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时传祥纪念馆

更新时间: 阅读: 评论:0

显卡坏了会出现什么情况-中班生活活动教案

时传祥纪念馆
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红梅映雪)

【年代人物・1970年代】

伴随着政治风云的不断变幻,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显示出瓦解的最初迹象,中国社会进入了又一个关键的

转折年代。

庆幸的是,当新中国的缔造者渐次离去,支撑起整个国民经济的劳动者们依然挺立着自己的脊梁,用自

己的血与汗润滑着这个国家正在转动的每一个齿轮。

感谢每一位劳动者。正是他们的执着,让我们的民族承受住苦难,坚定地选择了方向。

l 9 7 5年

耐传祥

影响中国的握手

1973年,人民大会堂。周恩来和万里正

在商谈整顿北京环境卫生的问题。

突然,周恩来停顿了下来:“时传祥师

傅现在哪里?”

这一刻,时传祥正在山东老家忍受着

病痛的折磨。两年以前,这个被诬陷为“工

贼”的淘粪工人已经被遣送回原籍。回家

的路,正是自己当年逃荒北上的路。

从那时起,时传祥每天对着一面空空

如也的白墙长拜。墙上,曾经挂过那张时传

祥与刘少奇合影的照片。长拜过后,他扬起

手中的拐杖,踉跄倒地。

听到这样的消息,周恩来拍案而起:

“难道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打倒一个淘粪工

人吗?!”

第二天,时传祥住进了公社卫生院,北

京派出的救护车风驰电掣地开向山东。随

后,时传祥被送进北京宣武医院急救,万

里、李瑞环、张百发登门探望。

但是,一切都太晚了。精神和肉体的长

期折磨,让这位一次能背起上百公斤粪桶

的汉子垮了,不肯停留地走向人生尽头。

1975年5月19日,时传祥病逝。

临终前,时传祥把4个子女叫到身边,

艰难地留下遗言:“孩子们,我淘了一辈子

大粪,被人看不起,但我对淘粪是有感情

的。我唯一的一个愿望,就是你们接好我的

班,这是党和国家的班!”

今天,人们可以记住时传祥的名字,却

已经无从想象时传祥的淘粪生活。

旧社会,淘粪工是“下九流”里的最

底层。一次,时传祥给一个大户人家淘粪,

讨要一口水喝。管家拿过来的是喂猫的腕,

上面漂浮着几只死苍蝇。这样的日子,时传

祥忍受了整整20年。

新中国,当家作主的感觉激荡着时传

祥的心。即便是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他也要

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淘粪,不

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

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淘干扫净。一

个班下来,他至少要背上90桶,最多时的

重量达到5吨。

日复一日,时传祥背粪的右肩磨出了

老茧。这些老茧浓缩着“宁愿一人脏,换来

万人净”的精神,把时传祥送上了国家给

予劳动者的最高讲台,成就了一位淘粪工

人和国家领袖的经典握手。

1959年l0月26日,时传祥走进中南

海。刘少奇走了过来,一把抓住时传祥长满

老茧淘过无数粪便的大手,朗声问道:“你

是老时吧?”

现场的记者,拍下了这张握手合影的

照片。第二天,这幅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

上。时传祥与刘少奇的传奇由此开始。

第一次见面,两人聊的当然不仅是家

常。刘少奇语重心长地对时秋葵花茶 传祥说:“你当

淘粪T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

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工作分工

的不同,我们都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好

好地为人民眼务。”

临别的时候,刘少奇从上衣口袋里掏

自己使用的英雄牌钢笔,送给了一个字

也不认识的时传祥。几个月后,时传祥在3

位老师的帮助下写了一封308个字的信,

送到了刘少奇的办公桌上。王光美回忆说,

读到这封信的晚上,是刘少奇那段时间里

最开心的夜晚。

4年以后,刘少奇让13岁的女儿刘婷

背上粪桶,和时传祥一起学习淘粪。人民大

会堂的国宴上,周恩来向时传祥敬酒,朱德

为时传祥夹菜。戴着草帽、背着粪桶、拎着

粪勺、身穿T装,时传祥的这个经典形象成

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历史是最神秘的作坊,里面总能生产

Ⅲ最曲折诡秘的故事,在那样一个黑白颠

倒的年代,刘少奇被迫害,时传祥也受此牵

连遭受__r厄运。

1966年l2月,江青发话:“时传祥已

经完全成为一个工贼,他已被收买。”这位

享誉全国的劳动模范,由此莫须有地背上

了“粪霸”的恶名,被挂上牌子在北京的

大街小巷游斗。

为了搜罗刘少奇的罪证,造反派把时

传祥押到暗室进行审讯:“刘少奇接见你,

是不是为了欺骗人民,捞取政治资本?”

