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是汕大多年培育的奉献文化

更新时间:2023-03-29 03:55:37 阅读: 评论:0

文章来源:教育新闻网

近日,汕头大学收到来自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车星村村民委员会的一封表扬信,信中提到,该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016级的闻丹同学主动请战加入到车星村防控村口卡点值守工作中,“用爱心与奉献守护着我村村民的安全,在战‘疫’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你校学生的高尚品格”。

类似闻丹同学的例子还有不少。今年新冠发生以来,众多汕大学子用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伸出援手、付出劳动、传递爱心。为解除坚守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汕大学生为驰援湖北前线和本地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家庭开展了“为奉献者奉献”志愿关爱活动。活动持续22天里,志愿者们为医护人员的子女提供“一对一”的云辅导,参与的志愿者有64人次,累计服务时数达到379小时。这些公益劳动没有学分、没有成绩,是汕大学子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是汕大多年培育的奉献文化。

国内首开公益课程必修课

公益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国内高校还比较少见。早在2010年,为了将劳动、环境、生命、责任等这些每个人都会直面的人生课题作为课程内容来开设,汕头大学在国内首开公益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公益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行为习惯。除了注重劳动知识外,课程更注重学生课外的公益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学习劳动知识、实践劳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公益课程开设的十年里,师生的足迹遍布潮汕及周边的中小学、社区、农村、乡镇、福利院等单位或机构,并拓展到福建、陕西、四川等地,形成了学校顶层设计、教务处统一管理、学生课内外一体化学习和劳动、教师与行政教辅人员共同参与的“课程群”实施模式。

课程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开展学习和服务。经过十年的积累,劳动内容涵盖了人文关怀类、环境保护类、学科专业结合类、传授知识技能类、宣传教育类、志愿服务类、历史传承类、综合类等8个模块。不同主题的课程还在不断加入。

公益课程有效培养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藏戏教学设计一代代传承下来,并辐射影响到周边的社区。杨木兰是汕大萤火虫公益项目的创始人,在她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就一直关心岭后麻风康复村的老人们。毕业留校后的多年,她依旧挂念那些老人,多次担任“情聚康复村爱心行动”公益课程的指导老师,带着师弟师妹们继续将公益精神传承下去。通过公益劳动,“乐于奉献”已然成为汕大校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将公益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服务

公益课程的实施一般包含准备、实施、反思、总结四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老师们讲授“服务学习”理念、相关劳动知识等,传授相关劳动技能,在调研基础上,开展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和服务方案的设计。公益劳动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暑假进行。

为了服务的便利性,在暑假服务阶段,部分课程的师生选择连续4—5天都驻扎在服务地。夜晚,中小学的教室或乡村、街道的办公室临时成为大学生们的宿舍,地上铺上凉席就改造成了“大通铺”。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闷热的环境中和蚊虫的“骚扰”下,老师和学生们还经常在开着例会,反思当天的服务内容、服务成效、存在的问题,商讨改进方案。驻扎服务地期间,为全体师生做饭是一项大工程,后勤组的同学们会争先展示厨艺,早起买全红禅菜、洗菜、做饭,为一天服务的顺利进行补给能量。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成为师生们终生难忘的经历。

2014年3月,“关爱智障儿童”公益课程首次开课,如今已带领319名学生走过了近7个年头。每逢实践日,伴随着清晨的微风,师生们早早集合,怀着忐忑、激动、好奇、期待等各种心情出发,经过一个小时车程的颠簸来到实践基地——广东省揭阳市某智障儿童康复训练部。这里的孩子们由于先后天因素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轻者能简单互动,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大学生的角色是作为一个陪伴者、促进者,给孩子们带去一段快乐且有意义的时光。

课程负责人是来自汕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林蓉老师,她回顾了最近一年的学生课程总结,“累”这个字出现了32次。有的同学说:“在康复中心的时候,我需要时时刻刻跟着那名儿怎么去雀斑童,需要不断地陪他坐下、起立、蹲下、到处奔跑、弯腰倾听儿童的需求、陪他玩游戏,这些时候十分考验陪伴者的体力。然而课程结束后,对于遇到的困难不会再像以前一般轻言放弃,会竭尽所能克服它,懂得了坚持的意义。”

还有同学说:“一整天的实践,午休时本来打算玩手机放松,突然一阵困意来袭,就这样躺在地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感觉好累,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可能这就是公益的困难之处吧。然而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服务,为改善小朋友现状、促进社会进步贡献一己之力,觉得所有的累都有意义、都值得……”

“‘累’不单是体力上的考验,也是精神上的较量,这是一场身体和心理都要经历磨炼的劳作。回望课程中的点滴,我想学生们应该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也领悟到了劳动的乐趣与精髓。”林蓉老师如是说。

在总结分享阶段,师生们一起回顾过往、分享感受,公益课程中的点滴如“电影回放”般地在脑海浮现。每名同学都有机会上台发表自己的感想,师生们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信赖和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

“公益服务”内化为师生行为习惯

“做公益是会上瘾的”,在汕大可以经常听到这句话。为了避免公益课程挤占过多学分,每位学生最多可修读两门公益课程。若仍想参加公益,可申请担任公益课程助教或参加公益类社团活动。

“即使修满学分也会继续参加公益”,一名学生在自评中写道。从汕大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参加过公益类社团的活动比例一直位于各类社团活动之首,且从2014届毕业生开始,每届学生的参与比例都超过了50%。这个比例意味着什么呢?以报告的数据为参照,在校期间,汕大2013届毕业生参加过公益类社团活动的比例为58%,比全国“211”院校2013届(31%)高27个百分点。同学们表示,“在如此浮躁的世界,公益可以使人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参加公益逐渐内化为师生的行为习惯,在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总能看到汕大人挺身而出。

公益课程带来了很多正能量,在培养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认知,提高劳动技能等方面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每学期末的学生自我评估中总会看到让人触动的回答。知识、幸福、快乐、友谊、充实、感动、耐心、同理心、劳动技能、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公益意识、奉献精神、成就感、满足感、自信心等都成为学生自评中的常见词汇。

在反思报告中,学生们也会讲述对公益劳动的反思和认识,如参加了“‘潮汕聂鑫森妇女与社会’创意研习服务”课程的关诗茗同学表示:“在汕大读书的两年里,这是一门能够让我忘记学分、成绩的课程。大家毫无芥蒂地欢笑、齐心协力地想办法把服务做好,劲往一处使的力量,都让我深深地喜欢台球裁判这个团队、这门课程。”

学校最可持续的发展,是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在筹备公益课程之初,汕头大学便确立了公益课程的目标愿景——打造学校的奉献文化。汕大十年的坚持,是公益课程得以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奉献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石。

公益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手脑并用,保证必要的劳动实践时间,学校系统培育,提升育人实效性,是汕大构建立德树人、劳动育人长效机制的一种尝试。汕头大学教务处处长、学校公益课程主要负责人蔡映辉教授介绍说,汕头大学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以课程形式落实劳动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不仅仅将公益课程当作一门课程,更主要的是希望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把个人理想与命运紧密相连,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在投身社会服务的劳动实践中挥洒绚烂青春。

本文发布于:2023-03-29 03:5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b882a44e6e53ccff32b731217ba6006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汕头大学公益课程是汕大多年培育的奉献文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汕头大学公益课程是汕大多年培育的奉献文化.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公益   课程   汕头大学   学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