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
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比较出名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 清·郑燮
苏东坡有诗云:“无肉让人瘦,无竹让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可见竹在古代通常形容清雅、脱俗,也指高风亮节,是花中四君子之一。 还有诗云:“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都是说竹的气节的。
当你遨游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海洋,一首首神韵独具的咏竹诗就会使你流连忘返。竹,是中国古代诗人咏不尽的对象;竹,凝聚着无数文学家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融注了他们多少炽热的情感和睿智的思索;竹,实在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富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学符号。
一、从文学中的符号到文学符号 竹从进入文学作为意境的一项辅助构件,到成为诗文主要指绘的中心意象 ,即从文学中的符号到文学符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文学中,竹艺术符号化的历程经历了滥觞、形成、鼎盛、发展四个阶段。
1、先秦两汉:滥觞期 早在原始社会,竹即为中国先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一种重要材料,成为其生产生活常备常用的物品,因而原始歌谣把竹作为一种物行描绘。以现存典籍来看,《弹歌》应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咏及竹的作品了,它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ròu@①。”
在这首歌谣中,竹仅仅被当作弓的制作材料提及,歌谣主旨并非歌咏竹本身,而是表现弓的制作及用于打猎的过程对竹在本质上并未倾注更多的情感、观念与审美情趣。历史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揭开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新篇,中国古代文学建造出第一座光照千秋的丰碑–先秦文学,创造了《诗经》和《楚辞》两颗璀璨的明珠。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直接源头,其中已有诸多咏及竹的篇什和诗句,或以之为比,或以之为兴,构成诗歌意境的要之一。 《诗经》、《楚辞》中写到簟、筐、箕、管、jǔ@②、笥、笱、笠、luò@③、簏等各种竹器的篇什俯拾即是,直接引竹入诗、描绘竹的篇章亦不鲜见,有三篇之多。
如《卫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又“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又:“瞻彼淇奥,绿竹如箦。”三章起始均以绿竹为兴。
朱熹注云:“淇上多竹,汉世犹然,所谓淇园之竹是也。猗猗,始生柔弱而美盛也”。
“卫人美武公之德,而以绿竹始生之美盛,兴其学问自修之进益也。”“青青,坚刚茂盛之貌。
以竹之坚刚茂盛,兴其服饰之尊严,而见其德之称也。”“箦,栈也。
竹之密比拟之,则盛之至也。以竹之至盛兴其德之成就也。”
把诗意归结为赞美卫武公之德行,未免牵强,但认为竹作为起兴有其内涵却属不妄之论。在这首诗中,竹虽然只是作为每章之首比兴的植物,仅为诗人偶然拈来以构筑意境的物象之一,然而却已被赋予了一些象征意味,在竹与其所指之间构筑 起临时性的符号代码–信息指称关系。
《小雅·斯干》中亦有句曰:“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郑玄笺云:“言时民殷众如竹之本生矣。”
孔颖达疏曰:“竹言苞,以竹笱丛生而本概也。”其诗相传为周宣王建造宫室时所唱之诗, 以竹苞即竹茂盛比喻家族兴盛。
这里《诗经》赋予竹另一种象征意义,在竹与其所指之间构筑起另一符号代码–信息指称关系。此外,《诗经》中尚有“tì@④tì@④竹竿,以钓于淇”(《卫风·竹竿》),“其sù@⑤维何,维笱及蒲”(《大雅·韩奕》)等写到竹的诗句,《楚辞》中亦有“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等描绘到竹的诗句。
但竹与《诗经》、《楚辞》中其它动植物一样,尚未摆脱“做引子”〔(1)〕的地位,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给兴所下的定义)之“他物”,还不是“己物”,也就是说,竹既不是诗的主题,也未能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趣、感受融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仅只是情趣、感受的衬托。虽然说“诗之咏物,自三百篇而已然矣”〔(2)〕未免牵强,“然而这种以鸟兽虫鱼为比兴而引发情感的作用,确实已经孕育了后世诗歌的咏物之作去发展的一颗潜伏的种子。”
〔(3)〕汉赋中有“修竹檀lè@⑥,夹水碧鲜”(枚乘《梁王兔国赋》)之句;汉乐府民歌与古诗亦有咏及竹者,如“竹竿何niǎo@⑦niǎo@⑦,鱼尾何@⑧@⑧”(《汉乐府·白头吟》),“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前者以竹竿钓鱼,喻男女情爱相投;后者以竹托根于大山之坳,喻妇女托身于君子(或认为女子婚前依于父母)。
这些诗中描写竹的诗句与表现情感、叙述事件的诗句之间不再象《诗经》那样彼此在形式上相隔,各自形成独立的语言单元,而是在语言形式上基本做到了浑然一体,然而,竹的意象与作者所古文运动抒之情、所叙之事之间的内 在关系仍未能达到水乳交融。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三百篇所写者仍毕竟以情志为主体,而并不以物为主体,所以‘三百篇’虽然亦有鸟兽草木之名,但却不能目之为咏物之诗篇。”
〔(4)〕在先秦两汉文学即竹文化的滥觞期,咏及竹的诗句已出现,或以竹为兴,或以竹为比,成为诗歌抒发情感和叙述事件的“引子”、背景或喻依,仅为诗歌内容和意象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不是贯穿全诗的主题与中心意象,即只是艺术中的符号而不是艺术符号,还没有达到二元合一、水乳交融。
1、《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2、赋得阶前嫩竹——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3、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4、竹风——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5、春日山中竹——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6、赋园中所有——宋.苏辙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7、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8咏东湖新竹——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9、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0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1、竹简 造句:目前《文子》主要有两个文本系统,一个是河北定州八角廊汉墓出土的竹简残本《文子》(简称竹简本),另一个是传世本《文子》。
