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这是唐朝名相张九龄对盛唐的描述;“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这是韦应物对盛唐的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杜甫对盛唐的缅怀。提起盛唐,足以让所有华夏子孙为之骄傲,唐玄宗治下(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万国来朝,一片歌舞升平。并且强大uful的经济实力也支撑了军劳动经济学事力量的发展,唐朝的疆域在最鼎盛时约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至玄宗时代虽有减少,但仍位于世界前列。岑参拼音为了管理外族,唐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我们今天的主角——边塞诗,就在这六大都护府的大地上开了花。
通常来说,诗人选择进入边塞有两个原因:一是仕途不顺,二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发展,而王昌龄大致属于前者。开元十一年(723),玄宗建立佣兵制度,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将这种制度推广到了全国,由此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开元十二年(724),王昌龄二十七岁,赴河陇,出玉门。他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游历边塞,从消防中队军作诗,其著名的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其中也包括了《出塞》。
边塞的夜晚总是那样寒冷,天寒地坼,寒风刺骨,王昌龄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耳边时不时传来寻访将士的低语声。渐渐地,他已有些吃不住这呼啸的寒风了,王昌龄难以想象脚下这城墙已经与边外的寒风抗争了上百年,从古至今无数将士为了祖国陪着这孤独的城墙浴血奋战。恍惚间,王昌龄似乎看到了史书上的英雄豪杰们一个个乘着月光向他走来,李牧、卫青、霍去病和飞将军李广,他下意识地攥了一下手,要是李广将军还在,哪容得胡人这样放肆啊!他正准备上去搭话,却发现只是他的幻象罢了,城墙上陪着他的只是站岗的士兵和呼啸的寒风……
王昌龄身处的时代,应是中国古代史上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彼时的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良,经济繁荣,万国来朝,是唐代社会高度繁荣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可这与边有时候爱塞的普通士兵毫无关系,诸如周亚夫、李广等名将自有史书为之记录,可那些“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普通士兵却连姓名都不曾留下,我们不应忘记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现在的时代也是最美好的时代,同样的,我们的边境也有一群士兵在替我们阻挡着边塞的寒风与危险,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即使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09:2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5458f9f49bae241e772da75ba37f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昌龄出塞全诗翻译(出塞唐王昌龄的诗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昌龄出塞全诗翻译(出塞唐王昌龄的诗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