时传祥朴实地回答:“俺只觉得他和人

民的心贴得更近了,别的,俺不懂!”

造反派被激怒了,使劲敲打时传祥的

头。每打一下,时传祥就喊一声“毛主席万

岁”。一次义一次打下来,时传祥的脑组织

被打坏了,成了豆腐渣的模样。

终于,一切都结束r。1969年l1月

12日,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凄然死去。5年

半以后,时传祥永远闭上了双眼。也许,在

另外一个世界里,他们重逢,又一次握手。

今天,时传祥纪念馆寂寞地驻留在北

京龙潭公同里最美丽幽静的一隅。寥寥的

游客,大多也是寻景偶然路过这里。

纪念馆的门前,时传祥的塑像迎候着

每一个参观者,脖子上系着一条红领巾,背

后镌刻着的是那句名言——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净。

暖暖的灯光打在塑像上,映射出时传

祥干沟万壑的面部皱纹,让太多的记忆似

水流淌,在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深处

荡起微澜。

正在日益商业化的现代社会,喧嚣而

浮躁。

但是,幸好还有理想主义的火种,依然

顽强地燃烧。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接班,我唯一

的一个愿望是你们接好我的班。这个班不

是我个人的班,这是党和国家的班。

055

1 9 7 0年

f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

【语录】人的一生很短暂,只有拼搏,才是生命的最好延长,而再长的生

命只为自己也将毫无意义。

为生命送去尊严的天使

1970年,l2年前放弃美国生括的李恒

英,被安排下放到江苏泰州麻风村。这个热

爱祖国的知识分子发现,自己立志报效祖

国的一腔热情,还需要找到一个燃烧的空

间。

下放的日子里,李恒英第一次发现麻

风病的防治有多么艰难。这种毁容残肢的

流行性传染病,被人们形容成可怕的瘟疫,

甚至用火烧、土埋和水淹进行残酷的灭绝。

即便是文明的办法,感染者也要被驱赶到

偏僻之地隔绝起来,自生自灭,孤独地生

活,孤独地老去。

瞒着已经移居美国的父母,谢绝了世

界卫生组织的聘请,李恒英坚持回到祖国。

她或许想到过自己可以从事的千百种研

究,却根本不会想到她的后半生竟然会和

麻风病紧紧地连在一起。

在泰州麻风村目睹的一切,一定深深

刺激了李恒英的心。8年以后,她在57岁

的时候,勇敢地做出了抗争麻风病的选择,

要用自己的后半生和这块“硬骨头”进行

一次较量。

056

1979年,李桓英只身来到云南勐腊县

南醒麻风寨,走进了麻风病人中间。她想用

自己的行动告诉每一个人,麻风病“可防、

可治、不可怕”,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非常

小,麻风病人不是避犹不及的恶魔。

李恒英的“亲密接触”开始了。病人

家的水,她仰头就喝。病人惴惴地伸出手,

她握住就不放开。路上遇到病人,她总是拍

拍肩膀,摸摸鞋里有没有沙粒。病人请她一

起吃饭,她大声地回答:“我马上就来。”至

于隔离衣,她更是不肯穿上。

没过多久,整个麻风寨沸腾起来:“天

哪,北京来的女摩雅(医生)不怕麻风病!”

当地的医生和村干部慢慢接受了李恒

英的理论,相信麻风菌很难在体外培养和

传播,平生第一次向麻风病人伸出了友爱

的手。

帐篷搭起手术室,竹片架成工作台。简

陋且艰苦的西南麻防基地里,李恒英几乎

是凭着一己之力,在正式与麻风病开始决

战的16年后,创造出世界麻风病防治的奇

迹。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麻

风病专家李桓英,运用一种名为“短期联

合化疗”的方法,有近万名麻风病人完全

治愈。

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李

桓英的做法,并称赞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

场工作中,李恒英“做得最好”。

麻风病人眼中,李恒英就是幸福的化

身。然而,为之付出的代价,又岂止是一位

古稀老人所能轻易承受。麻风寨大多山高

路险,地处偏僻,李桓英先后4次翻车,两

次翻船,数度骨折。然而,或许是仁者的无

私让老天都心存敬畏,她总是能够重新走

在通往麻风寨的路上。

今天,中国已经基本消灭了麻风病。全

球范围内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进程,也因

为李恒英的努力而大大加快。

人们记住了李恒英这个名字,记住了

哪个慈眉善目的老者。当祖国西南的麻风

寨成为生机盎然的乡野,就连那里的凤尾

竹和红土地都在翘首远望,等待着和李恒

英的下一次重逢。

l 9 7 1年

陆永康

【荣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语录】即便是跪着上课,只要自己的学生能考上学校,有出息,这

