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心大集团

更新时间:2023-03-22 19:02:13 阅读: 评论:0

冬天适合去哪里玩-冬瓜功效

心大集团
2023年3月22日发(作者:大道低回)

2012年9月第9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相关专业 293

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及结构回筑对近距离相邻

地铁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

孙 曼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 ̄092)

摘 要:随着上海地下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紧邻地下轨道交通结构进行建设。为达到保护地

下轨道交通结构的目的。需分析基坑开挖至结构回筑施工全过程对地下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

析某超高层结构从基坑开挖至结构回筑全过程对紧邻地下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影响,并从中得到区间隧道的变形规

律。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地铁隧道;影响分析;三维有限元法

中图分类号:TU753,U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2)09—0293—04

0引言

随着上海城区地下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蓬勃

发展,以及可开发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紧邻地下

轨道交通结构进行地块开发常常无法避免。根据

相关保护条例,紧邻地下轨道交通的超高层建筑

结构施工,需分析基坑开挖及超高层结构完工后

桩基础对地下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本文以实际

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超高层建筑深基

坑开挖及结构回筑施工全过程对近距离轨道交通

区间隧道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找到其变形规律,希

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工程概况

海南路10号地块综合开发项目(C块)位于虹

口区乍浦路以东、海南路以南、吴淞路以西、武进路

以北地块内。项目包括1幢29层塔楼、地上2层裙

房及3层地下室(靠近地铁区间局部2层)。项目基

坑分为南c1、北C2两部分。南侧基坑c1分成6个

小坑:近l0号线一侧留出10 m宽缓冲区,缓冲区

为地下二层,缓冲区内分成4个小坑,3#~6#坑,开

挖深度为9.1 m;缓冲区外分成两个小坑,1#和2#

坑,其中裙房区坑开挖深度12.75 m,塔楼区开挖深

度为14.05 m。北侧基坑c2,开挖深度为9.5 m。基

坑位置及划分见图1。基老式高压锅怎么用 坑围护及分隔墙均采用地

- ̄F连续墙,厚度为800 mm和600 mm。地铁缓冲区

及c2坑设置1道混凝土支撑+两道钢支撑,其余

坑设置3道混凝土支撑。

基坑C1、C2距离轨道交通10号线盾构区间

收稿日期:2012—08—01

作者简介:孙曼(1981一),男,福建仙游,博士,工程师,现从事地下空

间基坑及结构设计工作。

图1基坑布置总图

最近距离分别为7.7 m和7 m,10号线隧道中心大

致与c1区裙房坑底齐平,隧道内顶大致与C2区

坑底齐平。基坑c1西南侧为四川北路车站,车站底

板埋深约16 m,车站东端头井及三角区距c1围护

边约22 m,东端头井距C2围护平面边约4.9 m。

基坑施工顺序为2#一(5#、6#)一1#一(3#、4#)

