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
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
十________,共130篇
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
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防护服怎么画 《二京赋》的作者是
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
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1、赋比兴
2、《春秋》“三传”
3、《庄子》“逍遥游”
4、《史记》“三家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
艺术特色。
答案:
一、1.《山海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无己无功无名4.荀子(荀
况)5.望崦嵫而勿迫吾将上下而求索
6.本纪世家列传
7.桓宽
8.赵晔
9.枚乘《七发》10.班固张衡11.《玉台新咏》12.越鸟巢南枝
二、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2.一般认为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
传》)、《春秋榖梁传》(简称《榖梁传》)。《左传》详事实,
《公》《谷》释义例。3.庄子以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谓之“逍遥游”,
即不凭借任何外物而作超越时空之游,实际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4.即裴骃《史记集解》、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
原为单行本,后散列于正文之下圣女果 。
三、
1.一是能写出战争的始末,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二是着眼于政治,
能写出战争的性质、人心向背,并将政治、外交、战争结合起来进行
描写;三是通过战争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乐即音乐,府即官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掌管音乐的机关。但
是魏晋六朝时却将乐府所唱的诗即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
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于是乐府又一变而为一种
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
四、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
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林灵
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第1、2句言诗人高贵的世
系,3、4句言吉利的生日,5、6、7、8句言美好的名字。屈原以此
三者为“内美”。再辅之以后天的“外美”,即屈原终生所追求的
“完美”。
2.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古诗十九首》最
大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汉乐府民歌通过个性化的对话、富有特征
的典型行动以及铺张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古诗十九首》则主要通
过心理描写及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前者语言朴素自然并
具有口语化特点,后者语言含蓄蕴藉而余味无穷。汉乐府民歌中的
《陌上桑》及《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便是两首典型的作
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倡“兼爱”思想的是先秦家学派;韩非整合商鞅的________、
申不害的__________—、慎到的
__________—,建立起一套集权统治理论。
5、屈原的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九歌》、《九章》、
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诗篇。
6、《史记》有本纪、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五种体例。
7、汉赋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种形式。
二、指出下列语句所自篇目或作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3、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5、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雩,咏而归。
7、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8、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9、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10、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每小题1分,共11分):
1、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2、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4、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5、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6、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7、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
资也。
8、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9、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
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四、翻译(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花语 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
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
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
矣。”
2、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
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
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
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
于四境之外。”
3、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
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
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
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4、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
及广。广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
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
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卒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
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
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五、默写(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诗经关雎》。
2、《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至“乘骐
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六、简答(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景象描写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等诗句有什么
