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各地名称由来
太原各地名称由来
龙城太原城的龙头和龙尾
“太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此后的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但仅为地
理上的泛称,并非专指一地,其实际处所不尽相同。战国末年,秦国在汾
河中游设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谓之太”,“高而平坦谓之原”之意。此
乃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取名之缘起。秦汉及以后各代,均于汾河中游置太原
郡、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区遂有“太原”之专名。晋阳
(太原)古城979年被宋太宗烧毁,后就搬到唐明镇(就是现在的旧城街
到庙前街附近),后来逐渐扩大为今天的市区规模。太原出过很多皇帝,
按风水学说,太原北面的系舟山是“龙角(龙头)”,南面的龙山、天龙山
是“龙尾”,太原是“龙身”,宋太宗怕太原再出皇帝,所以就切掉龙头龙
尾---派士兵铲去上述山的山头,并在太原城中建丁字街就是为了“钉”住
龙脉。
太原阳曲县搬家的过程
①东汉末,由今定襄县移于太原县北45里阳曲湾,即今太原市阳曲镇。
②北魏时,移于木井城南四里,即今阳曲县洛阴村。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
县。
③隋开皇十年,移于木井城东北40里,即今阳曲县古城村。十六年,改
阳直县为汾阳县。
④隋炀帝时,改汾阳县为阳直县,移于木井城。
⑤唐武德三年,于木井城西15里置汾阳县,即今阳曲县黄寨镇。
⑥宋太平兴国四年,移于三交口,即今太原市十里铺。
⑦金天会六年,移于太原府城,即今太原市区。
⑧1948年11月阳曲县人民政府迁驻黄寨。
太原特色的城中村
寇庄(南内环街),IT之村
亲贤(亲贤北街),饮食之村
后北屯(漪汾街),娱乐之村
北张和许西(附近有十多所大学),大学生之村
小王村,(南内环街),彭村,(和平北路)临县人之村
郝庄(朝阳街),服装商业之村
太原街道之最(市区内的)
最宽的街道---龙城大街110米
最窄的街巷---草市街平均1米,最窄处0.7米
最长的街道---滨河东路17000米(17公里)
最短的街道---绿柳东巷和后营坊头条,都是20米
得名最早的街道--智家巷(北宋末年)
街名字数最多的街道--桃园南路西里南一(二、三)条9个字
街名字数最少的街道--柳巷靴巷都是2个字
街名笔画最多的街道--桃园南路西里南三条共71划
街名笔画最少的街道--一人巷共11划
太原市区内的颜色街道(现存的)
红沟路黄陵路白龙庙街黑土巷金刚堰
绿柳巷
太原的数字地名(序数词不算)
一人巷二市场三圣庵四岔楼五福庵六平巷七府坟八吊沟韶九巷
十里铺街百货市场(已消失,在柳巷西)千家坟
太原村落街道地名的由来
尖草英语顺口溜 坪原来是太原城北面的荒地,多生野草,据说叫菅草,既草菅人命的
的那个菅草,由于是生僻字,人们误传成尖草,所以就管这一带为尖草坪,
太钢70年前开发此地建设工厂,宿舍,渐渐繁荣起来,
万柏林得名于阎锡山的坟墓,他在太原时就想死后埋在那里,他小名万喜子,
所以有个万字,他字柏川,所以有柏字,因为帝王坟墓叫陵,圣人的叫林,官员
的叫墓,百姓的叫坟,而他自认为是山西在关公之后的又一个圣人,所以有个
林字,合起来就是万柏林,基本跟柏树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坟地肯定有松柏
的,
