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旅顺火车站

更新时间:2023-03-21 21:33:24 阅读: 评论:0

逆袭之谷爆什么-代签

旅顺火车站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洗衣机不脱水)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2013年第6期

第37卷

(总第180期)

№6,2013

Vol.37

General,№180

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

刘丽华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中东铁路是东北区域性的线性工业遗产,也是20世纪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线性铁路遗产。中东铁路线性工

业遗产的要素系统分为铁路网线、铁路相关建(构)筑物、铁路城镇、铁路沿线自然景观以及与中东铁路历史相关的非物

质工业技艺五类要素。在对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实践展开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从管理机制、保护

规划、立法体系及区域旅游开发等路径开展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工作。

[关键词]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遗产要素;整体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13)06-0024-05

[收稿日期]2013-09-20

[基金项目]沈阳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刘丽华(1975-),女,辽宁台安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修筑

的最长铁路,见证了中国20世纪早期工业化、近代

化、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东铁路跨越多个

省份、多样化的自然地理区域,涉及多个遗产类型、多

种文化要素,是一个规模庞大、体系复杂的线性工业

遗产系统,遗产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和唯一性。目前,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呈点状零散地分

布在铁路沿线市镇及乡村中,在大规模城乡基础设施

及高铁建设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保护压力和困境。当

前单体性物质遗产的管理模式己不能适用于这种跨区

域的线性遗产保护的需求,需要探究新的管理方式及

体制。基于此,本文应用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探

讨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问题,为线

性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及指导。

一、线性文化遗产概述

线性文化遗产(LinealorSerialCulturalHeritages)最

先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提出,是指在拥有特殊文

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

文化遗产族群,出于人类特定目的形成的一条重要纽

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

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1]。它反映了近年来国际文化遗

产保护领域中诸如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遗产廊道

(heritagecorridors)、历史路径(HistoricPathway)、线状遗

迹(SerialMonumentsandSites)等最新的遗产保护理念

和发展态势。其形式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包括河流峡

谷、运河、防御工事等。近年来铁路线等道路类线路遗

产也开始被收入到《世界遗产名录》,如奥地利塞默林

铁路、瑞士阿尔布拉-贝尔尼纳铁路线、印度大吉岭

喜马拉雅铁路等,保护力度逐年加大。

线性文化遗产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时间延续性

和空间尺度性。从遗产的产生、发展时序看,具有一定

的历史跨度,从遗产延展的区域看,可以是地区内部

的或地区间的,可以是国内的或国际间的跨区域遗

产;第二,文化多样性和层级性。既包括单体遗产点和

遗产点连接而成的遗产群,也包括物质类遗产和非物

质类遗产,遗产之间具有内炖猪肉怎么炖好吃 在的文化关联性;第三,环

境综合性。既包括草原、山地、河流等自然景观,也包

括乡村、城镇等社会景观,强调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

的协调性;第四,价值整体性。强调遗产区域内各遗产

节点产生的整体价值大于单体遗产的价值总和。

24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总第180期)

线性文化遗产的遗产特质决定其保护要素也具

有特殊性。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文化线路一样,保

护范围取决于组成它的各个重要遗产节点元素的保

护范围,包括中心点元素,即线路的出发点和到达点

等;宿营场所,即线路的驿站、商队旅店等;必须经过的

场所,如涉水处、桥梁、山路、港口等[2]。同时,线性遗产

的时空特征及系统功能,决定了对其旅游开发、遗产

保护、价值挖掘等方面应有新的视角和方式,“文化廊

道”(CulturalCorridor)是一种新的线性遗产区域旅游开

发思路和模式[3]。

随着国际社会狗狗不吃狗粮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入开

展,线性工业遗产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国内学者也开始了较高的学术关照和实践反思。

田燕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冶萍工业遗产开展实证

研究,探讨了区域性工业遗产实施整体保护策略的系

统性理论与方法[4]。陈兆俭以滇越铁路为研究对象,指

出采用遗产廊道的保护模式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

保护的兼顾,是落后的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

效途径[5]。王义学结合长春地区中东铁路线性文化遗

产保存现状,提出了协调一致、统一管理等保护原则

和方式[6]。朱强提出采用工业遗产廊道的模式,将沿交

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工业遗产连同沿线其他自然、游憩

资源串连起,实现地区工业遗产保护、生态与环境、休

闲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目标。

二、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要素系统构成

确定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要素系统构成,是

实现其整体保护的前提。对其要素构成的分析,要从

遗产的工业和线性双重属性入手,既能反映《下塔吉

尔宪章》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铁路工业遗产认

定标准的核心主旨和要义,又要符合线性文化遗产保

护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基于此,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

