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滨海绿地铺装景观的空间艺术构成分析
刘洋;林红越;刘燕
【摘要】通过对湛江市滨海绿地的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宜人性的场地,分
析铺地材料在满足不同空间的使用要求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功能,同时还要遵循一定
的美学原则,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形式,完善城市景观。
【期刊名称】《广东园林》
【年(卷),期】2011(000)003
【总页数】4页(P36-39)
【关键词】铺装景观;滨海绿地;空间构成;宜人性;个性空间;湛江;广东园林
【作者】刘洋;林红越;刘燕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外部空间由地面、垂直面及顶平面这三个维度的影响而构成,主要表现在地形、植
物、建筑等几种园林构成要素的多种不同组合形式上,而铺装作为地面的一种表现
载体,在构成正确减肥方法 空间形式、营造空间气氛,以及满足场地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美学方面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湛江地处广东省最南端,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整个城市的西部依托大海。目
前的滨海绿地北有金沙湾观海长廊,全长2111m,途经中澳友谊花园;南有渔港
公园、霞山观海长廊、海滨公园,形成一条景观链。这些绿地已成为当地人休闲、
游戏、锻炼的好去处,也是外地人旅游的必选之地。根据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
中提到场地的宜人性,这样以水为主体的场地,要吸引游人,主要的任务是使水的
视觉和实用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空间一定要适合需要[1]。所以需要使营造空
间的诸要素与功能真正和谐,而铺装是人们最直观接触的一种媒介,铺装景观设计
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场地的宜人性。
本文通过湛江滨海绿地的调查,分析不同功能区域所使用的铺装材料以及其对空间
的影响和对游人的心理暗示作用,使读者直观认识粤西地区滨海绿地的铺装设计,
为未来城市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引导游览路线
滨海绿地是一种线型区域,主要的景观模式以游步道为主,重要节点位置设计为大
小不一的广场,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态绿地,创造一轻松、愉快的环境。因而道路的
线型设计与铺装的配合是贯穿整个景观带的重要环节。
铺装具有指明方向、提供游览路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作为游步道的路面材料。湛
江的滨海绿地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游步道铺装材料就是烧结砖和楔形花砖,这两种材
料既坚固耐磨,又经济朴素,而且还具醒目的暖色调与成片的海水蓝、植物绿相组
合,使长距离的沿海路线不会枯燥乏味。
1.1线型引导
游步道常用的纹样为烧结砖平铺,有齐铺和交错铺两种,总体线型朝向行走方向。
这种形式强调道路的交通作用,利用透视原理对人感官的影响,使游人视线集中于
前方,加快行走速度。若铺砖总线型与视线平行,则指向性明确,强调进深空间,
道路前方必然有重要景点,而道路两侧的景观相对较单一。若线型与视线方向垂直,
则突出横向空间,加大观赏面,预示着道路两侧,有景可观,同时也起减缓游览速
度的作用。后一种路面一般比前者宽,多用2m以上,可散步也可随意停下观景
而不影响其他行人。
1.2纹样引导
每一块机制砖因自身的形状及与相邻模件有多种合方式,可形成一个连环套[2],
而且色彩丰富。湛江滨海绿地常见的形花砖就有白色、红褐色、黄色、绿色、灰
色。铺装纹式与烧结砖相同,常用的有人字纹、平铺。图1所示位于霞山观海长
廊远海近街的位置,临海侧被红树林覆盖,欣赏不到最佳海景,通过地被及大乔木,
界定开敞空间和充当景点,乔木冬季落叶后形成完全开敞的空间,红白两种反差大
的颜色所构成的空间气氛轻快、活泼、明亮,与植物配置相得益彰,诠释出空间特
性。虽然铺装纹理采用了没有方向性的人字纹,但是通过颜色的对比,营造出强烈
的指示性和引导性。图2所示道路左侧为大型模纹绿篱,右侧为观海长廊中段的