因为他1949年后去了台湾,实际坟地就没有建
亲贤乡、村名。古称凤凰村,道光《阳曲县志》记名“亲贤村”,取《四
书》“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之意。
现为中国十佳小康村。
大、小王村村东有明颖国公傅友德墓,俗称王墓,故名王村。傅墓丘大
于小王村的坟墓,称大王村,后出现小王村。
后王村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原名沟子里村。民国初年,由于该
村与小王村均属大王村管辖,而且该村建于大、小王村之后,故名后王村。
前、后北屯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载名前北屯村。据传:明朱元
璋在位时,在此实行驻军屯田政策。军队分驻南北两部分,称南北两屯,
北屯分为两个自然村,按方位名分前、后北屯。
瓦窑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修惠明寺塔,取其地之土作瓦,而
工匠用以烧制砖瓦,渐定居成两村,按方位称北瓦窑、南瓦窑。
千峰路原系农田耕地。一九五六年,随着太原工学院的兴建而开拓成路。
因驻有太原工学院,群众习称工学院路。一九八二年太原市革命委员会办
公厅60号文件以石千峰(是西山的顶峰)命名为千峰北路。
漪汾街很好解释的,漪就是水波纹,漪汾就是汾河的水波,
“下元”雍正年间,古交的磨石村和北石村的刘、王两人来柳圪垛的下
处定居,种菜成园,故名下园,后来俗称为下元
芮城村:村南原有一片洼地。五代时,洼地北边建有一座小城。《中华大
字典》解:芮,水洼之意,又解为小。因城小而又建于水洼旁,故名。
棘针村:此处旧为晋阳古城之前故唐城遗址。晋阳城扩建后,故唐城南半
括入州城,北半荆棘丛生。故名。
南、北堰村:分别处沙堰南北段而名南堰、北堰。清《太原县志》:
“沙堰,在风峪口,先年筑,以障风峪暴水。”
东、西太堡村:原名太堡庄,为汉清河太后的堡子,故名,有清河太后墓。
唐贞元间(785年~805年)建太堡庄千福寺。以寺分为东西两村。
清道光《阳曲县志》记曰东太堡庄、西太堡庄。民国初年称东太堡、西太
堡。
东社村:“社”为古代地方区域名。《周礼》载“二十五家为社”,《管子/
乘马》亦言“方六里合之曰社”。因村居“西社五村(上庄、下庄、王家
庄、袁家庄、西南寨)”之东,故名东社。
南社村:得名见东社。
大岩村:此地有一块很少见的大岩石而得名。1877年张姓人家来此定居。
红沟村:因沟内土质呈紫红色,故名。
九院村:早年村中有九户人家建同样的九个院子,故名。
官地村——相传解放前有姓路、姓郭两家合开一煤窑,后两家把煤窑卖给
一个姓官的,故名官地。
河龙湾——相传这里原是大虎峪的一片耕地,两旁无防水坝,每下大雨,
洪水倾入虎峪沟,经河口流出,淹没庄稼,造成水灾,习称此地为河涝湾。
后因“涝”与“龙”谐音,改名“河龙湾”。
九院村——相传此村有九户人家,同建一样的院落,故名.
狄村以姓氏而名。唐宰相狄仁杰故里。道光《阳曲县志》载,狄梁公故
里碑,“在狄村官道西,康熙年知县戴梦熊立,道光六年邑人张廷铨重修”。
碑北,原唐梁国公祠旁有一古槐,传为狄母手植。道光六年(1826年)邑人
张廷铨撰记立石,题曰“唐槐”。
呼延村元称呼延社,道光《阳曲县志》作呼延村。相传此地为宋将呼延
赞的养马场。村建于呼延氏宅院地址,以呼延为名,明清时,山西省按察
使,掌管司法,简称察院。这里地处察院之后,故名。呼延村是宋朝南征
猛将(梁山好汉双鞭呼延灼),的故居,
兰村因为附近长有兰花,所以得名兰村,由于有两个兰村,所以北面的一
个就叫上兰村,南面的是下兰村
神堂沟村:村址在土沟内,因距沟一里处有“龙泉寺”,寺内设有神堂,
故名。
开化村:处开化峪口,故名。清《太原县志》:“开化峪在县西北十里余,
