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地中海风格图片

更新时间: 阅读: 评论:0

炒韭菜怎么做好吃-织金五中

地中海风格图片
2023年3月18日发(作者:烤箱和微波炉的什么是推销 区别)

2002年2月

第28卷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f社会科学版)

oamal 0 Inner Mon ̄otia Univefsitv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Vol 28 No 1

古埃及与地中海文明的交流

考古学所见的埃及与地中海世界的关系

田 明

(内蒙古民最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摘要]古埃及地理环境比较闭塞,但也不是完全封闭的,它和周边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世界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隶。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彤成辉煌的地中海文明。埃及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和地中海有了

一定联系。至前王朝及整个法老时代,古代埃理与西亚、东地中海沿岸及其岛屿、一1・亚半岛、克里特和迈锡尼

时代的希腊和爱孳海地区、刺比亚等地中海国章和地区往来不断,考古实特更进一步证宴1上古地中海世界

存在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关键词】古埃及;地中海;文明;交流

(中图分类号]K411 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15(2002}01—0006—07

古代埃及与现代埃及的地理状况基本相同。一

条生命之水——尼罗河贯穿于上下埃及,尽情滋育

着埃及人民。尼罗河峡谷两侧延伸出荒凉的沙漠阻

碍了东西方的交往,努比亚沙漠和南方的几大瀑布

几乎割断了通往南方的道路,只有在北部的地中海

地区才使埃及显露出来。这种地理环境使上古埃及

免受外族入侵和大规模移民的冲击,埃及人享受了

较长时间的和平与安宁,使他们能将绝大多数资源

奉献于其独特文明的和平发展。然而古埃及也不是

完全封闭的,她和周边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世界有着

千丝万缕特定物 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形

成了辉煌的地中海文明。从这一意义上讲.埃及也

是地中海文明的~部分。

出土于法尤姆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左

右)的贝壳.就来自于较远的红海和地中海,这也是

埃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对外交往证据,尽管可能不

是直接的。也有人甚至认为有陶新石器时代的游牧

部落从巴勒斯坦经西袭来到北非和撒哈拉,埃及的

新石器时代可能从巴勒斯坦引进。例如在巴勒斯坦

发现的燧石抛光手斧明显与同时代的法尤姆手斧有

联系,同时北埃及遗址出土的双面镰看起来也受到

巴勒斯坦样品的启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埃及梅

里姆达陶碗上的鱼骨形雕刻方式,在巴勒斯坦约姆

克亚的器皿上也有相同的图形 。

巴达里文化(公元前3800年以前)时,在奎尔遗

址发现的四柄陶器和两对环形柄的陶器,与巴勒斯

坦有着明显的律师实习 联系 。同时,红海和地中海的贝壳

出现在巴达里的墓葬中。铜的出现表明埃及和东沙

漠直至西奈半岛有了一定联系。埃及还使用名贵的

西奈绿松石,但目前很难找到埃及和西奈交往的直

接证据。尽管也有人对连接埃及和西奈的啥马玛特

干河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却未能找到有效的证

据 。

涅伽达文化(约公元前390O一前3050年)时.

埃及对外交流发展较快,与邻近的迦南有了密切的

商业往来。敏特和阿布・奥马尔可能在其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少数的天青石饰品的出现,表明埃及和

西亚直至两河流域可能已有联系。一定数量的黑曜

岩可能来自于小亚半岛。但有限的数额仍不能说明

他们之间的是一种长距离的直接交流。

稍后一些位于下埃及的布托一马底文化(约公

元前365O一前3300年)也反映了埃及与西亚的关

-[收稿日期]2001一ll~l6

(作者简卉]田明(1972一).男,内蒙古和林县^.内蒙古民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东地中海考古学硬士.主要从事考

古学及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6・

维普资讯

系。在布托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一些用指甲印装饰的

陶器,明显带有两河流域的风格“ 。而在马底遗址

中发现了圆形或椭圆形房屋以及类似叙利亚一巴勒

斯坦的地下建筑,后来被认定为来自那里的商人驻

地。村庄边缘有许多地窖及大量形体巨大的储藏陶

罐.可能形成了一个商业地带,其储存范围之大在埃

及前王朝遗址中首届一指 。。这也许表明此时埃及

已和叙利亚一巴勒斯坦之间有了繁荣的贸易。马底

作为一个主要中转站,以陆地驴驮为主要运输方式。

而布托则是同北叙利亚进行海上贸易的港口.并通

过叔利亚间接与两河流域发生联系。

涅伽达文化后期,在阿拜多斯的U墓中出土的

大量陶器表明,埃及和巴勒斯坦的联系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紧密。在该墓中发现了大约400多只凸形柄