象征意义?
3、《李将军列传》中写李广几次身陷险境,突出了李广怎样的性
格?
七、论述(每小题8分,共24分):
1、结合《苏秦始将连横》,试析《战国策》文章的夸饰风格。
2、以《逍遥游》中的鲲鹏、藐姑射山神人等形象描写为例,试析
《庄子》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3、结合《十五从军征》,试析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艺术。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古代神话;上古歌谣。
2、地方音乐;京都雅乐;宗庙祭祀音乐。
3、《孟子》;《庄子》;《韩非子》。
4、墨家;法;术;势。
5、《天问》;《招魂》。
6、表;书;列传。
7、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
二、指出下列语句所自篇目或作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
2、屈原(《离骚》)
3、庄子(《逍遥游》)
4、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5、《诗经》(《东山》)
6、《论语》(《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7、屈原(《山鬼》)
8、《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
9、汉乐府民歌(《东门行》)10、《古诗十九首》(《行行重
行行》)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每小题1分,共11分):
1、野生的。
2、北窗。3、“披”。4、君王的车,喻指国家。5、扶养,
喂养。6、活捉。7、鼓励。
8、“避”。9、脚后跟,到。10、堵塞。
四、翻译(每小题4分,共20分):(略)五、默写(每小题5
分,共10分):(略)
六、简答(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兴,即是起兴或发端。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用一
两句话写一下周围的景物,以引出所要歌咏的对象。兴还可以起到联
想、象征、烘托气氛的作用。如《周南关雎》以关雎鸟的鸣叫,引出
表现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的思慕。
2、拓展、丰富了传统的比兴象征手法。《离骚》继承发展了《诗
经》的比兴手法,运用得更为灵活、广泛,创
造出香草美人式的极富象征意义的比兴手法,促进了古代诗歌象
征艺术的发展。这些诗句所象征的正是抒情主人公高洁、正直、坚贞
等品性。
3、作者总是精心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言行、事件、场面进行
详细描述,展示人物的精神个性。《李将军
列传》在李广亲身经历大小七十多次战斗中,特别选取了三场惊
险战斗来写,突出表现李广有勇有谋的军事才能和英雄本色。
七、论述(每小题8分,共24分):
1、《战国策》语言辩丽横肆,精妙奇伟。如许多谋臣策士的说辞,
大都铺张扬厉,明快犀利,富有横放壮伟的
气势;又灵活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文采焕发,有
很强的感染力。《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游说秦王等情景充分体现了
这些特点。
2、奇幻诡谲的艺术形象:《庄子》运用出人意表的想象和夸张,
描绘出众多光怪陆离的的超现实艺术形象。作
品中充满了虚幻的情景和奇妙的物象,天地万物在作品中神奇莫
测地驰骋变幻,如《逍遥游》中描绘鲲鹏的博大无边,展翅海天的雄
奇壮阔,以及藐姑射山神人的奇特超凡等等,把读者带入恢弘壮观的
艺术境界,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奇幻色彩。
3、汉乐府民歌大部分是叙事诗,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刻划了性
格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套用表格格式 往往选取某个
生活片断,加以集中描绘,尤其善于描写人物对话,以简练的对
话推展故事情节,揭示人物命运。如《十五从军征》巧妙地将主人公
与乡亲的对话安排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以很短的对话就展示了主人公
家庭已经发生的巨大变故,表现了精妙的叙事技巧。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
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
彝器铭文
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
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
3.《诗经》中的诗
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
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
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
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
4.《战国策》
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
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
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
子逍遥游》
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
①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
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
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
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
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
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
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
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
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
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
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
年的《羽林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______。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_______化的主要表现。
4.《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
巧于比喻,善用_______和博引史事。
5.《论语》是一部记述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6.《招魂》中招魂辞的内容主要是“外陈四方之恶,_______。
7.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
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三部分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8在编 .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
的“_______”变来的。
9.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_______的《过秦论》是
其中的杰作。
三、词语解释题(10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词或
词语1分)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
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
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四、翻译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
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
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
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五、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2分)
1.“六义”
2.《史记》
六、简答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10分)
