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传媒大学又几乎是所有艺考生的心之所属

更新时间:2023-04-06 07:38:25 阅读: 评论:0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有成千上万怀揣艺术梦想的莘莘学子星夜兼程地赶赴考场,进入考场的瞬间,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自己心中的梦想。

而对于播音艺考生来说,传媒大学又几乎是所有艺考生的心之所属。

可是,你的你真的了解这所学校吗?

今天,咱们就一起和《新闻联播》主播康辉、欧阳夏丹、李梓萌、前《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淳等广院校友们,重温他们匆匆那年艺考时,分享他们与广院的不解之缘。

01

“我为什么报考广院”

如今,康辉回想起来,1989年那会大作手儿自己报考广院的经历还算是个“挺俗套的段子”。

“其实也带着‘半起哄的性质’吧,因为姐姐的同学在广院读书,所以我提前对这个学校也有过一些了解,于是决定试一试。在这之前,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志向想做播音这一行,就这么误打误撞,反而考进来了,后来也证明这个专业确实适合自己。”

李梓萌

比起康辉的“无心插柳”,李梓萌说自己报考播音专业“就是因为喜欢”,她和欧阳夏丹一样,在中学时代就常常作为学生广播员主持节目,并对“专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北京广播学院心生向往。

高中的时侯,欧阳夏丹还曾将自己主持节目的录音带寄到广院。

“那时候还在想,哪位老师如果听到,觉得我的声音还可以的话,估计就能向我伸出橄榄枝吧?结果寄出去以后就石沉大海了,我当时还有点灰心,觉得自己的声音可能还不够理想,需要继续努力。”

幸运的是,1995年欧阳夏丹高考那年,广院的艺考正好在桂林增设了一个考点,面对这个摆在家门口的机会,欧阳夏丹决定再去试一次。

“结果没想到一试就试中了,我觉得真是命运的安排,很幸运。”

欧阳夏丹

“你知道吗?2014年中传60周年校庆晚会那天是9月20日,20年前的9月20日,我是拿着广院的录取通知书来学校报到的,真的是特别巧。”

1994年,从针灸专业毕业的郎永淳无意间看到了《电视报》上刊登的北京广播学院第二学位招生简章,“觉得好像又有了一个门在向我打开,”郎永淳决定,“再闯一下吧企业安全管理!”正是这个决定,让郎永淳进入了完全不同的播音领域,并在广院收获了爱情。

年轻人总是充满着勇气和无畏,试一次、闯一下,梦想就这样开始落地发芽。

02

能当主播的不二之法

自由、活跃,似乎是大部分学生对广院的第一印象。

“我们在校时,广院的思想挺活跃的,挺多新鲜的东西”,和许多校友一样,康辉仍然习惯称呼母校为“广院”。

2004年,“广院”更名为传媒大学

“尤其广院教育中艺术成分比较多,这种环境能让每个人都自由地寻找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未必是一板一眼地坐在课堂里接受。”

氛围相对自由,但专业上的标准却没有丝毫放松。李梓萌回忆说,虽然学校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但当年的她更愿意安安静静地在图书馆里学习,享受那里磨砺自身的时光。

在语音学习阶段,康辉遇上了严谨认真的小课老师陈京生。“陈老师脾气很好,但是并不是磨一磨就能过去,他永远会拿专业标准去要求你,不会网开一面。”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语音学习中,习惯性希望达到高标准的康辉甚至感到“很难受”。

传媒大学校内景观|图源网络

“那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专业学习,怀疑这么痛苦地学习是不是值得。”康辉说。

但是如果没有来不及说我爱你小说结局当初的那份执著和努力,谁又能预见到今日的一切?

“所以有梦想的你们,勇敢去闯吧!”

和康辉一样,欧阳夏丹在入学之初,对自己的专业成绩也没有太大自信,“像我们南方来的都是‘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要纠正的东西很多。”但说起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不断地练习。每天清晨,操场上、楼底下、满是核桃树的树林里,都曾是他们练声的地方。

“一个人恨不得抢一棵树,”欧阳夏丹说,“我们南方的那几个孩子早晨起来都互相督促,大家成群结队地出去练声。”

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字音渐渐与骨骼、肌肉达成了默契,发声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

传媒大学校内景观|图源网络

“有一天,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好像突然有一种开窍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康辉说,“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有了自信,也找到了这个专业吸引自己的地方,所以有的时候,一些笨功夫、慢功夫,一定要下够了,才可能真的带来变化。”

