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仁者爱人
班级:学号:姓名:
㈠梳理积累
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实词(解释加点的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字词)
1.出则弟,谨
.
而信
.
()
2.泛
.
爱众而亲仁
.
()
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
4.吾道
.
一以贯
.
之()
5.夫子之道,忠恕
..
而已矣()
6.如有博
.
施于民而能济
.
众()
7.尧舜其犹病
.
诸()
8.我不欲人之加诸
.
我也()
9.可谓仁
.
之方
.
也已()
10.何事
.
于仁()
11.盍
.
各言尔志()
12.敝
.
之而无憾
.
()
13.愿无伐善
..
,无施劳
..
()
14.老者安
.
之,朋友信
.
之,少者怀
.
之()
15.固相
.
师之道
.
也()
16.子见齐衰
..
者、冕衣裳
...
者与瞽者
..
(
.
)
.
17.见之,虽少,必作
.
;过之,必趋
.
(
.
)
.
18.子钓而不纲
.
,弋
.
不射宿()
19.不能死,又相
.
之()
20.管仲相
.
桓公,霸
.
诸侯,一匡
..
天下()
21.微
.
管仲,吾其……()
22.自经
.
于沟渎()
—2—
23.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
.
也()
虚词(指出词性,说明用法或解说意义)
1.弟子,入则
.
孝,出则弟()
2.谨而
.
信,泛爱众而
.
亲仁()
3.如有博施于民而
.
能济众()
4.己欲立而
.
立人()
5.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
矣()
6.吾道一以
.
贯之()
7.夫子之
.
道,忠恕而已矣()
8.我不欲人之
.
加诸我也()
9.敝之
.
而无憾()
10.愿闻子之
.
志()
11.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
.
,少者怀之
.
()
12.岂若匹夫匹妇之
.
为谅也()
13.自经于沟渎而莫之
.
知也!()
14、吾亦欲无加诸
.
人()
15.尧舜其
.
犹病诸
.
()
16.何
.
谓也()
17.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
()
18.何事
..
于仁?必
.
也圣乎()
19.盍
.
各言尔志。”()
特殊句式(写出句式名称、并翻译)
1.吾道一以贯之()
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4.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3—
㈡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管仲非仁者与B.吾其被发左衽矣
C.今女安,则为之D.吾道一以贯之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事
.
于仁?必也圣乎事:做事B.尧舜其犹病
.
诸病:难,以为难
C.愿无伐
.
善,无施劳伐:夸耀D.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
.
也谅:信
【】3.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尧舜其犹病诸”中的“其”相同的是:
A.民到今受其
.
赐B.如之何其
.
废也
C.其
.
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D.微管仲,吾其
.
被发左衽矣
【】4.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尧舜其
.
犹病诸吾其
.
被发左衽矣
B.微
.
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微
.
夫人之力不及此
C.尧舜其犹病诸
.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
D.己欲立而
.
立人人而
.
不仁,如礼何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达”相同的是:
A.尧舜其犹病
.
诸B.霸诸侯,一匡
.
天下,
C.愿无伐善
.
,无施劳D.子钓而不纲
.
【】6.下列倒装句式的性质与例句“吾道一以贯之”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B.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C.子食于有丧者之侧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7.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
孝弟,这两点做好了才能做学问,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死读书
B.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孔子“仁”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是“仁者爱人”的具体行为表现。
D.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是孔子做人做事的态度,说爱心的扩充,是仁。
8.补充下面的名句。(3分)
⑴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⑵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⑶丈人曰:“四体不勤,,孰为夫子?”。
二、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⑵愿无伐善,无施劳
⑶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4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4—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112)
【注释】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
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⑵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⑶事:
从事,照着去做。
“忠”、“恕”两字的内涵是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否矛盾?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内容(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
是,而不是。
五、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
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
仁(14.16)
子贡曰:“管仲非与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4.17)
⑴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
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⑵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
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3分)
—5—
㈢我看孔子
【基本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谈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上的
作用。
【发展要求】
2.请同学们结合本章内容,围绕孔子的“仁爱”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说明】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任选一题完成。