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七、分析题(10分)
《左传》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八、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①
2、②
3、④
4、②
5、③
6、②③
7、②
8、②
9、②10、①
二、填空题
1、集体生产劳动;
2、文学;4、寓言;5、孔子;6、内崇楚国之美;7、《史记》,
以人系事;8、《汉书》,八书(答作“书”亦可);9、贾谊
三、词语解释
1、①为:研究②之:往③踵:至,走到④廛:一夫所居的住所⑤
衣:穿、着⑥褐:用兽毛或粗麻编织的短衣。
2、①揆:测度、揣度②肇:始。
3、①淹:久留②代序:递相更替;或说,代序即代谢。
(义同(字)词异不扣分;古今字、通假字,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得
分。)
四、翻译题
1、大叔整治城郭,积聚粮食,修补唱的英语 装备武器,充实步兵车兵,准
备袭击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到大叔起兵的日
期,说:“可以了。”就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攻打京城。京城
的人反对大叔。大叔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攻打他。
2、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半途而废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
出来的,但比蓝草的色泽更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还要寒
冷。笔直的木材合乎绳墨,用火熏使它弯曲成车轮,它的曲度合乎圆
规;虽然暴晒干枯,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火熏使它这样的缘故。所以
木材照墨线砍削就直,金属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后就锋利。君子如果
能广泛地学习,又能每天对自己进行多次地反省,那么就会才智增长,
行为上也不会有过错了。
(得分点:(1)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夫人,启之,诸;(2)
已,中绳,輮,规,有,挺,受绳,金,砺,参省。)
五、解释名词
1.赋、比、兴、风、雅、颂(3分),六诗(0.5分),出处
《周礼春官》“教六诗”,或《毛诗序》“《诗》有六义”(0.5分)
2.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通史(1分)。它由10表、8书、
12本纪、30世家、70列传组成(1.5分)。它集文学和历史于一身,
对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著作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1.5分)。
六、简答题
1.答:叙事性、故事性强。(1.5分)形式自由,篇章句式多样。
(1.5分)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清新,富于生活气息和感情色彩。
(1.5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色彩。(1.5分)
(各小题的答案均需略作解释或增详[即不仅写“纲”],有例
子酌情加分。)
七、分析题
(1)清醒地认识到民的地位的提高;(2)非常重视民心的向背;
(3)对民意与舆论的重视。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5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
八、论述题
1、(1)“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2)深沉执著的爱国感
情;(3)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8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
2、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从汉初到武帝即位是汉赋的形成期。此期以骚体赋为主,大
赋也开始形成。前者的代表是贾谊,作品有《吊屈原赋》等;后者的
代表是枚乘,作品有《七发》。
(2)从武帝到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兴盛时期。此时名家辈出,作品
众多,著名的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皆在此时。
(3)东汉中期以后至汉末,是汉赋的衰变时期。此时大赋衰落,
言志抒情的小赋兴起,张衡、蔡邕、赵壹等为其名家。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8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如果按四阶
段划分答题也不为误。分析到位,有例子者酌情加分;论述丰满者酌
情加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远古时期文学的主要样式是____________和神话。
2、周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的兴盛,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
部诗歌总集_______。它收集了春秋中叶之前
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作品,是我国文学成熟的光辉起点。
3、《诗经》的基本艺术手法前人概括为_________;它的基本句式
是以四字句为主,韵律灵活,篇章结构则采
用回旋复沓的章法。
4、《东山》诗全诗共分四章,每章开头四句相同,都为:
__________________.
5、先秦散文主要分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诸子散文,又
称论说散文;一是以记载历史人物活动和历
史事件为主的_____________。
6、所谓春秋三传是指相传为左丘明所写的《左传》、公羊高的
_________、谷梁赤的______,古人认为它们都
是阐释《春秋》的作品,故有此称。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它的主要人物是
___________。
8、《秋水》选自________,作者是庄子(庄周),他是先秦道家
学派的大师。
9、屈原的诗歌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_______、组诗《九歌》、
《九章》以及《天问》等。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的括号里)(每
小题2分,共14分)
1、所谓“先秦文学”是指()。
A、从上古至秦统一前的文学
B、从上古到秦朝灭亡前的文学
C、先于秦国建国时期的文学
D、指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2、《诗经》中的民歌主要保存在()里。
A、《大雅》
B、《颂》
C、《国风》
D、《小雅》
3、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有文学性的两部著作是()。
A、《孟子》和《韩非子》
B、《孟子》和《庄子》
C、《论语》和《庄子》
D、《韩非子》和《荀子》
4、先秦历史著作中分国别记事的两部书是()。
A、《春秋》和《战国策》
B、《春秋》和《左传》
C、《国语》和《战国策》
D、《左传》和《国语》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出自先秦诸子著作()。
A、《庄子》
B、《论语》
C、《孟子》
D、《墨子》
6、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再创作的一组诗歌是()。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九叹》
7、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亟请于武公”中的“亟”意为“屡次”
B、“具卒乘”中的“具”意为“工具”
C、“大方之家”指的是“学识修养很高的人”
D、“踵门而告文公”中的“踵”意为“至,走到”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2分)
1、赋比兴
2、楚辞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诗经关雎》中雎鸠和鸣与采摘荇菜的比兴含义是什么?
2、《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的论辩双方是谁?他们各自的论点
是什么?
3、《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
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
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思想?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诗经东山》是如何通过想象和回忆营造的侧面描写来凸现
反战主题的?
2、为什么说《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是个“既阴险又虚伪”的
人?作者的褒贬倾向如何?