比什么都让我有成就感。

男儿膝下是理想的天空

1971年,从来没有行走过一步的陆永

康,第一次享受到比行走还要幸福的感觉。

这一年,陆永康22岁,他的小学破天荒地

拥有r 150名学生。

偌大中国,到底有没有跪着教书的老

师?有。至少在贵州险峻的山岭里,还有陆

永康。

出生刚刚9个月,陆永康不幸患上小

儿麻痹症,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的婴

儿学走,陆永康在学跪。乡民们想象不到,

这个始终跪着的人竟然能够成为最受欢迎

的老师。

1968年,最后一位教师逃离了村里的

小学,孩子们随即四散而去。村干部找到只

有小学文化的陆永康,一下子就把这个从

未行走过的年轻人柞上了讲台。

陆永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

的孩子找回来。他凑足木板、旧篮球、废旧

轮胎和铁丝,自制了一双两公斤重的“船

鞋”,缚住双膝,拄上木棍,要去敲响孩子们

的家门。

山路崎岖,“跪行”的艰难无法想象。

隔山相望的一处民房,“跪行”起来却

要大半天。河水湍急,沟坎横路,手脚并用

的陆永康无论怎样小心,还是不停地摔跟

斗,趴在地上喘息半天,“蹭”起再继续往

前“走”。

在深山老林里“跪行”,最怕的是碰上

野兽。陆永康买来一个铜口哨,听到树林里

有动物的声息,就赶紧吹响口哨为自己壮

胆。渐渐地,村民们一听到这个熟悉的口哨

声,就知道“陆老师来了”,赶紧放下手中

的活计 村迎候。

3年过去了,陆永康开始跪着给他的

150名学生上课,跪着和孩子们做游戏,跪

着和孩子们一道翻山越岭。一茬一茬的学

生走了,陆永康却始终跪在大山深处的讲

台上。这一跪,就是整整13年,自制的“船

鞋”跪坏了5双。

日复一日,陆永康“跪”着坚持了下来。

人们看到的是,他的手掌变得厚实,上肢粗

壮有力。人们看不到的是,他的膝盖结满了

厚茧,膝盖以下的肌腱功能几近完全退化。

然而,在学生们的心中,他们的陆老师比任

何一个人都要高大。

2004年,当地州委领导听到了陆永康

的事迹。随后,陆永康一连接受了14次手

术,生平第一次 助行器的帮助下站立起

来。网乡那天,所有的师生和乡民自发迎出

很远很远,为的就是给陆永康送去最热烈

的欢呼。

大山深处,陆永康的生活简朴而清贫。

家里的衣柜、抽屉和板凳,都是他自己亲手

做的。妻子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为的是让

丈大把更多的精力留给学生。儿子4岁那

年,看 爸爸在上课的路上摔倒,从此蚕食鲸吞 每天

陪着爸爸到教室,风雨无阻。

陆永康最喜欢的歌是《长大后我就成

了你》。他总以为,那句“放飞的是希望,守

巢的总是你”,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所有的荣誉证明,陆永康仅仅留下了

一张,邪就是“光荣任教3O周年纪念”奖状。

他当然知道,这样的奖状并不稀奇,每一位

教书30年的老师都会有。但是,他就是珍

爱着这一张,女【】同珍爱着自己30年的漫漫

光阴一样。

057

1 9 7 9,年

侯占友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地球转一圈,我转一圈半;地球转两圈,我上三个班。只要自己

还有力气,就能一直干下去。

用灵魂守望钟情的土地

1972年3月,开滦煤矿发生特大透水

事故,震动北京 大批抢险物资紧急运抵开

滦,通过电梯一样的罐笼向井下巷道运送。

突然,井口传出尖利的停车信号——

装载着6吨水泥浆泵的罐笼卡在井筒当中,

随时可能失控坠落。此刻,井底的地下水依

旧在快速上涨。

47岁的侯占友就在现场。经验告诉他,

必须有人马上顺着罐道梁下去排除故障。

这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危险的办法。曾

有一位工友失足堕入几百米深的井筒,结

果身首分离。

犹豫只在闪念之间。侯占友拉开罐门,

大步流星地向井筒走去:“万一我上不来,

告诉你大嫂,不要到矿上闹,国家有政策。”