产的要素主要包括五方面。

(一)铁路网线要素

铁路网线要素包括交通线路、线路的中心节点以

及连接交通网线的次级节点,构成中东铁路线性工业

遗产的基本要素,是亟需重点保护的遗产。交通线路

是指中东铁路的路网系统,是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

构成的核心要素。中东铁路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

内蒙古四省区,全长2556.05公里,由干线和支线构

成。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以哈尔滨为分界点

分为西部滨洲线和东部滨绥线,总长度l514.39公里。

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长974.9公里,其他支线

66.76公里,形成丁字形的铁路路网系统,沿用至今。线

路中心节点指中东铁路的起止点及重要节点,包括满

洲里、绥芬河、哈尔滨、旅顺、长春、沈阳。次级节点指

中东铁路沿线分布的各级站点,包括肇东、安达、博克

图、海拉尔、一面坡、横道河子、德惠等站点,遗产范围

包括各级站点、站舍等建(构)筑物(群)。

(二)铁路相关建(构)筑物要素

铁路相关建(构)筑物要素包括功能相关建(构)筑

物(群)和历史相关建(构)筑物(群)。这些建(构)筑物

(群)或者充分展示了20世纪初期铁路技术革新和技

术文明,或者是中国殖民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见

证,或者是融会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巴洛克风格、俄式

建筑等多元风格的建筑文化展示,具有极高的科技、历

史、艺术和社会价值,需要重点予以保护。

功能相关建(构)筑物(群)由三个板块构成。第

一板块指铁路建设时期的各项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为建铁路必须修筑的铁路桥、隧道等设施,如哈尔

滨松花江铁路大桥、霁虹桥、富拉尔基嫩江铁路大

桥及呼伦贝尔博克图镇的兴安岭隧道、螺旋展线

等;第二板块指随着铁路修筑和开通形成的以中东

铁路为骨架,主要分布在铁路两侧,包括加工业、航

运业、矿业、制造业等在内的工业企业的相关建

(构)筑物(群);第三板块指为对铁路实施有效管

理、维护而建造的管理机构、兵营、护路队及相应的

铁路局官员宅邸、铁路职工住宅等铁路社区建筑物

(群),如中东铁路管理局、铁路公寓等。历史相关建

筑物(群)是《下塔吉尔宪章》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

会铁路工业遗产认定标准中强调的用于铁路工业

社会活动、展示铁路建造推动社会发展历程的相关

建筑物(群)。具体包括铁路医院、铁路学校、铁路气

象观测站、铁路电话局、铁路俱乐部、铁路招待所、

教堂、银行、领事馆、电影院、公园、水塔等城市社会

发展所必须的各项市政机构和商业设施。

(三)铁路城镇要素

铁路城镇要素包括两个类型。第一类指修建中东

铁路带动发展起来的城镇聚落,如哈尔滨、大连、满洲

里、绥芬河、扎兰屯、安达、横道河子镇、一面坡镇、博克

图镇,均是以铁路车站、铁路附属地为中心逐步发展

起来的城镇,进而形成初具规模的城镇化体系和城镇

走廊;第二类指那些虽然早已存在,却是印尼独立日 因铁路的兴

起进一步兴盛、繁荣的城镇,如沈阳、长春等。中东铁

路的建设在城镇的发展史上曾经扮演重要角色,在城

镇的空间格局、路网系统、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市政

建设、文化风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推动意义。同时,这

类城镇因为是中东铁路网线的中心或次级节点,一方

面推动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互动、传播和创新,增强

了东北区域文化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另一方面也因为

俄罗斯本土文化的异地完整保存,构成城镇的特色文

25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总第180期)

化、场所精神、历史象征及城市意象,成为这些地区的

特色城市文化。

(四)铁路沿线自然景观要素

铁路沿线自然景观要素是指与中东铁路线性遗

产相关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中东铁路地跨东北四省

区,穿越了多样性的自然地理区域,尤其是滨州线、滨

绥线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形成了江河景观,

如松花江;湿地景观,如大庆地区的沼泽、河溪插入块 、草甸;

