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中,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300年左右,一共产生了12位爱新觉罗皇帝。其中,最为辉煌的年代就是康熙、雍正、乾隆的这10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国泰民安,百姓乐业,成为了清朝的盛世年间。
而溥仪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的灭亡,让他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也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但是,毕竟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这也注定了他能够比常人接触到更多的皇室秘密。
晚年的溥仪,写了自己的个人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在这本书中,不仅记载了溥仪的一生,还通过溥仪的视角,解开了一些普通人难以接触的皇宫秘密,比如一桩数百年前的疑案就在此书中被提到。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在1906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溥仪出生在了北京醇亲王府。他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子,全家人都把他捧在手心上,按理说他可以无忧无虑的度过自己的童年,然而他仅仅在醇亲王府只生活了3年。
1908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皇帝病重,由于没有留下一子,于是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慈禧太后打算让溥仪继承皇位。就在这一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两天内相继去世,3岁的溥仪正式登基。
1912年,迫于袁世凯和国民政府的压力,隆裕太后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清王朝史上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隆裕太后以太后的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皇帝正式退位。
至此,大清王朝灭亡,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就此终结。在清朝溥仪皇帝宣布退位后,民国政府与清朝皇室经过协商,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保护条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而且同意所有的皇室仍然生活在紫禁城之中,保证无忧无虑的生活。
当时的溥仪只有6岁,由于年纪小,清王朝的灭亡对溥仪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从皇帝变成了一名普通的皇室成员,反而因为没有了皇帝身份的束缚,溥仪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每天没事就拉着弟弟溥杰在皇宫里到处乱窜玩耍。
而退位之后,宫女太监们便也没那么多了,他跟溥杰可以肆无忌惮在皇宫到处疯玩。
事情发生的那一年,溥仪和弟弟做完功课后,两人结伴去养心殿玩捉迷藏游戏。
为了找一些隐藏的角落躲着,他俩玩着玩着跑到了东配殿中的一个佛堂里面,在一个隐蔽角落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布满灰尘佛龛。这个佛龛表面堆积了厚厚的一层泥土,很显然已经在这里存放了很多年了,没人被人打开过。
由于他俩当时还是小孩子,在好奇心促使之下,两人吹走了佛龛表面的尘土,打开了盒子,发现里面是一个黄纸包。黄纸包上有乾隆皇帝的印章,旁边赫然写着一行大字,“爱新觉罗的后代子孙,不得开启”。
两人看到这个黄纸包都惊呆了,这黄色可是帝王的专用色,而且这是在养心殿发现的,这可是皇帝的住所,从雍正开始,皇帝都是在这里居住。这对于溥仪来说,他应该是最清楚的,难道这真的是乾隆先帝留下来的秘密?
而更重要的是,“爱新觉罗后代子孙,不得开启”这几个大字,更加引起了两人的好奇心,看到这几个字两个人犹豫了一会儿,在商量之后,两人都觉得如今的大清朝已经不存在了。
就算写着再大的秘密,对于现在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最终两个无知无畏的少年还是打开了这个黄纸包。
打开后,两人发现这里面藏着的竟然是一道圣旨,可圣旨的内容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是雍正皇帝的秘密诏书,上面写着雍正皇帝派人毒杀的命令,这封密诏要毒杀的对象,正是雍正皇帝的两个弟弟,八弟胤禩与九弟胤禟。
看完这封密诏以后,溥仪和溥杰受到了惊吓,虽然当时他们还小,但是从小阅读史书,多多少少知道当年的这个悬案。据史书记载,这两位王爷都是在雍正年间病死的,在坊间有很多流言,这二人的死因一直都是历史上的一桩疑案。