观海台、大草坪,是整段绿地最大的活动区,大草坪既突出生态功能又满足活动需
要,是观海、放风筝的最佳场所,并且有主要景点——红嘴鸥球形雕塑,是整段
绿地的控制性景点。地面铺装通过白、红、绿三种颜色用最简单的平铺形成与行走
方向垂直的视觉效果,将人的视线向道路两侧牵引,控制游览节奏,突出主景区和
主景点。
2控制游览速度
同一种砖通过色彩、组合方式的变化,刺激人的视觉,导致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也
就是心理学中的知觉[3],是人无意识的一种本能反应。鉴于此,园林设计与心理
学也是紧密结合的。那么,除了上述几种普通砖的形式,最具湛江特色的铺装有浆
砌块石、卵石,还有青石板,都能以不同的方式控制游人的行走速度。
2.1材料质地的影响作用
质地粗糙或者光滑直接影响着行走速度。湛江金沙湾和霞山观海长廊都有一段沙滩
戏水区,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而且还为假日观看赛龙舟项目提供场地。沿岸使用
浆砌块石堆叠出台阶,既可作为下沉式空间的过渡区域,又可为人们提供静坐、观
海、聊天等休闲活动的平台(图3)。表面凹凸不平,人们在该空间可以放慢脚步
或停留、小坐,为丰富多彩的游戏、体育活动[4],提供自然状态的场地。
另一种具有海滨城市特色的铺装材料就是卵石,既有地域特色又经济耐磨,其个体
表面光滑,但组合效果却很粗糙。《园冶》中讲到:“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
大小间砌者佳[5]。”由于其表面摩擦力大而滞缓行动,故而多用于不常走动之处,
而且最好是大小相间铺砌。霞山观海长廊有条专门的健康步道(图4),供人们停
留下来悠闲地享受足部按摩。渔港公园有一条“情人路”,将卵石直接铺撒于基础
上,无水泥砂浆固定,具有活动性,是一条软性路面,如此阻力更大,行走困难。
正因为这种疏松、粗糙的特性,营造一种自然朴素、悠然自得的空间气氛奥迪广告 ,故而适
于滨海绿地这种非正式场所,成为渔港公园的一处标志性景点。
图4卵石健康步道
图5渔港公园入口广场两个功能区的地面铺装
2.2铺设尺寸的影响作用
行走频率通过人脚的落点和步伐的大小来控制[2],这两个环节受铺地材料的宽窄
大小和铺设间距的影响。霞山观海长廊有一段坡地,高程变化仅有约35~40cm,
但坡度较陡,采用石板周末愉快短句 铺成汀步。此处空间开敞明亮,坡底较缓处石板间距较宽,
游人调整较大步伐可放慢前进速度;坡道路线与等高线斜向垂直,虽便于行走,但
由于铺设间隔较窄,游人必须以相对较小的步伐加快频率快速通过。上了坡顶地势
逐渐平坦,并有一处雕塑景点——驯鲨,石板的尺寸与间距都相应增大,可使游
人再次放松神经,放慢步伐仔细赏景。由此,可看出同一种材料通过调整它的大小
及间距,会控制行人或紧张或松弛的节奏,与周围环境及空间形式相协调。
3划分空间尺度
改变铺装材料的种类、色彩、质地、组合纹样,空间的功能和性质也相应改变。渔
港公园入口七星广场有两部分功能,南广场主要是集散功能,北广场是供人游戏、
观赏的旱喷杨梅英语 泉广场。集散广场处于渔港公园和观海长廊的交界处,承载较大的人流
量,因此选用2m2m的黄色砾石方砖铺砌而成,此材料抗压性强、耐磨、密度
大、造价低。如此大尺寸的材料与广场的功能相协调,而且表面无明显变化,可作
为朴素的背景来衬托该广场的主景——“海之恋”雕塑(图5)。喷泉广场由于其
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更活泼、亲切,所以在相同的砾石方砖接缝处加入青石充当间隔
条,形成网格状铺地。两个广场实际面积相似,但由于分隔条在颜色和尺度上的对
比,使视觉空间变得零散,富有动态感和宜人性,吸引游人长时间驻足,观赏喷泉
或在水中嬉戏。
每一块铺料的尺寸、形状、间距以及组合形式都影响着人的视觉,转而影响空间的
比例。形体大的材料使空间变得宽阔、开敞;尺寸小的铺料会使空间产生紧迫或亲
密的氛围。
入口处广场,由于其要满足较大人流的集散功能,以及公园的尺度形象,故经常使
用大面积的主体材料来统一全局,而且材质尽量粗糙,放慢游人的行走速度,延长
滞留时间,这样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吸引游人的注意力,使地面景观自成一景,
提高空间使用率。
金沙湾观海长廊入口广场的主体部分,大面积使用红砖来控制整条绿地的铺装景观
基调,形成扇形图案,边界及枝干部分用黑色大理石围合。为突出由点到面的变化,
大理石铺砌的线条起过渡作用,暗示由城市街道的一个切入点,进入绿地系统广场,
再过渡到大海的展开型序列。线条总体呈辐射状,指明前进的方向,也将人的视线
拉向更广阔的前方,暗示绿地系统向广场两侧延伸,同时也调节大面积使用红砖引
起视觉上的单调性。两种质地、色彩对比明显的材料相配合,控制游人的游览速度,