森林景观,如碾子山至牙克石间广袤的大兴安岭森林

区,博克图一带的大兴安岭腹地林区,玉泉站后横越

的张广才岭等山地景观;草原景观,如牙克石至满洲

里间享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美誉的呼伦贝尔草原。这

些自然景观既是中东铁路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要

素,也是中东铁路发展的自然见证,应该列入遗产构

成体系中予以整体保护。

(五)非物质工业技艺要素

非物质工业技艺要素指能见证中东铁路线路交

流功能的非物质工业遗产。这些非物质工业遗产与物

质工业遗产共同反映了中东铁路发展历程,展示了区

域间的文化播布、交流与影响。现有文化遗存中以反

映俄罗斯文化影响的食品生产技艺为主,具体包括哈

尔滨啤酒酿造技艺、哈尔滨红肠制作技艺、秋林面包

制作技艺以及秋林格瓦斯酿造工艺等。

三、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

(一)整体保护理念日渐普及,遗产保护体系初步

建成

随着文化线路、线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廊道保

护研究的深入,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理念实现了

从单体建筑文物向历史地段、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突

破,形成了历史文物、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名镇、历

史文化名城的立体式遗产保护体系。位于黑龙江省海

林市横道河子镇的中东铁路建筑群于2006年入选第

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路节点城市,如哈尔

滨、齐齐哈尔、大庆、安达、绥芬河、满洲里等的部分中

东铁路历史建筑已列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

护建筑。横道河子镇由于俄罗斯建筑的集中完整保

存,2008年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齐齐哈尔昂昂溪

区罗西亚大街2010年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表

1)。中东铁路枢纽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也相继成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工业风貌一定程度得以整体

保护。此外,许多非物质工业技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形式受到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立法保护。

(二)依托遗产资源特质,形成旅游开发等多种保

护与利用模式

目前,遗产所广州附近的城市 在地结合遗产的资源特质、保护层

级、价值属性及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遗产

尤其是建筑类遗产进行了程度不同地开发利用,形成

了博物馆、旅游区、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多样化的保

表1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立法保护状况一览表

所在省市

遗产名称

保护级别

圣索菲亚大教堂;尚志市一面坡

镇47栋俄式老建筑、滨洲铁路

桥、霁虹桥、香坊火车站、中东铁

路局石头房子(中东铁路管理局

旧址)

A;A(申报中)

哈尔滨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旧址、

双城堡火车站候车室

B1

中东铁路职员竞技会馆旧址、中

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俱乐部旧

址、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联发街

64号东省铁路局官员住宅旧址、

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旧址、中东

铁路局旅馆旧址、沙俄外阿穆尔

军区司令部旧址、前苏联驻哈尔

滨领事馆建筑、中东铁路管理局

局长官邸旧址

齐齐哈尔

昂昂溪沙俄兵营及附属建筑;昂

昂溪区罗西亚大街

D;F

富拉尔基中东铁路火车站旧址

及俄式住宅;富拉尔基三座沙俄

兵营建筑

C;D

牡丹江

横道河子镇中东铁路建筑群(东

正教圣母进堂教堂、机车库、铁路

大白楼、铁路治安所驻地、木屋三

栋、海林站旧址);横道河子镇

A;E

大庆

烟筒屯俄式建筑群、前后代俄式

建筑、高家俄式建筑、泰康镇俄式

建筑、泰康镇卫生区俄式建筑、泰

康镇火车站俄式建筑

肇东

肇东火车站C

安达

安达市火车站历史建筑群26座

(包括百年站舍、俱乐部以及两座

苏联红军纪念碑和22座民宅)

绥芬河

绥芬河火车站、“大白楼”铁路公

寓、俄国领事馆旧址、东正教堂、

俄国侨民学校旧址、人头楼;

B1

海拉尔

海拉尔俄式建筑木刻楞房、“海

浪”车站旧址

B2

牙克石

博克图镇兴安岭螺旋展线、铁路

隧道、隧道坐标点石碑、百年机车

车库、蒸汽机车水塔

B2

扎兰屯

中东铁路建筑群16处(铁路俱乐

部旧址、六国饭店旧址、中东铁路

避暑旅馆旧址、路立俄侨子弟小

学旧址等)

B2(F申报中)

满洲里

俄式建筑群35处(铁路站房、俄

式木刻楞、日俄兵营、监狱等)

B2

四平

公主岭11座俄式建筑(沙俄修建

的机车修理库、机车厂等)

A(申报中)

德惠

中东铁路德惠段沙俄建筑126处

(教堂、俱乐部、火车站和部分俄

式民居)

A(申报中)

沈阳奉天驿旧址B1

旅顺旅顺火车站D

26

护和利用模式。博物馆模式最大程度体现遗产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代表有扎兰屯中东铁路博物馆;旅游开