3、试析《涉江》诗中比喻、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
4、简述《庄子》的哲学思想。
参考答案:
一:1、原始歌谣2、《诗经》3、赋、比、兴
4、“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5、5、历史散文
6、《公羊传》《谷梁传》
7、邹忌
6、8、《庄子外篇》9、《离骚》
二:1、A2、C3、B4、C5、C6、A7、B
三、名词解释:
1、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
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
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大抵《国风20年后的作文 》多
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
动人的艺术魅力。
2、楚辞:按其本义来说,“楚辞”是楚地歌辞的意思,是一种有
浓厚地方特色的新诗体。作为文体来说,楚辞是由屈原在吸取楚地民
间文学----“楚声”和“楚歌”的基定字成语 础上创造出来的新诗体。作为文学
作品的“楚辞”最初是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后代人仿效这种体裁
所创作的作品。
四、简答题
1、《诗经关雎》中雎鸠和鸣与采摘荇菜的比兴含义是什么?
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
雎鸠,水鸟,古代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关关,指其一递一声的相
和而鸣。即是以挚鸟为比,以挚鸟求偶为兴象征着“君子”对“淑女”
的爱恋之情。
下文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以及“采之”、“芼之”也可以
说是比兴手法,荇菜之被采摘,犹淑女之被君子所追求。一丛丛荇菜
随流左右漂动,你从左边去采,它漂到右边,你赶到右边,它又漂回
左边,绰约、变幻。于是,男子求娶时的热烈、急切,以及追求中的
艰难与愁苦,统统得到了表现。
2、《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的论辩双方是谁?他们各自的论点
是什么?
文章中的辩论双方为孟子与农家学派的陈相。
当时滕文公在孟子的协助下实行仁政,一时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
响,不少人闻风而至。农家学派的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后,属于儒家
学派的陈相也从宋国来到这里。陈相见到许行后,被许行学说所吸引,
于是放弃了以前的观点,成为许行的门徒。陈相站在农家的立场与孟
子进行了一场辩论。陈相认为,贤明的君主应当同人民共同耕作,而
滕文公却占有粮仓财库,这就是损害人民来奉养自己,所以不能称为
贤明。孟子认为,人的社会分工各有不同,农民用粮食换取陶器、铁
器,不能算损害陶工和铁匠的利益;陶工和铁匠用陶器和铁器换取粮
食,也不能算是损害农民的利益。同样,用管理国家换取粮食、器用
也不能算是损害农民、工匠的利益。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驳斥了许
行的观点,是有合理性的。但是,他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与社会分
工混为一谈,用后者论证前者的合理性,则是不全面的。
3、《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
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
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思想?
河伯见到大海后幡然醒悟,引出了北海若的一番宏论。北海若在
讲了天地、四海、中国、人类之“大与小”的辩论关系后,说“五帝
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
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
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
得吗?”
这里的意思无非是说,世间的事物无大小、多少、贵贱、是非之
分,人和人的生死以及活动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从这样
的观点出发,庄子认为什么样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要用人为去代替自
然,亦不必为追求世俗的名利而丧失自然赋予的本性。
五、论述题
1、《诗经东山》是如何通过想象和回忆营造的侧面描写来凸现
反战主题的?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反映征人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典范作品。它
通过一个应征赴战、役满归来的士兵在还乡途中的复杂心情和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苦难,表现了人民对和
平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征人是冒着濛濛细雨往家赶的。沿途所见的萧条景象使他联想到
了家乡。在他的想象中,故乡是满目苍凉,田园荒秽,寂无人烟:瓜
蒌的茎蔓攀援于屋檐上,还长着一些圆圆的果实;屋里的湿地上,潮
虫来回地爬着;门上也结满了蜘蛛网;庭院旁边的空地,成了野鹿出
没的荒场;夜间还有点点磷火闪着幽森的青光。尽管诗歌强调的是即
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征人对故土深切的牵挂,但人们更容易从兵士的家,
联想到千家万户、千村万落。当时被迫从征的兵士何止千万?萧索凋
敝的农村何限一隅?这一切人间惨象都是统治集团穷兵黩武所造成的。
归途中的征人由家想到久别的妻子,想象妻子正在洒扫院落,堵
塞墙洞,等待着与他团聚;进而又想到三年前的新婚宴尔之乐:在那
吉日良辰,黄莺双双飞翔,美丽的羽翼闪着金光;新娘的母亲给她系
上佩巾,举行了很多项隆重的结婚礼仪;新娘非常美好可爱,新婚之
情也很笃厚。可是,阔别三年,她如今究竟怎么样了?重逢的时间越
近,征人的心情越不平静。既希望妻子平安无恙,又疑虑已成死别。
悲喜交集,忐忑不安。这恰是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无比向往和热爱的
真实反映。
这首诗正是通过想象、回忆等描写,反映了征人痛定思痛的矛盾
心理,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战争的厌恶情绪。
2、为什么说《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是个“既阴险又虚伪”的
人?作者的褒贬倾向如何?