造砂锅,出石炭、石灰。”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在此建佛寺,敕名
开化。隋仁寿初(601年)改名净明,唐武德三年(620年)复改为开化,
清称法华寺。
箱子村:村中几乎全部姓张,其远祖是南堰村的读书人,屡次乡试均不中,
自觉羞赧无颜见人,遂携妻躲进西山隐居。其后生子孙逐渐形成村落,名
为“羞子适合朗诵的文章 村”,后讹传为“箱子村”。
花塔村:以寺而名。唐贞观八年(634年)村中建寺及
无垢净光佛舍利塔。佛塔又称华严塔。花、华古
均作华。寺以塔名,而村以寺名。
木厂头村:因汾水伐木放排聚集而名。
港道村:属于郝庄镇,无资料。
淖马村:相传隋末李渊巡山至此遇雨将马淖住,只得从坡前返回;宋呼家
将路过亦遇雨将兵
马淖住,夜宿烧窑洞中(俗称呼呼洞),故名。道光《阳曲县志》记载,淖
马村神清观,“地艰于水,左山下甘泉夜涌”云云;又曰“旌德怀安王墓,
在县北二十里淖马村”。
耙儿沟村:属于杨家峪乡,无资料。
伞儿树村:处古百里黑松林丘陵地,俗称黑松坡。松坡有株千年古槐,树
冠如伞,故名。道光《阳曲县志》或作伞儿树村,曰:“伞儿树,距城三
里。”
窊流村:因该村地势低洼,村边有条常流小溪,由此得名。
移村:相传明代建村,因村址多次迁移,故名。
沙沟村:因原村址在九院沙河沟壑中,故名。
南上庄村:因地势高于附近的南屯村,取名上庄。为与东社的上庄区别,
故名南上庄。
西铭乡、村名。原名西明村。相传古时村有观音堂庙,建有钟楼,庙前
有“莲花池”。农历每月初三后的几天,当日落时,登钟楼可赏月映莲花,
人称此景为“西明古月”,故以为名。后钟楼塌,莲池淤,古景无存。村
民为铭记古景,改村名为西铭。
寺底村:因位于蒙山开化寺之底下而得名。
罗城村:以城为名。《五代史》:“周师攻北汉,栅木为城,谓之罗城。”《读
史方舆纪要》载:龙山城,宋毁,“西南外有罗城,以御西山之水,俗呼
为长龙城,今有罗城镇”。清《太原县志》记作:罗城村,在县西北。
城北村:因处于晋阳古城西城之北而得名。
董茹村:无资料。
金胜村:乡、村名。十六国前赵帝刘渊在此筑城名金城。后城废,用为村
名。《中州集》载:“金王万钟,住于平晋金城里。金城,刘渊筑。”元称
金盛,明始称金胜。清《太原县志》记载:“大云寺在县西北十二里金胜
村。”
北阜村:南、北阜村处汾河滩,古黑水河两岸。南岸明代称南河滩,北岸
称北河滩。清《太原县志》称为南阜、北阜。解放后五十年代,南阜、北
阜村东移二里,沿用旧名。
古寨村:原名姑姑寨。传说后汉高祖刘知远族妹嫁此村,后刘称帝,村称
皇姑寨,又称姑姑寨。为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清《太原县
志》称为古寨村。
西寨村:因位于古寨之西而得名。
兴化村:在南堰村以东。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里陆续新建起太原化肥
厂,太原化工厂,化二建,化工设计院等化工企业。为了
解决部分家属在外地农村的老职工两地分居问题,
经ZF同意于90年代成立了兴化村,喻“振兴化学工业”之意。
小返村明朝初年移民,张姓数户从洪洞迁来。刚到这里时,见此地适
宜定居,但忧虑土地瘠薄,谋生不易。暂留数日后,继续向北,另择新址。
在别处查看后,未找到比这里优越的处所,遂返回此地定居,取名“返村”。
初建村时,只有几家,故名小返村。
皇后园道光《阳曲县志》作皇后园村、皇后园镇,又曰:薄太后驻
跸处“即今皇后园村”。又传,新莽时,刘秀败走南阳,王莽兵追至现皇
后园村,刘秀求一姑娘相救,姑娘用鸡笼将他盖住,坐在上面用衣裙遮住
鸡笼仍做针线活。追兵问时,姑娘故意支走,刘秀得救,感恩不尽,立誓
说日后登基定封她为皇后。后刘秀果做了皇帝,派官员来接姑娘,姑娘已
死。刘秀封她为皇后葬于此地,在坟前植树种花如同花园,故名。