解释: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2、石竹 造句:从日本引进4个石竹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FSK524”和“FSK511”开花早,花朵大,花色鲜艳,株形紧凑;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条形,花红色、淡紫色、白色或杂色、供观赏。
3、毛竹 造句:在你为家人做每一件事时,请记住中国毛竹这个奇妙之物,它们的种子种下之后,就会长出新的、比种子更高的竹笋,一直长到成竹。解释:竹的一种,通常高达二、三丈,节间的距离较短,叶表面绿色,背面带淡白色。
茎的壁厚而坚韧,抗拉和抗压的能力较强。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
也叫南竹。4、紫竹 造句:在当日的庆祝午宴上,克莱斯勒对于紫竹在克莱斯勒项目前期招商、后期装修及入驻方面的支持、配合和各方面工作表示了高度赞赏和感谢。
解释:竹的一种,茎初长时绿色,以后逐渐变成黑色,叶子披针形,背面微带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绿色而略带紫色。茎坚韧,可以做手杖、书架等。
也叫黑竹。5、夹竹桃 造句黄段子:作为一部相当于女性题材的文学作品,《白夹竹桃》将一个女孩在冰冷,漠然的大千世界里度过寄养生活,同时与母亲达成妥协的历程娓娓道来。
解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条状披针形,厚而有韧性,花白色或粉红色,略有香气。供观赏。
茎和叶子有毒,医药上可以制强心剂。6、竹马 造句:前“第一女儿”切尔西和她的未婚夫可谓青梅竹马,两人十几岁时在华盛顿相识并成为朋友,后来一同上了斯坦福大学。
解释:(~儿)(1)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2)一种民间歌舞用的道具,用竹片、纸、布扎成马形,中间空,人站在里面露出上半身,手拿马鞭,边唱边跑。
7、空竹 造句:《兔侠传奇》处处充满模仿《功夫熊猫》的痕迹,围绕这部动画片“兔儿爷”,影片展现了武功、风筝、空竹、戏曲、打擂、美食等民俗风情。解释:用竹子和木头制成的玩具,在圆柱的一端或两端安上周围有几个小孔的圆盒,用绳子抖动圆柱,圆盒就迅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
8、竹子 造句:即使在消化道病毒的帮助下,大熊猫并没有从竹子那里得到许多营养物质??一只大熊猫仅消化它每天所吃干粮20到30磅(9到14公斤)的17%。解释:常绿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叶子有平行脉,嫩芽叫笋。
种类很多,如淡竹、苦竹。茎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用,笋可以吃。
9、竹节虫 造句:举例说明,在2003年,一个科研小组的成员通过研究竹节虫的翅膀发现:竹节虫的共同祖先是有翅膀的,但是其中一些后代逐渐失去了翅膀。解释:(1)昆虫,身体细长,形状象竹节或树枝,绿色或褐色。
头小,无翅。生活在树上,吃树叶。
10、斑竹 造句:在GPS、IGS、固体火箭推进器、飞行、和雷达盲区的斑竹下,巡航导弹传送它的1000磅炸弹到达它的目标。解释:竹子的一种,茎上有紫褐色的斑点。
茎可以制装饰品、手杖、笔杆等。也叫湘妃竹。
花想衣裳云想容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注释】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年家贫,但颖悟好学、性狂放落拓。
乾隆元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 板桥诗、书、画俱有造诣,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
板桥擅写兰竹、以草书长撇作画,把中国传统的墨竹兰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今有《板桥全集》及书画多种传世。
【鉴赏】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一种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或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的艺术手法,又是指一种文艺作品与欣赏者的联系方式。
象征联系的建立是以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的,而不求质的完全契合。比如,松树与豪情,竹与正直的人格具有不同的质,但松树的壮阔、伟岸的形象与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松树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因此,象征是一种异质同构的联系方式。
古人在文艺作品中最善用象征手法将事物人格化加以赞扬或贬斥,比如赞竹有虚心、梅有傲骨、兰有君子之高风等。 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
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题画诗)而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人、画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上面这副对联也体现了郑板桥诗、书、画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映照出郑的人格。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
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 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
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
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注释】郑日本动画片排行榜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年家贫,但颖悟好学、性狂放落拓。乾隆元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板桥诗、书、画俱有造诣,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板桥擅写兰竹、以草书长撇作画,把中国传统的墨竹兰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今有《板桥全集》及书画多种传世。
【鉴赏】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一种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或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的艺术手法,又是指一种文艺作品与欣赏者的联系方式。象征联系的建立是以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的,而不求质的完全契合。比如,松树与豪情,竹与正直的人格具有不同的质,但松树的壮阔、伟岸的形象与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松树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因此,象征是一种异质同构的联系方式。古人在文艺作品中最善用象征手法将事物人格化加以赞扬或贬斥,比如赞竹有虚心、梅有傲骨、兰有君子之高风等。