的陶罐,里面还保留了葡萄和葡萄种子。经过对残

存物质的化学分析,发现可能含有葡萄酒芳香添加

剂 及葡萄中特有的酒石酸 。种种迹象显示,这

些陶罐是用来装葡萄酒的。而当时的埃及还没有种

植葡萄.因此推测这些陶器是随着进口的葡萄酒一

起运到埃及的。宾夕法尼亚博物馆考古应用科学中

心的分析证实了这一点:考古化学实验室用中子激

活分析法(NNA)对其中u个陶器进行化验,结果

表明并不是埃及本土产物。其中8个显然来源于以

色列南部海岸平原、低地和山区,约旦河谷或外约旦

等地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地区 。在同一墓中.还

发现有最早的文字标签.根据这些符号学者们一般

把它认定为蝎王I的墓。他是埃及前王朝末期的一

位“王”.势力可能达到巴勒斯坦地区,进贡来的大量

葡萄酒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代迦南风格的物品还

分布在北起布托南至希拉康坡里斯的广大地区,主

要是些凸形柄储藏罐.而家用碗和煮饭罐较为罕见,

说明这些陶器主要用来贮藏进贡物品。另外还有石

制剑和扇状刮削器.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了几公斤

铜矿、完工的铜制品和沥青。

从前王朝末期到第l王朝(大致相当于东地中

海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I、1I),随着统一国家的初

步形成,埃及开始走上扩张之路,这一点考古实物在

埃及和东部地中海地区都有发现。尼罗河三角洲和

南迦南海岸之间便成了埃及东扩的必然领地,在那

里发现了埃及前王朝末期的近250座定居点 早期

青铜时代的迦南突然出现了30多个具有大量埃及

手工制品的遗址,此类文物大量的出现完全出乎人

们的意料。这种被称为“混合型”器皿明显同时拥有

迦南和埃及的双重特征.然而,大多数埃及型陶器是

在迦南本地制成。例如在巴勒斯坦的阿贾里达遗址

发掘出许多埃及产和当地产的埃及型陶器.包括面

包模、莲花形器皿、大小碗、杯、罐、圆柱形器皿。在

阿里达遗址也发现了三个埃及陶器,其中最重要的

一个器皿的四片碎块,组成一个那尔迈的标记,即隼

鹰高距于鲶鱼和凿子的象形文字符号上。该器皿的

原始形状应为75—95厘米高的陶罐,罐径约为54

厘米,壁厚1 3厘米。抛光的表面呈暗棕色.部分为

暗灰色。器壁上的线条装饰明显带有埃及0王朝的

特点 。有的遗址中还出土了公牛头形的护身符

坠,属埃及宗教特色物品。这与埃及本土的重要文

物那尔迈调色板上所反映的远征亚洲的图景非常吻

台(也有学者认为,那尔迈调色板所反映的是埃及对

利比亚国家的征服.甚至是利比亚控制的巴勒斯坦

地区 )。此外.在巴勒斯坦恩・巴萨遗址的第三层

中,发现具有埃及风格的建筑物,其中有近90%为

埃及文物,包括各种陶器、(可能)从埃及带来的刀、

权标头、公牛头形的护身符、圆柱形印章等“ 种

种迹象表明,此时埃及人可能已在此定居.并且官员

用圆柱形印章为商品盖戳。由此可以判定.到了那

尔迈时代,埃及确实在这里建立了殖民统治,目的是

为了控制该地的泉水,而这些泉水是南迦南地区最

为丰富和恒定的水资源。或者是固为需要铜和其他

商品.使埃及人对迦南直接产生兴趣。

与此相反,在埃及发现的迦南遗址要小而且少

得多,这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分不开。埃及人可能控

制迦南200多年.而迦南人却没有占领埃及.至少没

有很长时间。埃及人在南部迦南建造房屋.在当地

生产各种石制工具,陶器和食物,并且带来一部分手

工制品.这些在殖民地无法制作 而在埃及发现迦

南风格的物品多为陶器,主要用来盛酒、油等进贡品

以及原材料.如铜、绿松石等。埃及殖民者和土著迦

南人是和平的,但一些小的军事活动也在所难免

埃及军队在迦南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殖民地以埃

尔特(Erant)和哈里夫(Halif)为中心,并和非殖民地

的迦南地区有商业往来 埃及殖民地的黄金时段大

约持续200年。殖民地通过西奈走廓和宗主国保持

联系。公元前4干纪中期.埃及和南部迦南出现了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殖民活动,而这种活动对双方都