上兰古时,河滩马兰花茂密,村名兰花村。后河滩被淹没,兰花绝
迹,改名兰村。为别于村东南之另一兰村(今属新城乡,名下兰),故称
上兰。
柏板村村居“苏村梁”南。相传早年“苏村梁”是松柏林区,木工住
此地伐木解板,故名“解板村”。至明朝时,柏树多过松树,所解木板多
为柏板,故名柏板村。
宇文村明朝时宇文氏曾在此居住,故名。
向阳村因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抗疫图片大全 状,北靠卧龙岗大梁,背风向阳,故
名。
彭村过去的历史
彭村,河西原有大小两村,大为裴村,小为瓜地坡。明朝末年,因河道西
迁,迁村于现址。村中原有真武庙,庙前有铁狮子一对(1581年造,今存
晋祠),狮座载名为裴村。清道光《阳曲县志》为彭村。但村中既无裴姓,
也无彭姓。一说,古代曾有裴姓或彭姓居住,故名。另说,因村无堤坝,
汾河澎湃,村庄即成泽国。于是因汾河水澎湃取名澎村,世代相传,后减
去“氵”旁,成为彭村。1.直到现在我们村还有大小彭村的说法,小彭村是
我们村的三队(农业生产的).2.老人们还有把"彭村"叫做"
裴村"的习惯!3.听老人们讲,我家门前有个庙,也是村中唯一的庙,后来
没了变成地主家的一部分,现在就是普通的村民家的房子了!
大井峪,小井峪因该村位于山谷之中,村中原有一井,后来不够用,就打了
一口大一些的井,故名大井峪。小井峪是大井峪的附村,故名小井峪。
南寨相传明代这里已是交通要道。有一户姓仁农民,举家洪洞县大槐树迁
来此地落户,后来居民增多,逐渐形成村庄。此且,村庄四周筑起寨栅;
又因村寨位于阳兴河之南,故名南寨。
固碾村居汾
河边,建有水碾,村庄和水碾地势低洼,有被河
水漂没之虞,明代村民筑堤,保村护碾,取永固之意,名固碾村。因居民
日多,分散居住,逐渐形成南北二村,位北者为北固碾,南者为南固碾。
道光《阳曲县志》作北固碾、南固碾。
西峪——据清《太原县志》记载为西峪,因地处冶峪之西,故名。
黄寨以古黄头寨堡演变而成今名。战国时赵狼孟邑,汉狼孟县、新莽狼
调县治。《通典》称:“汉狼孟故城,今名黄头寨。”清道光《阳曲县志》
作黄土寨。民国《阳曲县志》作黄寨镇。1948年11月始为阳曲县政
府驻地。
杨兴乡、村名。原称阳兴,处阳兴河北,故名。宋于此设古寨,传说宋
杨六郎曾在此屯戍操练兵马,(村南)六郎寨遗址尚存。《宋史地理志》:
太原府“阳曲县有阳兴寨”。《永乐大典》卷5204载:阳兴镇“在(阳曲)
县东北一百里,宋旧寨,有戍兵,今改为镇,金置酒官”。道光《阳曲县
志》作杨兴镇。
涧河,山间流水的沟为涧。因地貌得名涧河。相传,从前涧河沟内,清水
长流。后有石灰吟于谦 “南蛮子”出三吊钱把水买走。从此河干水涸,俗称贱河,后
雅化为涧河。
义井乡、村名。清《太原县志》作义井,又记村名来历为:“元武管婴年
十七未嫁,至正间避兵,其父被执,女奔救,请以身代父释。女绐曰:我
有金藏井边。众掘果得,争取之,女即投井死。后人因名其井曰烈女井。”
后为纪念此女,改为义井。
南、北堰分别处沙堰南北段而名南堰、北堰。清《太原县志》:“沙堰,
在风峪口,先年筑,以障风峪暴水。”
金胜乡、村名。十六国前赵帝刘渊在此筑城名金城。后城废,用为村名。
《中州集》载:“金王万钟,住于平晋金城里。金城,刘渊筑。”元称金盛,
明始称金胜。清《太原县志》记载:“大云寺在县西北十二里金胜村。”
南、北阜村处汾河滩,古黑水河两岸。南岸明代称南河滩,北岸称北河
滩。清《太原县志》称为南阜、北阜。解放后五十年代,南阜、北阜村东
移二里,沿用旧名。
赵庄本无人烟,元朝时,南社村有个姓赵的富户雇佣三个农民在此居住兴
建庄园,取名赵庄,后形成村落,
古城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时代。据山西历史地名录记载:“春秋时
为晋大夫窦鸣犊之食邑,后名三交寨,又称三交村,三交城、三交口”。《宋