井筒阴气弥漫,只能凭着感觉像壁虎

一样贴着罐道往下沉。双手和胸口被罐壁

割破了,侯占友咬牙忍着不敢松手……终

于,井口的人们听到了井筒深处传来的敲

击声。

这是侯占友生命中的一次闪光。

无数次这样的闪光,汇聚成一个璀璨

的人生,照亮了昏暗的矿井。

其实,侯占友原本是可以不下井的。在

开滦赵各庄矿,他是机电科的起重工。井上

的生活,总是要比井下安逸了许多。可是,

一个风雪的夜晚,一个等着拉煤的农民被

冻僵的老牛,让侯占友做出了一个足以改

变自己一生的决定——业余时间到采掘区

挖煤。

不要加班费,不要下井津贴,侯占友自

带干粮下井了。一天,大雨瓢泼,妻子劝道:

“雨太人,就别去了,反正是义务劳动。”侯

占友摇摇头:“下大雨,远道的工人可能来

不了,我越得去。”1974年春节,他从腊月

二十八忙到大年初一,在井下整整三

天三夜。

仅在1971年至1975年的6年里,侯占

友义务做工2316个。工人们敬佩地编出这

样的顺口溜:“在册采煤工,本是九十九。区

长来点名,一百人说‘有’!多了哪一个?

铁汉侯占友。铁汉钢铁铸,一人四只手。”

后来,侯占友当上了矿党委常委,有了

自己的办公室。一天坐下来,他觉得浑身不

自在。第二天,侯占友又回到了井下,那间

办公室从此一直空着。

1982年9月,侯占友退休。办完手续

那天,他领着两个儿子来到北山。40年过

去了,当年在这里背石头的侯占友已经变

成了老头儿,光秃秃的山头依然如故。他想

好了,今后自己要住在这座荒山上,开荒种

树,给那些井下忙了一辈子的矿工建起一

处乐园。

整整l0年,当初没人相信的梦想变成

了现实。北山绿树成荫,挂起了公园的牌

子。半山腰上,有一座石头垒成的小屋,那

是侯占友睡了10年的工棚。

这是1992年。北山绿了,侯占友却患上

了血癌。北京大医院的专家断言:“顶多活

3年,活过5年就是奇迹。”5年后,侯占友

还在活着,并且又顽强地活了6年。

2003年2月8日,侯占友耗尽了最后

一丝气力,在昏睡中离世,永远告别了陪伴

他一生的锹镐和大锤。或许,他已经化成北

山的一片绿色,深情地注视他钟爱一生的

这块土地。

1 9 7 3年

李三亚婚纱照排行 永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一个人不入党,就好比一匹野马,任着性子乱跑没人管教,

一不小心就跑到斜岔上去了。

就像机车一样永远前行

1973年3月,北京的早春。

72岁的李永躺在病床上,挣扎着想要

起身张望窗外的玉兰花,最终还是无力地

躺了下来。直到这时,他还以为自己不过是

小感冒,嗔怪家人强迫自己天天躺着,人都

给躺散架了节日儿童画 。

李永不知道,他患的是白血病,医院正

在用特批的紫簪 进口药进行最后的努力。

10多天后,李永的生命进入了弥留时

刻。儿子李云江守候在旁边,紧紧握住父亲

冰冷的双手。突然,李永的嘴唇翕动了几

下,在李云江厚实的手掌上划了几下,转瞬

陷入昏迷。

这一刻,李云江哽咽了。他知道,父亲

在自己的手上写下的是这样5个字——为

人民服务。

1973年3月27日,人民日报第4版左

下角刊登一则新华社消息:李永病逝。

闻名中国的“毛泽东号”机车,就这样失

去了它的第二任司机长。

郭沫若曾经这样劲爆英文歌曲 描述“毛泽东号”机

1 ——司机手握一把小巧的煤铲,铲了一

小半铲炭,左脚轻踩机关,炉门无声地开

启,司机将煤炭“刷”地投入隆隆燃烧的

火炉,脚下一松,炉门关闭,一气呵成的动

作只消一眨眼的功夫。

在“毛泽东号”机车上,李永就是这

个从容的样子。但是,参加一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时,李永却紧张得如同一个小学生。

投票表决宪法时,李永竟然先在日记本上

练习起画圈。看到身旁代表的疑惑表情,李

永认真地回答:“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了,我

得看看怎样才嘶得最好。”

其实,第一眼看到“毛泽东号”四个

铜铸大字,李永同样激动得手足无措。

他握紧拳头振臂一挥:“我要把这辆机

车看做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当毛主席的

好战士!”

