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溪县与南安郡设置年代考
郭联志
(漳州师范学院闽台文化研究所,363000)
摘要:本文从史书分析,考证南安郡、龙溪县的设置时间,对汉族
开发闽南历史的滥觞进行定位。
关键词:闽南本部南安郡龙溪县
无论是闽越国时期,还是西汉灭闽越以后的中原政权或南渡的东
晋、南朝政权,对福建地区的开发都是自北向南进行的(只有漳州沿
海地区,旧为南越国地,其与福建大多数地区发展进程不同,汉族对
这个地区的开发是自西向东,其是广州的义安郡的组成部分)。本文
重点讨论的是两晋、南朝时对闽南本部的开发。这里的闽南本部指木
兰溪、晋江、九龙江流域,不含漳州沿海地区。西晋统一东吴后,在
闽南本部设立过晋安、东(同)安、杂罗等县,在卢循起义军的打击
下(403年),同安、杂罗二县土崩瓦解。南朝时,闽南本部增设龙
溪和莆田二县,南安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建立的。但是有关南安郡、
龙溪县的设立时间存在史与志相矛盾的问题,影响了汉族开发闽南史
源头的定位。
一、龙溪县
关于龙溪县(即今漳州驻地,1961年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
2
迁驻石码镇)的设置的朝代,志学界上是一致倾向于梁朝。但在具体
设置年份上分歧较大,根据各种文献统计,粗的有两种,即天监中和
大同中;细的有三种,一是天监四年(505年),一是大同四年(538
年),另一种是大同六年(540年)。至于龙溪县名的来源,北宋《太
平寰宇记》云:“龙溪县,因龙溪为名。”以境有龙溪水而得县名,迄
今为止没人提出异议。但溪名龙溪,是因有龙戏于九龙岭下水,故名
之的说法,到明万历间有人提出异议,认为龙溪是以蜿蜒而得名。
南宋《舆地纪胜》云:“梁大同中九龙游戏此江中。”梁大同年号
有12年,居中为六年,所以也没人提出异议。天监年间的说法,取
自《明一统志》,其引用北宋《元丰九域志》的说法。但其缺陷是,
天监四年早于九龙戏水的大同六年达35年之久,那时尚未有龙溪之
称,如果当时设县,其始称是什么县名?大同四年的说法来自清光绪
《漳州府志》,其云:“大同四年筑城。”但筑城与置县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上至京城,下至兵营,根据需要都可以筑城。如明弘治十八年
(1505年),漳州卫在南诏置守御千户所,建南诏城,到嘉靖九年(1530
年)才置诏安县,其置县时间只能从嘉靖九年算起,而不能从弘治十
八年算起。故大同四年说也难成立。
梁朝不是前朝禅让得来的,而是以武力推翻齐朝统治建立的,所
以梁朝的蛮、越地区大都不肯宾服。《梁书羊侃传》云:“武帝中大
通六年(534年),出为云麾将军、晋安太守。闽越俗好反乱,前后
3
太守莫能止息。侃至讨击,斩其渠帅陈称、吴满等,于是郡内肃清,
莫敢犯者。”⑴也就是说,梁朝到大同年间才控制住闽越的局面,此
时有龙戏于水,古属祥瑞之兆,因而命水名县,合乎情理。清乾隆《龙
溪县志》云:“梁大同六年,析晋安县地置龙溪县”,是比较合理的。
但其后紧又云“隶南安郡”,却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明嘉靖《龙溪县志》云:“梁天监中析晋安
置南安郡,元丰九域志谓龙溪县置于此时,嘉定志又谓置于大同六年,
西江有九龙戏之异,因以名县,陈光大元年属丰州。”⑵由于《九域
志》产生于北宋,影响颇大。然嘉定《临漳志》是漳州地方志文献,
其提法亦不可忽视。龙溪县是析晋安县地置的,晋安县在宋、齐时属
晋安郡。但其在梁朝的属郡提法,却随着年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梁书》、《陈书》都没有州郡志。距离当事时间最近
的《隋书》在建安郡一节云:“南安,旧曰晋安,置南安郡,平陈郡
废,县改名焉。龙溪,梁置,开皇十二年,并兰水、绥安二县入焉。
“唐《元和郡县志》则云:“龙溪县,陈分晋安县置,属南安郡。”两
书有关龙溪置县的朝代不同,但在陈时属南安郡却都是一致的,由于
《隋书》、《陈书》都是唐初贞观十年(636年)修成的,距《梁书》
的成书时间不太远,三书具有承上启下的关系。《隋书》曰:“南安,
旧曰晋安,置南安郡。”此处“旧”按通常情况是对“新”而言,在
此即新朝对旧朝而言(明志有国朝对前朝的提法),对于新朝隋朝而
4
言,陈朝即为旧朝。至于梁朝对于隋朝是否也可以称为旧朝,要考虑
使用习惯。如我们通常讲的旧社会,是专对民国而言,民国人称清为
前清,所以南安郡陈置隋废顺理成章。然而“旧”另一解可作“原先”,