史?太宗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命潘美屯兵河东三交口”。即此。
又传,宋灭北汉后,于太平兴国七年(928年)派任三交督署因系旧城。
故改称古城。相传古城村原有古寺庙三座,古城东街113号为其武阁,
七宿舍南有老爷庙,号称一间坊,古城西街新建3
号为福圣寺,以福圣寺最为宏伟,北有正殿,中有过殿,南有山门,山门
东侧有火神庙,占地二千七百平方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以前,村民
每年二月二日都要在此过庙会,十分热闹,一九三七年以后逐渐倒塌,于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八年全部拆除。解放初期,古城村东、北两侧均有旧
城遗迹,后群众取土挖平,遗迹消失。
文化里,这里原是一片空地。一九三○年始逐渐盖起房屋,最初住有八户
人家。其中六户是留日学生。因有文化的人居多,又因阎锡山的文职官员
在此居住。故取名文化里。
柳溪街此街原为旱西三巷。解放前,此地为旱西门外的一片荒地,乱坟
滩,一九五四年十三冶金公司修建职工宿舍,形成街道。一九五八年七月
十五日,经太原市人民委员会284号文件命名为旱西三巷。据传,宋天圣
三年(1025年),陈尧佐做并州知州。为防汾水之患,在东岸筑了长堤。
又引水围成湖泊。并在堤旁湖畔,修建亭、台、楼、榭。栽种了柳树,取
名“柳溪”,因名柳溪街。
东膳所得名于典膳所,典者,管理也,膳者,食也。原是明“晋王府”
管理膳食的地方。后沿用为街名。原统称典膳所,后来居民渐多形成不规
则的小巷道,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按方位分别为东、西、南、北典膳
所。
同成路相传一九二五年蒋介石和阎锡山协商,修大同至成都的铁路,因
宽窄之争,没达成协议而搁浅,材料一直堆放于此。后来于民国二十三年
至二十五年(1934-1936)同成铁路中同蒲路建成(即大同至永济“清蒲州
府治”风陵渡一段称同蒲铁路)。此处因曾堆入过修筑同成铁路的器材,
而名同成路。
大二府巷,小二府巷在东后小河附近,原为明代新化王朱表槏王府遗址。
新化王排行第二,故名二府。后出现派生巷,故名大二府巷和小二府巷。小
二府巷已并如东后小河,大二府巷在美特好超市后面。
临泉府临泉府巷在鼓楼街东口北端。是临泉王朱美(土容)的王府所在。
城坊街因城隍庙得名。据传城隍庙建于明初,明嘉靖十九年重修。城坊是
城隍的谐音。一九五八年修解放路截为东、西两段,东为城坊东街,西为
城坊街。
北肖墙明晋王府宫城外围筑有萧墙。据河晏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萧也,
墙为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是以谓之萧墙”,后简作肖墙。
按方位分为:“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北肖墙和上肖墙”。
文津巷西为山西大学(即现太原师专),东可达文庙,是文化荟萃之区,
故名文津巷,清乾隆时,在热河(今河
北承德)避暑山庄建文津阁藏《四库全书》,从此
“文津”二字为世沿用。
半坡街处宋建太原城内子城的西城墙遗址。宋、元时期子城被毁,西城墙
圮为土坡,称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称半坡街,民国有半坡
东街、半坡西街,并派生有半坡北巷、半坡南巷。今有半坡东街、半坡西
街及派生街巷6条。
羊市街古为买卖羊的集市,分东羊市、西羊市我们的乐园 。清代称东羊市街、西羊
市街。1958年,东羊市并入钟楼街,西羊市街改称羊市街,习惯上仍称西
