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南安军》教案
一、导入新课
文天祥数年坚持抗元斗争,终于无力回天,他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
被俘后,他自杀未成,只能随元军北行。梅岭依旧,身边却没有战友陪伴,只剩
下元军的脚步,何等孤独!家乡近在眼前,成为囚徒而归故里,还不如不归!山河
依旧,城郭沦丧,一切都无可挽回。他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
到宁静和安慰,诗人以高亢的诗篇,唱出了他的爱国之志,唱出了他的“一片丹
心”。
二、学习目标
1、复习有关文天祥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4、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
5、背诵、默写诗歌。
三、师生探究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
雄、爱国诗人。20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刑部郎官,1275年被任命为右丞相,
派往元营谈判,遭扣留。后脱险,到福建坚持抗元。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
他被元军一路押解北行,于1279年5月4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
大庾)时写下此诗。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
2、写作背景
帝昺(b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南宋朝
庭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英语七下单词表 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y岭,经南安军(治所在
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3、朗读诗歌
南安/军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字词注释高原盆地
【1】南安军: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
【2】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
江西庾县。
【3】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
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5、翻译诗歌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
6、分析诗歌
首联:风雨梅花,心情沉重。颔联:自我反问,行程孤单。
颈联:悲愤激昂,希望复国。尾联:典故明志,饿死殉国。
7、问题探究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诗人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
的亡国之痛。(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
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也可)
8、归纳主题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凛
然的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加雕饰,而自见功力。
四、诗歌赏析
首联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
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
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
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
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
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
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
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何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
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猫狗大战2 “城郭
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
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婚礼证婚人
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他出之以言,继之山行,于是开始绝
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又过
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
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
《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
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
五、课堂小结
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
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南安军》;
2、预习《别云间》。
《南安军》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词句注释
⑴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
大庾县。
⑵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
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译文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
南安军创作背景
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
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
写此诗。[1]
鉴赏
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
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
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
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
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
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
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
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何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
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
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
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
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他出之以言,继之山行,于是开
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
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
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
(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
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
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
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
成的作品。
《南安军》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1283年1月),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
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abcd式的词语
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2],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
末三杰”。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
气歌》等作品。
二、故事背景公元1279年(帝昺祥兴二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
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在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
大庾)时写此诗。
三、理解诗义注释: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
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
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译文:由南
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
身为俘囚。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985名单 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
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四、作品赏析“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
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
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
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
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出岭同谁出?幼儿园科学课 归乡如不归!”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
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
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
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
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
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
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
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
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
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从广东开始,文天祥就开始绝食,准备饿死在家
乡,绝食八日依然没事,就继续进食。就在文天祥写《南安军》的同一年十月初
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壮烈牺牲。
五、课文主题
《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
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以祖国山河
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
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5:27: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bedcb10250e650c2749d8db4605f9e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安军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安军翻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