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风水与住宅

更新时间:2023-03-22 13:56:06 阅读: 评论:0

油泼面的调料-健康与卫生

风水与住宅
2023年3月22日发(作者:安全伴我行)

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许美群

(广东中轻工程设计院,广东广州510600

)

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而传统建筑风水学“天地人

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它关系到尊重自然生态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人居环境;建筑;风水学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

(

2006

)

03-0077-04

收稿日期:2006-01-01

作者简介:许美群(

1976~)

,男,广东潮州人,广东中轻工程设计院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和人居环境的研究。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

人居环境的经验。从原始初民的“巢居”、“穴居”到现代

社会人居环境,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表现人类

有目的选择适宜的人居环境。因此,人居环境我们可以

理解为:人类为了生存而有目的地选择、创造聚居生活

的地方,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空间,也是人类利用自然和

改造自然的场所。在构建人居环境过程中,应该不断丰

富人居环境的内涵,以达到人们所需的生活舒适,工作

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优美的目的。

人居环境的质量很大程度体现在聚居选址和居住

建筑的形态上。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选址和建筑营造

过程中,中国风水学、中国营造学、中国造园学构成中

国古代建筑理论三大支柱,而其中风水学是中国传统

建筑的灵魂,也是环境选择、区域规划和建筑营建的指

导原则和操作理论。

一、中国传统风水学

风水名称来源,语出晋人郭璞《葬经》谓:“气乘风

则散,界水为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

风水。风水之法,极速前进第五季 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经》简明概

括了风水选择标准:“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

郁草茂林。”风水又称堪舆、地理、卜宅、阴阳、青乌等。

而时至今日,堪舆称谓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东汉许

慎在《淮南子》中注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这和

《易经》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相应的。因此,风水

主要是指人们在选择人居环境时,对地质、地貌、水文、

气候、生态等各种人居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在建

筑营造中采用某些技术和避让种种禁忌的总概括。中

国传统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风水学在应

用过程中着重探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同时也使建筑的2的英语怎么写 选址、方位、布局、外观、色彩等因素与

周围建筑相谐调。

综观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和建筑营造中,人们千方

百计寻求营造一处风水宝地,这样使风水文化贯穿于

营造人居环境的全过程。从聚居选址、区域规划、建筑

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建造管理过

程;从原始初民择居到现代宏伟建筑;从皇家宫殿到百

姓民居,都存在风水意念。

我们知道,人们在选择人居环境和建筑营造中遵

循天地人合一原则,这与建筑风水学所遵循的原则一

致。风水文化是以《周易》作为哲学依据。《周易》是由代

表阴爻“——”、阳爻“———”两种符号构建起来的哲学

体系,《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和谐

就成为风水文化的哲学依据。风水学是以中国古典哲

学阴阳思想为根本,来认识自然,选择环境。因此,风水

学应用也体现在人居环境选址规划、建筑营造活动中

寻求一种阴阳平衡关系。

风水学的另一哲学依据是来自另一部经典《尚书》

的五行生克理论。《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

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水、木、火、土、

金,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水。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

水。五行的生克制约理论也成为风水学的哲学依据。

中国传统风水学作为一门古老的人居环境科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JournalofGuan

