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林深时见鹿短句

更新时间:2023-04-11 20:02:23 阅读: 评论:0

1. “林深时见鹿”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话不是原句,“林深时见鹿”原为“树深时见鹿”,下一句是“溪午不闻钟”。

一、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二、翻译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三、出处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盖是时所作。

二、赏析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国家职业资格证网致婉转。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原画培训机构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 谁能告诉我 林深不见鹿的下一句

下一句是“海蓝时见鲸”。

原句是”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范成大的诗,可我,树深时雾起,海深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才思敏捷”(句中“见”也有作“不见”)。

拓展资料

首句原文出自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大意是说林间小道上时常都有麋鹿出没,道观中到了晌午该打钟的时候,却没有听到钟声,连喜

爱幽静的麋鹿也时常能够见到(时见鹿一句,时指时常写作业时爸爸弄我BB,见则通现,若隐若现之)。

现代的续文海蓝时见鲸云云,显然牛头不对马嘴,续作者没弄明白原诗含义,望文生义的截取加

以化用,可能一些喜好文艺却不求甚解的年轻人喜欢,看似结构工整意象新奇且读来上口有言外之

意,但经不起仔细玩味考究,终究只是追求文字外表落了下乘。

本文发布于:2023-04-11 20:0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da663983bc4bf34d798f612c1531e6f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林深时见鹿短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林深时见鹿短句.pdf

标签:一句   李白   道士   麋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