火烤胸前暖,背受风雪寒。北方的雪大

的如同鹅毛,动不动就埋住半截铁轨。当了

3年司机长,李永克服太多难以想象的困

难,实现安全行车l8万公里。

49岁的时候,李永成为中国铁路工会

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到地方调研时,李永按

照级别可以坐火车包厢,却坚持挤在硬座

车厢。接站的人员跑到包厢扑了个空,回到

单位才发现李永已经 现在职工食堂里。

面对闪光灯和麦克风,李永总是悄悄地低

调避开:“我是T人出身,当工人就是做好

本职工作。”

在上世纪60年代的小学课本里,有这

样一篇课文,题目叫做《要珍惜幸福的学

习生活——一个老T人的话》。老工人说:

“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好像攻打敌人的碉

堡,‘攻’下一个,就用红笔划掉一个。casts 我是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了,看见两个孙子背

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上学去,脑子里就浮现

出许多往事。我羡慕今天的孩子们,可以无

忧无虑地读书。”

是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李永。这是

他写给自己孙子的一封信。

在和孙子一样年龄的时候,家庭的窘

迫让李永离开了学堂,放牛、种地、扛长工。

他深深知道,倘若不是工人阶级成了新中

国的主人,他和孙子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幸

福两个字。

1 9 74年

柳传恚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做所有事之前,我都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7所谓复

盘,也就是所有的事都扣着最初的目的去做。

勇敢走过最艰难的时光

1974年,政治的味道浓厚地弥漫在北

京城,街头依然是清一色的蓝制服,买粮买

肉都需要有票证才行。

这一年,30岁的柳传志蛰伏在北京西

郊。在精英荟萃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像他这样的助理研究员几乎微不足道。

平淡的日子如同流水,柳传志的蛰伏

又延续了l0年。直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

创业的激情在有远大抱负的理想者心中喷

薄而出。

1984年,从中科院计算所带着20万元,

还是公家人的柳传志加入这个庞大的创业

洪流。

不料,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柳传志创

立的联想公司就被人骗走了14万元。待到

1987年,这样的悲剧又一次发生,只不过被

骗的数额增加到300万元。柳传志多方打

听到骗子的住址后,天天蹲在人家门口,总

算把钱追了回来,却从此落下了午夜两点

被梦吓醒了的毛病。

多年以后,柳传志以成功者、创业导师

的身份向年轻人讲述那些过往时光,承认

那种被骗的恐惧“真的是永远挥之不去”。

激流险滩、冰山暗礁,柳传志带着联想

在各种诱惑面前,小心翼翼地做着选择。

凭借着中科院的背景,依靠手里攥的

外汇指标,联想本可以倒手赚大钱,但柳传

志没那么做,而是将当时艰难弄到的元器

件用到联想品牌建设中。

房地产疯狂的年代,已经有家底的联

想本可以放弃竞争激烈的PC生产,杀人房

地产行业大赚一把,柳传志却在诱惑面前

坚定了专业化道路。

国企MBO盛行,有些国企领导人私心

之下犯错退出历史舞台。柳传志没有那么

做,而是通过努力,赎回联想35%股权实现

全员持股,安全渡过改制险滩。

自2004年,柳传志成功导演“蛇吞象

式”的IBM个人电脑业务并购后,退居幕

后转战投资领域。

然而,联想发展坎坷,2008年更是出

现巨亏。次年2月,柳传志重新担任董事会

主席。尽管挑战重重,但老帅复出后,联想

集团全球业绩终于扭亏为盈。

上世纪8O年代,风云际会,同时代的创

业者,2O多年后,命运各有不同。

牟其中在监狱里度日如年,储时健朝

九晚五地栽稻种棉,倪润峰的去向没有人

说得清楚。只有柳传志还站在灯火辉煌的

主席台上,他的联想摇身一变,竟然进入了

全球500强。

为什么那么多人倒下了,柳传志却能

倔强地站在历史里?

通往成功的路小学教研计划 该怎么走?