g

don

g

Pol

y

technicNormalUniversit

yNo.3,2006

・78・第3期许美群: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图1人居环境理想风水模式

经历了萌芽、产生到发展阶段。它起源于原始初民择地

定居,风水思想萌芽于先秦时期,风水理论初步形成于

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元时期,而明清时期风水理论得

到进一步阐释和总结。

中国传统风水学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众多流派,基

本分为两大流派,即形势派和理气派。形势派,注重空

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峦,即空间山川形势

的选择,并着眼于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具体要

求龙要真、砂要秀、水要抱、穴要的、向要吉。形势派也

称形法派、三合派,其理论传播主要以江西为主。理气

派,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注重人的命理

与宇宙时空关系,即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八

卦九宫、三元流转与人之命理配置。理气派也称理法

派、三元派,其理论传播以福建为兴盛。形势派和理气

派各有所侧重,但两者也有共通之处,比如二者都注重

“气”、“生气”,形势派强调“地势生气”,理气派强调“方

位生气”,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更好选择环境。

二、人居环境的最佳建筑风水模式

选择和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是人们的一种基本

需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传

统建筑风水理论,无论是城市、村落,还是住宅等人居

环境的选址基本原则和格局是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

为最佳选择。人居环境的最佳建筑风水模式是:基址背

后有主峰来龙山,也称靠背山,来龙山后面要有龙脉为

连绵高山群峰为屏障,并与大山形势相连通;基址左右

有略次于来龙山的低岭岗阜,俗称扶手,即左辅山,右

弼山,青龙砂山,白虎砂山,青龙在左,白虎在右,青龙

白虎环抱围护;基址前要有月牙形池塘或河流婉转经

过;水的前面又有远山近丘的朝案对景呼应;基址恰好

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内有千顷良田,山林葱郁,

河水清明,安详和谐。上述这种“负阴抱阳”的人居环境

就是理想的建筑风水模式。因为基址背后的山峦屏挡

冬季北来的寒风;东西面低岭岗阜缓坡避免淹涝之灾

和保持水土、绿化植被;南面有流水经过可以接纳夏季

南来的凉风,又能解决生活饮水和灌溉问题,又利于舟

楫之便,有了污水还可以排出;南面向阳,明堂开阔,具

有充足的日照,这样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见图1

)

具体的建筑风水应用还涉及到五大要素:龙、砂、

水、穴、向。

(一)寻龙,龙即山脉,从宏观上来观察来龙的形

势,寻龙就要审定脉远势雄,重金马奖影帝 峦叠嶂,奔腾气势的山

脉。龙脉逶迤延展,按其远近、主从、高下,又以祖宗、序

列称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主山等,龙脉还

分五势九龙。此外,龙脉还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察砂,风水学中砂泛指基址周围环绕的山体,