有利。埃及得到所需物质。而东部地中海地区在城

市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得以发展 。

此后,埃及与东部地中海地区不断发生联系,战

・7・

维普资讯

争和和平贸易同时存在。处于二者之间的西奈地

区,绝大多数时间里是争夺的主要场所。公元前3

—2千纪,两强可能为了争夺西奈的人、财、物进行

争斗.遗憾的是没有文字记录。近来考古显示,不像

沿海那样,中南西奈受巴勒斯坦影响较深,已经有了

绿松石和铜的加工,还有许多居民点和公墓甚至一

些石制建筑,但可能性最大的仍是埃及单独控制西

奈。在西奈塞图遗址发现的铭文中记录了埃及人从

第3王朝塞那胡特一世王到第6王朝培比二世以及

12王朝塞那斯里特与阿蒙尼姆赫特四世的活动。

中王国时埃及在西奈山顶的哈德姆遗址建了一座暗

特尔女神的祭庙。那里发现丰富的、信息量大的中

王国铭刻,还有一小部分私人和王室雕像。庙中还

有一组四座石碑上绘有人们骑驴的形象.证明其中

一人是“Retenu(巴勒斯坦)王子的兄弟,卡博

德”“ 。这也许表明,为了分享矿产.埃及和亚洲已

发生冲突,从而使埃及人认为有必要在这里建立政

治领导。

在贝宁・哈桑一座墓壁画上刻画了塞努塞尔特

二世时,一组彩绘的巴勒斯坦人,在王公阿比沙的带

领下,给埃及带来方矿铅(一种中王国时埃及人广泛

用的一种眼部化装品)。除此之外,还有绿松石、铜、

天青石。亚洲铜这一概念可能在古王国晚期得到证

明。一些文献资料也可作为佐证。最早且详尽的史

料当数第6王朝大臣乌尼传记,描述了他怎样率领

一支军队(包括努比亚雇佣军)与巴勒斯坦居民在一

个邻近“瞪羚鼻 的地方,发生几次战争。有人根据

图画推测它为“骆驼山”。同时期反应对亚洲军事活

动场景的还有第6王朝德沙萨的英梯墓、1l王朝晚

期英特夫墓中壁画。中王国以来,仅有塞努塞尔特

一世时,涅苏孟图将军的墓碑上描述了他毁坏了亚

洲的军事堡垒。塞比卡哈的墓碑上记载塞努塞尔特

二世攻击巴勒斯坦的一个城邦的历史 考古证据显

示埃及中王国早期在那里建立了一些军事建筑。英

雄罗曼文学《辛努亥的故事》中,主人公就是从巴勒

斯坦得到财富和荣誉。当然创新项目 ,其中不排除外交途径

交流

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四世以及阿蒙尼姆赫特二

世王后的斯芬克司像在叙利亚的几个遗址(Beirut.