发模式对一些历史建筑空间分布较为集中的建筑群

更为适用,提供了遗产保护与利用良性循环的有效路

径,如横道河子镇依托97栋俄式风格建筑形成的“花

园城镇”风貌,与周边的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建

成区域性知名旅游目的地;景观公园是利用工厂矿区

及其设施和环境建成具有工业特色的游憩空间。扎兰

屯利用沙俄中东铁路公司时期修建的吊桥、日光浴

场、中东铁路俱乐部建成吊桥公园,成为扎兰屯的城

市名片和标志性景观;休闲空间主要依托于当地特色

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如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

遗产地地标景观,成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休闲娱乐

的消费空间。

(三)城市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剧了遗产保

护的现实困境

随着城市时代的到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老

城区的城市造美运动,铁路的升级改造,市政基础设

施的建设,与中东铁路有关的历史建筑有的已经消

失,现存的历史建筑保护状况也令人堪忧,甚至出现

了整体性破坏。2009年动工修建的哈齐客运专线贯穿

哈大齐工业走廊,专线途经哈尔滨、肇东、安达、泰康的

11个火车站。2010年评估确定肇东车站行包托运处俄

式房、原泰康火车站、庙台子车站站房旧址等4座建筑

无保留价值予以拆除。其中泰康站站舍不仅是中东铁

路滨州线上独特的人文景观,且于2009年列为大庆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0年被违法拆除;庙台子车

站百年站房已具有不可移动文物身份,依然难逃拆除

的厄运,惨遭建设性破坏。

(四)遗产保护与利用局限于属地之内,区域合作

机制缺失

当前,东北四省区及其下辖各市县作为遗产保护

的责任主体,彼此间跨区域的合作理念和保护行为较

为匮乏。遗产调查、遗产保护规划编制、遗产保护立法

制定、遗产保护机构组织建设等保护工作基本局限于

属地之内,未能突破地域空间界限,打破行政壁垒,形

成遗产保护的区域合作机制,这不利于中东铁路遗产

的整体保护。而且,东北地区各省市都有其独特的工

业特色文化,工业旅游开发都比较独立,跨省区的中

东铁路工业遗产旅游线路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立足

于区域的整体性旅游产品开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整体旅游形象建设工作也没有提上日程。

四、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对策

(一)突破属地,创新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机制

属地保护管理制度的诸多局限性,如缺少区域合

作、监管缺失、地方经济发展压力等不利于这种大尺

度遗产的保护,亟需创新遗产保护利用的管理机制,

实施整体性保护。美国针对本国大尺度文化景观采用

了遗产区域的保护方法,由国会指导国家公园局对遗

产区域展开研究,成立国家遗产区域联合会,实现不

同遗产区域的交流与协作。法国通过划定“建筑、城市

和风景遗产保护区”(Z.P.P.A.U.P)对包括建筑群、自然

风景、田园风光等在内的遗产区域实行整体性保护。

目前,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要突破属地保护困

境,一方面,应借鉴发达国家大尺度遗产保护的先进

模式,将遗产的管理权责由属地政府向中央政府集

中,由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如国家文物局作为最高管理

机构,破除线性遗产保护的制度障碍,制约地方政府

GDP及政绩工程压力下的建设性破坏。并且要认识到

中东铁路作为大型线性铁路遗产在人类铁路文明发

展史上的突出价值和意义,将其列入国家文物局《中

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录中,在第三次文物普

查成果基础上,突破地域限制,整合区域遗产,做好申

报世界遗产的研究工作,填补我国世界遗产名录中交

通线路类遗产的空白。同时,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须

树立沿线区域“一体化”的理念,打破地市界限、条块分

割和行政壁垒,建立区域层面的合作机制,协同合作,

做好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工作。

(二)立足区域,制定覆盖四省区的遗产保护利用

规划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我国处于

起步阶段,继丝绸之路、大运河等大尺度线性遗产保

护规划的编制完成,中东铁路遗产群也亟需编制整体

保护规划和专项保护规划。不同的遗产构成要素,保

护规划的内容和再利用的实现途径有所差异。

铁路网线要素是中东铁路线性遗产的核心构成

部分,重点保护丁字形的铁路路网系统,保护范围包

括铁路网线本体、中心节点及其涉及的站点、站舍、机

车库、机车检修车间等核心建(构)筑物(群)及其构成

的整体环境。次级节点中一些级别较低的站点虽受到

铁路提速影响不再经停,其建筑遗存仍需保护,它们

都是中东铁路沿线工业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过

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文物的独一性和不可

复制性。沿线建筑的存在是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价

值完整性的前提,仅保留几座标志性建筑,遗产的整

体价值会受到损害。

对于铁路相关建(构)筑物要素,重点保护具有典

型性、标志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环境,如霁虹桥、

沈阳站等,严格依据世界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

原则进行原貌保护,不损坏其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适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总第180期)