羊市。
黄陵曾名王陵城。《太平寰宇记》:“太原县王陵城,有晋太原王司马辅冢
存。”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国,封司马瑰为王。咸宁三年(277
年)改封司马辅为太原王。太康五年(284年),司马辅亡,葬于此地,因称
王陵。王、黄音近,讹为黄陵。清《太原县志》:“王陵城在汾水东旧县东
北,今名黄陵村。”
龙保街这里原称钱家坟,后因坟墓增多,又称千家坟。为取吉祥、天佑
之意,改称龙保村,后因形成街道,故1982年市革委正式命名为龙保街。
后改为龙堡村龙堡街。
黄家坟没有解释,顾名思义,当地很多姓黄的,死后的坟地。
东夹巷明朝晋王朱棡在太原城筑起一座方形宫城。该处原是晋王府城正
门(南华门)东面的夹道,故名东夹巷。
精营街,是明晋王朱棡的宫城所在地。这座豪华的宫殿,在清顺治三年
(1646)焚于大火。雍正、乾隆间在废墟上修建房舍,驻扎“绿营兵”,
在太原的叫“精骑营”,久之,简称为“精营”。清中叶后,始建民宅,形
成街道。有精营中正街(并入五一路),精营西边街,精营东边街,精营
南横街,精营中横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西二道街
门内为街,门外为关!所谓关就是在城门外的街道,太原有八个城门自然就有
八个"关",大南关,小南关,大东关,小东关(不存),小北关,上北关,
水西关,旱西关!但是实际还有一个关,是新南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大
南关是独立的一个城,就是上面明朝太原图中的南关城,他的外面是小南关,
而新南关是在新南门(首义门)外的关!
太原以前妓院集中的地方在旧城街,旧城街及头道、二道、三道、四道巷,
是解放前的红灯区!有众多妓女院,并驻有妓寮所。
南华门和南肖墙,朱棡于洪武十一年(1378)来到太原,即在今精营街一
带修筑王府“宫城”。“宫城”是一座方形土城,辟四门,东边的门叫东华
门,西为西华门,南为南华门、北为后宰门。
明晋王府宫城外围筑有萧墙。据河晏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萧也,墙为
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是以谓之萧墙
”,后简作肖墙。按方位分为:“东肖墙、西肖墙、
南肖墙北肖墙和上肖墙”。
城西处宋平晋城遗址西,故名。
通顺巷位于解放路与帽儿巷之间,北通鼓楼街,南通钟楼街。原名鸡鹅
巷,当为明代以前买卖鸡鹅的集市,故名。清时,巷内相继开设钱庄、商
号,为求生意通达顺利,改称通顺巷。民国至今仍称通顺巷。
兴隆街位于解放路与庙前街之间,并与之平行,北通西羊市街。宋代以
后,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当时已成为商业中心,取买卖兴隆通四海
之意,故名。又因与原大南门街(今解放路)并列,清代又名小巷子,民国
时改称兴隆街。
宝林寺(东十方院)位于大东关街25号。始创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
筑。寺坐北朝南,有山门、正殿、厢房等殿宇14间,占地面积625平方
米。大殿面阔五间,硬山顶,琉璃剪边。存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告示
碑1通,石碣2方。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庵位于庙前街41号。始建年代不详,现为清代建筑。庵坐北朝南,
前院已废,仅存后院,有殿堂9间,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主建筑为三开
