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
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篇1
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
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
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
瘦肉、徽州伏箬。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
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
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而秋冬的粽叶又嫌
太老了。
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但是,那些真
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
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
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
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
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特别别吃鸭蛋黄
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
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
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
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
文明,实在是强啊!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
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
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
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我有两个理由
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
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你要,就先从这堆里拿
一个剪给你。这个时候,嘴要甜,原则更要坚持,务必只吃锅里现煮
的);
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
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
式感。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
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上海出发,
最好选在上午,千万别吃早饭,喝杯小咖啡就行,车行一个多小时,
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先跑趟厕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这件
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时能达到
30%!
如果吃不了,千万别兜着走,就算是新鲜而非真空包装的粽子,
回家煮出来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从前,浙江的湖州粽不但与嘉兴粽齐名,某种程度上名气比嘉兴
粽还响。仅管湖州与嘉兴现在都归一个地区行政公署—嘉兴地区行政
公署管辖,嘉湖一家,但湖州粽和嘉兴粽起码在外形上还是有明显区
别的,前者粽小巧优雅,称“秀才粽”,后者大方实惠,称“乞丐
粽”。做为一个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说里从来就不放过每一个以
“置入”方式表彰推广湖州粽子的机会:“韦小宝闻到一阵肉香和糖香。
双儿双手端了木盘,用手臂掠开帐子。韦小宝见碟子中放着四只剥开
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无与伦比。他两口吃
了半只,说道:‘双儿,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
湖州所产粽子米软馅美,天下无双。扬州湖州粽子店,丽春院中到了
嫖客,常差韦小宝去买。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韦小宝要偷吃原亦甚
难,但他总在粽角之中挤些米粒出来,尝上一尝。自到北方后,这湖
州粽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实是,湖州粽子,天下无双,不仅嫖客爱吃,侠客
也爱吃。见《神鵰侠侣》:“甜的是猪油豆沙,咸的是火腿鲜肉,端
的是美味无比,杨过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黄药师关门弟子
程英亲手制作了“天下驰名”的江南粽子之后,杨过还要用粽子与她
调情,即把吃剩的粽子用线栓了,掷出去黏住她写了什幺“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的碎纸,也算是把粽子给利用到家了。
不过,现在显然是嘉兴粽战了上风,五芳斋在包粽子和卖粽子两
方面都相当牛逼,不仅在各地的超市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大卖特卖,
还出口到全世界五大洲。当然,五芳斋最狠的一招,是把粽子卖成一
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东西,粽子不再是inason的,更不是端午节
的专利,而是allason的东西了。全中国卖月饼的,心里指不定有多
馋呢。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篇2
在家乡的端午中,有很多风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
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
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了!
在家乡,端午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
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
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
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
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
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
午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
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
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
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
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
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
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
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
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
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
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
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
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
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
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
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
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
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
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
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
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
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
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
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
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
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
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
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
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
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
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
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
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
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
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
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
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
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
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
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篇3
清晨,打开窗户,一股浓浓的艾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心中一
想:今天不正是端午吗?
我们家也照例把艾插在门上。然后,妈妈就到柴房里拿柴火来做
饭。今天是端午节,煮粽子是传统的习俗。昨天晚上,妈妈就包上了
许多粽子:黄米粽、糯米粽的二掺和的二米粽,当然以黄米粽为最多。
一缕缕炊烟轻飘飘地升入天空,淡雅而温馨。接着一股淡淡的粽香味
弥漫在整个小院里,弥漫在我们的心窝里,满院的粽香一下子将蒙胧
的睡意...展开
清晨,打开窗户,一股浓浓的艾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心中一
想:今天不正是端午吗?
