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菊儿胡同

更新时间:2023-03-24 10:48:35 阅读: 评论:0

信访维稳工作方案-哄女朋友小故事

菊儿胡同
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药品质量管理制度)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省部级)

给定资料:

1、“良辰吉时已到,婚礼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2012年月

6日中午,在江南某村,一堆“85后”新人的传统结婚仪式正在举行。

“这对小夫妻年纪不大,倒愿意举办农村的传统婚礼,真稀奇。”人们

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据了解,这是当地几名大学生村官策划的第一场农

村传统婚礼。

看惯了西式婚礼的走红毯、切蛋糕、倒香槟等流程,这场农村传统婚礼,

让年轻的新郎新娘感到别有一番韵味。

新浪东平怀着欣喜而忐忑的心情望着新娘丽丽。在婚车上,新娘用糙

茶洗好脸后,就盖上大红盖头,小鸟依人般挽着新郎的手走下婚车,鞭

炮声中,新郎新娘踩着印有“喜”字的麻袋走进堂屋,麻袋又称“代

代子孙”,寓意新人早生贵子。这是,空中下起了一场“花瓣雨”,【围

观】的孩子欢呼雀跃。

“接下来是‘过火盆’,红红火火。”在婚庆策划人员的提示下,新郎

新娘绕着院中的三堆火走三圈后。正式进入堂屋,婚庆策划人员【和】

记者,新人跨过门槛时要先抬右脚,这是“顺脚”,寓意婚后的日子顺

顺利利。

堂屋主桌上摆放着成双的龙凤花烛、果品和用于挑起红盖头的喜称

“称心如意”,“新郎官,你不看看新娘长啥样嘛?”人群中有人喊道,

新郎笑着拿起“称心如意”,小心翼翼地挑起红盖头一角,露出新娘

的嘴角。“虽然他们并不像古时候那样等到拜堂才头一次见面,但挑红

盖头是传统婚礼仪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写进了策划书。”婚庆策

划人员说。

大学生村官W是婚庆策划主力质疑,她与同为村官的Z和L策划了这

场农村传统婚礼。W表示,他们十分看好传统婚庆仪式的前景,也希

望能借此施展自己的策划能力。

记者在婚礼结束后想婚庆策划人表达了自己观摩婚礼的感动心情。当

被问到为什么要策划一场传统婚礼的时候,W说:“与新式婚礼比较,

传统婚礼更注重过程和仪式,半年前这对新人就按严格的传统习俗精

心策划和准备,这种漫长的筹备过程让新郎新娘都显得格外郑重,他们

也非常接受这种传统婚礼,我相信对这一对新人来说,这也是一次心

理和精神的升华过程,这种传统婚礼仪式会影响他们一辈子。”Z则补

充说:“传统婚庆仪式不仅仅是一种世代沿袭的乡村习俗,也承载着传

统精神的内涵,甚至是传统文化的某种载体和形式。传统文化与习俗

在某种意义上观望着农村青年的文化和精神的归属感,甚至传承着某种

民族精神。”

2、某网站发表了如下一篇文章:

几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好几番,中国的面貌几乎每天都再刷新,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因为这种速度自豪。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中华民

族几千年积累的巨大文化财富,或许正在我们手中悄无声息地流失。

祖宗流传下来的国宝,有许多在海外才能看到,有人统计,世界上47

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有不下百万件的中国文物。这意味着我们

及我们的后人,要想一睹那些先人留下来的珍宝,不得不漂洋过海。

在某国倒卖中国文物贩子的住宅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一些重要的

考古发现地点被标注出来,形同“作战地图”。一些文物大省,集团性

的盗墓以及贩卖文物已经形成了行业。近几年全国盗挖古墓案有10多

万起,被毁古墓20多万座。即使是一些有人管理的地上文物也没能幸

免。外国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却不断得以充实。

据我国长城学专家董先生介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万里长城,

目前只有三废之一基本完好,另有三分之一残破不全,三分之一已不复

存在。北京市郊一段在考古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明长城被人挖去做

砖石,做了植树用的“鱼鳞坑”。山西某村想把两个砖厂合二为一,中

间却有一段长城碍事,村长一声令下,这段历史遗产顷刻间湮灭。

与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来,那些无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

