章悖为相。悖尝事康节,欲用伯温,伯温不往。会法当赴吏部铨,程颐为伯温日:

“吾危子之行也。”伯温日:“岂不欲见先公于地下耶?”至则先就部拟官,而后见宰相。悖论

及康节之学,日:“嗟乎,吾于先生不能卒业也。”伯温日:“先君先天之学,论天地万物未

有不尽者。其信也,则人之仇怨反覆者可忘矣。”时悖方兴党狱,故以是动之。悖悚然。犹

荐之于朝,而伯温愿补郡县吏,悖不悦,遂得监永兴军铸钱监。时元樯诸贤方南迁,士鲜访

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

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悖犹在相位。伯温义不至京师,从外台

辟环庆路帅幕,实避悖也。

徽宗即位,以日食求言。伯温上书累数千言,大要欲复祖宗制度,辨宣仁诬谤,解元裱党锢,

分君子小人,戒劳民用兵,语极恳至。宣仁太后之谤,伯温既辨之,又著书名《辨诬》。后

崇宁、大观间,以元符上书人分邪正等,伯温在邪等中,以此书也。出监华州西岳庙,久

之,知陕州灵宝县,徙芮城县。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童贯为宣抚使,

士大夫争出其门,伯温闻其来,出他州避之。除知果州,请罢岁输泸南诸州绫绢、丝绵数卜

万以宽民力。除知兴元府、遂宁府、分,皆不赴。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休,入汉、

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蜀人德之。除利路转运副使、

提举太平观。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初,邵雍尝日:“世行乱,蜀安,可避居。”及宣和

末,伯温载家使蜀。故免于难。

伯温尝论元祜、绍圣之政曰:“公卿大夫,当知国体,以蔡确奸邪,投之死地,何足惜!然尝

为宰相,当以宰相待之。范忠宣有文正余风。知国体者也,故欲薄确之罪,言既不用,退而

行确词命,然后求去,君子长者仁人用心也。确死南荒,岂独内存条16g 有伤国体哉!刘挚、梁焘、王

岩叟、刘安世忠直有余,然疾恶已甚,不知国体,以贻后缙绅之祸,不能无过也。”

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尝表伯温之墓日:“以学行起元祜,

以名节居绍圣,朋组词 以言废于崇宁。”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著书有《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辨诬》、《辨惑》、《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

解》近百卷。三子:溥、博、傅。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8:3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d41570e9a40ac6d4a9ff79ee6b0b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范祖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范祖禹.pdf

标签:范祖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