则又比较含混,也许就因《隋书》这一“旧字”,给后人留下隐患。
北宋政和年间欧阳忞作《舆地广记》时,取《隋书》的上半段“龙
溪,梁置”,和《元和郡县志》的下半段“属南安郡”,成为“龙溪,
梁置属南安郡”,⑶又泉州条曰:“晋属晋安郡,宋齐因之,后置南安
郡”。后来的志书,包括《明一统志》也都沿用和发展了这一说法。
在漳州旧志,梁、陈两代历史都是空白。笔者当年在编写漳州《芗城
区志》大事纪和审核漳州大事纪时,感觉若沿用欧阳忞的说法,与正
史矛盾颇大,而且历史上下无法贯联。
二、南安郡
那么梁朝时福建是否置有南安郡,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由于
《梁书》无郡县志,只能从本纪、列传中仔细查找相关资料。根据《梁
书》的纪、传,梁代确有南安郡。但均不在福建境内,而是在那段什么的日子 长江以
北的梁、魏的边界。
历史上有南安郡的朝代很多,但地点各不相同。如西晋时,南安
郡在甘肃陇东,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废;南朝宋时,南安郡、
南安县在今四川剑阁县,后为西魏所占,改为普安郡、普安县;齐置
5
南安郡和南安县在四川荣县西,至隋才废。梁代的南安郡即齐代的南
安郡。《梁书张齐传》云:“天监十二年,魏将傅竖眼寇南安„„”
“十五年,魏东益州剌史元法僧遣子景隆来拒齐师,南安太守皇甫谌
及宗范逆击之,大破魏军于葭萌,屠十余城。”⑷到侯景之乱(548
年)后,江北才沦于东魏、北齐、西魏,梁南安郡才不复存在。天寒地坼
在古代,有郡县同名,或不同郡的县同名,却没有郡同名的,这
跟郡少县多,郡的级别高有直接关系。在侯景之前,当剑州南安郡还
在的时候,在东扬州再设立南安郡就有悖于常理。而且梁初,闽越地
区动荡不已,前后太守不能止,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年),派羊
侃“出为云麾将军、晋安太守,斩渠帅陈称、吴满等,于是郡内肃清,
莫敢犯者。”可以说在梁天监间,闽南一带缺乏成立南安郡的条件。
另外一点可以鉴别梁朝福建是否置有南安郡的资料,就是梁宗室
的分封事宜。南朝自宋起,就有分封宗室为各郡县王侯的习惯,是王
侯的食邑之地。梁代南安郡是边郡,战乱不已,按《齐书》云是:“荒
或无民户”之地。所以梁宗室有封建安王、晋安王,却无人封南安王。
仅“愍怀太子初封南安县侯,随世祖在荆镇。”⑸但这南安县,指的
是今湖北的新洲县,齐置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才改名黄冈县。
第三点是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三月下诏书曰:“诏侯景之
乱以来移在建安、晋安、义安郡者,并许还本土,其被略为奴婢者,
释为良民。”⑹诏文中并未提及南安郡。按南安郡地正是夹在建安、
6
晋安、义安三郡的中央,如果当时已有南安郡,祝你生日快乐的句子 周边各郡都有难民,
南安郡不可能没有难民。由此可推断南安郡的设置时间不会超过天嘉
六年。
《陈书》卷四云:“光大二年(568年)夏四月丁亥,割东扬州
晋安郡为丰州。”仍未提及南安郡。从常识卡通漫画头像 说,郡升格为州,不可能
只辖晋安一郡,应包含建安郡等。《南史列传55陈宗室诸王》云:
“南安王叔俭,字子约,宣帝第二十四子。至德元年(583年)立南
安王,祯明三年入关,卒于长安。”从先设郡后封王习惯分析,南安
郡的设立时间,大约在光大二年至至德元年之间。《舆地纪胜》云:
“陈属闽州,在永定元年。后属丰州。光大元年,陈文置南安郡„„
隋文平陈郡废属泉州。”⑺这是南安郡设置详细时间的唯一记载。因
光大元年增设南安郡,二年将晋安郡升为州,来管辖晋安、建安、南
安三郡,顺理成章,反映了陈朝消灭陈宝应割据势力后,加强对闽越
地区的管理与控制。可见梁初置南安郡,龙溪梁初属南安郡的说法缺
乏史书依据。
第四点是从南安郡设立基本条件出发来研究。东晋末的卢循起
义,导致同安、杂罗二县土崩瓦解,要使闽南本部恢复生机需要一定
的时间与条件。但无论宋、齐、梁都是倾全国之力用于北伐或防止北
朝的南侵,因此都不可能将大量的北人向南移民开发闽越和南越地
区。造成这一局面的结束是始于梁太清二年(548年)的“侯景之乱”,
7
侯景军在江东地区烧杀抢夺,社会经济遭到大破坏,“千里绝烟,人
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正当江南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时,闽中各地经济却蓬勃发展。《陈
书陈宝应传》云:“陈宝应,晋安侯官人也。世为闽中四姓。父羽