Qutua,Ugarit,Neirab)中发现。l3王朝的哈那法里

拉、塞比克霍特普的雕像在海辛被发现。一些个人

雕像(甚至有公主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多处发现,

更远的土耳其库里格卡拉以及克里特的克诺索斯也

有少量出土“ 。关于这些雕像有两种猜测,一是可

・8・

能是外交礼物的一种,二是可能为埃及对外扩张的

证据。遗憾的是.并没有文字记录,同时代马里的泥

板外交文书中也没有涉及埃及。

位于东地中海沿岸的拜不鲁斯(Byblos)城 与

埃及有着特殊联系。它是确实考古证据显示的埃及

与东地中海联系的最远处,与黎巴嫩森林做木材贸

易以及做木乃伊用的松脂的贸易中心。当地有一座

哈特尔女神庙,披称为“拜不鲁斯夫人”。其中刻有

许多埃及国王名字:第2王朝的哈塞海姆威;第4王

朝的胡夫、哈夫拉、孟考拉;第5王朝的萨胡拉、尼斐

利尔卡拉、迪德卡拉、纽塞拉、伊塞西和鸟纳斯;第6

王朝的特悌、培比一世、麦里拉和培比二世;12王朝

阿蒙尼姆赫特二世。此外,还有许多动物雕像、圣甲

虫宝石、念珠以及本地产的埃及特色的方尖碑。埃

及还对l2王朝同时代拜不鲁斯城的王公丧葬品产

生显著影响。陪葬品很象当时埃及制的宫廷随葬

品,包括本地产的具有埃及风格的金镶胸饰、乌银镶

蛇标以及刻有象形文字非埃及风格的短弯刀,还有

拜不鲁斯对埃及宫廷的仿制品,如项圈、蛇标、珍宝

等。如用出土的刻有“拜不鲁斯总督”字样的印章呈

给埃及国王,则意味着他们承认了埃及统治权。l2

王朝时拜不鲁斯事实上成为埃及属国,该城保护神

巴拉特(Baalat)女神在埃及也得以崇拜 。然而,

这一时期的文字记载相当少。拜不鲁斯的名字在吉

萨第4王朝马斯塔巴墓上第一次出现。斯尼弗鲁统

治时,据巴勒摩石碑记载,埃及执拜不鲁斯进口木

丰手。拜不鲁斯的船只曾航行到蓬特(现埃及塞俄比

亚地区)。埃及对东地中海的控制,动机是为了边界

安全和掠取物资,如果没有更早的话,那么.埃及新

王国的帝国主义政策在中王国就可以找到 。

既收到埃及物品又有自己物品抵达埃及的爱琴

海地区只有克里特一个地方。数量惊人的埃及前王

朝和中王国早期的石制器皿在克里特被兰,现,还有

仿制品。克里特发现的大多数埃及物品是晚期米诺

斯文明后期,大致与埃及希克索斯时代和新王国同

期。这些物品还应加上20个中王国时的护身符以

及一个发现于克诺索斯的中王国雕像。一些中期米

诺斯陶器也出口到埃及,在埃及里西特、卡洪、哈喇

格和阿拜多斯都发现了中期米诺斯的陶器碎片,而

且在安利芬泰还发现了一个完整器皿。米诺斯陶器

在卡洪被仿制,当地陶工也生产出多彩艺术陶,那里

还发现米诺斯石器的盖子 。

一少部分埃及物品传播到更远地方:一个属于

第5王朝乌塞尔卡夫葬祭庙的器皿发现于克里特与

维普资讯

伯罗奔尼撒之间的凯提拉岛;在距爱琴海岸 东

200公里、安纳托利亚西北多拉克一个坟墓中,发现

一个带有萨胡拉王的镀金椅残片;一枚第5王朝的

金质圆柱形官方印章也在安纳托利亚发现,后两者

证明了埃及与小亚的直接联系。此类珍贵品出现可

能是上古世界统治者之间的礼品互赠,甚至通过第

三者转赠 ”。埃及本土的一簇珍品也显示了这种

混合特性:如巴比伦尼亚的印章,米诺斯风格的银

器。

但是,我们在把这些远离家乡的物品列入不同

国家的外交政策前,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上古贸易和

其他联系方式。

中王国衰落 来,埃及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中

