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一线老师,笔者早就对学生们五花八门的“找茬”习以为常了。
比如读到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时,他们会提出质疑:“下雨时真的会有星星吗?”比如读到到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时,会提出质疑:“哪个庙会出现半夜敲钟的情况,不怕影响旁边老百姓休息吗?” 再比如读到“月黑雁飞高”时,会问:“最后一句明明说是大雪天,雪天哪来的大雁高飞?”
以上3个问题看起来有些“杠精”,但还真不只是小朋友们不懂。第二个半夜敲钟的问题,欧阳修当年也想不通,因为他不了解苏州当地的风俗;第三个当年数学家华罗庚也没想通,还曾写过打油诗调侃,现在不少北方人称确实是有可能出现雪天大雁飞的情况。
以上3个“找茬”,很多老师都勉强能回答出来,但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个有关童年趣事的作文质疑,则把我的同事难住了。这个问题是我们教研室的一个语文老师遇到的,针对的是一篇流传了2000多年前的经典作品:《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学生提的问题是:”嘴都被夹住了怎么说话?”为何这个问题能难住老师呢?我们来看看全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七天通知存款利率’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这段文字是说赵国称要攻打燕国,燕王于是派了谋士苏代去劝赵王不要出兵。苏代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他给赵王讲了一个《鹬蚌相争》的故事,说明如果燕赵二国相争,得利的将会是秦。苏代的故事说的是河蚌在河边晒太阳,一只水鸟咬住了它。河蚌于是赶紧闭上外壳,把水鸟的嘴也给夹住了。于是它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河蚌表示只要我一直不出来,过两天水鸟就给熬死了;水鸟认为只要我一直咬着不让它走,河蚌过两天就渴死了。
说起来这则寓言确实很东方神起成员名字有教育意义,也让我们学会了“鹬蚌相争”这个成语。但正如学生提出的,既然水鸟的嘴被夹住了,它如何与河蚌对话呢?咱们上海政法都知道寓言其实就是童话化了的故事,所以我们能接受寓言里的动物们能说话、能思考,但并不八百字优秀作文代表学生们能接受逻辑上说不通的内容。
事实上,关于《鹬蚌相争》的质疑不只是我的同事被难住了,这个问题早在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过,属于一直有争议的点。那么为何课本还是没删它呢?很显然是因为此文本身是很有价值的。
一方面,我国的寓言故事虽然不少,但是像《鹬蚌相争》这样通熟易懂地说明深刻道理的却并不多。除了这样一则寓言,笔者还真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孩子们懂得什么叫“渔翁得利”。
另一方面,它的文学性是极强的。小学的教育本身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写作、如何描写一段对话,这也就是让他们做看图说话的原因,而这段文字在遣词用字上是非常讲究的。
最后,这则寓言出自《战国策》,这是一部非常有名气的国别体史书,全书现存497篇,它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都是极高的。老师在讲这则寓言时,肯定是要介绍《战国策》的,所以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知道有这样一本史书是很有必要的。
了解了这些,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为何《鹬蚌相争》没有被删。那么问题来了,编订《战国策》的史学家刘向、以及历朝历代的学子们,都没有发现这个不合理之处吗?笔者个人认为不是他们没发现,而是他们不在乎。
从先秦文学开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讨论的都是万事万物后的规律身。为了说明这个规律,谋士们、经史学家们,就会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法,只要事情背后的道理能被接受,大家一般都不会有什么质疑。这并非不严谨,而是文学表现形式的特点决定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古人还真没错。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21:0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eb210856b332e9609922664e937640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鹬蚌相争的寓意及道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鹬蚌相争的寓意及道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