而这道密旨却将矛头指向了雍正,这似乎揭开了这桩百年疑案。溥仪和溥杰发现了百年秘密,两人都有些手足无措,最后还是年纪稍长的溥仪建议将这封密诏,原封不动地放回佛龛中。
他俩觉得这是爱新觉罗的重大秘密,绝对不能泄露出去,经过两人商量,决定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所谓九子夺嫡,指的是康熙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这里的“九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参与皇位斗争的这9位皇子,最后四阿哥胤禛获胜,继位成为雍正皇帝。
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时间,他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有24个儿子,其中九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参与了皇位争夺。
康熙皇帝起初认为,争抢皇位是一种公平竞争,只有优秀者才能继承皇位。
可是,令康熙没有想到,他的个个儿子都对这皇位有浓厚的兴趣,最后竟然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场面。
那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九位皇子:
1、大阿哥胤褆
是惠妃纳兰氏的儿子,一直不被康熙喜爱,虽然是长子,但不是嫡出。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
2、二阿哥胤礽
他是嫡长子,也是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儿子,是地位身份最高的皇子,因为康熙与皇后之间感情深厚,所以在胤礽才两岁的时候,就已经被立为太子,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
虽然在历史上太子一般不从政,但是二阿哥利用太子的权利,不断招揽臣子和将军,这时候康熙皇帝有点担心了,所以立即下诏书,废了太子。
3、三阿哥胤祉
是一个文人皇子,特别喜欢研究文史,但是这个皇子书生气太重,没有一点威严,康熙觉得他压根当不了皇帝,也镇不住朝中臣子,所以早早地就将其封为亲王。老三胤祉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车之鉴,也不敢再搅这塘浑水,主梦江南动的退出了竞争皇位的行列。
4、四阿哥胤禛
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他的生母是德妃,曾经是宫女出身,在康熙的几个有名的妃子里面,德妃算是出身最低的了,所以直接导致自己所生的皇子,也在众多皇子中身份低微,本来在皇位竞争中没有一点胜算。
但是四阿哥善于察言观色,一直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不与任何人争抢,经常表达出自己的孝顺诚实,并且吃斋念佛。但是暗地里却一直招揽重要的人才。可以说,四阿哥是属于计谋才略型的皇子。
5、八阿哥胤禩
八阿哥的生母是良妃卫氏,和四阿哥一样出生低微,但是从小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
由于八阿哥天资聪慧,广交人才,被称为“八贤王”。后来,八阿哥的拥护者是最多的,成为了争夺皇位的最有机会的皇子,也成为了四阿哥雍正眼中最大的敌人。
6、九阿哥胤禟
他是一位心机不深,酷爱西方科学技术的皇子, 自幼好学嗜读,喜好发明。他对皇位没有贪念,始终以辅助者身份出现在夺嫡事件中的皇子。九阿哥与八阿哥排序相近,所以两人自幼一起玩,九阿哥一直跟在八阿哥身边。后来九阿哥成为了八阿哥的忠实支持者。所以一直被雍正忌恨在心。
7、十阿哥胤䄉
十阿哥是皇贵妃所生,在地位身份上,他是仅次于二阿哥的皇子。虽tan60度然地位高,但对于皇位没有太大的念想,但是他和八阿哥走得近,虽然表面一直保持中立,实际上他还是佩服八阿哥的,勉强算个八爷党。雍正即位后,他就被圈禁革爵。
8、十三阿哥胤祥
他是众多皇子中,雍正的唯一支持者。早年的时候,他和四阿哥是亲密无间的兄弟,由于十三阿哥看不惯,其他几个阿哥抱团排挤其他的皇子,所以他就一直支持的四哥,在雍正登基后,加封他为怡亲王,处理着朝中大事,也是雍正皇帝最信任的人。
9、十四阿哥胤禵
虽然他与雍正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并不好,后来他却和八阿哥走的很近,成为了忠实的八爷党。在雍正继位后,念他是同父同母的弟弟,雍正没有怪罪他,把他打发去终生守皇陵。
介绍完9个皇子的情况,大家一定会有2个疑问。
疑问1、为什么大阿哥是康熙皇帝的长子,却立了二阿哥为太子?
在清朝,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正室的妻子,但是可以纳很多的妾。妻生的是嫡出,妾生的就是庶出。这是在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这样的,不光是清朝。
只有正妻生的嫡子才有权继承家业,妾生的庶子是无权继承家业的。所以妾的身份很低,直接导致妾生子的地位也一样低。所以古代的立嫡不以长就是这样的,就算妾生的孩子比嫡长子大,他也不能继承正统。
在皇家同样也是这样的规矩,以皇后为嫡,以妃嫔为妾。但在皇家有不同的是,皇帝可以先娶妾,空着后位,日后再娶皇后。所以大阿哥虽然是长子,但不是嫡出,不能做太子。而二阿哥虽然不是长子,但是他的母亲是皇后,所以他是嫡出,就被立了太子。
疑问2、这九个皇子到底分成了哪几派?