目惊心,譬如鲁迅笔下的“社戏”“五猖会”,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皮影

戏,农村过去家家过年贴的剪纸和年画……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是“文

化遗产”?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这些问号,正好反映

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

要的财富。长城、故宫是古老文明留下的躯壳,和博物馆中的恐龙标本

一样,失去了实用性,是死的东西。而那些无性的文化遗产,大多是

活的。活生生的文化遗产的流失,就更令人感到心痛。中国的无形文化

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民国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村村寨寨的节庆活动没人张罗了,流行歌曲取

代了地方戏,动画片挤走了民间故事和皮影戏。过去的农村姑娘各个会

绣嫁妆,现在结婚时则到集市上去买廉价而缺少灵气的印花纺织品。

而戏曲、秧歌、剪纸、刺绣这些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

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表明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

民间文化的小事,其速度远快于生物物种的灭亡速度,而后过去和生

物物种的灭亡同样严重。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数千年

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大部分在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前,

就已经消失。他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这样下去,中国数千年的民

族民间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则是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不

少地方斥亿万巨资生造“文化”和虚假民俗,拆掉古城而改建的粗制滥

造的“仿古街”比比皆是,有些地方还把一些历史传说和文学故事中

有道德污点的人物也尊为“【名人】”供奉。以上种种均反映了对文化

的曲解,这种去接不仅没有增加文化内涵,反而是对文化的一种伤

害。

3、时间到这里仿佛变慢了。秋天早晨的菊儿胡同刚睡醒,一间一间的

院子走入,粗斜的老树仍在,院子中央整齐地码了几十盆花草。有人

趿拉着拖鞋走出屋,揉着眼睛背着手浇花。两位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

站在胡同里,市声渺远,只觉几千年几百年的日子就这么悠悠地过了

下来,这里依然是风雨不动的世上人家。

这就是诗意栖居的代表作——“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

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1987年,菊儿胡同还是积水、漏雨、

杂乱无章的地方,早年建造的四合院已成了破旧拥挤的大杂院,吴良

镛受邀设计改造。他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住房是城市的细胞。新建

房应自觉地顺应城市的传统肌理,于是有了“类四合院”,既保留了天

井、院中的老树,又能容纳更多住户。房屋为白墙黛瓦,错落别致。吴

良镛非常留意娱目之景:在坡顶修建楼阁和平台,可远眺景山、北海、

白塔;在院中配置不同姿态的树种,使院落小景丰人工攀岩 富有变;甚至楼阁的

高度不一,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变化,屋猪肉去腥的方法 顶亦因此有了韵律美。如今住

在高层小区里的北京人,是无法享受到郁达夫陛下“故都的秋”了,菊

儿胡同里的人却仍可坐拥旧时的景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

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

声。”“我并不是要所有的房子都盖成菊儿胡同,而只是探索了一条传统

建筑发展的路子。”2012年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2012年中国建

筑学会年会”的开幕式上,这位中国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得者做了题为《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的主题报告,讨论如何将“艺文”

融入人居环境。

游客张女士说,来豫园本来只是随便逛逛,听导游讲解之后才

发现好些建筑都有故事有门道。站在豫园九曲桥上,还可以看到远处的

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景观确实不错。

豫园旅游区是上海老城厢的发源地,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豫

园、城隍庙、上海老街等为中心的旅游风景区,九曲桥、湖心亭尤其享

有盛名。民俗工艺小商品、上海及全国特色小吃、上海本土文化及民

间文化在此得到重生与发展,成为市民节庆庙会地。豫园作为留存完好

的江南古典园林,被誉为“东南名园冠”。豫园商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经过大规模扩建,成为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既有历史渊源,