有才干„„,侯景之乱,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以郡让羽,羽年老但治
郡事。令宝应典兵。是时东境饥馑,会稽尤盛,死者十七八,平民男
女皆自卖,而晋安独丰沃。„„宝应自海道„„载米栗与之贸易,多
致玉帛子女,其有能致舟者亦并奔归之。由是大致赀产、士众强盛。”
⑻大量南渡北人、江南士族,迁徙进入建安、晋安、义安三郡。作为
闽南本部正位于这三郡之中,正是逃避赋役的最佳场所。
陈朝替代梁朝后,各地几乎为群雄所据。到陈文帝时,终对各地
割据势力进行讨伐。陈军追至莆口才活捉闽州剌史陈宝应,陈平定陈
宝应割据之后,于天嘉六年(565年)三月乙未下诏曰:“诏侯景以来
遭乱移在建安、晋安、义安郡者,许还本土,其被掠为奴婢者,释为
良民。”不过南朝的部曲制度,能使多少人返回故土是值得怀疑的。
另外,陈镇压陈宝应的战争是在闽东、闽北地区,势必造成该财务工作计划 地区的
人民向南逃难,使福建地区人口的分布产生新变化,这可以从隋平陈
后的设县看出,福建北部广大地区仅剩闽和建安二县,而在土地狭小
的闽南本部却保留了南安、龙溪二县。
隋在陈地推行强硬政策。以“东晋以来,刑法疏缓”为名,尚书
8
右仆射苏威“复作五教,使民无长幼,悉诵之。士民嗟怨。民间复讹
言隋欲徙入关,远近惊骇。”于是“婺州汪文进、越州高智慧、苏州
沈玄忄会,皆举兵反,自称天子„„泉州王国庆等皆自称大都督,攻
陷州县。陈之故境,大抵皆反„„”,“泉州人王国庆,南安豪族也,
杀剌史刘弘,据州为乱,诸亡贼皆归之。”⑼隋派杨素、吐万绪率东
路大军镇压,一直攻入闽越,迫降王国庆,交出越州高智慧。王国庆
是南安人,能率众攻陷泉州(今福州),证明当时闽南地区已人口众
多。
梁侯景之乱之后,南朝失去了长江以北地区,江东经济遭到毁灭
性的打击,其不得不依赖南部地区,因此在南部增设郡县,一来可增
加政府的赋税,二来可以分封宗室。随着闽南本部人口的激增,设南
安郡,封陈叔俭为南安王寒露的诗句 ,也就顺理成章了。
陈朝时在今漳州的南部地区——暨绥安县,已一改南朝宋时历汉
元封之难幸存的南越遗民为主的凄凉景象,陈建安人顾野王在《饯友
之绥安》诗云:“悟彼芳岁新,惬此赏心会。丝竹邯郸娼,朋游邺中
盖。„„众宾悦礼遇,远俗怀仙爱。掺翰本非工,无讥比曹郐。”显
示了闽南边缘地区的文化开始与南渡的中原文化的交融。
从梁朝的陈称、吴满到隋朝的王国庆,可以说是闽南人正式踏上
了中国史的舞台,从一开始即体现了闽南人反抗封建统治的顽强性
格。
9
三、结论
根据《梁书》、《陈书》、《隋书》,南安郡的设立时间在陈光大年
间。龙溪设县历史应是在梁大同六年(540年),析晋安郡的晋安县
地置龙溪县,陈永定元年属闽州的晋安郡,天嘉三年,属东扬州的晋
安郡,光大元年,属东扬州的南安郡;二年属丰州的南安郡;隋开皇
九年,平陈,废南安郡,龙溪县属建安郡。
参考资料
⑴二十四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梁书》卷39列传33。
⑵明嘉靖《龙溪县志》,卷1。
⑶欧阳忞《舆地广记》卷34。
⑷二十四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梁书》卷17列传11。
⑸二十四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梁书》卷8列传2。
⑹二十四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陈书》卷3本纪三。
⑺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卷130。
⑻二十四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陈书》卷3《世祖纪》,
卷35《陈宝应传》。
⑼二十四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隋书》卷48《杨素传》。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4:3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c5ae18549c20c8f9fbd268c8e215d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安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安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