我们家也照例把艾插在门上。然后,妈妈就到柴房里拿柴火来做
饭。今天是端午节,煮粽子是传统的习俗。昨天晚上,妈妈就包上了
许多粽子:黄米粽、糯米粽的二掺和的二米粽,当然以黄米粽为最多。
一缕缕炊烟轻飘飘地升入天空,淡雅而温馨。接着一股淡淡的粽香味
弥漫在整个小院里,弥漫在我们的心窝里,满院的粽香一下子将蒙胧
的睡意驱散得无影无踪。我狼吞虎咽地吃下两个粽子,吃完了,一股
余香在心窝里荡漾。接着,我给奶奶送去了十个,再分一些给有小孩
的左邻右舍。
记得小时候,我们也会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可是那时侯姥姥包,
而现在妈妈包。我姥姥包的粽子比我妈妈包的还要好吃,这手艺还是
祖传下来的呢!姥姥也是包黄米粽,因为黄米的黏度很大,粽子的馅
儿也是三种,红枣、豇豆和白糖。姥姥包的黄米粽不仅好看,而且好
吃。打开碧绿的粽叶,一颗颗金黄饱满的半透明米粒儿像鱼籽儿一样
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中间还嵌着一颗大红枣儿,一口咬下去,细细
地品味起来,那种深藏于黄米的馨香,便慢慢地于味蕾上浸润开来。
我还记得每到端午,姥姥还会做许多小香包,里面塞着艾草,每人都
给一个,挂在身上,小巧玲珑,还挺吸引人呢!还有五线丝,用红、
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丝线制成的,戴在手上,听姥姥说还可以
避邪呢!今年,我不能收到这些小玩意儿了,我也许再也不能吃到
姥姥包的黄米粽了。这么好的姥姥离我而去,真是太可惜了。
包粽子、系五线丝都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屈原。那么,
这里面到底有个怎样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叫屈原,他才华出众,忧国
忧民。一开始,楚怀王很器重他,封了他三闾大夫。屈原尽心尽力,
显示出了超群的政治才能。可朝廷里一些人十分嫉妒他,想方设法陷
害他,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地,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
谗言,并把屈原流放到外地。
屈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流亡的生活中,他写出了ㄍ离骚》、
ㄍ九章》、ㄍ九歌》等许多传世的名篇。而且,他始终对楚怀王忠心
耿耿,希望能在为祖国做贡献。
这天,屈原在汨罗江边休息,忽然听到投降秦国的故事。他彻底
绝望了,知道自己再没有机会为楚国效力了,于是纵身跳进了汨罗江
里,以表示自己对国家的忠心。据说,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
人们听到屈原投江后,非常伤心,纷纷仍了手里的活儿,驾着大
船小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最终也没捞到,于是只好往江中投放饭
团,祈求江里的鱼虾不要去吃屈原的尸体。
第二年端午屈原乘船现身,他说饭团都被蛟龙抢走了,可蛟龙最
怕五色丝线,包饭团时用苇叶包,再留几个角,这样蛟龙就不敢吃了。
渐渐地,吃粽子、系五线丝就成了传统的习俗,并延续了20xx多年,
一直到现在。“风萧萧兮易水寒,猴子捞月故事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屈原虽然走
了,可这种爱国精神的种子却埋入我们的心窝,我们只有让它发芽长
大,屈原也就放心了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篇4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儿时的记忆里,夏天只有闷热,值
得回忆的只剩端午。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里,虽然,在我家乡正是中
耕时节,没有“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那
种大快朵颐的美食和赏心悦目的盛况。而且走亲戚时,礼物就是人们
凭粮票买的几个包子,两三把蒲扇,送城里的亲戚,还顺带捎上一把
蕲艾菖蒲;但每人分得一个白砂糖芯的包子,田螺是有的,石灰泥鳅
也是有的;殷实人家甚至还有年前的腊肉或酸菜腌的肉。端午节,天
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家家都要插蕲艾,“家有三千艾,郞中