间期,中央集权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崩溃了。乘统

一王国衰落之机,来自亚洲的希克索斯人渗入尼罗

河三角洲。根据奥地利考古学家比塔克三十多年来

在达巴遗址考古证实,12王朝时,希克索斯人就已

在那里建立了居民点。其住宅和墓地都明显带有叔

利亚~巴勒斯坦中期青铜时代风格,尽管墓室建筑

有埃及特点,但埋葬物品有2O%的陶器和50%的武

器还是中期青铜时代叙利亚一巴勒斯坦的风格。 。

并进而论证达巴遗址就是上古希克索斯的首都一阿

发里斯。它从中王国时的一个不知名的土著居民点

到第二中间期成为国际性大城市 作为那时埃及和

东地中海世界的通路,起到了国际性商贸中心的枢

纽作用“ 。

希克索斯人是源于迦南的民族,以阿发里斯为

中心建立政权,控制下埃及地区,建立了1 5、16王

朝,势力达到整个埃及。关于希克索斯人的族谭问

题,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比塔克通过对不

同时期达巴遗址的考古发掘,主要从出土的陶器和

典型神庙上,基本肯定了迦南族源说,并得到了学术

界的普遍认同。希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吸收了

大量的埃及政治、文化,同时也把西亚的上进了埃

及。除了新的艺术风格、宗教崇拜、政治制度外,更

重要的是马和新式武器的传播。虽然马和马拉战车

可能希克索斯之前,尼罗河流域已经知道,但是套上

马具的马的传八在战争中引起了革命。埃及人还从

希克索斯人那里或许第一次熟悉了复合的弓、青铜

短剑、改进型的剑和盔甲以及其它的装备、技术。这

些新武器和装备在第18王朝的对外战争中发挥了

很大作用 …。希克索斯人不仅带来这些青铜武器

和装备,而且还带来冶炼青铜、铸造工具和武器的方

法,使埃及完全熔入了地中海世界的青铜文化

中 。

比塔克的考古还有一重大发现,那就是在达巴

遗址的一个希克索斯废弃的堡垒中,惊奇地发现在

18王朝阿赫摩斯时被重新起用,并以其富丽堂皇的

装饰而被认定为一个新的皇家堡垒。在H/II区域

的一个小房间内,发现一个18王朝早期祭祀陶器储

藏坑。包括小型的带龙骨的红抛光陶、过滤品、深

壶、当地产的两孔陶器,还有许多外来陶器碎片,主

要来自于塞浦路斯和巴勒斯西南方五行属什么 坦 在达巴遗址的考古

品显示新王国结束了希克索斯的统治.但并不意味

着结束了与东地中海的联系 。相反,叙利亚一巴

勒斯坦的陶器数量仍然很大,塞浦路斯甚至中期米

诺斯后期到晚期米诺斯初期的陶器都有发现。更引

人注目的是H/I区域,除了大量的圣甲虫宝石护身

符(其中还有一系列皇家护身符)外,在北平台的废

墟中还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泥砖建筑的石灰泥壁画碎

片。其风格和图案很容易就判定为米诺斯壁画,特

别是跳牛和斗牛的场景。根据复原图可以看出是网

格状背景上绘有两组公牛、跳牛者和斗牛者的生动

场面,而这曾被阿兰・伊文思认定为典型的克诺索斯

王宫标致图 而画面底部可复原成半玫瑰形三

竖纹装饰的中楣,这也是典型的米诺斯风格,很可能

最初谭于克诺索斯王宫,后为迈锡尼皇家中心继承

使用。这种典型的米诺斯皇室风格的壁画,根据技

术、原材料、颜色和肖像细节,不难判定为米诺斯工 长号指法表

匠所为,而当时埃及肯定没有征服爱琴海地区,这种

密切的联系只能用王室联姻来解释。第18王朝的

奠基人阿赫摩斯最有可能是这一堡垒的建造者,而

他的妻子肯定不是米诺斯人(是他的姐妹),但是值

得注意的是,他的母亲一阿赫霍太普二世王后:

hn ̄,t idbw h3" nbwt,意为“HaI1-nebut海岸的

女主人”,而该地后被确认为与爱琴海岛屿有密切联

系。围此,在达巴遗址发现的埃及18王朝早期与米

诺斯的强有力联系,很可能来源于17王朝这个王后

的名称和地位 。

在希克索斯人被驱逐后,第18王朝的法老们便

开展了一系列的对外征服活动 阿赫摩斯一世为了

彻底摧毁希克索斯的势力,穷追到巴勒斯坦和叙利

亚的某些地方,同时民族的懈放战争便转变为掠夺

性质的侵略战争。其后的几位法老也不断向东地中

・9・

维普资讯

海用兵。特别是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他连续

不断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远征.造就了囊括亚非两洲

的埃及大帝国。图特摩斯三世进军西亚的全过程

及其他重大事件,被铭刻在图特摩斯三世时建筑的

卡纳克神庙回廊周围的墙内侧花岗岩壁上.通常

(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而闻名。图特摩斯三世从他

执政的第22—42年间先后远征叙利亚、巴勒斯坦共

l7次,把埃及的版图扩大到叙利亚的北部,并最终

确立了埃及在东地中海地区的统治权。到了阿蒙霍

特普三世统治时,基本上维持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帝

国.政治性联姻代替了军事扩张。他先后娶西亚强

国米坦尼和巴比伦公主为妻,并扩大了埃及在西亚

和地中海地区的影响。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名字出现

在克里特、迈锡尼、埃托利亚、安纳托利亚 也门、巴

比伦和亚述等地。。

这一时期,考古发掘中 引人注目的当数被称

作Keftiu场景的壁画 埃及语中关于Keftiu的人

们在中王国时即已知晓,可能为直接联系但未见于

任何文字记载。但是确实存在一些证据.诸如皇室

和大臣的墓壁绘画。l8王朝前期在西底比斯一些

贵族的坟墓中.发现了一系列肩扛贡品的外国人,这

些人就是与爱琴海民族有密切联系的,被称为Keft一

|u的外国使者 。所有坟墓的主人们都生活在暗

特舍普苏特、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统治期

间的大约半个多世纪 这些人的皮肤呈暗棕红色,

前额略带卷曲而脑后长发披肩,他们都比较苗条.手

腕比画中的埃及人要纤细一些,有时穿着露出脚趾

的凉鞋。从许多搬运的金属或石制器皿来判断,应

为爱琴海地区所产,因为同类产品在克里特和希腊

本土多有出土。在当时两/卜最大的坟墓(一个是图

特摩斯三世时第一先知蒙卡皮拉萨之墓,另一个是

图特摩斯三世的首相(维西尔)拉克米尔的墓穴)的

壁画上,描绘了大量典型米诺斯风格的器皿,象公牛

头形、动物形、圆锥形器皿.在爱琴海的陶器或金属

器中都可以找到原始的形状0。同时,在蒙卡皮拉

萨和拉克米尔的墓中还发现两处象形文字铭文,可

读作“Keftiu土地之王进来贡品”和“Keftiu土地王

子和一片大绿之中的岛”。根据象形文字和其它青

铜时代的铭文,多数学者认为,米诺斯时的克里特人

就是Keftiu民族 。Keftiu反映了埃及和克里特之

间的关系变得更近,在18王朝时交换日益频繁,到

图特摩斯三世时达到了顶点。其交往方式可能是海

上直接往来,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包

括短距离经塞浦路斯海上航行或沿地中海东岸抵达

・10-

尼罗河三角洲。米诺斯与北非海岸的联系被特拉发

现的微型航海图所证实。但另一可能是经拜不鲁斯

或乌格里特的非直接商品交换,因为上两个遗址都

发现了米诺斯陶器 。

l8王朝后期,埃及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埃及赫

那吞宗教改革。埃赫那吞即阿蒙霍特普四世,他为

了摆脱底比斯阿蒙僧侣集团的控制,开始推崇阿吞

神.并把首都迁到阿马尔纳一上古的都城埃赫太吞。

1887年,一位埃及农家妇女无意中在此发现了350

多块泥板文书。此后.皮特里对这一地区进行了系

统地发掘、整理,经研究认定为以阿卡德语书写的楔

形文字.是记载西亚各国与埃及之间的外交书信

被称作“阿马尔纳书简”或“阿马尔纳档案”。这些材

料对于研究埃赫那吞乃至整个18王朝的对外关系

都有重要的价值。埃赫那吞即位后.小亚的赫梯帝

国兴起,对埃及及其政治联姻的盟国都构成巨大威

胁,米坦尼、巴经伦等国纷纷致信埃及,请求援助。

阿马尔纳书简反映出当时信使带着书信往来于各国

之间,交流信息。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各国之间实现

了政治联姻、商品贸易缔结和约等。实际上.当时在

西亚与埃及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卜组织严密同国际关

系网,这与现代欧洲的政治格局很相似。 。从阿马

尔纳书简中还可以看出,在阿蒙霍持普三世统治的

早期,对西亚的控制力还很强但已日趋松驰。西亚

的这些属国互相混战,是埃及在这里的统治一片混

乱。尽管这种无序的状态远离埃及本土,但从一些

记载材料来看埃及中央政府也深知这种状况.并采

取了相应的措施,阿马尔纳书简称之为“Divide and

Rule”,即分而治之的政策 。埃赫那吞统治期间.