而且线与面的对比,也明显地将整个空间分隔,比实际面积在视觉上要小,营造一
种容易感受的空间。
4创造艺术个性
创造个性空间的艺术美,是铺装设计追求的真谛。地面通过铺装材料的渲染形成易
被识别的、独特的图案或形状时,创造的空间就富有个性。而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必
须借鉴艺术美的原则,也就是统一协调的原则。通过在点、线、面不同艺术层面的
多种组合表现,创造不同的空间感,对所处的环境产生强烈的影响,引起游人的共
鸣。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提到“视觉是高度选择的,视知觉从一开始把握
的材料就是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6]。”从中可看出有特征的材料对眼睛的刺激,
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觉、感情,刺激人的联想,增添园林意嘴唇痣 境魅力的同时,继而影响
人对环境的热爱,所以具有宜人性的景观环境应该有明确的可识别性、标志性。
霞山观海长廊观海台草坪外围的铺装采用波浪纹压面砖铺砌,与一侧的海景相呼应,
游人虽置身陆地却犹如踏浪一般,利用与环境主题相类似的线型感突出的材料,激
发人的联想本能,形成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境空间。海滨公园入口处的巧克力爆浆蛋糕 时代广场,
用米、褐、灰三种颜色的广场小方砖铺出一张世界地图,其中米、褐两色砖利用其
色彩上极大的反差,前者做背景,后者做主景,突出材料在面上的塑造能力。而灰
色花岗岩以点的方式标示出湛江距离九个世界港口城市的里程,创造出一个具有知
识性、趣味性、象征性的空间,揭示出湛江人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构思独特,成
为湛江的一处标志性景点,也是一处富有湛江特色的个性空间。
金沙湾观海长廊有一处“流水广场”,其“流水”不是真实的水,而是利用蓝色系
卵石本身的形体会英文 状、纹理特点,铺设出具有流水形态自由流畅的曲线型个性场关于冬的诗句 地。一
弯清流汇聚于大海方向,形成一纵一横、一假一真努力的名人故事 、一虚一实的景观空间,即使临
海侧有植物阻挡了观海视线,也能感受到流水意境,这与日本园林中的枯山水如出
一辙,创造出无穷的意境空间。
5结语
综上所述,铺装景观具有引导游览路线、控制行走节奏、划分功能空间和烘托空间
尺度等功能作用,还需要考虑在设计时如何运用美学原则,创造出具有独特城市特
色的景观。所以在城市园林设计中,铺装景观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该在设计的
初级阶段,与其它要素,共同考虑如何形成丰富多变的空间,及怎样组织空间的序
列。从对湛江市沿海绿地的调查中发现,一种简单的铺地材料通过不同的颜色、组
合方式能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同时从地域风格和造价成本来说,多采用乡土材料,
也可创造出很多有艺术价值的城市景观。当然,其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希望
通过分析湛江滨海绿地铺装设计的合理部分,使人们正视铺装景观的重要作用,对
今后完善湛江市沿海绿地的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约翰O西蒙兹.朱强,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美]诺曼K布斯著.曹礼昆等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1989.
[3][美]理查德格里格.王垒,王等译.心猫叫是什么原因 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第二
版).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
版社,1998.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4:5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de324df7c8401952ae87c7e4367bfad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湛江景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湛江景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