在最初时期,这九个皇子分为了5派,有“大千岁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在这其中,“八爷党”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所以在雍正看来,八爷党是他最大的敌人。
其实每一位阿哥都有谋求皇位的愿望。只不过有些人野心大,有些人野心小而已,还有的一掂量自己的势力和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就觉得自己没戏,早早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到最后,其实最又机会夺得皇位的就是,四阿哥和八阿哥了。
“八爷党”,最核心成员分别是九阿哥胤禩、十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他们三人都是助八阿哥争皇位的,他们自己并无野心。
“四爷党”成员是十三阿哥胤祥,他自己也无意争位,是雍正的忠实支持者。
至于其他的皇子,也清楚皇位轮不到自己,加上他们也无此奢望,于是安安稳稳地当着自己的亲王,跟谁也不搀和,保持中立。
1722年,康熙帝驾崩,不久,遗诏公布。皇四子胤稹被确立为新皇帝,即雍正皇帝。胤稹的继位让清廷内外动荡不已,引发世人纷纷地讨论,坊间甚至传出了的“改诏说”。
即认为康熙皇帝原本想要把皇位传给十四子胤禵,但皇四子胤稹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篡位阴谋,联合隆科多,把诏书里写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由此夺取皇位,登基为帝。
而坊间盛传的“改诏说”按常理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按照清朝诏书的书写格式,允禵写作“皇十四子”,胤稹写作“皇四子”。
第一个“皇”字不能省略,所以不可能在诏书中只写“传位于四子”。而且,清朝的遗诏不止用汉字书写,还要用满文进行书写。满文的书写是由字母拼成的,“皇四子”与“皇十四子”的字母组成是有很大差异的,雍正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把满文的字母进行修改。所以“改诏说”是不可能成立的。
实际上是雍正表现比较好,深得康熙的信赖。首先,雍正在继位前,对康熙是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和孝顺,因此深得康熙的喜欢。
其次,在兄弟门争夺皇位之时,虽然雍正也有心思,但是他特别能忍,他摆出一副无心求政事、甘心事农田的姿态,更是深得康熙的喜欢。于是,雍正就不声不响一步一步地获得康熙的认同,登上了皇位。
雍正登上了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解决当初和他争夺皇位的几位王爷,防止他们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雍正的兄弟们,在争夺皇位之时有的人已经丧命,幸运活下来的也在雍正登基之后受到了清算。
大阿哥一直囚禁至死,死于雍正十二年;二阿哥被废太子后,从康熙朝开始,就一直被禁锢于咸安宫,雍正继位后第二年病死;三阿哥。
由于他与太子走的近为由,雍正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雍正十年病死;五阿哥,雍正继位后借故削其封爵,雍正十年病死。十阿哥,算是隐藏的八爷党,因惹怒了雍正,被革职带回京师拘禁。
剩下的就是雍正最大的对手“八爷党”,对 雍正来说,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就是雍正的眼中钉, 雍正皇帝坐稳皇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各种借口削去了八阿哥和九阿哥的王爵,并将其双双圈禁于狱中。
对于十四阿哥来说,由于他是雍正的同母弟弟,雍正碍于太后的情面不得不对他网开一面,雍正没有怪罪于他,把他打发去终身守护皇陵。
而八阿哥和九阿哥就没那么幸运了,为了羞辱自己的昔日仇敌,雍正更是将八阿哥改名为“阿其那”,意为“猪狗不如”,将九阿哥改名为“塞思黑”,意为“令人厌恶”。 这对于出身皇家,犹如天之骄子的两位阿哥来说,是多么严重的精神侮辱。
雍正四年9月22日,九阿哥死于狱中,终年43岁,史书记载是“病逝”。同年10月5日,八阿哥死于狱中,终年45岁,史书记载也是“病逝”。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皇子的最后下场都很凄惨,那么当时支持雍正的十三阿哥结局怎么样?
其实,在九个皇子争夺皇位期间,雍正的唯一支持者就是十三阿哥,虽然雍正对其他皇子很残忍,但是他还是很感激十三阿哥的。
在雍正即位后,雍正对他非常的信任,封他为亲王,让十三阿哥实权管理朝中的大臣。这也是所有皇子中,最好结局的一个皇子。除了他之外的所有皇子,都受到了雍正一定程度的惩罚。可见雍正是多么的看重和信任十三阿哥。
八阿哥和九阿哥都是死在狱中,而且死亡时间又如此相近,都是死于雍正四年,这不禁让it名词人猜测,他们真的是病死的吗?