不用来”。谚曰:“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不论男女老少,都
喝一点,像我妈我姐一无例外。在物资极度困乏的日子里,端午仍然
过得古意盎然。别样的端午,是在我十九岁那年。我到大围山东麓的
山沟里工作。开窗是山,敞门是山。年年端午,都是面对着山。不似
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人
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的奢望虽蠢蠢欲动,因薪水之微薄,路
途之遥远,不得不作罢。难耐佳节的寂寞和思念,非平日可比。好在
结识了学校附近的一位同庚,高中毕业,学了木工手艺,话投机语中
意,于是义结金兰。时头八节,便去他家叨扰。
那年端午,他带我上山摘杨梅。
苦闷的老牛,短短浅浅的梯田,淳朴而又安详;平静的山村,寂
静而又温顺地偎依在绵亘不绝的层峦叠嶂之中的半山腰上。我和老庚
一出门便披草芒、爬陡坡、蹚清溪,钻山沟。走了十几里,没入深山
老林之三年级上数学题 中。我喘着粗气,汗流浃背,可汗是凉的,手臂上也是凊凉凊
凉的。我说走了这么远连杨梅树都没看得一棵,这山里到底有没有杨
梅?其实我连杨梅树都不认识。老庚说,那边就是一棵杨梅树。我好
奇而惊喜地就要钻过榛莽去摘杨梅;老庚说,不要过去,那树上没几
颗杨梅,而且又小又太酸。一看树上竟是青青的蚕豆大小的杨梅。原
来只有水分足的阳坡上的杨梅才长得颗粒大味道酸甜鲜美。我们离开
林下崎岖的小道,向一个山窝钻去,老庚真算得上是斲轮老手,气不
急心不躁在前面开路。终于找到一棵大杨梅树,可是我却只能望梅兴
叹,这么高大的树怎么能摘得到?只见老庚噌噌噌爬上树,也不伸手
去摘,只在树上用脚踩着树枝悠悠地晃动,霎时间,树下像下起大雨
般地霍霍作响,胖乎乎的杨梅掉到树下的杂木叶子上劈啪作响,又落
到铺了一层枯叶的地上,那杨梅红汁欲滴,只晃了几下,鲜亮如玛瑙
的杨梅铺满地。老庚并不下死力踹,因为怕将没熟透的杨梅摇下来,
他说:“‘行得春风,必有夏雨’;今年霉雨天气长,杨梅长势好,
梅子一批一批成熟,留着别人也来摘一些。”这人就如大山的性子。
我们满载而归,虽然受尽了蚊叮虫咬蚁啮,但心里却无比舒坦,此间
乐不思乡了。返回的'路上,听得对面的山上传来笑语声,既而伴着潺
潺的泉流,甜润的歌声悠扬在空谷上:“有心不怕路途远——哦,有
约不怕万里山,五月端午梅子熟——呀,哥等梅子(妹子)酸又甜—
—咯……”听得歌声,山下沟溪传来尖高的男音:“仰头望见对面岗—
—呦,梅子妹子都漂亮——哦!走路就像风扶柳——咯,山歌赛过画
眉音——咧!”唱完还用花鼓戏语调问“你这妹子是不是想卖了?”
(客家人说出嫁为卖,嫁女叫卖妹子)一阵嬉笑,并不见人。那歌声
似空谷足音,也能激浊除腐。
下得山来,只见从不同的山路上钻出或两个、或三个人来,这些
人汇聚到一个屋场,竟全是采摘杨梅的。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说
起偌大的山上的杨梅树,如数家珍。其中只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妹子,
摘了满满一篓,鬓角的一绺乌发湿湿地帖在耳前,红润的俏颊含着羞
涩,神情腼腆。最不吸汗的的确良褂子,裹得胸前奇峰突兀;身上许
多处都被汗水浸得丰腴的肉色了然。令人想起苏东坡的诗句:“轻汗
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端午节,杨梅红出血;成熟的不只是杨梅。我一直在猜想,
那穿的确良衬衣的妹子,如今不知和谁品尝这佳节胜果了。
xx中学xx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篇5
人们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
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比如:端阳、端午、端节等。
端午学下围棋 节的背后还有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
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十分受人民的爱戴,在二十四岁时
就被任为宰相。后来被奸人陷害,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屈原十分愤