又有民族风格,豫园被塑造成一个文化综合体。为了再现民俗风情,豫

园商城退出了“豫园中国节”的概念。正月有新春民俗艺术灯会,三月

有中华美食节,四五月是春季庙会和茶文化节,夏季有少数民族风情节,

秋季有描绘和赏菊啖蟹节,冬季有冬至膏方节等。尤其是元宵灯会在

春节期间的上海最有人气,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并因此

成为上海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镇,素有“芙蓉镇”的美誉。这里文化

资源丰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古老质朴的蓝印花布、色彩鲜艳

的刺绣;有式样各异的花灯、编织、剪纸、泥塑;有粗犷洒脱的灶壁

画,特别是享誉国内外的金山农民画;有久负盛名的枫泾四宝:丁蹄、

状元糕、五香豆腐干、枫泾黄酒;还有许多蕴藏在民间的传奇故事,

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所有这些家乡民间文化原有的特色,为枫泾古镇

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人们用“枫泾寻画”四个字概括古镇的魅力,可谓一语双关,

既有诗情画意,又留有悬念,充分表达了枫泾古镇美丽如画的景色,又

告诉人们枫泾拥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沉淀。枫泾留下的是历史的原貌,

是原来真实的景,不增加什么新东西,在保护过程中原样原修,保留原

材料、原工艺、原样式、本来的风貌,从而保留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原

真性。

同时枫泾不是保留一座桥、一块碑、一个房子、一座店铺,而

是一条街、一道河、一个古镇的整体保留。整理的水墙门,如同周庄的

前街后河、乌镇的水格房,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它与枫泾古镇引人入胜

的桥、房子、街道、廊,相得益彰,构成的是浑然的一个整体。

4、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

海员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收到风浪的袭击而船

沉人亡,航海者就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起航前要先祭天妃,祈

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上还立天妃身为供奉。

妈祖就是这样一位天神。中国沿海的地方或内陆河道,以及世

界各地有华侨聚集的大小埠头,几乎都有她的宫庙。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共有3千多座妈祖庙以及2亿多崇信者。她的影响力从南方沿海