所以当时很多人纷纷猜测,坊间一直有传闻说,八阿哥和九阿哥根本不是自然死亡,而是遭到了雍正的毒杀,但由于并无证据,所以这也只是揣测而已。民间传言都不可信,还是要有证据为凭证,所以他们的死因也成了一个历史谜团。
直到100多年之后,末代皇帝溥仪和弟弟溥杰,在玩耍中无意发现了这个雍正的密旨,终于揭开了这个九子夺嫡事件的真相,如今溥仪发现的这份圣旨,证明杀死二人的凶手就是雍正,但是因为牵扯到自己爱新觉罗的先帝,这件事情一直就埋藏在溥仪和溥杰的心底,一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直不敢公布这个秘密。
当溥仪到了晚年,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提到了这件事情,但是由于那封密旨并不在自己手中,没有事实证据,所以只是简单提到自己发现了雍正的密旨,并没有把密旨的内容写进书里。
可他的弟弟溥杰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他在采访中向历史学家贾英华陈述了这夺冠 电影件事的始末,结合溥仪透露的消息,人们几乎可以确定这件事的真实性。
贾英华表示,虽然没有找到诏书,但是这两个皇族后裔的叙述非常一致,也是可以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的,他们也没有必要欺骗世人,去诋毁他们先帝,毕竟那可是爱新觉罗的皇室尊严。
后来,也许是怕历史真相被埋没了,溥仪还特别给贾英华寄来一封信,证明溥杰所说的是真话,证实了密诏的内容。
至此,这一桩百年疑案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为两位皇叔平反,恢复了他们的皇室身份,还让他们改回了原名。
作为父亲的死对头,曾经被父亲雍正削去宗籍的八爷和九爷,乾隆为何要违背父亲的旨意,原谅了两位皇叔呢?
原因有二:
1、为了父亲雍正帝赎罪
其实,在雍正的晚年,他已经产生了悔恨和内疚,就是因为雍正当时违背了康熙的意思,在坐上皇帝以后,不仅对自己所有的兄弟算了旧账,甚至还毒死了八弟和九弟。康熙在天之灵肯定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作为一国之君,虽然有了忏悔,但是也不能将真相公布于众,这等于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找个适当的时机为八弟和九弟平反昭雪,所以他才在晚年把自己这个心愿告诉了儿子乾隆。而乾隆也是在40多年后,自己的江山已经十分稳固之时,才将雍正的遗愿付诸实施。
然后他把当年的历史真相也一并藏在一个佛龛里,也表达了雍正想要忏悔赎罪的本意。
2、为了自己的名声
在雍正时期,因为雍正皇帝执政过于严苛,朝野上下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胆战心惊,在坊在雍正时期,因为雍正皇帝执政过于严苛,朝野上下人人胆战心惊,在坊间,甚至有老百姓称雍正皇帝为“暴君”。
而乾隆继位后,他确实感觉到了父亲有些做法确实不妥,所以为了改变老百姓对他的看法,他不但废除了一些雍正时期的章法,而且还为两位皇叔平反昭雪,不仅帮父亲忏悔赎罪,同时也展现自己非同一般的恢弘气度,给自己留了一个好名声。
可以这样说,乾隆皇帝的这个操作,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即为皇叔平反,而且也不必公布当年的真相。应该是最完美的结局。但是乾隆皇帝怎么没想到,在百年之后,末代皇帝溥仪会大胆的打开这个密旨。
溥仪在发现密旨之后,悄悄地放回了原位,他心里清楚,这关系着大清的重大秘密,所以在之后的几年,他再也没有回来取这个密旨。
直到1924年11月5日,军阀冯玉祥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皇宫紫禁城。
溥仪在离开之前,借口去养心殿拿自己的蛐蛐笼,事实上,他当时并不是找蛐蛐笼,他是打算把那个密诏带走,毕竟是大清王朝的秘密,不想被别人发现,但是尽管溥仪找了很久,却一直没有找到。
溥仪离开皇宫后,曾经多次寻找当年宫里面的人,一直在打听询问关于这个密诏的下落,但是一直没有任何的消息。只是听到一个太监说,当年出宫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宫女揣着一个黄纸包,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一直找不到这个宫女的下落。
多年以后,清朝皇宫已经成为了故宫博物院,溥仪晚年的时候,多次去参观游览故宫,每次走到养心殿的佛龛处,他在那总会停留好久好久……
这封密旨,到底在何处?
也许是被别的皇室成员发现后,销毁了。
也许真的被宫女带出了宫,遗落在民间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0:3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e296ace45e260d63e6b443110fbe0fc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溥仪说过雍正继位真相(真实的雍正有多狠如何继位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溥仪说过雍正继位真相(真实的雍正有多狠如何继位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