怒,就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回国没多久,又被长期流放到沅湘一
带。他虽然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然眷恋故国。他经常在江边徘徊。一
天,他向老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正直的人
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
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怎么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
呢?”于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抱着石头投河自尽了。后来人
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一直流传到现曲安西龙片 在。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吃鸭蛋……最
隆重的活动要数赛龙舟了。每年,全国许多大大小小的乡镇都要举行
划龙舟比赛。今年,我在奶奶家也荣幸地参加了划龙舟比赛。中午十
二时比赛开始。我们穿上黄队发的运动衣,便上船了,依次坐好位置。
这条船的前面是一个龙头。这只龙雄赳赳、气昂昂,两眼注视前方,
神气十足。龙尾又翘得十分高,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感
觉!这时,锣声一响,两队就划开了。我们一队鼓手是爸爸。鼓声由
弱变强,由慢变快,催人前进。我们黄队的叔叔阿姨们十分精明,采
用了先慢后快的划船方式。这不,白队比我们领先两米远,我们这一
队仍然在沉着稳定地划着。这时只听鼓声越来越急,我们随着鼓声同
心协力,快到终点时,我们超过了白队。大家还一边喊着口号:“一
二、一二、一二……”鼓声越来越响,划船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快,
我们就超过了白队,只见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站在河
两岸的乡亲们顿时由为白队加油,立刻换为我们黄队加油。经过半小
时的比赛,我们比白队先到达了终点。胜利的喜悦占据在每个人心中。
有的欢呼,有的拥抱,有的捧腹大笑,还有的甚至跳了起来……至于
我,我比任何人都要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划龙舟,这次的胜利有
我的一份,并且队里派我作代表,上台领奖杯以及做演讲。这一次比
赛,我十分难忘!
热闹的赛龙舟结束了,大家休息了一会儿,村里的领导们又立刻
举办了“为纪念屈原诗朗诵比赛”。乡村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我
也报了名。我饱含深情地朗诵着张耒写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拒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以及《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日观竞渡》这四首怀念
屈原的诗。
到了傍晚,家家又包起了好看又好吃的大粽子。我们在路上摘了
一些又大又绿的箬叶回家,又把红豆,腊肉和米等材料准备好。接着,
我们一家人就举行了包粽子比赛。规则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包粽子。
要求包得又快又好看。比赛开始了,只见奶奶不慌不忙地包着粽子。
不一会儿,一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诞生了。而我和爸爸妈妈却手忙脚
乱,不知如何是好。一下子这里包好了,那里又漏米了,就这样重复
着。时间到了,我一个都没包好,妈妈包了两个,爸爸包了四个,但
粽子的样子却十分难看,而奶奶却包了二十几个。并且每个都是那么
惹人喜爱,大小一致。包粽子比赛结果出来了,奶奶是冠军。她高兴
地脸上笑开了花,接着,就由我为胜利者颁奖——100元奖金。粽子
包完后,我们便把它们蒸好,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家家户
户都坐在家里品尝着端午节的食品,有粽子、包子、面条、鸡蛋、鸭
蛋……吃的食品非常丰盛。大家开心极了!