一c2。为保证工期,2#基坑结构出地面后即施工

塔楼超高层结构。

场地内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

2三维数值模型

传统的荷载一结构法只能对结构本身受力特

点进行分析,无法反映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

土体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于连白居易字 续介质的有

限元的地层一结构法撒狗粮的经典句子 可以较为完美地解决这一问

题分手英文 。四川北路c块周边建筑情况复杂,涉及地铁车

站、区间隧道等重要构筑物,故分析采用MIDAS公

司的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GTS基于连续介质

有限元法对四川北路c块基坑开挖施工及内部结

构回筑对近距离轨道交通区间结构的影响性进行

分析。

294 相关专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9月第9期

表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表

2 1计算模型

数值模型模拟区域尺寸需在满足分析要求的

情况下考虑计算效率,即兼顾计算结果精度及计

算消耗资源。本次分析目的主要是研究四川北路c

块基坑开挖施工对轨道交通10号线区间结构的

影响,但由于四JlI北路c块周边建筑情况复杂,故

本次模拟范围还包括四川I北路车站及相邻已建四

川北路B块结构地下室部分。在确定模型尺寸时,

充分考虑了工程的影响范围,模型边界距离基坑

边不小于5倍基坑开挖深度。C块基坑桩长最长为

58 m,取其下方20 m为模型下表面,即模型下表

面取至距上表面90 m。有限元模型见图2、图3。

图2有限元整体模型

图3基坑围护体系、车站及隧逼模型

四Jlf北路车站梁柱、四川北路B块梁柱、所有

结构工程桩及C块基坑内支撑体系采用梁单元模

拟;四川北路车站及B块顶、中、底板及侧墙,围护

墙体采用板壳单元模拟;模型中所有土体采用实

体单元模拟。土体本构模型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

库伦一摩尔屈服准则;其余材料采用理想弹性本

构模型。

模型共计79 829个单元,70 634个节点。模型

边界条件均为位移边界条件奖学金评定 。其中地表为自由边

界条件;模型左右前后四侧边界的侧向水平位移

限制为零,竖向自由;模型底部边界的竖向及水平

向位移限制为零。

2.2施工工序模拟

根据问题的需要,结合实际施工工序,对计算

工序和步骤作如下定义:

土体初始应力计算:初始地应力的计算主要考

虑土体自重,计算时四川北路车站,盾构区间及四

川北路B块地下室作为已建结构模型中已激活;

工序1: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及桩基础。

工序2:2#基坑施工第一道支撑;

工序3:2#基坑第一次开挖并施工第二道支撑;

工序4:2撑基坑第二次开学第一周作文 开挖并施工第三道支撑;

工序5:2#基坑第三次开挖;

工序6:2#基坑地下室回筑并施工5#、6}≠基

坑第一道支撑;

工序7:5#、6#基坑第一次开挖并施工第二道

支撑;

工序8:5#、 基坑第二次开挖并施工第三道

支撑;

工序9:5#、6#基坑第三次开挖;

工序10:5#、6#基坑地下室回筑,施工1#坑

第一道支撑;

工序1 1:1#基坑第一次开挖并施工第二道支

撑,2样、5#、6#地上两层裙房施工;

工序l2:1#基坑第二次开挖并施工第三道支

2012年9月第9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相关专业 295

撑,2#高层结构增加4层;

工序13:1#基坑第三次开挖,2#高层结构增

加4层;

工序14:l#基坑地下室回筑至中板,3#、4#基

坑施工第一道支撑,2#高层结构增加4层;

工序15:3#、甜基坑第一次开挖并施工第二

道支撑;

工序16:3#、4静基坑第二次开挖并施工第三

道支撑;

工序17:3#、4#基坑第三次开挖并回筑至中

板,c2基坑施工第一道支撑,2#高层结构增加4层;

工序18:1#、3#、4#基坑地下室顶板浇注,2#

高层结构增加11层;

工序1 9:C2基坑第一次开挖并施工第二道支撑;

工序20:c2基坑第二次开挖并施工第三道支撑;