辐射开去,硫磺岛战役 遍及港澳台以及亚洲、北美等20多个国家地区。

公园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出生在福建莆田一户普

通的林姓人家,因为不爱啼哭,起名林默。因她识些天文,懂点医理,

又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所以为乡人所信赖。附近渔民也渐渐相信她

在民间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佛教也将妈祖演绎进自己的神话世

界,称林默是东海龙王的女儿,有一次游玩遇险,被观音菩萨完就,从

而成为观音的侍女,并渐渐幻化为与观音菩萨平起平坐的主神。儒家

也对这一优质的文化载体予以高度重视,对妈祖神话进行了儒家式的

“改造”,增添了惩恶扬善的故事,力图去除妈祖浓厚的巫女色彩,将

其塑造成为儒家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

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对妈祖进行加封行赏。公元1281年,忽

必烈边诏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虽然妈祖是汉族人,可加上一个

“天”字,成为天神,那就没有种族划分的界线了。元朝统治者对这位

深得民心的海神推崇备至,源于对海运的重视和依赖:一方面是元时海

外贸易的持续繁荣,另一方面则是供应京师的海上运输线。公元1329

年,元朝的皇帝曾派遣“天使”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进香之旅,耗时半

年,行程万里,沿途拜谒淮安、苏州、杭州、绍兴、温州、福州、湄

洲、泉州等重要港口的十五座妈祖庙,并代表皇帝呈献祭文。至此,妈

祖已,地位尊贵,无以复加。

妈祖信仰的范围在明清时代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和当时的移

民潮有关。譬如四川,明清时代的客家移民由广东福建等地迁入,妈祖

作为老家的神明也就在巴蜀扎根落户。清代中后期,巴蜀地区的妈祖庙

已超过两百座。

面朝大海,高度42.3米,全球最高妈祖圣像于2012年9月

28日落成,作为第六届天津妈祖文化旅游界的斗地主游戏规则 重要活动,2500余名游

客和表演家以鼓乐、舞蹈等传统民俗方式,向这位和谐女神致敬。一

条从水中央建起的6.5公里长的通道将来自港澳台的游客带到了妈祖圣

像面前。他们虔诚地站立在圣像下,见证着这座妈祖圣像的落成。

从台湾赶来的某女士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坐落在海上的妈

祖圣像。妈祖圣像的落成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妈祖信仰的盛行,还在

于她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

征和女性代表。她的亲和力更是别的神灵无法比拟的。如今,海外还有

游子没有归家,他们还需要神灵护佑,还需要妈祖守望。那么,就让我

们借妈祖之名,以亲情的名义祈祷四海归一,天下一家吧。

批县级历史文化村镇,鹤溪因缸窑而榜上有名。

早在上周时期,浙南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最原始的制陶技术。

这一点可以从平阳龙山头石棚墓中出土的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得到证

明。瑞安的陶山瓷窑、泰顺大安陶窑等,均凸显了温州地区生产陶瓷

历史的悠久、分布的广泛,平阳则以鹤溪缸窑的创建时间为最早,历史

也最富传奇色彩。

据《平阳县志》记载,明万历47年(1619年),鲁通、鲁

明等人利用腾蛟凤巢的油脂陶土,在后庄村建窑烧制陶器。后逐渐兴盛,

发展到18座窑,后庄村亦改名为缸窑村。1940年,当地人谢伯和出

自创办缸窑陶瓷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缸窑烧陶在浙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瑞

安等地纷纷派人前往学习,同时缸窑也有不少烧陶师傅到周边地区传授

技艺,帮他们建厂烧窑。科目四考试网

/st/mn/科目四模拟考试2016上世纪八

十年代,由于需求旺盛,缸窑曾一度空前繁荣,除满足温州各地日常生

活所需外,产品还销往台州、丽水和福建等地。此后,由于刚要生产设

备简陋,技术落后,又恢复了私人作坊方式,便逐步走向衰落,但至

今仍顽强地生存着。

鹤溪镇缸窑村位于平阳县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属半山区,

以农业生产为主。境内有大溪流经。缸窑就坐落于缸窑山西麓,这里背

山面水,风光秀丽,陶土资源丰富。烧陶必备的水、柴、土三个条件

在这一应俱全,难怪缸窑村的先祖不远千里从闽南迁徙于此建窑烧缸。

减少,现今只剩8人。这些还在以传统工艺制陶的工人,或许是这座

百年缸窑的最后守护人了。

鹤溪缸窑作为温州地区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原始陶瓷作坊,是

浙南山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缩影。它的保留为研究浙南地区陶瓷发展史

提供了鲜活的史料。

6、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赴宁夏考察团的成员之一,作家

F来到了宁夏,在雄浑的贺兰山前,一幅幅原始古朴的岩画激荡着他的

情绪。F看完贺兰山岩画,内心颇有感触,他特意为此题字:“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逝去的无形无迹的光阴正镌刻在一幅幅粗朴的岩画中,F说:

“原古先民以默默地文化符合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情感,对观者

内心形成强烈的冲击。”

贺兰县的皮影戏也令他感慨。他认为,贺兰皮影戏有自己的

地域特色。“古迹”要素保持得非常好,表演皮影的民间艺人张进绪有优

秀的禀赋,声情并茂,其家族式的传承则保证了皮影戏的架构完整。

道具乐器等“老家快”也仍保存着,但难的,政府应把贺兰县的皮影戏当

宝贝保护。

谈到宁夏的文化发展和保护,F认为,经过深厚积淀的回族文

化和西夏文化都是本地独有的文化优势。从这点来说,保护文化是第一

位,不善子孙后代还没有了解。独有的文化已经消失了,保护文化必须

投入资金,宁夏文化首先考虑的是做精做细,只有文化做精,才有强大

的可能。

作家F被人誉为“民间文化的抢救人”,对此,F说:“这源于

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感。”F认为,物欲横流更容易导致精神被轻视。我

们的民族精神在经受着精神价值的淡漠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坚守民族

的特性,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显得尤为重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

重要的是保护其本身蕴含的精神:“我们现在所要保护、抢救的也是中

华文化的神。如果我们不抢救自己文化的神,那么我们玩来玩去都是玩

洋人的神,就没自己的神了。”

F认为,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直存在困难,但每个

阶段的情况不同。初期的困难是你的声音没有反响,想在空气里呐喊,

没人回应,现在好了,上上下下都有了反响。但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

又被政绩化,表现出来往往是在“申遗”之前报下功夫,“申遗”一旦成功

反而不用了。因为不少地方喜欢做面子上的,能够很快出效果的事情,

而“申遗”以后日常的保护与政绩“解钩”。实际上文化遗产更需要“申遗”