27

当利用。对于铁路城镇要素,重点保护城镇的历史文

脉、空间格局、路网系统、城市意象,通过历史文化风貌

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镇)等相关遗产体系

保护城镇的整体风貌。铁路沿线自然环境要素目前主

要通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专项规划得以

保护,在继续执行现有规划基础上,应加强铁路沿线

区域与铁路遗产的整合,划分明确的保护范围和保护

地带,形成景观带。非物质工业技艺要素继续通过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方式予以保护,同时强调旅游利

用、生产工艺流程展示等活态保护利用模式。

(三)依托立法,对遗产及其文化生境实施整体性

保护

继1967年法国《景观保护法》对文化及自然景观

周边环境实施整体保护理念的提出,《马尔罗法》、正话反说游戏规则 及

《城市规划法》将整体保护的理念进一步推广到城市

历史文化街区、城市风貌的保护领域,这些法律为20

世纪60、70年代法国破除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性破

坏的遗产保护现实困境提供了法理依据。借鉴立法先

行的成功钢笔字贴 经验,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立法工作应从

三方面展开。首先,提高《文物保护法》内工业遗产的

比例。应抓住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时代机遇,根据遗产

的价值、现状等特点,将普查到的遗产纳入各级文物

保护单位名录中,加大对于构成人类遗产链条重要环

节的工业文明时期的遗产遗存保护力度。其次,做好

遗产点保护的同时,通过修改《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

法》,对遗产本体及其环境形成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

文化村镇实施整体保护。目前,在国务院公布的五批

历史文化村镇中,大多数是农耕文化遗产集中分布的

村镇,因保存工业文化整体风貌而入选的村镇寥寥无

几。增加工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的数额,可

以降低当前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复苏、铁路附属地旧

城改造中建设性破坏的强度,为东北地区保留特色历

史地段和特色城市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尚未大

规模开展城镇建设、中东铁路遗产又集中分布的小城

镇,如一面坡镇等,这种意在整体保护的立法提供了

重要的法律制约。最后,制定中东铁路专项保护法,加

强立法的可操作性,通过提高违法的经济成本推动遗

产的整体保护。

(四)协调利用,整体设计中东铁路工业旅游线路

继1998年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之路”实现了工

业遗产保护、区域城市形象整合、衰退城区经济振兴

的综合目标后,2001年,“欧洲工业遗产巡游”(ERIH)

工程开启了工业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国家合作模式

的实践尝试。中东铁路工业旅游线路设计要做好三方

面工作。首先,整合东北四省区内中东铁路时期代表

性工业遗产,将其开发成旅游景区景点,与区域内自

然景观联合开发,借鉴绿色廊道和遗产廊道的规划理

论,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工业旅游线路;其次,做好旅

游解说的整体设计工作。解说系统主要是对中东铁路

缘起发展、历史信息、遗产价值进行综合和具体解释,

通过向导式和自导式解说媒介的建设,实现对游客的

教育、服务和管理功能。因为这是一条跨区域的旅游

线路,因此沿途主要铁路枢纽城镇、旅游景区景点、车

站等交通节点都要做好相应的解说工作建设以及信

息咨询中心、标志物、指示牌等导引服务设施的建设

工作;再次,创建中东铁路旅游网站,做好线路的整体

营销工作,形成区域旅游形象,使中东铁路旅游线路

的整体形象深入人心。

五、结语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宪章》为中东铁

路线性工业遗产指明了保护方向,《东北地区振兴规

划》为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搭建了区域合作

的平台。作为东北地区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区域性文

化线路,目前中国保存十分完整的20世纪铁路遗产的

典型代表,对中东铁路网线、铁路相关建(构)筑物、铁

路城镇及其铁路沿线自然环境实施整体性保护与利

用策略,这是国际社会大型线性工业遗产保护的必然

手段,也是中东铁路枢纽城市和节点城镇保护特色城

市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南方文

物,2006(3):2-5.

[2]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

市问题,2005(4):7-12.

[3]陶犁.“文化廊道”及旅游开发:一种新的线性遗产区域旅游

开发思路[J].思想战线,2012(4):99-103.

[4]田燕.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D].武汉理工大

学,2009.

[5]陈兆俭.滇越铁路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中国地理学会百

年庆典,2009:80.

[6]王义学.试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以长春地区现存三条线性

文化遗产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2(3):91-95.

【责任编辑詹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总第180期)

28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21:3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238ebc6aee2c98d5149897f53f0ede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旅顺火车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旅顺火车站.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旅顺火车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