《左传》中的这篇文章通过对郑庄公与其弟争斗并取胜、与其母
姜氏反目又和好的过程的记叙,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以至骨
肉相残的情况,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忍凶狠面目与封建伦理道德的虚
伪。
郑庄公的亲弟弟共叔段试图谋划夺取哥哥的君位,庄公早已觉察。
但他不露声色,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
横,从而把他诱到造反的绝路上,然后凭借手中的力量,“名正言顺”
地打败“造反”的弟弟。其实在此之前,强弱之势是明摆着的,但处
于强者地位的郑庄公却不想制止共叔段,他要让弟弟“死得其所”。
当大臣们纷纷进谏时,他却说:“姜氏欲之,焉辟害?”“多行不义
必自毙,子姑待之”“无庸,将自及”,表现出对兄弟的仁至义尽。
其实,他是早就胸有成竹的了。只要共叔段一有风吹草动,他都知道
得一清二楚。因此,说郑庄公“阴险、伪善”是毫不为过的。
再就是庄公对待母亲的态度。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除去了共
叔段后,老谋深算的郑伯对一向在暗中支持弟弟的母亲竟也有所失态,
以致于放出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这样有悖于基本伦理道德的言
论。这以后,这对母子的关系一直陷入了僵局。直到颖考叔巧妙的偷
换了黄泉的概念之后,才给了庄公一个恰当的台阶。“即而悔之”并
非是庄公对其母亲的态度真的有了什么转变,而是不愿担戴“不孝”
的名声。当他们于大隧相见,相互唱着“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
泄”时,庄公的沽名钓誉与姜氏的口是心非,得到了戏剧性的展现。
这段史实,《春秋》中的记载是十分简略的,仅用“郑伯克段于
鄢”一句,《左传》分析了《春秋》的褒贬意图,道:“书曰:‘郑
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
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其实这里也流露出《左传》
作者与《春秋》一致的褒贬倾向。
3、试析《涉江》诗中比喻、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
《涉江》一诗记叙了屈原渡江南下从鄂渚到溆浦的一段历程,表
现了他无罪放逐的悲愤情绪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智力拼图 ,同时表现了
他在困境里仍要坚持理想、决不同流合污的崇高人格和关心时政、眷
恋祖国的爱国精神。
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一开篇就以“好奇服”“带长
铗”“冠切云”“被明月”这种外在美的表白,显现他他内心的高洁。
在“乱曰”部分,诗人又以“鸾鸟凤皇”、“露申辛夷”比喻贤士、
忠臣,以“燕雀鸟鹊”、“腥臊”比喻小人、佞臣,继而以“鸾鸟凤
皇,日以远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芳不得薄兮”,比喻
贤士忠臣被疏远和所遭受的迫害,以“燕雀鸟鹊,巢堂坛兮”、“腥
臊并御”比喻小人、佞臣被亲近和所受重用而当政。这种自然形成的
对比突出了光明与黑暗、正直与邪恶的势不两立。至于他的孤独和永
日遨游,又代表了他的犹疑忧伤,徘徊迷惘。他知道自己不能“变心
以从俗”,最后的结局也只能像古代那些超尘抗俗之士那样,抑郁而
终。
比喻象征的手法是屈原所惯用的,但《涉江》中的列比喻所形成
的象征意义,却同他以往作品的象征手法有了明显变化,既无《桔颂》
之通体象征,更无《抽思》、《离骚》既通体又以婚爱为象征的系统。
这是因为诗人同君王的关系和情感均与以往不同。
4、答案略。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8:0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e9d0e74b099a8671593039c75efc1c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师直为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师直为壮.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