间观音菩萨大殿,挑檐歇山顶,砖木混合结构。观音塑像“文化大革命”
时期被毁,山门及其它建筑已无存,现为民居。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新道街,东西折南走向:东起上肖墙,西折南至府东街。新道街是清代冀
宁道府,从府门前向东、东开辟一条通向临泉府的新道,故名“新道街”
沿用至今。
猪耳朵巷,南北走向:南起天平东巷,北不通。据说早年巷内居民多以加
工、经营熟猪头肉为生,为与猪头巷区别,故名猪耳朵巷。
东太堡,土筑的小城。所谓太堡,指的是汉代王太后的堡子。汉高祖11
年(公元前196年)封其子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刘恒即帝位(汉文帝)
后,又封其子刘参为代王,迁都清河。1961年东太堡发现汉清河太后墓,
墓中有铜钟、钴、鼎,并有重半两古钱42斤。唐贞元间(785年~805年)
建太堡庄千福寺。以寺分为东西两村。清道光《阳曲县志》记曰东太堡庄、
西太堡庄。民国初年称东太堡、西太堡。以太堡命名的村庄有截图英文 东太堡村、
西太堡村,街巷有太堡街、东太堡、西太堡及派生街巷2条。
拐角村在新建路北口路西,北沙河以南,金刚堰路以东,自来水厂以北的小片
区域内,因为在太原城墙的西北墙角处,所以得名.1886年汾河洪水暴涨,
冲决了城西堤堰,拐角村,旱西关,水西关,大南关皆被水淹。现有街道名拐角
巷。
坞城,清顺治《太原府志》作“乌城”,亦作“邹城”。《说文》中“坞”、
“邹”、“鸟”均发“鸟”音,古同音可假
。《后汉书马援传》有“缮城郭,起坞候”。注引
《字林》:“坞,小障也,一日小城”。据此,坞城最初当为一个有军事意
义堡垒之设施,后住房增多,遂冠城名。
教场巷,南北走向:南起东华门街,北至小东门街。教场巷始名于清朝,
是清驻军“精骑营”的演武场,分大、小教场。大教场现为省军区宿舍。
相传小教场于清末迁入居民,形成街道,称教场巷。并将东华门街的一段
并入(今15号以南)。解放前一度改名“工程师街”,解放后复名教场巷。
经太原市人民委员会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日3号文,正式命名。工程师街
是清末修筑正太、同蒲铁路时,外籍工程师在教场巷建宅居住。因名为工
程师街。
上肖墙,南北走向:南起西肖墙,北至北肖墙。上有墙一带,地势较高,
从西华门和新道街往北形成上坡,故称此段路为上肖墙。
活牛市,旧为买卖牛的市场,北接麻市街,南接南市街。清代、民国称活
牛市街。1955年并入解放路。即现在解放路的钟楼街到开化寺街路段。
解放前河北里一带是坟地、瓜菜地和乱石滩。清末有几户河南、河北的逃
荒人在此居住,后定居此地。1956年太原铁路局在此修建宿舍,形成土马
路,因为位于北沙河北岸,所以命名河北里。
金刚堰(里)据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宋时在太原城西汾河东岸筑堤护城。
明清将堤坝修筑为“长、堤、永、固、汾、水、安、澜”八段河堤,以防
汾河水患。其“长”字段河堤始于今金刚里一带。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汾河决口,水淹入城内,而这段河堤却安然如故。人们赞誉此段工程坚固,
称为“金刚”堰。又说,筑堤时以粗瓷大瓮为基础,故俗称“金缸”堰,
后变成金刚堰。解放后,修路时曾在此掘出瓷瓮残留物。八十年代初期,
在金刚堰一带建成宿舍区之后,即以为名为金刚里。
旱西关太原古城,西有二门。一为阜城门(即旱西门),一为振武门(即
水西门)。阜城门地势较高,汾河涨水,常从振武门流入城内。故称振武
门为水西门,称阜城门为旱西门。门内称门,门外称关,故名旱西关.
