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论文在对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山南地
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
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对策研究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观,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推进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个重要举措,是把农
业和农民推向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重大改革,是实现农业
“第二次飞跃”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学会宽容作文 ,山南地区农产品数量问题
基本得到解决,而农产品质量差,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效益低,农牧民增收困难等
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当地政府前。要解决上述诸多难题,关键是要进行农业结构
的调整,而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1.山南地区概况
山南地区是藏民族的发祥地,以泽当镇为地区中心,全地区共有12个县,24个
镇,56个乡,596个行政村,总面积为7.97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
十五分之一。总人口31.8万人,有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其中藏族占
96%。
1.1资源状况
农耕地、草场资源相对充足。全地区总耕地面积44.2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
积41.1万亩,后备可耕地资源面积3.7万亩左右,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4万亩左右,
且农耕地连片集中,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全地区现有草场总面
积4639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4458万亩,已利用4168万亩,人工种草面积7.7万亩。
光热资源相对丰富。年均日照时数2938小时,刷钻 年均气温8.4℃,光辐射量7407
兆焦耳/m2,日照率为66%.6—9月为作物生长旺盛期,需水季节降水充足,占年降
水总量的85%。,
植物种类较多、独具特色。各种植物4000多种,盛产青稞、小麦、油菜、蚕
豆、豌豆、玉米、荞麦等作物,同时藏粮油主产区之一。蔬菜有各类萝卜、茄子、
辣椒、西红柿等40多种。水果有苹果、核桃、桃等。野生植物方面仅药用植物
就有几百种,著名的有虫草、贝母、雪莲等。
家养动物有山羊、绵羊、黄牛、牦牛、犏牛、马、驴、骡、猪、鸡、鸭等。
野生动物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黑颈鹤、盘羊、野牦牛、藏羚羊;此外还有獐子、
鹿、黄羊、野牛、熊、豹、猴子、猞猁、水獭、雪猪、雪鸡、马鸡、野鸭、天鹅、
蛤蚧和鱼类等。
1.2社会基础
1.2.1经济基础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种植业、畜牧业连续多年丰收,农畜产品供给
充足,多数农牧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牧业结构调整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逐步引起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重视,特
色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国家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农牧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有力地促进
了农牧业经济快速增长。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
综合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作物播种、收
割、脱粒、运输及主要农产品加工等均采用农业机械化。在农闲季节中低产田和
积造农肥的优良传统,其中中低产田的面积和质量上有所突破。
不断深化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的市场农
业经济增强了农牧业发展的活力。
1.2.2社会基础
处于战略机遇期。即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省一公司”的对口支援;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农牧业的投资力度;继续坚持“三个长期不变”基本政策,加快推
行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利于群众对土地和草场投入。
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境内以泽当镇为中心,向12县辐射了公路网,公路历程
大3700多公里。绝大部分乡(村)也通了公路,县、乡公路里程达到2870公里。光
缆通信开通全地区12个县,信息快捷。
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形成。全地区初步形成了地、县两级农牧业科技推
广体系网络,部分县建立了乡级农牧业推广机构。
随着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结构、提高质量、
增加效益产生的迫切愿望,将对农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动力支持。
2.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山南地区农牧业物质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来源匮乏、市场化程度
不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山南地区的农业产
业化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与阐释,以便在充分吸收外省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
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来促使山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1以奶源基地建设为主的乳制品产业
2.1.1发展现状
地区黄牛改良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推广到贡嘎、扎朗、乃东、
琼结、桑日、曲松、隆子等7个县,现有改良黄牛7.2万头,改良率为28.5%,冻配
平均授胎率为65%,犊牛成活率为75%。乳品工程的实施,一是有效提高了畜种质
量和生产能力,改良一、二代牛奶产量分别比土种黄牛提高2.3倍和5.7倍,较大幅
度提高了奶产量,2005年全地区奶总产量达3995万公斤,比2000年的3508万公
斤增长13.9%;人均占有奶125公斤,比2000年的110公斤增长13.6%。二是有效
缓解了乳品市场的供应。三是加快了传统畜牧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黄改重点县
如隆子县已开始涌现出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
营的趋势逐步显现。
2.1.2存在问题
首先,科学养畜意识淡薄。由于长期以来,自然、历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黄改工作中还存在着群众重数量、轻管理的问题,绝大部分改良牛营养不良、
膘情较差,特别是孕畜和产奶期间的母畜饲养管理跟不上,缺乏科学的饲料配方,
没有真正做到良种、良料,良法相配套,改良牛的遗传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其次,
乳品加工工业薄弱。目前还未形成产销衔接:服务配套的运行机制,牛奶生产旺季
时出现养牛户卖奶难的现象,养牛户销售产品的途径不多,现多采用零散的无序的
送鲜奶或酸奶上门的销售方式。目前:山南地区乳品加工业刚刚起步,规模小,设备
落后,加工工艺技术含量不高,品种花色不多,常以袋装消毒奶的形式上市,乳品市
场开拓缓慢,极大地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2.1.3发展潜力与市场分析
全地区发展奶牛产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实的饲草料资源,有很好的群众
基础,因为农牧民已从养奶牛中得到实惠,养牛积极性很高,奶产业已成为地区农