柳传志告诉你,这不是一部励志大片,

现实远比理想残酷。

经过激流险滩后,柳传志告诫那些向

他寻求帮助的年轻创业者:成功,除了志

向,能力也很重要。然而,有能力还不行,还

需要百折不挠。吃苦受累坚持下来就可以

吗?不,也许你还需要点运气。

这话,听起来一点也不激荡人心,但那

就是这位身经百战、总是在思考的企业家,

最真诚的告诫。

志向+能力+坚定+运气。就这样,柳

传志超越了时代,屹立至今。

1 9 7 6年

量曼 — 盲 关1

一王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既和上级保持一致,也和群众保持一致。

我听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

打造中国最富裕的村庄

吴仁宝的客厅里,照片满墙,这是他每

个辉煌时刻的永久记忆。

“照片墙”的最上方,是很多张毛泽东

的照片。和那些吴 宝与高层领导的合影

相比,这些毛泽东的照片显然寄托着一种

特殊的情感。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吴仁宝

的悲痛,可以想象。从1957年成为农村党

支部书记,这个男人便在深刻体会着领袖

的每一句话,尽管有时也要勇敢地做出一

些另类的决定。

在毛主席逝世21天后,吴仁宝领导的

华西村获准正式对外开放,当年就接待了

3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共计841人。

华西村的开放,显然与它是“农业学

大寨”的全国典型有关。当年,华西村在江

浙一带的地位堪比大寨,引得文学家叶圣

陶专门写了一首很长的赞美诗,其中更有

“仁宝江阴众,英雄业绩维仔肩”的诗

句。

但是,恐怕当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吴

宝在高调“学大寨”的同时,却在依照

自己的思路暗自进行着另一种探索。甚至

在1969年的时候,他就抽调了2O位村民

偷偷办起小五金厂,因为种田实在挣不到

钱。结果,这个小厂的产值与全村的农业总

产值几乎一样。

吴仁宝就是用这种很特殊的方式改造

自己的家乡。邓小平南巡过后,《深圳特区

报》连续发表了《要搞快点》、《要敢闯》

等8篇重磅炸弹级的文章。吴仁宝凌晨两

点通知村干部集合,断言“经济发展的浪

潮马上就要到来”,原材料价格随后就要上

涨。

15天内,华西村筹资2400多万元,一

下子购进近万吨钢坯和上千吨铝锭,又一

次抢得改革和发展的先机。

如今的华西村,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

最富裕的村庄。除了金钱之外,吴仁宝更像

是在进行一次改造乡村的试验,再造农村

经济,探索村民自治,塑造新的乡村生活。

这个拥有35平方公里、3.5万人口和

数百亿元产值的超级村庄,事实上成为吴

仁宝的终生试验田。

吴仁宝的思维敏捷,出口成章。人们记

住了他的这样3句话——其一,有福民享,

有难官当;其二,既和上级保持一致,也和

群众保持一致;其三,我听老百姓的话,老

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

粗朴农民的智慧,反而可能有着更惊

人的深度。

直到今天,吴 宝每天早晨准时收听

广播,晚上必看《新闻联播》。他生活简朴,

清汤面和小青菜构成一日三餐,并且从不

陪客人吃饭,从不在村民家吃饭。但是,华

西村却有着中国农村最奢侈的地标,建起

一座仅地上就有72层的摩天大楼。吴仁宝

说:“我希望能从80岁回到18岁,看看华

西村的未来!”

