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丽水旅游必去的景点

更新时间:2023-03-21 16:45:48 阅读: 评论:0

营销员是做什么的-红酒会不会过期

丽水旅游必去的景点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百度网盘加速下载)

1

浙江丽水旅游景点:南明山

”梁身尽是古人题刻,“半云”、“悬虹”,、“仙桥”等等,各体书

法,竟相争奇。春节俗语

石梁的上方是修葺一新的南明仁寿寺,飞檐画梁,端庄肃穆。

寺前一口方池,碧水映天。寺后,山崖突兀,峭壁鳞峋。山顶有一堵

大崖壁,象屏风似的面北而立,高五丈,宽二十余丈,从远处眺望,

宛似云中楼阁,这就是南明山云阁崖。玲珑俊巧的千里亭傍崖而立,

游自制壁纸 客在敢担当 亭内小憩,山上山下的风光一览无余。

云阁崖上高低错落地遍布历朝学者、文人的题刻。测览这些题

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隶书题字——“灵崇”。这是南祖国发展 明山摩崖

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处。字径一尺四,深约半指,笔法古朴浑厚。《处

州府志金石篇》赞其“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相传是我国东晋道教

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学家葛洪书写的。据说他曾经隐居丽水南明山

炼丹,仁寿寺后有一口古井,葛洪炼丹时使用过这口井里的水,故名

“葛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澈甘冽。清处州太守陈璚还为此留下了

“葛翁仙去也,何处觅丹砂。虹断石梁瀑,莺留山洞花”的诗句。至

今,这一带地方仍有葛洪炼丹的故事在流传。

在葛洪手迹的旁边,有北宋绍圣年问处州郡守刘泾的书赞题刻,

赞誉葛仙翁真迹“灵崇故挥扫,缥缈神飞惊”。刘泾是四川简州人,

北宋熙宁进士,他工书善画,对金石颇有研究,并编有《成都刻石总

2

目》。这条八百多年前的书赞考证,可以消除历来对葛洪手迹的质疑

吧?!题刻因风雨冲刷剥蚀,后人摩平复刻,现在仅保留五行二十五

个字。

“灵崇”两字的右侧崖壁上,镌刻着北宋杰出书画家米芾书写

的“南明山”三个行书大字。字径一尺五,笔力遒劲,飘逸洒脱。旁

有刘泾的行书题款,赞美米元章手迹“书之字奇崛,与山两相高。山

可朽壤为,此书常壁立。”,米芾精于书法,用笔俊迈,索有“风樯阵

马,沉着痛快”之评,《宋史》本传说他“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

得王献之笔意”。他的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齐名,人称“腼腆造句 宋四

家”。米芾并没有到过丽水,据志书记载,“南明山”三个字是当时处

州郡守刘泾到涟水请米芾书写,带回丽水镌刻在南明山云阁崖的。

步下云阁崖,转弯便到高阳洞。这是由一块巨石覆盖于山崖而

形成联谊活动策划方案 的一个天然洞隙,长二十米,宽三米。洞壁上有许多题刻,最引

入注目的是洞北壁北宋学者沈括的题字:“沈括、王子京、黄颜、李

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共四行二十一个字。正书体,字径

六寸。宋神宗熙宁六年即公元—零壁挂炉品牌十大排名榜 七三年,沈括奉命商品买卖合同 察访农田水利,

行经丽水,顺便游览南明山,欣然题刻留名。

高阳洞洞口的下首崖壁上还有无名氏刻写的《高阳洞纪事》:“大

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死

者不可胜计,因纪于石,以告后来。”纪事真实记录了公元一一四四

年和一一四六年两次洪水暴发给丽水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

南明山摩新生儿晚上哭闹 崖石刻中还有北宋尚书左丞张康国,权转运使王伯敭,

3

两浙运副时清臣,提点两浙刑狱晁端彦,括郡太守孙沔等人的题字,

多数为宋朝遗迹。

丽水南明山这些珍贵的摩崖石刻,经过几百年乃至一千多年的

风侵雨袭,苔属羊和属鼠 藓覆盖,岩层风化剥落,字迹依稀难辨。县人民政府为

了保护文物古迹,开放风景游览区,在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

于一九八零年对南明山摩崖石刻进行了全面精心的维修保养。志书上

有记载的摩崖石刻全部得以整容复原,还新发现了自北宋以来没有文

字记载的题刻十三处;勘正了记载上明显错漏的字句。修缮后的南明

山摩崖石刻华采焕发,风韵不减当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丽水

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

迹而价值倍增。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6:4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c694dd5a2f40790154e16369f4017ea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丽水旅游必去的景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丽水旅游必去的景点.pdf

上一篇:第03卦 水雷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