300字
—6—
500字
—7—
㈣参考资料
◆《仁者爱人》教学指导意见
【教学目标】
1.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1.背诵1.6、5.26两章。
2.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
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就近取譬;被发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4.朗读并标注本课句式特殊的句子。
5.明确“忠恕”内涵。
发展要求1.认清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
2.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要从各个角度阐释孔子的“仁爱”思想。譬如1.6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是其次
的事。4.15章讲到的“忠恕”,乃是待人的基本原则。6.30章提醒在实践“仁爱”时不妨从小处着手等。
这些都涉及“忠恕”、“仁爱”的基本内涵。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可从对管仲这个人物的分析入手(可补充介绍管仲的事迹),
进而理解孔子关于“仁”的丰富的含义。孔子“仁”的标准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是拘干小信。当
然,孔子肯定管仲为仁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可以引用一些外围材料,
引导学生认清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根本点在于维护君君臣臣的等级关系和父父子子的宗
族血缘关系,而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与儒家强调的宗法等级制度有了根本的
差别,所以孔子提出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是不一样的。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此题意在使学生对孔子的“仁”有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
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
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
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
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二、此题意在通过儒墨比较,更为深入地认识孔子仁爱观的特点。
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
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三、此题意在使学生体会和学习《论语》的写作手法。
“师冕见”一章的生动,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
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果去掉
这些细节,采用原则性的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此题意在巩固文言文宾语前置的知识。
于斯三者何先:疑问代词(“何”)作宾语,置于动词(“先”)之前。
(先,此处为动词,先做某事。)“何先”即“先何”。
奚自:在介宾结构中,疑问代词(“奚”)作宾语,置于介词(“自”)之前。“新癀片说明书 奚自”即“自奚”。
君孰与不足:在介宾结构中,疑问代词(“孰”)作宾语,置于介词(“与”)之前。“孰与”即“与孰”。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含有两处宾语前置。⑴在否定句“非斯人之徒与”中,名词性词组“斯人之徒”
作宾语,置于动词“与”之前。句中否定词为“非”。“非斯人之徒与”即“非与斯人之徒”。按:否定句
中宾语前置的条件一般是宾语为代词,普通名词作宾语一般不前置(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中“不己知”“不知人”的不同说法可见),此处“斯人之徒”前置为特例,有强调作用。⑵谁与:疑问代
词(“谁”)做宾语,置于动词(“与”)之前。“谁与”即“与谁”。
—8—
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动词(“有”)之前。句中否定词为“未”。“未之
有”即“未有之”。
岁不我与: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置于动词(“与”)之前。句中否定词为“不”。“不我与”
即“不与我”。
莫己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置于动词(“知”)之前。句中否定词为“莫”。“莫己知”即
“莫知己”。
莫之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动词(“知”)之前。句中否定泸沽湖走婚 词为“莫”。“莫之知”即
“莫知之”。
无乃尔是过与:为表示强调,宾语(“尔”)置于动词(“过”)之前,“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尔
是过”即“过尔”。
何必公山氏之①之②也:为表示强调,宾语(“公山氏”)置于动词(“之①”)之前,“之①”是宾语前置
的标志。“公山氏之①之②”即“之②公山氏”。
亦何常师之有:为表示强调,宾语(“常师”)置于动词(“有”)之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常
师之有”即“有常师”。
曾是以为孝乎:介词“以”的宾语(“是”)前置。“是以为孝”即“以是为孝”。按:介词“以”的
宾语前置是一种常态,不论宾语是代词还是名词。
吾道一以贯之:介词“以”的宾语(“一”)前置。“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
仁以为己任:介词“以”的宾语(“仁”)前置。“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
五、此题意在通过加标点锻炼文言阅读能力,并提供具体了解仁的表现的扩展阅读材料。“唾面自干”
的成语即出自这个故事。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
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
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
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
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译文:娄师德身高八尺,方口厚唇。为人深沉宽宏大量,有人冒犯自己,就逊让来自免,不露神色。
曾和李昭德同行,娄师德素来体胖,行走不快,李昭德怪他走得太慢,生气地说:“我被乡巴佬耽误了。”
娄师德笑着说:“我如果不是乡巴佬,又是何人?”他的弟弟任代州刺史,向他辞行将要赴任,娄师德教
他遇事忍耐。弟弟说:“有人将唾沫吐到脸上,我擦掉就是了。”娄师德说:“不对。擦掉唾沫,是没有顺
从他的怒气,应该让唾沫自然春天的诗句 干掉。”狄仁杰没有辅政时,娄师德举荐了他。等两个人成为同列后,狄仁
杰几次排挤他任外读书笔记200字 使,武后发觉后,问狄仁杰说:“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说:“做将帅谨于职守,是否
贤明我不知道。”武后又问:“他知人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和他曾为同僚,没有听说他知人。”武后说:
“郑任用卿,是娄师德的推荐。他确实知人。”武后拿出狄仁杰的奏章,狄仁杰感到惭愧,事后感叹说:“娄
公大德,我被他宽容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啊!”