忙于国内宗教改革.并不热衷于对外扩张,丧失了图

特摩斯三世以来在西亚建立的霸权。当然,埃及在

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对西亚霸权的争夺也有点

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埃赫那吞也向南方努比亚用

兵 ’。在埃赫那吞统治晚年.虽曾帮助过西奈半岛

的小国.但却失败了,这些小国先后纷纷成为新兴的

赫梯国的诸侯。图特哈蒙复兴碑记载了他的前辈曾

对西奈用兵,以扩展边界,但却没有成功”…。埃及

在西亚的霸权受到新兴的赫梯国的强有力的挑战,

最终导致了l9王朝早期埃及与赫梯的斗争。

在阿马尔纳还出土了大量的迈锡尼陶器,可能

是于埃赫那吞统治期间进口到埃及的。1982年在

南土耳其海岸的沉船里发现了大宗物品,其中还包

括埃赫那吞的皇后涅菲尔提提的金圣甲虫护身符

根据船中不同类型的遗物判断,公元前14世纪迈锡

维普资讯

尼克里特、塞浦路斯、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南土

耳其和非洲之间关系密切.可能已形成了一个网状

的商业贸易区 “。

从18王朝末期开始,埃及屡次对赫梯用兵,双

方各有得失。尽管埃及曾取得了一些胜利,基本上

稳定了西亚形势,但未能完全收复失地,赫梯实力也

未受到多大损失。到了第l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

时.埃及同赫梯的争霸斗净达到顶点。他为便于同

赫梯作战,把首都迁到三角洲东北的“佩尔-拉美西

斯”;赫梯王穆瓦塔尔也将国都从小亚内陆迁到靠近

叙利亚的达塔萨。双方于公元前1296年在卡叠什

发生大会战。关于卡叠什战役.双方文献都有明确

记载。拉美道士和和尚的区别 西斯二世亲率四个师团进军西亚.来到

卡叠什城下。结果中了赫梯及其盟国所采取的诱敌

深入之计。但赫梯兵力分散,未能全力歼敌,致使埃

及后续部队赶到,赫梯军被迫退却。战后双方各自

宣称已方获胜,实则两败俱伤,都未达到既定目标。

卡叠什战役后,双方又断断续续经历了长达16年之

久的拉锯战,使双方都成为强弩之末.最终在公元前

1280年签订了《和平条约》,双方缔和。保存于阿卡

德楔形泥板文书条约内容是:互相承认对方的势力

范围,不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且如有内乱或外患时

应互相帮助。这一条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国

际和平条约。

拉美西斯王朝时代的对外用兵,对内大兴土木,

加上神庙势力的增长和“海上民”的侵扰,最终使埃

及新王国崩溃。维持了近500年的埃及帝国,再度

陷入分裂状态。从第21王朝开始,进入了后埃及时

代的第三中间期。第2l王朝定都于佩尔-拉美西

斯,与此同时,上埃及以底比斯为首保持独立。其后

利比亚人不断从三角洲西部渗入埃及,并且相继建

立了第22、23和24三个王朝,但绝大多数时间这三

个王朝是同时存在的。直到努比亚人入侵埃及,结

束了第24王朝,从第25王朝起埃及进入努比亚人

统治的时代。这一时期,西亚兴起了空前强大的亚

述帝国。亚述军队兵锋直指埃及,并一度攻陷底比

斯城,大肆掠抢并毁灭了这一古都。埃及舍易斯地

区的贵族不甘心向亚述俯首稚臣,乘西亚新巴比伦

王国崛起之际,驱逐了亚述人,建立第26王朝.恢复

和统一了埃及。第三中间期到此结束,进入古埃及

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舍易斯时代。

26王朝恢复全国统一后,尽管国势不如以前兴

盛,但近3000年的文明史也足以令周围小国仰慕不

已。这一时期,埃及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铁器普遍

使用,产品运销西亚、爱琴海地区。为了发展贸易,

法老尼科二世试图开凿沟通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

这可以说是现代苏伊土运河的先驱,但最终未能完

成。

公元前525年.西亚伊朗高原兴起的波斯帝国

征服了埃及。波斯王冈比西斯也给自己加上了法老

的头衔,并把埃及变成波斯帝国的一行省。此间称

作第27王朝,也叫波斯王朝。埃及人民不断反抗外

来统治,到公元前404年,当波斯内乱之际,埃及乘

机复国。短暂的三个王朝(28—3O)之后.埃及再度

沦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成为帝国地跨欧亚非三

洲版图的组成部分。到了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

顿亚历山大的部队入主埃及,开始了古埃及史上又

一个重要时代——托勒密王朝。从此以后,埃及溶

八希腊化世界中,与地中海交往更为密切,亚历山大

城一度成为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

心。到了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地中海成为一个“内

湖”。埃及作为“潞”边的一个行省,与地中海地区更

是有了经常的联系。

注释

①位于现恭巴嫩贝鲁特出北32公里(根据(圣经)得

名) 它是埃及进口雪松和其他贵重术材的主要港口,埃及人

称之为Kubna

@Gr/mal,N,1992,A History of Andent Egypt BLack—

wall P222转 I自刘文鹏著:(古代埃及史)

@Waehsrmm.S。1987,Aegealm tn the Theban Fombs

(。LA),Letlvegi P1&te LⅣ一ⅥIl

l ̄taneotLrt,P P,1985,the History of M/noan Pottery,P新春祝福图片 rince-

rOll Urfversity Press.Figure.17C,D,E,H,19B。C,D.