太原的两座南城们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
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相
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运城盐池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
承迎南风的恩泽。于是,两座南门分别被命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
在五龙口西段北侧二三十米处,沿北同蒲铁路东侧,有一潭积水,五龙口
这个名称,便和这潭积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龙口,当地父老相传,这潭积水早年
本是一片洼地,和太原城东部边山的五条山沟(殷
家沟、郝家沟、大枣沟、小枣沟、耙儿沟),脉通络连,每逢夏秋雨季,
雨水和山洪,沿着五条山沟注入洼地,酷似五龙吐水。这样,年复一年,
积少成多,便形成了这潭积水。人们便根据这种自然地理形态,把五条山
沟比做五条龙,给这一汪积水的洼地,取名“五龙口”,久而久之,沿演
为地名。
许坦,这里原是一片水潭。因当地人的口音“水”与“许”同,“谭”与
“坦”同音,遂误认为许坦。清光绪年间,修正太铁路,将许坦村分为东、
西两片。
牛站村,这里在元朝是站赤(驿站),有一老人在这养了一群牛,故建村
时起名牛站。
馒头巷这里在宋代系开设包子铺的地方。宋人所谓的馒头,就是今天包
子一类的食品,故名馒头巷
炒米巷明朝时这里加工食品、粮食之类的炒豆、米花,故名炒米巷。
长风街,形成于三十年代东末,位于三营盘之西,曾名为三营盘西街。1982
年9月,市革委命名为长风街,取“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三营盘,现
为地城名称。日军侵华时,在此设置军营,后阎锡山骑兵部队亦驻于此。
营盘为军营之俗称,该营盘位于二营盘之南,故以顺序称之为三营盘。
郭家巷抗日战争前,阳曲绅士北郊水沟村郭氏家族在这里建房居住,形
成此巷,故名郭家巷。
半坡街处宋建太原城内子城的西城墙遗址。宋、元时期子城被毁,西城
墙坍塌为土坡,称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称半坡街,民国后
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并派生有半坡北巷、半坡南巷。
天平巷有天平东巷、天平西巷、天平南巷。三巷形状如天平,故名。天
平东巷东通麻市街(今解放路),北折与天平西巷相通;天平南巷与天平西
巷呈丁字形,折而西与半坡东街相通。
坝陵桥明晋王府地地址在今肖墙之内。今坝陵桥一带当年还是荒草野地。
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下。北面高于王府,为防水患,挖壕垒坝,以保王城,
坝上有桥,通往王府北便门(即后宰门),坝外一片荒无人烟。王府侍从
官司员列后,陵墓葬于坝上。此为坝陵桥名称来历传说之一。关帝庙通
往对面对台的路上有一座三孔桥。河南许昌西门外有灞陵桥,传说关公曾
在桥上挑过袍。故引称三孔桥为坝陵桥。桥址在今坝陵桥小学门前。此为
传说之二。明清时,坝陵桥带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一片荒凉。一九一二
年始建房,迁入居民,逐渐形成街道
请问奶生堂的来历。清光绪《阳曲县志》载:道光年间,曾设有育婴堂,
为哺养幼婴的机构,故取名奶生堂。
敦化坊原名东马房,系
明晋王朱棡妃子谢氏的陵园,西设享堂。往来吊
祭乘用的马匹圈养之地叫马房,孝堂东为东马房,亦称东马棚。明神宗年
间,居民逐渐增多。清朝的一个姓张的进士在此修“思居别墅”(今敦化
坊卫生院)时,认为“马房”名不雅,遂以谐音改为东化坊,后逐渐演变
为“敦化
学府街,曾用名坞城东街、坞城西街、形成于五十年代初。原以坞城路为
中心,分东西两条街,东称坞城东街,西称坞城西街。因山西大学座落在
附近,1982年9月市革委统一命名为学府街,意即学问荟萃之所。
师范街,这里原为农家小道,1985年扩展为碎石路面,因原山西师范学院
(今山西大学)校址座落该街东端,故命名为师范街。
另外原先省政府西门外的解放路路段即省实验中学门口解放前也叫师范
街,后来并入解放路。在候家巷太原师院旁还有一条师范巷。
鱼池街清称大新街。1886年汾水淹太原城,大新街积水成池。民国初年,
桐旭医院院长南培兰围池养鱼,名养鱼池。后填池建宅,大新街更名鱼池
街。
五拐巷因为要从巷子的一头到另一头,得拐五个弯。
柳巷,相传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
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
以逸待劳,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亲自化
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
探得。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
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
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
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
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人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
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
作哑,将他们哄走。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
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
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
心护。”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
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
深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
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
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
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
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
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
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
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凉爽惬意。于是,一个
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东陵里所在青年路解放前叫满洲坟,是满族人的固定坟地,后来迁走坟墓
建成青年路,东陵里本无名,因在几十年前在此巷东口发现一座大型陵墓,
后得名东陵里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11:3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e151438246e374209031dccd5a8903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太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太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