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丽的南沙群岛
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学科领域语文设计主备人缪迎秋
教学单元第一单元祖国风景名胜修改执行人
课次名称2.美丽的南沙群岛授课时数第一课时关于情绪
教学对象303班班级人数52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读本课“9+9”个生字,重点指导“仅、垦、竭”,区别
“屿、誉、域”,多音字“数”;会正确书写本课9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阔、屿、
龟”;理解“星罗棋布”“碧波浩渺”“合璧”等词语的意思。
3.能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活动
时间
分配
教学
资源
一、图片引领,揭示课题。
1.在祖国的最南端有许多的岛屿,它们就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镶嵌在碧水之上,它们就是南沙群岛。(教师板书“南沙群岛”)
2.PPT展示图片,教师依据图片相机介绍南沙群岛。
3.欣赏完图片,南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美丽的”),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去美丽的南沙群岛走一走、看一看。(揭题齐
读)
2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训练营
自由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2.和同桌交流,尝试用简洁说说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字词万花筒
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辽阔岛屿星罗棋布宝库矿产资源仅合璧海龟
浩瀚开垦搏击用之不竭美誉清澈碧波浩渺海域
难以计数水天相连
2.指名认读生字新词,相机正音。
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仅、垦”;“竭”读“ji”,不能读成“j”;
区别“屿、誉、誉”;“难以计数”的“数”读“sh”。
3.记住字形,指导书写。
重点交流难写的字:“阔”字半包围结构,门字框里是个“活”字;
“屿”字第五笔的写法;“龟”字最后一笔。
易错的字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练习描红书写。
4.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图片重点理解“浩瀚”“辽阔”“碧波浩渺”
“水天相连”“星罗棋布”。
5.出示长句子,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注意停顿、节奏。
⑴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
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洋动力。
⑵碧史记读后感 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
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6.检查初读情况。
指名分段读文,师生共同评价。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三)合作交流,理清脉络。
1.课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你能要简洁的语
言概括出来吗?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地理位置
物产丰富
景色迷人
3.交流:初读了课文之后,南沙又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会了文中的生字,理解了生词,
2美丽的南沙群岛
为下节课深入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南沙群岛的美丽到底表现在那些
地方?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了解吧!
2.布置作业:①熟读课文;②完成《习字册》;③在A本上完成
“生字练习”。
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学科领域语文设计主备人缪迎秋
教学单元第一单元祖国风景名胜修改执行人
课次名称2.美丽的南沙群岛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对象303班班级人数52人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向别人介绍南沙群岛。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3.从文中摘录积累优美的语句,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并学习这一写
作方式。
教学
目标
教学活动
时间
分配
教学
资源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美丽的南沙群岛》。上节课我
们初读了读了这篇课文,关于南沙群岛,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ﻫ
2美丽的南沙群岛
2.出示:
南沙群岛位于。她是祖国巨大
的,也是个。ﻫ3.这节课请同
学们放慢脚步,咱们边读边想象高铁能带多少白酒 ,细细欣赏那富饶而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品味,感悟文本。(文字品味园)
1.南沙位于祖国的最南端(出示地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传说中美
丽的南沙群岛吗?
(一)朗读品味第一自然段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儿的?谁来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⑴“晶莹的珍珠”指什么?读了第一句,你觉得南沙群岛有多少岛
屿,用自己的话说说。(交流相机板书:“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体会出南沙
群岛美,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从“一串串”三个字体会出岛屿之多。)
⑵那南沙群岛到底有多少岛屿呢?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
之多?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齐读第二句,边读
边想象。
⑶指导朗读第一、二句。ﻫ南沙岛屿不仅星罗棋布,而且美如珍
珠,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图片展示)你能将南沙的岛之美、岛之多通
过朗读告诉大家吗?
2美丽的南沙群岛
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同学们你们
猜猜他们会怎样生活,再细细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两句话。
⑸指名读第三、四句,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
衍”等词语的意思。ﻫ3.师总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
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相信
同学们一定会为之骄傲,让我们带着那份自豪与骄傲一起齐读第一自
然段。
4.齐读第一自然段.ﻫ(二)朗读品味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数数有几句,你能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吗?
ﻫ2.出示: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3.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指名读二、三句)
出示: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最懂我的人 为丰富的矿产
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⑴轻声朗读。ﻫ⑵如果老师把它改成这样,你觉得怎样?ﻫ她
有很多很多的海洋生物,有很多很多的矿产资源,有很多很多的海洋动
力。ﻫ⑶比较朗读,合作交流,体会不同。
⑷指导有感情朗读,试着背诵。ﻫ4.过渡:为了进一步说明南沙
群岛的物产丰富,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具体说明。ﻫ⑴指名读第3
2美丽的南沙群岛
句。
a师介绍“波斯湾”的情况。
b“仅”换一个词怎么说?从“仅”这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ﻫ
c练习用“仅”说一句话。科比全名叫什么 ﻫ5.讨论交流:
你还知道南沙群岛有哪些珍贵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PPT图片。
6.结合课外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学生以总分的句式选择一
题练习说说。ﻫ⑴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
(),有(),有()。
⑵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有(),
有()。
⑶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有(),有
()。
7.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8.总结:南沙群岛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真
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能通过朗读将南沙的富饶展现出来吗?
师生评议并齐读。
9.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
(三)朗读品味第三自然段
2美丽的南沙群岛
1.过渡:南沙不仅物产丰富,景色也十分迷人,你们想背上小画板
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2.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3.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碧绿的海水……任意的组
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试着画
下来。ﻫ4.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5.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
结合理解“清澈透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等词。
ﻫ6.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那句话,用浪线画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再和同桌小声交流你喜欢的理由。
⑴出示2、3句:天是一块蓝玉,还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
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a体会比喻句的妙用。
b南沙群岛的海水幽兰深邃,天空一碧如洗,置身其中,让人陶醉不
已。哪位同学能用朗读来再现美安成语接龙 景,与大家共享?
⑵第4句: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
心旷神怡。
a图片展示,学生观后交流感受。相机理解“心旷神怡”。
b海面似一块翡翠,纯净而美丽,海底却是五彩缤纷,另有一番美。
2美丽的南沙群岛
带着这种独特的感受齐读这句话。
⑶出示第5句: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
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
着花束。
a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
b这托着洁白浪花的浪头作者将它想象成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
花束。你觉得它们还像什么?
c多么美丽的景象,多么奇妙的想象,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7.愿意将这些优美的语句记在脑海里吗?试着背一背。
这些能用本小节的哪一句话来概括?找中心句:南沙也是个迷人的
世界。
8.课文第二、三自然段都是总分结构,它们在构段上都有什么特
点?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学着作者使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再读读这两
(四)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总结延伸、布置作业。ﻫ1.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
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随着祖国的繁荣兴旺,未来的南沙群岛必将变得
更加美丽富饶!课后,同学们可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南鼻子英语怎么读 沙群岛介绍给自己
家人。
2.作业超市。
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美丽的南沙群岛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ﻫ2美丽的南沙群岛
地理位置
物产丰富
景色优美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23:5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b189ff08d84035f45bbe5100401220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