之后的保护,F提出了两个观念,第一是不应该只是政府保护或专家

保护,因为文化是属于全民的,只有全民行动才能保护好,全民保护是

个关键。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

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

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

启示。(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

志愿者向游客讲火碱烧伤皮肤如何治疗 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综合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20

分)

要求:(1)内容具体,切合主题

(2)准确全面,逻辑清楚

(3)表述生动,对象明确

(4)总字数400-500字

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

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纲要的恢复与发展。(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通俗易懂,表达简明

(3)不超过400字

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

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800-1000字

2013年国考申论完整参考答案(省部级以上)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

这一说法的见解。(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思路点拨】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本题要求谈对一种说法的见解,换言之,就是阐释该说法。题干

明确说明结合“给定资料”,要求提及全面、简明,所以不要单纯着眼于从“给

定资料2”中提及要点,以免遗漏要点。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这一说法涉及两个主体:一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为长城、故宫,

可知长城、故宫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回到材料中寻找与两个主体有关的

要点。给定资料1围绕传统结婚仪式展开,主要说明传统婚庆仪式沿袭了乡村

习俗,传承着某种精神。题目中说法的出处在给定资料2,那么重点阅读给定资

料2。给定资料2讲到文物即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失、盗墓猖獗,而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资料中一系列问句均在说明一个问题,即大众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模糊不清,所以导致其面临危机。资料2紧接着阐述

作者之所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原因,即长城、故宫已失去其实用性。

而戏曲、剪纸等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

表明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此处同资料1都在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性。资料2紧接着讲到民间文化消失后无法再生,这是在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必要性。资料2最后一段讲到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不仅

没有增加文化内涵,反而伤害了文化。这也是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

问题,此问题同之前的问题可以进行合并。

资料3主要讲述不同地区在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资料4主

要讲述妈祖文化;资料5主要讲述平阳鹤溪缸窑曾经的辉煌,而今急需保护促进

发展。由这三则资料可知,特色文化只有保护到位才能不断发展、创新。资料

6讲述作家F对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看法,他提出全民保护与科学保护,这两点即

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可用对策。资料6最后再次阐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那

么此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以上进行合并、加工,梳理作答逻辑,既然是谈对一种说法的见解,那

么无非两种态度,肯定或者否定,结合给定资料来看,材料的整体倾向与资料2

中文章作者的观点是保持一致的,所以应对该说法持肯定态度。那么作答逻辑

可以先表明态度,说明该说法的正确性;其次阐述肯定的理由;最后对观点进行

总结,联系实际,那么本题总结时应结合给定资料简单谈谈如何来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

这一说法表达的内涵是:长城、故宫仅是古文明的躯壳,它已失去实用性。

而戏曲、秧歌、剪纸、刺绣等才是鲜活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古老东方文化的

独特、优美与神秘,还传承着独有的民族精神,可以让人获得精神归属感。非物

质文化遗产一旦毁灭便无法再生,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

要的财富。然而由于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导致其遭遇危机;

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的误区未能增加文化内涵,却伤害了文化。因此,

还需推行全民保护与科学保护,通过一系列的全面系统的保护工作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

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

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思路点拨】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此题要求依据“给定资料3”的内容,概括对于如何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

色文化的问题,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3”分别阐述了北京“菊儿胡同”、上海豫园、枫泾古镇三者在

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

材料第二段介绍了“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的现代

民居,它自觉地顺应了城市的传统肌理,并在第三段中强调了如何将“艺文”融

入人居环境的报告,这也是对此种传统建筑改造路子的总结。

材料第四段到第六段介绍的是上海豫园的特色经验。第五段主要说明其将传

统本土文化及民间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第六段介绍的是其推出了“豫园中国节”

的概念,将民俗文化与节日概念相结合。

材料第七段到第九段介绍了枫泾古镇的魅力文化,其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的关

键在于保留历史的原貌,还原其可真性,并将特色文化整体保留。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经过提炼,将各个要点进行分析加工,并整合出答案。在组织答案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严格按照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