端午节是我国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它表达人们
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又表达了人类与大自然美好相处。我们要让
这个具有一定意义的端午节一直延续着,永远不消失!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篇6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
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
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
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
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
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
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
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
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
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
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
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
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
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
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
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
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
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
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
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
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
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
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
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
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
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
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
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
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
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
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
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
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
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
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
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
节成了三方协议填写样本 全中华民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篇7
端午节在老家是很隆重的,很令孩子们期待,端午节粽子是主角,
家家户户都要包。
包粽子要用专门的粽叶,粽叶大概是竹子的一种,这种竹子矮小
但是叶子很大,有一两尺长,一两寸宽。包粽子也是个技术活,取一
片粽叶中间一窝两头交叠就有了一个斗,装进糯米及馅料稍微压实,
将交叠的部分盖过来包住封口,富余的部分在粽子上一折横着包上,
用细麻绳在中间一捆就包好了,粽子绑在一根细绳上形成一串。我包
粽子总把糯米捏散也捆不起来,到现在还不会包粽子。包粽子一般都
用糯米,糯米用水泡过放些硼砂搅匀了就可以包,硼砂有害于身体健
康,不知道为何要放?煮熟的粽子剥了粽叶插上筷子,蘸白糖吃,我
却不大爱吃。我原叶绿体结构 以为粽子里面是不放馅料的,上高中后在同学家看
到了加了红豆的粽子,大学时在省城的大商场有大粽子卖,里面又是
鸡蛋、又是腊肉馅料十分丰富,相当好吃。粽子是浙江嘉兴的有名,
以前去上海路过嘉兴总会在站台上买嘉兴粽子,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
买到嘉兴粽子。除了粽子,端午节还要吃蛋,端午节吃的蛋主要是咸
蛋,老家叫“藏蛋”。母亲将稻草烧成灰,撒上盐用水拌湿了,粘满
每一个蛋,装到坛子里腌上一两个月,到端午节再拿出来煮。腌咸蛋
的方法很多,用稻草灰腌似乎更有家乡的味道,多年后我还帮老乡从
老家烧了稻草带一大包灰来。茶蛋比咸蛋要好吃,小时候觉得吃茶蛋
有些奢侈,只有镇上叔叔家会煮,先将鸡蛋煮熟了,用筷子敲破壳再
放到茶叶水里煮就成了茶蛋。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相对简单而统一,似乎全国都吃粽子,包
粽子用的粽叶南北都有卖,粽子的包法差不多,形状差不多,都是用
糯米包馅料,味道也差不多。对孩子们来讲,各地的欢乐是不一样的。
小学时我随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在一个千年古镇,尽管镇子严重毁坏
败落,但很多旧时的繁华散落在民间,端午节过得比较讲究,家家户
户要插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捆做小捆,每道门、每扇窗户都要在
两边摆上一捆。各种小吃和主菜比农村要丰富很多,据说还要喝雄黄
酒,那时人们已经知道雄黄有毒,不再喝了,但还是会用雄黄在孩子
的额头上写“王”字。端午节没有太多繁文缛节的礼数,孩子们是快
乐的,这天我总要和小伙伴去望湖亭,这个建于晋朝的古亭矗立在江
西两大水系的交汇处,累毁于战火,充满历史故事和苍伤,抗战时受
到狂轰滥炸,没有维护到我小时候只剩下一个架子还顽强地挺立在古
镇的最高点,登亭依旧可将古镇及浩瀚的鄱阳湖尽收眼底。端午节这
天镇里的小孩子们都涌向望湖亭,每人都带了煮熟的腌蛋,多半染成
水红色,有的拿在手上,有的用蛋袋兜着很神气地挂在胸前。大家聚
在一些免不了要“抗蛋”,就是将两个蛋对撞,看谁的不经撞,大家
都只有一个蛋破了再也不能和别人撞了,总有孩子在被撞破蛋后幻想
用木头做假蛋去撞破所有人的蛋。
小学毕业我回到父母身边,乡下的端午节过得比镇里要粗糙许多,
不过乡村也有乡村的乐趣,可以看赛龙舟。所谓的龙舟其实就是平日
里打渔的小船,比赛在两个河边的村子间进行,各派出一条,两个村
子平日因为打渔有些嫌隙,赛龙舟总憋着火来,未免在水上打起来,
龙舟赛往往看不成,后来干脆就不赛了,即便一个村子划来了船,另
一个村也不响应,龙舟赛成了一条船的表演,一船青壮的小伙子大喊
“划哟”、“划哟”,很齐整地将船划得飞快。龙舟赛看不成,不过
每年端午节来河边到成了习惯,呼朋唤友姐姐弟弟一起去河边,人群
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也有人摘了刚熟的桃子来贩卖。
现在端午节成为一个法定的假期,窝在城市的高楼里尽管依然可
以在家里包粽子,煮蛋吃,但是气氛却没有了,儿时的快乐孩子们恐
怕是体会不到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04:3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c9c2e0e94490d951dd34bbe714c932a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湖州粽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湖州粽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