◆【相关链接】
《孔子人格的伟大意义》(《<论语>选读》第26页)
◆【附录—关于忠恕】
有自己才有别人,有别人才有自己。自己也许愿意只顾自己,但是自己和别人是相对的存大,离开别
人不无所谓自己,所以他得顾到家族亲友,而社会国家更要他顾到那些不相干的虽人。所以“自了汉”不
是好汉,“自顾自”不是好话,“自私自利”“不顾别人死活”“只知有已,不知有人”的,更都不是好人。
所以孔子之道只是个忠恕:忠是已之所欲,以施于人,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件事的两面,
所以说“一以贯之”。(朱自清《论别人》)
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已及人,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文注释)
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的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
身成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
节大信。
—9—
《仁者爱人》练习参考答案
㈡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
1.D(A“与”通“欤”B“被”通“披”C“女”通“汝”)
2.A(事:止,仅)
3.D(恐怕,表示推测;AC代词;B怎么,表反问)
4.D(D于是,承接;如果,假设A恐怕,推测B如果没有C之乎,兼词)
5.B(使动用法;A意动C形做名D名做动)
6.C(C状语后置;ABD例句宾语前置)
7.C(是“仁者爱人”的志向,是普施仁爱,是仁人的境界)
8.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⑵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⑶五谷不分植其杖而芸
二、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
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⑵愿不自夸长处,也不自夸功劳。
⑶对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三、答题参考:“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就积极方面
来说的。“恕”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二
者不矛盾。“积极为人”和“推己及人”这两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
仁的方法)。
四、维护王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爱护百姓/小信(小谅)。(4分)
五、参考答案: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
之事加与他人。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是修己以安人的仁者追求,是造福他人,各得其所
的仁者情怀,是普施仁爱的仁人境界。
六、参考答案:⑴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2分,两处错扣1分,三处错扣2分)⑵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
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
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
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
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3分)
【参考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度狭小啊!”
有人问:“管仲俭约吗?”孔子说:“管仲收取市租,家臣不兼职,怎么能算俭约呢?”
那人说:“那么,管仲通晓礼吗?”孔子说:“国君设立照壁,管仲也设立照壁;国君为了邀结他国君
主,有放置酒杯的坫台,管仲也有放置酒杯的坫台。如果管仲通晓礼,谁不通晓礼呢?”(3.22)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死,管仲却不去死,能说他不具备仁吗?”
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与诸侯会盟而不凭借武力,这是管仲的功劳。谁有这样的仁德啊!谁有这样的
仁德啊!”(14.16)
—10—
㈢我看孔子
《论语里仁篇》着重论仁,思考层层深入,进入到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因而弄通本篇内容对于
理解孔子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是开篇就碰到难题。孔子说:“里仁为美。”里有居义。难道孔子真的认为“择居”有那么重要,
成为成仁之首么?康有为认为“择邻里为熏德之要义。此篇言仁,故孔子首贵择邻焉”(《论语注》)。有
人引孟子论函矢巫匠之术而认为孔子强调的是“择业”。这些说法未必有很强的说服力。其实这里还是顺
《论语八佾篇》而谈礼与仁相结合的关系。荀子曾说:“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非仁也。”
(《荀子大略》)荀怎么有效长高 子以“里”、“门”来喻“礼”,强调“礼”的重要。孔子也是以“里”喻“礼”,而
强调“仁”的重要。首章既已提出“仁”的重要性,那么需要进一步阐述。往后各章展开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仁与智的统一。孔子常以仁智并举。从本篇开始有多次记述孔子这方面言论。孔子说:“仁者
安仁,知者利仁。”有仁德的人必然会自觉地实现道德原则,有知识的人也会懂得如何去实现道德原则。
在这里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孔子认为只有把仁与智统一起来,才达到了理想的人格。以后儒家后学也常
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
第二、义与利的统一。孔子开始把义、利作为一对伦理范畴,规定原则与功利的关系,用来调节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义”重在群体利益,“利”重在个体利益。孔子并不完全排斥个体利益,相反承认私利为
人之所欲。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4.5)。可是私利不能背离仁道。
他认为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如果无所抑止地“放于利而行”,偏离于“义”,必然招致“多
怨”(4.12),引发多种社会矛盾。究竟是把“义”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利”放在首位,孔子认为这是
区别“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为仁在己。“君子”与“小人”,“好仁者”与“不仁者”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义以山水风景头像 为上”,
后者是“利以为上”。孔子认为造成两者不同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一个人是否真心实意努力为仁。如以行仁
作为自己人生的根本目标,就能从内心“好仁”,“恶不仁”。好仁者既然以追求仁德为最高理想,那么就
应该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不仁者”,更不能“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受“不仁者”所左右。孔子说:“有
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从求仁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主观上肯不肯“用力”,
而不是力足与不足的问题,因为,无论什么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有为仁的能力。这里已蕴涵着在道德面前人
人平等的思想。以后孟子加以发展,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
第四、言与行的统一。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言行一致。针对人们往往言过其行的
