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这则故事出自《战国策·魏四》。魏文侯时期魏国率先变法,此时魏国人才济济,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翟璜等等都是魏国的干臣,魏国灭了中山国,打败了秦国,成了当时中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魏国在拥有绝对碾压的实力之后,就想谋求霸主地位。这是当时诸侯普遍的想法。此时文中出现的魏王自然不是魏文侯。
听到要攻打赵国的消息,文中的主人公季梁听到之后,半路折回,“衣焦不申,头尘不去”,直接到达了魏国王宫。
这个季梁应该不是被李白称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的随国季梁大夫,魏国称王是从魏惠王开始,那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事,此时归属于战国时期,随国的季梁是春秋时期的人物。
季梁跑过来给魏王讲了一个“南辕北辙”的故事。
季梁说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人他告诉要去楚国。我问他楚国在南面你为什么往北。
他说吾马良,吾用多,吾御者善。
当年老师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觉得这世界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这个人太搞笑惘然若失,太好笑了。
因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是绝大部分人看到的版本。
实际上这个故事还有后续,正是因为现在看了后续,我才觉得当年笑的不是故事中的人,而是我自己。
季梁继续说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战国策·魏四·魏王欲攻邯郸》
你想称霸天下关键是取信天下,而不是武力压服天下,换而言之就是行仁义之事,那别人真的服你,而不是你把别人打趴下,让别人不敢才服你。
季梁说你故意发动战争就不是取信天下,而是与取信天下背道而驰了。
霸主就是诸侯的老大,你有绝对的实力,你可以替周王室维持秩序,大家也服你,你就是霸主。春秋五霸的第一位老大齐桓公打出的话旗号就是“尊王攘夷”。
现在你动不动就欺负小弟,这叫师出无名,在当时就成了无义战,大家就不服你了,你也当不了霸主。
至于季梁这话对魏王有没有作用我不清楚,因为在魏惠王时期就发生过攻打赵国国都邯郸的事情,有一个成语“围魏救赵”讲的就是攻赵之事,这里还夹着孙膑,庞涓两师兄弟之间的恩怨。
当季梁说到“犹至楚而北行也”时,我突然发现小时候我们嘲笑的人居然是我们自己。
我们曾经有过梦想,曾经努力过,曾经年轻过,曾经拼搏过,我们曾经吾马良,吾用多,吾御者善,但是楚国到了吗?
年少之时我们觉得我们会视金钱如粪土,结果呢?有多少兄弟背弃了年少的想法,为了钱不惜拼命,甚至用牺牲自己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钱财。
经过努力,成年后我们终于终于“南辕北辙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活成自己年少讨厌的模样。
孔子的弟子陈亢很好奇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老爸有没有给你开小灶,给你特别的教育,你可是老师的儿子。
孔鲤就说了孔子教育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过庭语。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
陈亢听完很兴奋,我今天知道了三件事。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篇》
我想如果孔子知道了,会吐血,理由很简单,因为南辕北辙了。
孔子是想让孔鲤“言”,“立”,陈亢眼睛盯着《诗》和《礼》。“言”,“立”是做人,《诗》和《礼》是知识和技能。
这种南辕北辙常见吗?太常见了!
所有人都知道送孩子去学校是干什么的,所有人都知道学校是什么地方。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孩子去学校重点是学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学文是排在最后的,实际上呢?孩子去学校干嘛呢?学知识,学技能,学考试技巧,考好学校排在第一位。
越来越多的所谓好学校提高孩子的成绩的秘诀就是如何更大程度地压榨孩子的所有时间,最大可能地利用好孩子的时间,使之用在学习知识之上,比如网上流传的某重点中学的学生作息时间表就是明证。
为什么有人高喊这一次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之后,学生可以不需要教师了,因为自己通过网络可以共享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且网络上的教师水准有些比自己的老师要高,在线教育公司可以取代学校。
当这些人在提出这些观点的时候,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不是仅仅知识传递场所。教师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与老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的确是可以取代,但老师是科技无法取代的。
当孩子的所有时间都被挤占,请问他除了是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他还有时间体验自己的人生吗?那人生重要还是知识重要?所有人都知道,为什么我们选择了南辕北辙?
当某所大学宣称他们培养了多少人亿万富翁和官员的时候,他们是否忘记一件事情,大学是干什么呢?
这些大学都拥有“吾马良,吾用多,吾御者善”最优质的条件,但开足马力的方向是楚国的方向吗?
明明都是为了天下,却因为观点不同而党同伐异,彼此消耗,最典型的当属北宋时期名相王安石,司马光,富弼,名臣苏轼之间的恩怨。
王安石,司马光,富弼都是北宋名相,按道理这么多名相集中在一起,北宋肯定能很快强大。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熙宁变法”,最后包括苏轼在内,他们是相爱相杀,而且是刀刀见血,非除之而不后快。
为什么不能像萧何和曹参一26个英语单词样,来一个萧规曹随呢?
因为他们做不到像曹参一样当着皇帝的面承认自己不如萧何,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对的。当这么多认为自己是对的人在一起,他们就开始南辕北辙,将证明自己是对的排在第一位,天下就电容和电池的区别得稍往后移了。
明明是为了改善生活努力工作,结果却发现为了工作而降低了生活质量。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吗?
我想“南辕北辙”的事情不是太少,是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一定会这样呢?
你现在还会嘲笑那个到楚国去却往北走的人吗?我想你可能不会再嘲笑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7:5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cc7ca21c92f93103bc630714b647651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南辕北辙讲述了什么哲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南辕北辙讲述了什么哲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