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我们荡起双桨2011/3/24
——“基础+特长”式周末英语作业的改变与实践
冷遹中学周兆成
【摘要】在初中阶段,合理、适度、有针对性、有创意的周末作业对我们的教学起
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设计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新性、延伸性和
交际性。“基础+特长”式两不误的周末作业就像划船时的双桨,既能延续周一至周五
的每日作业,又能开启下周的学习;既能扎实巩固学生群体所学知识,又能充分锻炼学
生个体的智能;既有助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有助于教师反思和及时调整教
学。
【关键词】基础特长多元智能英语作业
如何高效的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技能,一直是英语教学工
作者面临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
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
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笔者经过调查,每到周末布置英语作业,我们绝背单词的技巧 大部分的英语教师仍然采用单元试
卷漫天飞的题海战术式的布置作业的方式,结果空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并养成了学生
应付和抄袭的不良习惯,这有悖于学科作业的主旨。那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该给
学生布置怎样的周末作业才能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呢?如何让英语作业魅力无穷呢?
假如我们设计了充满个性的周末作业,就能让他们找到乐趣,增强自信,不断进步。
因此,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合理、适度、有针对性、有创意地布置周末作业,对我们的
会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基础+特长”式两不误的周末作业就像划船时的双
桨,既能延续周一至周五的每日作业,又能开启下周的学习;既能扎实巩固学生群体所
学知识,又能充分锻炼学生个体的智能;既有助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有助
于教师反思和及时调整教学。
几年来,我试着改变了以往布置作业的习惯,以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呈现给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周末,学生的时间充裕一些,
作业的设计要有新颖性和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的作业兴趣,甚至是作业的冲动。要使
学生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自觉的内在动力。要适合于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兴趣。有的学生擅于归纳总结,有的学生擅于演讲朗诵;有的学生好钻研语法,
有的学生热衷写作。只要他们喜欢,我们就可以放手布置一些迎合他们口味的作业,让
他们尽情地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实践证明,不断创新设计和挑选一些有趣味性和思
2
考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很受学生的欢迎。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科成绩,对培养
学生的英语兴趣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创意趣味性作业
初中学生所学的英语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完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后,让学生
根据所学内柜子简笔画 容说说当时、当地、本人、本班的实际燕窝真假 情况。我还让学生在课后发挥想象力,
以“Myidealbedroom”为题写作文并配画。此类作业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
力高度集中,因此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牢记单词和句子,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书写
水平及爱过那张脸 审美能力。
我在设计英语单词作业时,设计了“比一比,找朋友”环节,看谁能把生词掐头去
尾联系上熟词,例如:light--right,a--e,shirt--skirt.这个作业贯穿于单词
教学的全过程。每学完一组单词,我就让学生周末找出有关单词的规律,下周在全班同
学面前展示,那种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和无形的鼓励,学生们就会更加
努力地完成设计单词的作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记忆单词的效果也更好了。
二、收集性作业
教育家苏霍姆林期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
到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
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许多商标、广告标牌和单位名称等都用中英文标出。有的学
生周末爱逛街,我就布置他们自己收集,摘抄中英文标识。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
作业十分丰富。例如:VIP(贵宾卡)、CPU(电脑中央处理器)、IT(信息技术)等。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对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英语而高兴,觉得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用一个本子记录下来,长期积累,收获可观。魏书生说:“习惯
的培养往往比教法更为重要,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
三、个性化作业。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研究表明,智能
共有八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是语言能、逻辑数学、音乐、肢体--运作智能、
空间、人际、内省和自然智能。过去学校教育常常把注意力片面集中在语言智
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上,致使我们对大脑学习潜力产生了一种局限性的看法。在
加德纳看来,人拥有这八种形式的智力,但其强弱及熟练程度却因人而异。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要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各种
智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要考虑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征布置不
同形式的作业,在被调查的学生中,92%的学生不喜欢教师布置“一刀切”的
3
作业。因此,我们应该布置“基础+特长”式的双选作业。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
育改革和新课程进一步推进的要求,才能真正深受学生喜爱,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电视、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电视、上网,老师和家长怕影响
孩子的学习成绩,便采取种种办法进行“封杀”。事实上,这些做法适得其反。我们可
以迎合孩子的好奇心理,积极加以引导。有的学生爱看电视,我就建议学生看这样一些
电视节目,如CCTV-9的英语新闻及CCTV-10的“希望英语”初中英语演讲等。电视播
音员或主持人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他们朗读时读音准确,语音和语调运用得体,对提
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的学生爱上网,我就适当地通过因特网布
置学生有选择地上网,搜寻新概念4 一些英语学习资料,如西方的文化、历史知识,给我发e-mail
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英语的学习兴趣.
四、实践性作业。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语言的魅力才能体现出来。平时我要求
学生把平时学过的句子和对话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我让喜欢绘画的学生出英
文手抄报、海报等,自己动手设计版面,采写文章,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复习
了许多重点句型。学了各个科目的名称后,我让他们设计英文课程表。喜欢英语演讲的
学生学了天气方面的知识后,我布置他们课后观察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再到课堂上用
英语汇报记录结果,锻炼英语口语。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生活,观察自然,
把日常生活、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爱好结合起来,增强了参与意识,学会用英语做事。
五、分层性作业。
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们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在布置作
业时,兼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我为他们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上网查一些英语资料,不但增强了学生查阅资料的
能力,同时了解了异国文化,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全球意识;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
布置的作业是掌握每单元的GrammarFocus的句子和lf-check的单词。
新课标要求单词教学一定要通过句式或语境来学习,独立地背诵单词很容易遗忘。
根据这一原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我要求学生复习单词时做到词不
离句。比如,记忆soccer一词时,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知道的所有与该词相关的句子。
如:I’sasoccer
ouliketoplaysoccer
withme?Look!theyareplayingsoccer.通过此项作业的布置,既复习了词汇,又
复习了句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自主设计作业
“我的地盘我做主!”很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
4
“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
很快就会被遗忘。”由于学生可以参与周末作业设计,拨动了学生乐学的心弦。而作业
的难易程度掌握在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水平上,使学生产生了成功感。这种
成功感,不仅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心理潜能。单元学习结束后,让几个同学合作出一份试卷,考考大怎样预防地震 家,会有意
想不到的效果。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出考题,虽然会很幼稚,但却是从他们的角度去把握
教材的,让他们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那种开心是不言而喻的。让他们自己批改作业,
当小老师,他们很乐意,也能体谅老师的辛苦。为了提高学生作业布置水平,我在班里进
行作业布置评比,看谁布置的作业最能体现教材重点和难点,谁出的试卷最受欢迎。这
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
到提升,达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尝试,我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不仅能够自觉
完成老师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周末作业,而且还可以尝试为自己、为同学设计、批改和评
价周末作业。我也力争让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量精。
总之,周末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能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英语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主要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凯洛夫说:“感情有着极大的
鼓舞力量。”如果我们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我们的英语教
学就会焕发出积极的情感魅力。“基础+特长”式两不误的周末作业就像划船时的双桨,
既能扎实巩固学生群体所学知识,又能充分锻炼学生个体的智能。既能让学生按要求完
成,又能让他们自主设计。学生能在周末进行意趣盎然的英语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
验。让我们荡起双桨,师生共享英语学习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划向理想的彼
岸!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英语教学的新突破——孟万金谈“英语多元智能教学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6年6月3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07:3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d8ebb6d5707dda135fc896131f04a9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冷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冷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