工序21:c2基坑第三次开挖并施工底板,

.【#、3#、4#地上两层裙房施工。

3数值分析结果

3.1隧道结构位移

在地铁上、下行线盾构区间隧道上选取施工过

程中竖向、水平位移最大的点作为特征点,见图4。

每条隧道各选取两点。图5、图6给出了该特征点

竖向位移、水平位移随c块施工工序的变化曲线。

nOa2

0伪O

0O2

茹.ooo6

∞8

.o.o1O

图4隧道衬砌特征点位置示意

+衬砌特征点1

—・一对砌特征点2

施工工序 步

图5隧道特征点竖向位移随工序变化曲线

U 2 4 8 10 12 14 16 18 挪

籀工工序/步

图6隧道特征点水平位移随工序变化曲线

图5表明:(1)特征点1及特征点3位移曲线

变化趋势较为相近,竖向极值点均发生于工序5

及工序9,这是因为特征点1及3基本位于基坑

2#、5#、6#中轴线上。基坑2#、5#、6#开挖到底时,

两特征点竖向位移达到极大值,但特征点3距离

基坑较远,故位移值较特征点1小。工序9以后,

特征点1、3竖向变形减小,这是因为周边l#、3#、

4群坑开挖的影响小于2#、5}}、6#坑结构回筑的影

响,结构回筑造成特征点1、3在前期沉降的基础

上隆起。(2)特征点2及特征点4曲线变化趋势较

为相近,由于基坑千岛湖梅峰岛 2#、5#、 开挖对其影响较小,

因此特征点在工序9之前竖向变形较小。两点竖

向变形极值点均发生于工序l3及工序l7,这是因

为特征点2及4位于基坑1#、3#、甜中轴位置。基

坑1#、3#、甜开挖到底时,两特征点竖向位移达到

极大值。(3)特征点1、3因其离基坑较近竖向位移

大于特征点2、4。

图5中,特征点1最大竖向变形发生在工序

9,最大沉降量为6.O0 mm。特征点2最大竖向发生

在工序17,最大沉降量为7.38 mm。特征点3最大

竖向变形发生在工序9,最大沉降量为1.39 mm。

特征点4最大竖向变形发生在工序17,最大沉降

量为3.17 mm。

图6表明,特征点侧向位移极大值发生规律

同竖向位移曲线相似。值得说明的是,基坑结构回

筑对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

图5与图6的比较表明,结构回筑对竖向位移影

响较大,对水平位移影响较小。

图6中,特征点1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工序9,

最大位移量为7.95 mm,最终位移量为6.46 mm。特

征点2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工序1语文修辞 7,最大位移量

为6.51 mm,最终位移量为5.41 mm。特征点3最大

水平位移发生在工序9,最大位移量为5.31 mm,最

终位移量为3.80 mm。特征点4最大水平位移发生

啦 瞄 瞄 啪

n n n 趣 n

E\簿 *

296 相关专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9月第9期

在工序17,最大位移量为5.2 mm,最终位移量为

3.90 mm。

3.2隧道结构纵向变形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所涵盖的隧道的长度约

为240 m。图7及图8给出了在各主要工序下,近

基坑侧区间隧道纵向变形曲线。从图7中可以看

到,随着2#、5样、 基坑开挖,隧道中部竖向变形

增大,最大竖向变形发生于距车站工作井约130 ITI

位置。随l#、3群、4#基坑开挖,隧道最大竖向变形

由中部转向左侧,距离车站工作井约70 In位置,

已发生于中部的竖向变形由于回筑加载显著减

小。随C2基坑开挖,隧道最大竖向变形位置进一

步左移,发生于距离车站工作井约40 II1位置处。

而图8中,2襻、5#、 基坑开挖时,隧道中部水平变

形增大,但基坑1#、3#、斜开挖后,隧道左侧也产

生一个位移极值点,而中部位移并没有减小,形成

“双峰”曲线。

0O∞

O000

E nO∞

.0004

-0O∞

-0O∞

匝车站工作并距膏/m

图7近基坑侧区间隧道结构变形曲线(竖向位移)

o ooo

-oO

E-o004

也O∞

.O∞

-2@o 2o 4o∞曲lOO12o14o1@o18o 20o 220 240 260

鼯车站工作井距离 m

图8近基坑侧区间隧道结构变形曲线f水平位移)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大变形为9.96 mm。

开挖造成的隧道纵向变形的最大附加曲率半径为

63 500 m,最大相对弯曲为1/10 000,均满足保护

要求。

(2)结构回筑对隧道竖向变形量的影响远大

于对隧道水平变形量的影响。由于2#基坑内超高

层建筑回筑加载影响,最终近基坑侧区间隧道竖

向变形曲线最大竖向变形发生于1择、3#、4#基坑

对应位置,呈“单峰”形态。近基坑侧区间隧道水平

变形受结构回筑影响较小,最终水平变形曲线呈

“双峰”形态。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地铁沿线建筑施工保护地铁技

术管理暂行规定【Z】.1994.

[2】王卫东,王建华.深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设计、分

析与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国际交通科技年会在京举行

第十二届国际交通科技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交通部公路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外华人交

通协会(COTA)联合主办。大会为综合交通系统智能化、信息化、协同化等热点领域和前沿技术的探讨提

供了一个国际化平台。

本次会议以“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为主题,共收录论文370余篇,设立9个学术论

文专题分会场、3个国际特邀专家分会场、5个COTA特邀专家分会场、5个国内专家分会场以及政府论

坛、世界银行论坛等。主题报告数量达到140余人次。会议期间还邀请国内重点实验室、交通领域知名企

业开展了技术成果展示。

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35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ITS中心还获得了海外华

交通协会颁发的最佳活动组织奖。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19:0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e4b3d3e5c5e5187bdb14ab67a1c36a3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大集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大集团.pdf

标签:心大集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