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进口婴儿奶粉排行榜,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柳河东集》。
二、故事背景
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牵累,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的十年间,他以山水为寄托,遍游附近的奇山异水,写下了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作品“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日光下澈
“澈”通“彻”,穿过,透。
(二)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
3.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住
(三)一词多义
1.清:
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
2.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
不可久居(能够,动词)
3.环:
如鸣佩环(玉环,名词)
竹树环合(环绕,动词)
4.以:
全石以为底(把,介词)
以其境过清(因为,介词)
5.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
隶而从者(跟从,动词)
6.差:
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四真诚的作文)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
4.凄神寒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冷
5.心乐之
意动用法,以……为乐
6.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卷石底以出。(主谓倒装,即“石底卷以出”,意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即“以全石为底”,意为“以整块石头为底”。)
2.省略句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省略主语,即“(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六)成语积累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2.犬牙差互:形容地形交界处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
(七)名句积累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题归纳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 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 第二自然段所写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凤凰花花语影儿,这2014国剧盛典完整版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4.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不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凄苦的心境,寓情于景,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思想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党员自我评价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这里的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7.文中作者运用多种方法绘景,试举例说明。
(1)点面结合。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2)动静结合。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静中有动,更显环境的雅静。
(3)虚实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表面写鱼,其实也在写水,鱼为实,水为虚,以实写虚。
五、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小石潭优美、幽深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忧伤抑郁的情感。
六、理解性默写
1.文中表现作者发现小石潭过程的句子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写小石潭全貌的诗句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体现小石潭“怪”(潭的结构)的诗句是:全石以为底。
4.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的一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
5.本文借鱼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写出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对游鱼作静态描写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作动态描写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8.文中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借游鱼实写水清,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也使用了相同的描写方法的一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用拟人化手法写鱼,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溪身的曲折蜿蜒的句子是:斗折蛇行。
12.描写小石潭岸上植物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3.请写出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一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4.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一、2022年中考重庆A卷:
9.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3)俶尔远逝( )
(4)以其境过清(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 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 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 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2. 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
[链接材料]
仆⑴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⑵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⑶一遇和景⑷,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
⑴仆:对自己的谦称。
⑵已:过一会儿。
⑶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因禁在圆形围墙之中。
⑷和景:温暖的日光。
【答案】
9. (1)可:大约 (2)佁然:呆呆的样子 (3)俶尔:忽然 (4)清:凄清
10. (1)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两岸的地势象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1. D
12. (1)柳家元写小石潭的美景,是为写自己被贬后的愤懑孤凄做铺垫,以乐景写悲情,也隐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没的境地;(2)材料中”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
二、2011年中考河南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
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③纨:白色的丝绢。
④拊(fǔ):抚摩。
17.解释下面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答案】
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
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3:3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c5ea10d17681c6200b11e44c24092e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的句子(小石潭记全文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的句子(小石潭记全文解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