牧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奶产品市场前景极为广阔,2005
年虽然奶类总产达到3995万公斤,人均占有量140公斤,但绝大多数用于自食,进
入流通环节的量很少,当地群众生活必须的酥油、奶粉等奶制品几乎靠外地供应。
2.1.4规划目标
大力推广黄牛改良技术,推动奶源基地县建设,解决区内牛奶和酥油的需求;
配置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基地建设,兴建乳品加工厂,创特色名牌产品,占领
区内市场,稳步开拓区外市场,不断提高城郊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到时全地区改
良黄牛存栏数将达12万头,改良率达60%,每年产鲜奶将达到5580万公中南半岛气候类型 斤,年奶产
值11160万元。
2.2以藏鸡为主的禽类养殖业
2.2.1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地区在牧业生产中按照“稳步发展高山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
业,加快发展城郊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狠抓农区、城郊畜牧业,尤其把藏鸡为主的
禽类养殖做为特色产业来抓,使禽类养殖业迅猛发展。禽类养殖量增加5倍,带动
专业养禽户8000户,年向市场提供商品鸡80万只,产值达1600万元,户均增加经
济收入2000元。
2.2.2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山南地区藏鸡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数量逐渐减少,使禽类群中藏鸡比
例较低;二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藏鸡饲养普遍存在着小规模的分散饲养,育种
尚缺乏核心群,没有成套的育种研究,纯繁扩群,生产推广的相关措施和组织,影响
了藏鸡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三是管理不善。养殖户科学养殖观念淡薄、水平不
高,疫病防治工作不够规范,影响养殖效率。
2.2.3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自治区内生产的禽肉,鸡蛋不能满足区内的需求(每年需200—500万只
禽类),大量仍需从内地省市购进,经过长途运输运输,使肉的品质,鸡蛋的新鲜程度
下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鸡,鸡蛋的品质和新鲜要求越来越高,本地
生产的禽肉,鸡蛋市场前景看好,若建一个年养殖规模在500万只以内的禽类养殖
基地,市场产品销售不成问题。
2.2.4规划目标
对藏鸡资源要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开发适时、适度的原则。以市场为导
向,加强藏鸡保护,在洛扎、隆子、错那三县建立藏鸡保护区,进行藏鸡的本品种选
育,在沿江几县大力开展藏鸡繁育和杂交改良,建立以藏鸡养殖为主的禽类养殖基
地,发展藏鸡产业。到2010年,全地区禽类年养殖规模达260万只(以沿江几县为
主),其中藏鸡50万只;建专业养殖户15000户,年出栏禽类130万只;建乃东藏鸡纯
种养育场1个,年育成种鸡饲养规模0.105万只,种母鸡0.945万只,每年可推广种
母雏10万只,商品蛋3万枚。
2.3牦牛产业
2.3.1发展现状
到2005年末,牦牛存栏25.24万头,适龄母牛12万头,适龄母牛比例为40%。
当年新生犊牛4.3万头,当年出栏牦牛4.7万头,出栏率为18.6%;在牦牛生产中存
在着适龄母牛比例低,繁殖能力低,出栏率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育种原始、个体
生产性能低,饲养管理落后,蓄群结构不合理,良种体系不健全,商品观念淡薄,蓄产
品商品率低等。
2.3.2存在问题
一是草畜季节性不平衡矛盾任然存在,超载过牧,草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
二是基础设施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三是牦牛繁殖水平低,牦牛繁殖任是以
粗放式的自由交配为主,不注重公种的选择与交换,致使繁殖能力底下,生产能力
下降;四是牦牛产品加工业滞后,牦牛产品的销售全部是原料销售,经济效益极低,
阻碍了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3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分析
牦牛产品的典型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牦牛肉不仅营养价
值高,牦牛绒衫、牦牛骨髓壮骨粉等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成为走进商品市场
的先锋,展示了良好的开发前景。
2.3.4规划目标
控制数量,加大出栏,优化市场结构;充分利用本地牦牛资源优势,引进先进科
研成果及其优良品种种牛,进行牦牛品种选育改良,通过牦牛系列加工项目建设,
利用5年时间,把山南地区建成西藏区域性的牦牛养殖基地。2006—2008年,完成
牦牛保种和良种育肥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实施地点为加查、浪卡子、隆子、桑日。
建设内容为新建人工草场3.5万亩,围栏草场10万亩,建牛圈1800平方米。
2009—2010年,完成牦牛生态养殖和标准化加工项目。建设地点为山南地区乃东
县泽当镇屠宰厂,建设内容为牦牛的屠宰、牦牛肉的分级,牦牛血下水初制利用等,
计划年屠宰牦牛(或其它牲畜)单班1.5万头,双班屠宰3万头。
3.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自然环境条件差
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气温低、无霜期短、蒸发量大、高寒缺氧,造成生物
生长慢、产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高产稳定耕地和灌溉面积比重小;高山草
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达1800万亩,可持续了发展能力不强,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
长达7—9个月,加上草场无灌溉,草场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低,天然草场产草
量低,导致天然草场超载过牧,“三化”现象较为严重,季节性草畜予盾仍然突出。
3.2产业化经营滞后,资源利用率不高
农牧业产结构不合理。畜牧业大在农业中的比重比“九五”时期有所增加,但
农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农畜产品工业化和产业化经
营滞后;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农牧业科技贡献率只有
30%左右,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场50%。
3.3投入不足,市场带动能力不强
人口少,市场需求不旺,流通不畅,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难
度较大;农牧民惜售思想较浓,市场意识不强,市场农牧业起步艰难;生产经营体制
落后,使个体分散、技术落后和劳动生产率低的状况占农牧业生产的主流,影响了
向现化农业的发展;农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产品品质较低,农牧区经济增长
质量和效益等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地方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不足,多元化的投入
机制尚未形成。
3.4组织化程度低,产品流通缓慢
青藏铁路通车以前,农畜产品输出量难有大幅度提高。农牧区专业合作经济
组织不发达、不完善,农牧民组织程度不高,农户生产理念更新不够,追求高产的理
念较浓,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由于地域环境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大部分农牧民存在
着农产品惜售心理,传统习俗导致牧业统合商品的进一步提高。
3.5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足
农业产业化在山南地区还处于萌发和起步阶段,人们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还
十分肤民间童话 浅,主要表现为:(1)对农业产业化体系认识不足。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概念
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域界限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农业己经成为农业发展
的时代趋势的情况下,仍然固守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传统管理方式,动辄实行地