即指前后左右环抱基址的群山,并与基址后龙或主山

呈隶从关系。关于察砂法最典型的有“四神砂”之说,即

基址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

武,又用“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来

描述过砂的形势。青龙、白虎砂山要求护卫基址,环抱

有情。而基址前方砂山,近而小者为案山,远而高者为

朝山,“但以端正圆巧,秀媚光彩,平正整齐,回抱有情

为吉”。还有水口砂,即位于穿流基址的河水的来处和

去处,水口砂对于基址具有天然门户的功能和景观意

义,往往倡导水口砂植树、建桥、修庙、筑塔等,以优化

景观,形成风景名胜。

(三)观水,实际是观察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的形

态及水质。风水学有“山管人丁水管财”以及水能“载气

纳气”之说。对水环境的选择,主要考虑农耕种作、饮用

灌溉、舟楫交通、调节气候、设险防卫以及优化环境的

实用价值和审美作用。因此,要对水质、水量、形象、深

浅、流向、流速、弯环、潴聚以及色、香、味、声等加以考

察和评价。最佳的模式是河流弯曲成弓形的内侧,曲而

有情,呈五行之金所表徵的圆弧形,水流三面环绕,同

龙、砂环抱缠洄基址前面,称之为金城或玉带。水流入

区域称“天门”,流出地方称“地户”,天门宜天,地户宜

・79・第3期

收。风水学实践中总结了“山环水抱”之说法。

(四)点穴,穴是指具体基址,点穴即指选择具体的

基址,从宏观角度,对拟确定基址周围山川融结之势,

即山环水抱,远近离合,大小高低,状态形象和以其为

底景、对景与侧景的主从秩序及呼应关系等,予以统筹

权衡、勘定基址及中心点。对于城市或建筑选址和规

划,即场所设立,应根据风水学中龙、砂、水和重要关拦

内敛向心围合调场作用,以达到倚靠周围山川,拱抱阻

御风砂,迎纳充足阳光,阴阳平衡和合,形成良好生态

小气候。同时给人以龙、砂、水种种景观意象,皆钟情于

穴中,赋予人们最丰富的心理感受,并且在穴中开挖

“金井”以“相土尝水法”来验证土壤和水质等情况。

(五)取向,即确定方向、朝向。一般指与建筑基址

垂直相对的方向。方向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数。基址的

方向决定着日照、通风、景观等,是人居环境选择的主

要因素之一。方向按八卦四正四隅分为:震、巽、离、坤、

兑、乾、坎、艮,并代表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

东北。早期测定方向的方法有:直观星体法、土圭法

等。在风水学的传承中,相继产生了天然磁石制备的司

南,以及指南针的发明和磁偏角的发现,成为了风水学

中取向的重要工具。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风水学对龙、砂、水、穴、向的

缜密选择,其本质溶注了建筑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

学、气象学、生态学、心理学、景观学等多方面的人居环

境科学的合理内涵。

三、建筑风水学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风水学实际上是一门人居环境科学,风

水意识也始终贯穿于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营造的

过程中。据《易传》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

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原始初民在生产力极

为低微的背景下,为了获得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

生态观,选择了“穴居”或“巢居”的简单居住方式。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第一次大分工,逐渐形成了以农耕

为主的景点介绍 生产方式,进而产生了固定的聚居点。这些聚居

点一般都在避风、向阳、近水地域,这不仅可以避免洪

涝灾害,而且适应于耕种、畜牧、狞猎和捕鱼等生活方

式。考古发现,原始人居环境的选址,大多数依山傍水,

向阳避风,聚居点的布局,都有简单的功能分区,居住

区与作坊区分开,住宅与墓地分开,并且有简单的氏族

公共活动中心和开阔场地。这种聚居环境具有一定的

风水意识,形成良好的布局。

阶级社会更注重人居环境和风水的关系,特别是

在城邑的选择和营造中。《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急性肠胃炎可以吃什么

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

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是指营建

城市,要方九里,各旁开三个城门,城中九条经纬大街,

大街上要有九车道(《易经》以九为阳之首,城邑选址以

阳地为善,营建以老阳九尊贵)

,宫城左为祖庙,右为社

稷坛,宫城前设朝,后设市场,并且朝、市用地为方百

步。此外,还对城邑分三级:王城、诸候城及卿大夫城,

对各自规模、形制、数量、布局等作了严格规定。从城邑

的选址和营建,大多数是远靠背山,近临面水,建筑格

局平衡对称,城中高阜,宫殿中央,前朝后市,墓场在

西,道路平直,宽度有序,礼制规划,体现风水格局内

涵。

《黄帝宅经》也指出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夫宅者,

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

若安,则家代昌吉。”《黄帝宅经》又引《子夏》云:“人因

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独信

命也。”这些都说明了人居环境与人的健康、生活、学习

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人之居宅,大须慎择”。对于中

国传统民居“负阴抱阳”的建筑风水格局是通过建筑排

列和层数层高体现的。整幢建筑前低后高和左右呈环

抱形状,模拟“负阴抱阳”的自然环境。传统民居塑造了

以院落或天井为中心,屋宇为单元的基本平面布局,即

院落或开井为阴———虚,屋宇为阳———实,这种阴阳相

成,虚实相间的院落空间序列,较好地解决了通风、采

光、防噪等问题。院落是居住生活中心,并将内院看作

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大户府第:

高墙深院,叠山理水,种花植草,曲径通幽;小户人家:

格局有序,翠竹修筠,藤蔓满架,绿草映帘。这些都有引

入生态精神。如北方皇家园林建筑,江南一带的苏州民

居、徽派建筑,岭南的潮州民居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

交融的建筑风水意念。

四、现代人居环境问题

人居环境的演化历史,经过原始初民简朴聚居点,

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不同时代的

居住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基址选择、建设规模、聚

居布局、营造技术、建筑材料等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经

济的发展,人口快速膨胀,人类许多生态资源和环境资

源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在人居

环境建设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注重物

质文明,轻视精神文明;注重近期效益,轻视远期发

展。人居环境缺乏风貌特色,片面求洋求怪,用西方的

许美群: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80・第3期许美群: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Livin

g

EnvironmentandArchitecturalFen

g

shui

XuMei

q

un

(

Guan

g

don

g

Desi

g

nin

g

InstituteofLi

g

htIndustr

y

,Guan

g

zhou510600,China

)

Abstract:Livin

g

environmentiswherewelive,whichisconnectedclol

y

withfen

g

he

p

rinci

p

leofharmon

y

betweenmanandnatureinfen

g

shuihasbeenthe

g

uidin

g

theor

y

intheconstructionoflivin

g

environment.

Ke

y

words:livin

g

environment;architecture;fen

g

shui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来建设人居环境,这可能出

现区域规划无序,房屋奇形怪状,外观色彩混乱等现

象,很多建筑只求形式主义,缺少文化内涵。此外还出

现毁林、挖山、填湖等人为的自然生态破坏,不少地方

也出现城市病、高楼病、风水病等,这些都值得重视。

人居环境建设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工程,要以中国

传统风水学的“天地人合一”原则为理论指导。在漫长

的农耕文明时代中,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为了获

得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用简

朴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

展迅猛,全球一体化视野开阔。随着生产力提高,人们

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发生变化,人居环境作为人类

生存、生活的场所,也注入新的内涵。

(一)崇尚自然,人定顺天。人居环境在中国传统风

水学“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人们深刻认识

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

机联系,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体变化活动有直接相互感

应的共同规律,人的生命与自然界进行能量和信息交

换而持续其运动的。天、地、人之间是一个有机循环的

整体系统。因此,人们在人居环境的选择和营造中尽量

尊重自然规律,人定顺天,天地人和谐相处。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人居环境建设应根据地

貌、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塑造

多姿多彩的艺术造型和内涵丰富的人居环境。如高原

地带的人居环境:依山傍水,错落有序;中原平地的人

居环境:狭巷长天,庭院深深;江南水乡的人居环境:小

桥流水,粉墙黛瓦。无论是北方深沉厚重,还是南方洒

脱秀雅,都富有诗情画意,无不体现天地人的风水意

念。

(三)以人为本,和谐构建。营建人居环境,提倡以

人为本,“人”是指具体的人,包括男女老少,不同民族、

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各种各样的

人,这就要求人居环境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对人居环

境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有共同一点就是自然生态良好,

空间尺度宜人,心理感受舒适等,给人以情景交融的境

界。因此,在营建人居环境过程中,要发“天地人合一”

的建筑风水观为指导,使地理环境、景观环境、人文环

境与区域规划和建筑单体达到和谐融合。

综上所述,要而言之。在人居环境的选址和营造过

程中面临种种问题,而中国传统建筑风水学的“天地人

合一”原则,正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现代社

会,人类更应尊重自然生态,构建和谐社会,创造适宜

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三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出版社,

2005.

[3]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4]亢亮,亢羽.风水与城市[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5]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6]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7]史箴.风水与中国传统建筑浅析[J].建筑师,1995,

(

12

)

.

[8]蔡镇钰.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J].建筑学报,1999,

(

7

)

.

[9]吴庆洲.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J].建筑学报,1995,

(

8

)

.

[10]雷铎.生态环保城市与天人合一理念[J].广东省社会科学,

2005,

(

2

)

.

[审稿海浪]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13:5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b57f28381ef6a5ed76c198a24cda234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水与住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水与住宅.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风水与住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