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重点在于将地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一是自

觉顺应城市传统肌理,将“艺文”融入人居环境;二是建成与本土文化与民间文

化相结合的旅游风景区,将历史和网络歌曲排行榜 民族联系起来,形成文化综合体;三是将民

俗风情与节日相结合,推出概念文化,现实民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四是还原历

史真实风貌,并保留浑然整体。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

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

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切合主题;

(2)准确全面,逻辑清楚;

(3)表述生动,对象明确;

(4)总字数400-500字。

【思路点拨】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设定的背景是“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

旅游节活动”,作答任务是为志愿者写一份向游客介绍妈祖文化的示范性讲解

稿,讲解对象是游客。本题限定的给定资料范围是“给定资料4”。作答要求

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逻辑清楚”、“表述生动,对象明确”。虽然相关要点在

给定资料中都有提示,但是比较散,需要考生用清楚的逻辑进行加工,把要点

清楚地表述出来。既然是讲解稿,要符合“表述生动,对象明确”的要求。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4”前三个自然段讲的是海上航行的祭天习俗以及妈祖成为船

工、海员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的渊源,这是妈祖文化的起源。

4—6自然段叙述的是妈祖对佛教、儒家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广泛影响力,及

其发展历程。7—9自然段讲述澳门、台湾等地对妈祖的信仰也十分普遍,全球

最高妈祖圣像的落成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两岸文化交流,有着促进两岸统一的政

治意义。

作为讲解稿,最后要强调妈祖文化对于海外游子的重要意义,呼吁大家祈祷

四海归一、天下一家。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上述要点按照“妈祖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重要意义”的框架加

工整理,写出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欢迎来到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脚下,参加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下面我

为大家介绍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起源于古代人民的海上祭祀活动,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

的袭击而船沉人亡,为罪恶王冠楪祈 了祈求平安,航海者在起航前要先祭天妃。妈祖正是历代

船工、海员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于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

在福建莆田一户普通的林姓人家,起名林默。早期因知识广博、助人为乐为乡人

所信赖,继而被附近渔民神化,在她过世后为其修建祠庙,为最早的妈祖庙,

而后妈祖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妈祖的影响力遍及港澳台以及亚洲、北美等20多

个国家地区。

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

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愀复与发展。(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通俗易懂,表达简明;

(3)不超过400字。

【思路点拨】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这

就提醒我们:本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5”,因此,“给定资料5”需要重

点研读,并从中提取要点。题干中还要求“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

窑的恢复与发展”,这句话主要是提示考生短文的作答内容是介绍鹤溪缸窑,介

绍的目的是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所以,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不能忽略三方

面内容:一是鹤溪缸窑的历史科目四考试网/st/tk/科

目四考试题库;二是鹤溪在发展缸窑方面的优势;三是呼吁社会来鹤溪发展缸窑

产业。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行文体现大学生村官身份;二是短文需要

标题;三是“四点要求”。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作答这道题目,我们首先要把握“给定资料5”中每一段材料所反映的内

容。

第一段,介绍鹤溪缸窑的辉煌历史功绩。

第二段,介绍商周时期缸窑的早期发展。

第三段,介绍明万历年间缸窑的初期发展历程。

第四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缸窑发展的全盛阶段。

第五段,介绍进入六七十年代,缸窑发展由空前繁荣转为衰落。

第六段,介绍鹤溪镇发展缸窑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同时也表达出对

鹤溪缸窑发展的忧虑。

第七段,点明鹤溪缸窑的历史及现实价值。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由于题干要求以短文形式,因此,考生的答案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考生可

以按照“介绍平阳鹤溪发展缸窑的自然及人文优势,继而介绍鹤溪缸窑发展的历

史,转而提出溪缸窑当期发展困境,最后呼吁社会参与到缸窑的恢复及发展中”

的逻辑思路作答。

【参考答案】

鹤溪缸窑期待恢复与发展

平阳鹤溪缸窑拥有百年厚重的历史。鹤溪镇拥有生产缸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源,其窑土资源丰富、烧窑条件一应俱全、窑缸整体布局十分合理。鹤溪缸窑是