方封锁,将农业发展至于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同时,山南作为少数民族经济的典
型代表,传统的文化观念、则富观念和消费习惯也极大地妨碍了农业市场化、产
业化的发展进程。(2)农牧民对农业产业化缺乏参与意识和合作心理,对社会化服
务体系心存疑虑,担心上当。
3.6龙头企业建设滞后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组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直接决定着农业产
业化发展的规模和成效,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但是在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
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地方所选择的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技术构成低,缺乏足够
的市场开拓能力,不能真正起到作为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和拉动功能,形成了“小
马拉大车”的被动局面,这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同时由于这些所
谓的龙头企业组织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与农民之间关系松散、自利倾向严重而
忽视农牧民的利确保英文 益。有的甚至与农牧民进行不平等交易,以致于很难激发起农牧
民参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3.7人力资源匮乏
农业产业化的推行与实施都需要广大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的参与,但是山南地
区各县区农牧民的文化与科技水平还不高,科技人员的数量与素质还远远达不到
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的要求,这种人力资源及科技人才资源十分匮乏的状况使得
农业产业化缺乏科技带头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进程。
4.西藏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4.1科学布局,合理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应市场,发挥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结合地区农
牧业发展现状,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加大高产优质品种的推
广应用力度,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4.2加快推进和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
一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按照特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管
理。加强对水、土、气的监测,控制污染物,遏制农业自身污染。抓好无公害农产
品生产档案管理,建立完整的农资使用档案记载,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二是加
强和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
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招商引资,组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准备水平高,市场
开拓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企业集团: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
发建基地”的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
业”、“契约农业”等经营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意,使企业与农
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4.3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以项目建设促进农牧业素质的提高,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高产农田建设、
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病虫综防体系、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将是“十二五”
期间农业发展的重点。以引进农业项目为突破口,促进农业整体素质得更本转变。
4.4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小儿退烧药 ,提高农从科技信息水品
不断深化“种子工程”、“质保工程”、“沃土工程”建设,引进、开发、推广先进
实用技术。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发展中介性、分离
经营性”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稳定的农业科技性息服务网络。着力推行信息网络
建设,到2015年,要努力使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延伸至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
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并形成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对于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现山南地区跨世纪农业发展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从山南地
区农业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只要全区上下形成共识:齐心协力,
开拓创新,山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展示其蓬勃的生机,必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
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米玛玉珍.对西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西藏科技,2009(9):11-13
2.祁春节等.国际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7
3.徐全中.农业产业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研究[J1.经济论坛,2008(10):121-123
4.邵丽珍.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
究,2008(3):209-211
5.熊伟.西藏青稞产业化发展与政府行为豪迈的诗句 分析[J].西藏农业科技,2007(29):1-3
6.张密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21-22
7.龄忠祥,马存明.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J].地区
经济,2006(12):59-62
8.刘强.关于西藏推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
报,2004(25):108-110
9.占堆.商榷建立西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标及其体系[J].西藏农业科
技,2002(24):7-10
10.李新年,鲍圣华.加快推进西藏农牧业产业化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J].西
藏农业科技,2002(29):4-6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22:3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bee45722e1af37255223031454498a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南地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南地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