“跨界”而来的郎永淳面临的压力更大,他要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本科生四年的学业,自称“年少轻狂”的他入学不久就开始在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交通台实习,之后又参与了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的创办,常常需要在学校和电视台之间来回奔波。

“就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郎永淳说,“那个时候和同学谈天说地,经常会有年少轻狂的醉酒之言,说将来我们要铁肩担道义,要推动社会发生正向的改变。”事实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03

高水准的表现,怎会吝惜掌声

虽然学习上总会有压力和辛苦,但校园生活却并不单调。艺术节主持人大赛、广院之春、戏剧之夜……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都曾是国脸们锻炼自身、崭露头角的舞台。

“都说只要站过广院的舞台,什么舞台都不会惧怕了,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康辉的广院主持经历,让他深信,“只要是真的有水准的表现,广院的观众一定会给特别高的鼓励和奖赏。”

康辉

欧阳夏丹也曾在班主任王明军的推荐下主持过广院之春,那是她入学后第一次上台亮相,“我当时觉得挺惊讶的,因为就专业来讲我并不是我们班最好的那拨,不过我觉得既然可以锻炼我,那就去吧。”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欧阳夏丹初次登台还是难免有些紧张。

“大幕拉开的时候我还给自己打气,无论遇到任何情况,我都要从容应对,结果还不错,大家好像还比较喜欢我,所以自那次以后我对自己有了信心。”

也许就像康辉所说,只要不是刻意抖机灵、去炫耀,而是很真诚地表达,广院的同学们绝对会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

对他们来说,广院的舞台,是考验,也是经验。

经过多年的校园环境改造和美化,播音学院的小黄楼如今已然焕然一新成了学校具有标志性的2号楼,学院前的排球场变成了人工湖,学生们当年住过的八号楼,虽只剩下一半,但楼前的望春亭一如往昔。

传媒大学明德楼|图源网络

“八号楼剩下的那半边恰好是我们当时住的那半边”,时隔二十多年,再次回到母校念博士,康辉感慨良多,“不管母校的面貌发生着什么变化,只要一踏进来,感觉还是跟原来一样,那是一种熟悉和默契的感觉。”

04

有些东西早已根植血液

“我们并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将我们比观众早一些得知的新闻,准确客观、有分寸地传递出去,”郎永淳说,“当我进入到直播幼儿园安全预案状态时,会紧张也会兴奋,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紧张和兴奋。”

“虽然播音员主持人要直接面对观众,但不要真的把自己当做名人明星,尽可能隐退在你所播报的新闻背后。”

从2010年至今,康辉一直担任央视播音部副主任,除了播音的本职,他还需要承担起团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面对“国脸”和“央视一哥”的称号以及网络热炒,康辉很淡然。

“实际上这些对于我们来讲没有意义,只有把每天的事情做好了才是最根本的。在广院那几年,这些东西已经潜移默化地根植在血液里了。任何工作和状态都是对自身经历的一种丰富,也是对节目中传达的帮助。”

“广院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李梓萌说,“老师的很多话如今依然言犹在耳。”

毕业多年,老师们大多已经退休,往昔的同窗也已经成长为各个台的中流砥柱,但当年的情感却没有消散。

“一些老师还会发短信给我说,你在屏幕里面前后鼻音又没分清楚”,欧阳夏丹笑着说,“我觉得好亲切啊,做学生的感觉又出来了。”

几年前,央视播音部与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建立起双向教学基地,每年从传媒大学本科、双学治愈系文字位和研究生当中,选拔一些学生进入央视实习。“你会看到很年轻的面庞,他们有一些问题会请教你,你也会就一些观点和他们交流,都是很开心的一个过程。”欧阳夏丹说,“我想这也是连接我和母校的另一条纽带吧,一种传承和温情。”

就像郎永淳所说,“一路走过来这20年,才懂得作为一个电视人,一个新闻人,肩上的责任是什么。”

在毕业多年之后,主播们也真正体会到青葱岁月的美好和母校带给自己的给养。

最后,送上《无问西东》中那句最戳心的台词:“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梦想就在眼前,是与它擦肩而过还是将它紧握手中?

这一次,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本文发布于:2023-04-06 07:3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b1cac68293601d187d98c5d63e7f8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传媒大学又几乎是所有艺考生的心之所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传媒大学又几乎是所有艺考生的心之所属.pdf

标签:欧阳   广院   自己的   母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