弊病,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提倡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他还以古代贤人的道德
榜样告诫弟子:“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对于口头上表示“志于道”,而行动上却“耻恶
衣恶食者”,孔子非常厌恶地斥之为“未足与议也”(4.9)。
第五、一以贯之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4.15)的确如此,整部《论语》似有一根红线贯串
始终,那就是“仁”的思想。可是由于曾子立即答以已经明白,孔子未加以明说。而其他门人疑惑不解时,
曾子告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以忠、恕二道来表述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引起后世各种不同
的诠释。据《卫灵公》篇所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意一
致。“忠、恕”二者可看作为“仁”的内涵。朱熹注释“忠恕”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心
以待人,并将心比心,推已及人,不以己所不欲者施于人。这与孔子所阐述“仁”的思想是相通的。
——浙江省宁波中学李克刚老师搜集整理。
—11—
㈣参考资料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1.2)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l.3》)
泛爱众而亲仁(《学而》l.6)
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3.3)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3)
里仁为美(《里仁》4.1)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4.1)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4.2)
仁者安仁(《里仁》4.2)
知者利仁(《里仁》4.2)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4.3)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4.4)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4.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里仁》4.5)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里仁》4.6)
好仁者无以尚之(《里仁》4.6)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里仁》4.6)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里仁》4.6)
观过,斯知仁矣(《里仁》4.7)
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5.5)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公冶长》5.8)
不知其仁也(《公冶长》5.8)
仁矣乎(《公冶长》5.19)
未知,焉得仁(《公冶长》5.19)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6.7)
樊迟问仁(《雍也》6.22)
(《颜渊》12.22)
(《子路》13.19)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6.22)
仁者乐山(《雍也》6.23)
仁者静(《雍也》6.23)
仁者寿(《雍也》6.23)
仁者虽告之口(《雍也》6.26)
可谓仁乎(《雍也》6.30)
何事于仁(《雍也》6.30)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6.30)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6.30)
依于仁(《述而》7.6)
求仁而得仁(《述而》7.15)
仁远乎?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7.30)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7.34)
君子笃予亲则民兴于仁(《泰伯》8.2)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泰伯》8.7)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矣(《泰伯》8.10)
—12—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乡党》9.1)
仁者不忧(《乡党》9.29)
颜渊\问仁(《颜渊》12.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l2.1)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l2.1)
仲弓问仁(《颜渊》12.2)
司马牛问仁(《颜渊》12.3)
仁者,其言也诩(《颜渊》12.3)
色取仁而行违(《颜渊》l2.20)
不仁者远矣(《颜渊》12.2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l2.24)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l3.12)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l3.27)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宪问》l4.1)
仁则吾不知也(《宪问》l4.1)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14.4)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l4.6)
管仲不死,日未仁乎(《宪问》14.16)
如其仁,如其仁(《宪问》14.16)
管仲非仁者与(《宪问》l4.17)
仁者不忧(《宪问》l4.2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15.9)
子贡问为仁(《卫灵公》15.10)
友其士之仁昔(《卫灵公》l5.10)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l5.33)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15.33)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卫灵公》l5.33)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l5.35)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l5.35)
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l5.36)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阳货》17.1)
子张问仁于孔子(《阳货》17.6)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l7.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l7.8)
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l7.17)
予之不仁也(《阳货》17.2l)
殷有三仁焉(《微子》18.1)
仁在其中矣(《子张》19.6)
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l9.15)
难与并为仁矣(《子张》去爬山的英文 l9.16)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尧曰》20.1)
欲仁而得仁(《尧曰》20.2)
——浙江省宁波中学李克刚老师搜集整理。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09:0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f11a700e8ee742d1b2102674a2696ef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