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题画诗)而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人、画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上面这副对联也体现了郑板桥诗、书、画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映照出郑的人格。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
竹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赏析这首五言律诗是吟咏竹子的,但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根据诗意,所咏之竹当实有所指,这须待读完全诗才能明白。
诗的前四句摹写竹之形状,但写的角度却极富于变化:一、二句一俯一仰,一是下写竹子入水之态,一是上写竹笋抽空之影,这是直接写竹;三、四句写笋径露华、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衬竹,是间接写竹。但是不管是直接写还是间接写,都并非出于悬空虚拟,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景和境地,是诗人置身其间的观察、摹写。
他低头看见了水中的文竹,微光摇曳,斑驳可爱;抬头望见了绿色的竹影,竹影凌空而上,充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似乎是一个清新的早晨,诗人从竹林掩映的小路走过,竹笋上还挂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带着粉霜的竹根也快要被青青的苔藓遮盖了。
多么幽雅的境地!多么可爱的翠竹!这是诗人所熟悉的土地上的竹林——故里昌谷(今属河南宜阳)的竹子。据河南宜阳县委宣传部《李贺故里调查》报告上说,“今昌谷村名虽无”,但这一带的村子大都“绿竹成园,较大之竹园即有一百多亩”(转引自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由此可以想见当地竹林盛况,李贺自己也在诗中多次提到它:“舍南有竹堪书字”(《南园》)、“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
(《昌谷诗》)而且,除了这首《竹》诗外,还有一组诗——《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专咏故里之竹,其中一首云:“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这都可以证明这首《竹》诗所吟咏的为昌谷之竹无疑,因为在这里,李贺才更可能如此从容安闲地去欣赏它。“抽空”,形容竹子劲直挺拔上长的状态,也就是《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中所说的“更容一夜抽千尺”或“笛管新篁拔玉青”之意。
“霜根”,并非竹根上真的有霜,而是指竹根上结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即《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里“腻香春粉黑离离”的“春粉”。这四句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
诗的后四句又换了一种笔法,写竹子的功用,并寄寓感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来钓鱼(“锦鳞”)。但这还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夸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制作贤冠上的横梁。
《周书》载:“成王(姬诵)将加玄服,周公(姬旦)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舆服志杂注》:“天子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三梁进贤冠。”
“梁”指帽子里面硬的横衬,以竹为之。这似为此诗末二句之所本。
很显然诗人是有所寄兴的。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这些怎能不令诗人歆羡和感慨呢?诗人怀不世之才,常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虽曾官奉礼郎,但位不过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亦不过是“臣妾气态间,惟欲承箕帚”而已,终无能为。
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于吟物之中连类而及,也是很自然的了。李贺之诗,虽然笼统地说,其光怪陆离、虚荒诞幻,是深得楚骚之真传,但细致说来,又有所区别,大抵长篇歌行,近于楚骚和汉魏乐府歌诗,而五言律绝,则更类似于齐梁间诗,显得明艳浓丽。
此诗亦是如此,尤其是五、六句,活脱脱齐梁口吻。但李贺此诗并不止于咏物,而是将自己的情志编织于其中,因此与齐梁诗那种无聊至极的香艳软媚不同,这也该是李贺此诗的成功之处吧。
词篇】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11.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4.相逢一醉是前缘。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6.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17.人间有味是清欢。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20.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1.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密保卡22.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3.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诗篇】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8.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9.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12.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13.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14.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15.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1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7.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07:0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edef9852a390e475d6ef2bbc8f2b5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竹的传世佳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竹的传世佳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