浙南民间手工艺的缩影,更是研究陶瓷发展鲜活的史料。

早在商周时期,浙南先民就掌握原始制陶技术,平阳则以鹤溪缸窑创建时

间最早;到明万历年间,鹤溪缸窑经历了村庄建窑、私人办陶、陶器合作社、化

学工业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制陶业迅猛发展,经历了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

作社、国营性质的工厂等阶段,这一时期缸窑生产完成了援外任务、解决了上海

无缸砖的后顾之忧,使缸窑烧制达到了全盛时期。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缸窑在浙南只有空前的颂春 繁荣。由于缸窑恢复私人作坊

方式,导致设备简陋、缺乏更新,使缸窑的数量和继承人不断减少。缸窑的传

承和发展已经到了危在旦夕的时刻,作为平阳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迫切呼吁社会

各界关注鹤溪缸窑的恢复与发展,守住鹤溪的传统、百年的文化。

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

和感悟,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35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

2013年的省级作文题题目要求围绕“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带来的思考和

感悟写一篇文章,并给出题目,属于命题作文,但“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颇为

含蓄,我们可以加副标题来点明题意;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可以自选角度,树立

其观点和立意。

通过分析给定资料,我们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的问题,因此文章观点立意就应该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来展开论

述。资料1说明的是传统婚礼习俗对凝聚乡村生活文化的影响,是传承民族精

神的一种载体和形式;资料2则从倒卖文物、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民间文化的没

落等入手分析了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尤其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

也指出了某些官员在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误区。资料3指出在文化工程保护建设

中要重视保留原真性和生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4通过

妈祖文化的追溯和探讨,突出其精神信仰的传承。资料5描述了民间手工艺-鹤

溪缸窑的发展历程和意义以及其面临没落的现状。资料6通过作家F对贺兰山

岩画、皮影戏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感悟,来引出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所思所想,以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保护。

开头部分从“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感悟出发,得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二、三段提出结合材料和实际,提出两个分论点并进行论证分析:加强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民俗文化“活”起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还要注重修炼内功。

第四段通过引用温总理的名言阐述文化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提升思想高

度。并进一步指出其意义和发展目标。

【参考例文】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承续中华民族文化

被誉为“民间文化的抢救人”的作家F在看到雄浑壮阔、原始古朴的贺兰

山岩画后,感慨良多,并留下“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题词警醒后人。当千古

岁月逝去,伟大的先人们却为我们留下了“能言”的各种文化瑰宝,这些文化

瑰宝不仅包括“有形之宝”,更有“无形之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

扬。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大力推进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民俗文化“活”起来。真正的艺术在民

间,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的重要来源。但纵观中国当下的社会形态,无论是传统婚礼习俗,还是地方戏

曲、皮影戏、剪纸、刺绣等各种乡土艺术,都已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外

来文化。在各地泛滥的“仿古潮”中,大肆夷平历史故地,无情摧毁传统民居,

斥巨资生造形象工程,生搬硬套虚假民俗和人物,这些对原有城市乡镇的破坏和

重建,是对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形成毫无生气的千城一面。拯救民俗文化,应

重其内涵发扬,在融入生活、融入城市中焕发生机,在群众的记忆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要注重修炼内功。官员为了政绩指标,

不惜余力“申遗”成功,之后却浮于表面,忽略“申遗”后的保护和发展。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有完善细致、科学合理的保护体制

和建设规划。这就要求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要只做“面子”工程,

还要做好“里子”建设:要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加

强对违规拆建、盗窃文物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财政和人力投入;重视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大力号召全民保护,做到人人爱文物、

人人传精神。同时,还要学会去粗存精,撇弃陋习,留其精华。只有练好厚实的

“内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温家宝总理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

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

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

载体,也积聚了一个民族优秀的智慧和高超技艺,应是“前世之宝,后世宝之”。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续中华民

族文明,构建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国。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10:4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b1487ad0fb39bd7a83932ffebe9a50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菊儿胡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菊儿胡同.pdf

标签:菊儿胡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