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测速与速度控制
1.测速发电机
测速发电机是速度信号电机的代表,其工作原理实质上是一种将转速变换为
电信号的机电磁元件,其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
2.脉冲速度传感器
采用霍尔效应原理实现的一种测速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对车轮旋转计数。基
本原理是对车轮旋转计数。因此需在轴承盖上安装信号发生器。车轮每转一周,
发生器输出一定数量的脉冲或方波信号,对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计数,测出脉冲
或方波的频率即可得出列车运行速度
3.多普勒雷达
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
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蓝移,blueshift)。在运动的
波源后面,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redshift)。
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光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
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在车头位置吃板栗有什么好处 安装多普勒雷达,雷达向地面发送一定频率的信号,并检测反射
回来的信号。由于列车的运动会产生多普勒效应,所以检测的信号频率与发射的
信号频率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列车在前进状态,反射的信号频率高于发射信号
频率;反之,则低于发射信号频率。而且,列车的运行速度越快关联词语造句 ,两个信号之间
的频率差越大。通过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就可以获取列车的运行方向和即
时运行速度。
4.航位推算系统古堰画乡景区介绍 (deadreckoning,DR)在航天、航空和航海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航位推算系统一般使用惯性传感器作为航向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具有不与
外界发生光电联系和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的特点。随着惯性传感器的民用普及和成
本降低,它成为列车测速测距的一种可选方案。
5.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
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要完成同源、同质、非同源、非。同质的测量信万盛黑山谷 号融合,
需要多领域融合算法的支持。现有的融合算法基本可以分为随机类方法营销定位 和人工智
能类方法:随机类方法包括加权平均、Kalman滤波、Bayes概率推理法、
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小波变换等,是多传感器融合最常用的方法;人工
智能类方法有模糊逻辑推理、神经网络方法等。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
类方法引入随机类方法,如神经网络与Kalman滤波结合、神经网络与小波变换
结合等,以解决随机类方法在不确定漂亮的公主怎么画 性推理上存在的一些缺陷。
该方法主要针对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空转滑行的检测能力及速度补偿问题。车轮的空转和滑行是速度传感器产生
较大误差的原因之一,通过雷达和DR信息的检查和融合,降低空转和滑
行带来的误差。
2)轮径修正问题。列车在运行中车轮的磨损和形变是产生速度传感器较大误差
的另一个原因,通过雷达和DR信息的检查和融合,降低轮径变化带来的误差。
3)绝对位置信息的修正问题。根据线路数据库信息(DB),进行类似应答器定
位的位置修正,减少位置信息的累积误差。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保列车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运行。为
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装备列车速度控制系统,以确保列车在一个特定区段内不
会受到其它列车的干扰,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列车速度
控制系统有LZB系统和FZB系统。
一、LZB系统
无论LZB系统还是F有关秋天的古诗 ZB系统都必须能传输以下两大类信息。
①列车位于何处?即从列车向控制中心传输列车定位信息。
②为确定列车最大允许速度而必须的参数,如目标点的距离、允许速度、线路坡
度等。
组成:主要由学写毛笔字 地面设详细英文 备和机车设备构成。地面设备包括区段控制中心、区间控制
设备和在线路上铺设的电缆组成。机车设备有机车控制主机和接口设备两部分。
二、FZB系统
1.组成
主要由地面设备和机车设备构成。地面设备包括区段控制中心、区间控制设备和
GSM消防内容 系统组成。机车设备有机车控制主机和接口设备两部分。
2.基本功能
在这里也有两大类重要信息需要传输:
①列车位于何处?经由无线传输(从列车至控制中心)实现列车定位;
②列车的下个目标点及应开多快,作为命令,从控制中心传至列车。
FZB系统保留了LZB系统的全部优点,克服LZB系统必须使用轨间电缆的缺点。
FZB系统由于传输频率更高,所以比LZB系统传输信息量更大。FZB系统成本明
显降低。由于节省了轨间电缆,尽管增加了Bali,但总成本仍然下降。随着FZB
系统日趋完善,采用FZB系统后可以取消固定信号机及轨道电路,使联锁装置
的外部设备仅剩下电动转辙机,既节省了设备投资,又节省了大量电缆投资。此
外,从日常运行开支来看,由于节省了信息灯泡更换、轨道电路保养等,从而可
使信号部门的运输成本下降约50%。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05:4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cfa8dc7e1df3baf1cbc87d4180073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线网络测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线网络测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