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一顿饭上千元,高端日料,只是专门收割中国人的生意?

更新时间:2023-03-23 03:53:13 阅读: 评论:0

文 | 华商韬略 蔻蔻

“往后鱼生,芥末是你,酱油也是你”。

日料店的氛围感总能带给消费者一段惬意的时光,似乎一份日料可以治愈一切不开心。越来越多的人对日料情有独钟,日料店也成了网红打卡圣地和约会聚餐的首选。

日本料理甚至打败了几千年文化的中国菜系占领了中国市场,高不可攀的昂贵日料究竟靠什么吸引中国消费者?它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高端料理吗?

其实日本料理在中国已经发展多年,合成氨反应从十年前日料品类被港台餐饮人带进内地,日料因此披上了高端餐饮的神秘外衣,受到消费者的钟爱。由于地缘和文化的优势,日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外国菜系之一。

早在2015年全国日料餐厅的门店数就达到了2.3万家,并在几年时间里快速增长。如今,除了日本以外,中国已经成了全世界日料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高端的日本料理似乎成了餐饮业的头号玩家,在中国市场沉默式爆发。

在内地市场,日本料理打着高端料理的招牌,价格并不平民化。一顿普通的日式料理都要上百块,一碗普通的纯素乌冬面要比中餐里牛肉面贵上好几倍。而更高端的怀石料理身价更高,400-3000元不等,定价跨度非常大。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料理基本与便宜两字毫无关系。

虽然日料价格昂贵但是并没有削弱消费者对日料的好感,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日本文化的助推。火遍全网的日剧《深夜食堂》治愈了无数打工人的心灵,给大家留下了温情日料的印象。

纪录片《寿司之神》更是在豆瓣获得8.7的高分,影片中拥有“寿司第一人”美誉的小野二郎做出的一个个精致寿司让大家对高端日料产生无限的神往与尊敬,影片更为消费者塑造出了日料艺术美感1279年和匠心精神的形象。

追求极致与完美的日本民族将美食赋予了灵魂,日本料理有着仪式感和文化意味,让消费者心甘情我不再懒惰作文愿花钱买单。

日本的影视作品带给了观众太多对日本料理的美好想象,掌握了营销秘诀日料店开始借这些影视作品引爆流量。吃一餐日料慢慢的就成了一种情怀,吃的就是那个氛围,吃的就是那个感觉。

但,中国市场的日本料理真有影视宣传的那样高大上吗?

事实上,在中国营销成高端品类的日本料理,溢价严重。如今越来越多日料店的装修标准千篇一律,樱花、木门、纸灯笼,所有日料店全是清一色的装饰。刺身寿司、豚骨拉面,无限复制粘贴的菜品显得毫无新意,所谓的高端日料店竟越来越像快餐店。

并且,日料主要以冷食为主,更加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对食材助人为乐的新鲜度要求极高。但目前食材供应市场并不乐观,没有专业的食材供应商,价格竞争也极大,购入日料店的食材渠道并不可控。

不仅如此,同样的供应链的食材放到日料店菜品的价格就能翻好几倍。更别说日料店的厨师水平了,南京柒本味就是一个翻车的例宾馆前台子。每餐只接待10人,而且不接生客,做好的寿司必须一分钟内吃掉,打包更是不允许。苛刻的就餐规则让人不禁感叹,消费者难道是花钱找不痛快?

主打“高端日料”的寿司店人均花费要四五百,日料做得却不够专业,甚至芥末都是便利店卖的芥末膏,还打着高端日料的幌子来博取流量,如此饥饿营销让人大跌眼镜。

2017年,日料在中国餐饮市场的营销额占有率高达4.5%,营收达到5000亿,秒杀中国菜系。

如今许多日料店吸引顾客的并不是诱人的美食而是精美的用餐环境和创造出的仪式感。在日料店穿上和服拍几张照片,成了年轻人聚餐首选。普通的日本料理就这样被营销成了高端美味、打卡圣地。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食物的作用不单单只是为了温饱,更多的已经成为享受生活和治愈心灵的钥匙。日料逐渐成为了一种阶级符号,满足人们的对生活的追求。但日本料理要想抓住越来越挑剔的中国食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3:5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8d907911a449a044807c44786500fdf.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一顿饭上千元,高端日料,只是专门收割中国人的生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一顿饭上千元,高端日料,只是专门收割中国人的生意?.pdf

上一篇:阿里巴巴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日本料理   成了   中国   寿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