只要人在华西村,83岁的吴仁宝每

天都会准时出现在礼堂,向游客和考察团

发表演讲。他当然没有忘记安排半个小时

的文艺演出,展示今天华西村的生活。散场

时,他会站着和来宾合影。在华西村,吴仁

宝就是一个最有魅力的景点,也是唯一不

收费的项目。

061

1 9 7 7年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

值得做的事。

在荒凉的土地用心坚守

一封催办调动手续的信,带着家乡的

气息和诱惑,紧紧纠缠着吴登云的心。

这是1977年。在离开家乡14年以后,

吴登云面对着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只要他

同意,很快就可以回到江南风情的生活中,

那是与西北边陲的荒凉截然不同的世界,

温暖而繁华。

l4年前,吴登云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

毕业,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自愿来到新疆

乌恰县,当上了一名风餐露宿的“马背医

生”。

即使曾经有过太多的激情,吴登云也

不会想到自己需要承受的现实竟然是如此

残酷。乌恰地处帕米尔高原,大山相连,每

年要刮160多天大风,有的地方大雪封山

长达2oo天。

巡回医疗的路那样漫长,随时可能遭

遇雪崩和洪水。为了救治一个病人,甚至要

骑马走上好几天,饿了啃干馕,渴了抓雪

团。一路背着的小小药箱,能够装下的不过

是最基本的器械和药品。病人急需输血的

时候,吴登云就从自己的身上抽出鲜红的

血液。

1971年冬天,一个两岁的牧民幼儿全

身三度烧伤,50%的皮肤被烧焦,生命垂

危。这么小的孩子,完好的皮肤有限,自体

皮根本不够移植到创面。吴登云不顾旁人

的强烈反对,自己动手从腿上割下13块拇

指大小的皮肤,亲手把自己的皮肤植到幼

儿身上。

血肉留在高原,心中更有太多对牧民

的牵挂。无论如何,吴登云舍不得离开这片

需要自己的土地。在扬州和乌恰之间,他做

一个常人难以置信的选择,继续背上那

只小小的药箱,继续独自走上风雪弥漫的

山路,继续驻守在祖国最西端的这片荒凉

的土地。

乌恰是国家级贫困县,很多牧民付不

起医疗费,生活更是捉襟见肘。于是,吴登

云的家就成了困难患者的“后勤部”,从锅

碗瓢盆到米面粮油,需要什么就拿走什么。

一年下来,妻子总要添置三五次厨具和餐

具。下乡巡诊,看见病人家中困难,吴登云

总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牧民们感动地哭了:

“吴医生太好了,真是帕米尔高原的‘白衣

圣人’。”

母亲去世时,吴登云正在乡间巡回医

疗,捧着电报痛哭失声。待到父亲病危时,

吴登云仅仅在扬州照料了几天,就又急匆

匆地回到牧民中问。在父亲的感染下,儿

子、儿媳和女儿都为危重病人献过血,最疼

爱的女儿吴燕更是留在乌恰当上一名“白

衣天使”。

1997年,就在吴登云放弃返回扬州2O

年以后,吴燕在护送危重病人去乌鲁木齐

会诊路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再也没有睁开

聪慧美丽的双眼。噩耗传来,吴登云泪如泉

涌,直挺挺瘫倒在床上。

然而,第二天早晨,穿着白大褂的吴登

云照常出现在病房,带着脸上未干的泪痕,

微笑着诊问牧民患者的病情。那一刻,旁边

的医生/.INCH雨下。

如果当初选择返回扬州,女儿就不会

长眠在帕米尔高原。但是,生活可以选择从

头再来吗?即便可以,吴登云的回答依然

是——我还要来新疆,我还要在乌恰。

1 9 7 8年

戎冠秀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人要一懒,就要出闲情,就想好吃的穿好的。不劳动又要多享

受,就得多吃多占,脱离群众。

最美声音是母亲的呼唤

1978年春天,82岁的戎冠秀第五次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激动得彻夜难眠:“我

还不老,要跟上年轻人的脚步,一起建设四

个现代化。”

在戎冠秀的心中,永远不会缺少革命

者的激情。从抗战烽火的艰苦岁月开始,直

到建设祖国的和平年代,这种激情让戎冠

秀变得永远年轻,把她的身影清晰地印刻

在历史的深处。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戎冠秀是晋

察冀边区军民温暖的“大后方”。这位妇救

会会长迈着缠裹过的小脚,抬着伤员在崎

岖的山路上奔跑。

那些负伤战士从昏迷中醒来时,都情

不自禁地把戎冠秀当成了自己的亲娘。诗

人田问专门写了一首《戎冠秀赞歌》——

“这位好老人,好比一盏灯,战士给她火,火

把灯点明,她又举灯来,来照八路军”。

边区第一届群英会上,戎冠秀被授予

“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前来表彰的领

导是聂荣臻。

那一天,戎冠秀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

袄,把两只大手搭在一起,讲述自己掩护和

抢救八路军伤病员的故事。生死的瞬间,在

她的回忆里如同一段家常,从容淡定。

新中国成立,戎冠秀作为华北区人民

代表进京出席开国大典。盛大的国宴上,毛

泽东握住她的双手:“你叫什么名字?”戎

冠秀激动地回答:“我叫戎冠秀。”想不到,

毛泽东笑呵呵地说:“哦,这个名字,我知

道,记得。”

听了这话,戎冠秀竟然忍不住当场泪

流满面。

战争年代的荣耀过去了,戎冠秀为自

己能够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而自豪。

每天清晨,这位村里的副书记都背起

粪筐去拾粪。吃饭的时候,她就端着一个盛

满饭菜的大海碗,走街串户,一边吃一边安

排生产。她在《河北Et报》发表的口述文

章说:“劳动可不是一般的事情,是大事情。

不劳动又要多享受,就得多吃多占,脱离群

众。”