通过上到两书中国片的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联系。

@Drte.sen,J.the king of the Keffiu and the identity ot

Cretan M erueans questions o/ethnicity and how to L e tablets

and archaeology(unpublished。LectIIre notes)

Hall,H. 1901,Kefliu and the People of the Sea BSA8 P172—

173

Matthgus,H,1995,Representations of Keftitt in Egyptians

Tombs and the Absolute Chronology of the Aegean Late Bronze

age.BICS 4O l77—194.

Wachsmat ̄S..1987。Aegeans in the Theban Tombs【0LA)。

I_eMven

[参考文献]

[1][81[10][11]Andelkovid,13.。The relatioas between Early

Brouze A l Cansmn[tes and Upper Egyptians Belgrade

・ll・

维普资讯

1995.22 25.28 78

[2]Brunton&Caton—Thompson。The Badarlan Civilization。

London 1928.24

[3]Debono.F,Exp6Ntion arch ̄olugique royale au d en oriental

(Kett—kosseir):rapport pr ̄liminalre surb la camagane

1949 ASAE.51.1951,59—110

[4]Von Der Way T.1ndicatonks of Ar狗先生 chitecture with Niches

at Buto[jn:]FRIEDMAN.R.&ADAMS,B.(EDS.).

The followers of hoHiPs.Studies dedicated t0 Michael Atlen

Hoffman Oxl'ord 1992.217—226.

[5]Excavation by University of Rome[CANEVA。I ET AL..

Predynastic Egypt:new data from Maadi AAR,5:1987.

105—114.]

[6][7]Mcgovern.P E,Wine for Eternity[-Ⅱ1]Archaeology.

1988,(4):28—31.

[9)郭丹彤.那尔迈调色板和古埃及统一[J]历史研究.

2000,(5):122—127

[12)[13)[15)[16][17)[26]Trigger.B G.(eta)。Ancient

Egypt:a ̄ocial history Cana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39 144 147 148.149 149

(14][31]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lmica Chicago Volume

1992,(8) 692 Volumclaim e(20)205—206

[L8][19)[22](23)[24)Btetak,M..AVARIS:The Capital of

the Hyrksos.British Museun Press.P10 72.80 Preface

(written by W.V Davies-Keeper of Egyptian An—

tiquities.British Museum)PlateⅢ,Ⅳ.V。Ⅵ/A—B.

1995.

[2O]刘文鹏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67

—368

[21]Makay/Hil1]Buckler.A HkstoD'of World Societies Hough—

ton Miffltn.1984.29

乜5]Rehak.P.。Aegean Natives in the Theban Tomb Paint—

ings:the Keftiu Revisited[in:]Cline.C.H&Harris—

Cline.D.(eds)。the Aegean and the Orient in the Sac—

ond Millennium(Aegaeum 18).Ll6ge&Austin,1998,

40.

[27][28]Atdred,c,Akhenaten。King of Egypt London

1998.123 21.

[29]Redford.D B,Akhenaten,the Heretic Kin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

[30]The Cambridge Ancient HNtory.Volume II。Part 2 1970

84.

The Interflow between Ancient Egypt and Mediterranean Civi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Egypt and Mediterranean World Exemplified by Excavation

TIAN Ming

(Humanities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lonalitie ̄,Tongliao 028043.China)

Abstract:Ancient Egypt is a more inaccessible country,but not completely.It had countless connections

with surrounding countries,especially Mediterranean World.They jointly formed the brilliant Mediterranean

civilization for mutual exchange This paper dealt with Neolithic Egypt.Predynastic and the whole Pharaonic pe—

riod,discussed the civilization interflow between ancient Egypt and Western Asia,Levant,Asia Minor,Greece

and Aegean region in Cretan and Mycenaean period.Libya。then preliminarily approached the economic and cul—

tural interchange in ancient Mediterranean world

Key Words:Ancient Egypt;Mediterranean;Civilization:Exchange

・12

(责任缛辑 王晓芳)

维普资讯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08:4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220fe0b1492ea08882b2a972303e72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中海风格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中海风格图片.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