第一次去北京参加人代会,县政府要

给戎冠秀派一辆小汽车。戎冠秀坚决不同

意,说那样浪费汽油,硬是骑着小毛驴到县

城换乘公共汽车。

在孙辈云集的大家庭里,戎冠秀规定

的“三不能”家训必须人人执行——“吃

饼不能剩块,吃饭不能剩底,吃米不能掉

粒”。长孙结婚,戎冠秀送的礼物竟然是一

把锄头和一把锨。

9O大寿那一天,戎冠秀认真地对儿孙

们交代后事:“我死后一定要火化,丧事越

简单越好,千万不要铺张浪费。”

1988年1月,戎冠秀住进石家庄自求

恩医院。康克清赶到病床前,两位老人执手

相望,默然无语。聂荣臻听到消息,专门托

人为戎冠秀送去一束蓝色的勿忘我,盛开

在老人的床前。

19个月后,戎冠秀去世。

弥留之际,神志恍惚的老人喃喃地说:

“孩子们,好好养伤,养好了消灭敌人。”她

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点光亮,最后一次诠

释了母亲的角色,诠释了意大利诗人但丁

的名句——“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

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 9 7 9年

邱娥国

【荣誉】全国劳动模范

【语录】工作有个责任心,为民服务有真心,处理问题有公心,金钱面前

不动心,百姓平安记在心。

心和爱都在街巷中行走

午,33岁的邱娥国从部队转业,

节广外派出所的一名户籍民警。

定没有想到,这个看来有些平淡

.立,竟然会在两年后差一点要了

丰国庆节前,正在检查辖区防火

我国,听到附近有两伙流氓正在

肖息,当即赶往现场。昏暗的街灯

人挥舞鱼叉、尖刀、棍棒,杀成一

#点犹豫,邱娥国猛冲上去,拦

卜拿鱼叉的歹徒:“我是公安,住

J极恶的歹徒大叫:“就他一个人,

紧接着,刀、叉和棍棒疯狂地砍

血从邱娥国的肩膀和手臂喷涌

C劫难,邱娥国一共被砍了7刀,

神经、肌腱被砍断。经过3次手

手终于保住了,却落下了终生残

:能伸直并拢,小臂无法自如抬

娥国再也没有敬过一次规范的

凭着医院开具的伤残证明,邱娥国有

充足的理由要求换一个轻闲的工作。然而,

他实在舍不得离开辖区的居民,坚持回到

熟悉的街巷。

这位出身贫寒的人民警察,经历过太

多的艰难,得到过太多的温暖,深深知道孤

苦无助者的心情,知道及时真诚的帮助是

多么珍贵。

1984年,邱娥罔搬家了,与两位老人成

了邻居。从那时开始,两位老人再也不用买

米、买菜、倒垃圾,因为这些体力活都由邱

娥国一家“承包”了。

看到老人的家里柴火不多了,邱娥国

就扛来一大捆拾来的碎木、断竹,帮老人劈

好、码好,还细心地把上面残留的钉子拔下

来。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用那双并不灵便

的手艰难完成的。

户籍警的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邱

娥国先后为100多位居民解决了南昌户口,

却没有收过一份礼,没有拿过一分钱,没有

吃一顿饭。

直到邱娥国退休,他80岁的老母亲、

5个兄弟和16个侄儿、侄女,依然全部是

农村户口。其实,腿脚不便的母亲完全符合

“农转非”条件,派出所的领导一直在催促

邱娥国赶紧把母亲的户口办进城里。

在户籍警的岗位上,邱娥国把家家户

户连在一起,拴在一起,把百姓当成亲人和

父母。有人给邱娥国计算过,他加班加点的

时间竞达上万小时,穿街走巷的行程达到

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三圈。

身高1.83米,体重95公斤,生长于南

圜的邱娥国一副地道北方大汉身材。平常,

与老太太拉家常,他总是笑眯眯的,微微躬

着身子。

日复一日,从醋巷、箩巷、育婴巷到陶

沙塘巷,邱娥国穿行在南昌的大街小巷,风

雨如常。

“走街串小巷,和蔼态度亲。婆婆如在

家,坐下拉拉呱。见人多询问,见事多观察。

热心办民事,温暖送到家。”

人们记住了邱娥国自编的这段顺口

溜,也记住了一个公安民警心念千家万户

的忠诚和深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8:3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ea6bed83a3f85ab776154d3f27e27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时传祥纪念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时传祥纪念馆.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