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大雨和小雨

更新时间:2023-03-22 11:06:55 阅读: 评论:0

北京汽车音响改装-游记

大雨和小雨
2023年3月22日发(作者:水果静物)

-1-

大雨小雨教案10篇

大雨小雨教案篇1

大雨小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变化。

2、乐意跟着老师一起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有快慢节奏的背景音乐

3、鼓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引出

师: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

呼吧。

师:我们班的宝宝可是都很能干的哦,我们来为客人老师唱首歌

《头发肩膀膝盖脚》。

2、语言游戏《在哪里?在这里》

(1)引导幼儿幼儿说出歌曲中所唱的身体的各部位。

师:刚才歌曲中唱到了我们身上的哪些地方啊?

师:好,那请你们用手指指看。

(2)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幼儿根据节奏回答得有快有慢,并且

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摸摸相应的部位。

-2-

师:你的眼睛在哪里?(头发,肩膀,鼻子……)

幼:我的眼睛在这里!

3、跟着小鼓有节奏地进行游戏

(1)引出小鼓

师:这是什么呀?

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

(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

(2)引出小手进行节奏游戏

师:小鼓今天来到我们班是想和我们的小手做朋友的,那小手都

有哪些本领呢?

师:看看胡老师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呀爬、捏拢放开、拍手、

拍肩……)

师:哇,小手有那么多的本领,那赶紧和小鼓做个游戏吧。小鼓

唱歌唱的慢慢的,小手也要慢慢地做动作,如果小鼓唱得快快的,那

我们的小

手也要快快地做动作。大家的小手准备好了吗?

(3)引出小脚进行节奏游戏

师:我们的小手那么能干,还和小鼓做了这么好玩的游戏,我们

的小脚想不想做游戏啊?

师:小脚会干什么呢?(跺脚)

师:原来小脚可以跺跺跺,那我们也来和小鼓做游戏吧。注意哦,

耳朵听仔细拉,小鼓唱歌可是有快有慢哦,小脚也要跺的有快有慢。

-3-

4、在手脚会节奏游戏的基础上,学动身体

师:我们的小手小脚会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会动哦,你们看,

老师的身体还会跳舞呢。

师: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瞧,我可是听着音乐做动作的哦,我一下子快快的,一下子

又慢慢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

5、结束

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带领幼儿有快有慢地走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宝宝不怕冷

学习活动:宝宝不怕冷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有力的情绪,会用欢快、跳跃唱法唱歌。

2.愉快运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内容。

1.教师做锻炼动作,请幼儿猜。(搓手、跳、跑步等)

2.在教师语言提示下,幼儿模仿教师动作。

3.教师与幼儿边说歌词,边做相应动作。

二.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2.教师用问答方式说上半句,幼儿说下半句。

3.师幼完整朗读歌词。

-4-

三.学唱歌曲。

1.教师与幼儿速度较慢完整跟唱。

2.引导幼儿唱时应跳跃些。

四.根据歌词表现动作。

1.鼓励幼儿边唱边即兴做动作。

2.教师注意了解幼儿表演愿望。

3.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磁带边唱边表演。

大雨小雨教案篇2

大雨小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歌曲《大雨和小雨》的音乐磁带、教材图片(大雨、小雨)、小

纱巾。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唱出大雨、小雨时的强弱力度。

难点:能够大胆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哗啦……)我们用能干的小

-5-

手来表示一下,谁来做一做?(尽量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我们再来用

能干的小手边念边做吧!(出示大雨图片)

2、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变小了!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

雨录音。

3、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淅沥淅沥……)小手也来表示一

下吧!我们也来一起来念一念。(出示小雨图片)

2、

二、熟悉歌曲并尝试唱歌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先来听一听吧。”(教

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一遍)

2、“录音机里下雨的声音真好听,它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3、请你们再欣赏一遍,这一次你们要仔细听一听下大雨和下小

雨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教师第二遍播放音乐,幼儿回答)

4、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

唱的啊?来,我们来唱一唱吧!让幼儿尝试唱歌。

5、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

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两遍,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力

度)廉洁观后感

6、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大雨和小雨,一边唱一边从天上落下来

吧!(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大雨和小雨)

三、小游戏

1现在老师来做大雨,请小朋友来做小雨,我们一起来做

-6-

游戏

吧!但是有一个规则:唱大雨的时候用小丝巾用力挥,唱小雨的

时候轻轻地挥。明白吗?

2、教师先示范完整唱一遍。

3、全体幼儿一起边舞边唱。(两遍)

4、大雨小雨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出活动室)文章来

大雨小雨教案篇3

大雨小雨教案篇3

教材分析:

下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孩子们特别喜欢雨天,

他们喜欢听雨的声音还经常跑到雨中手舞足蹈,用小手接接雨滴、用

小脚踩着水坑等等。针对孩子们对雨的这一兴趣爱好,我开展了本次

的打击乐活动《大雨小雨》。

《大雨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

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

有童趣。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入手,引导幼儿学习用肢体

动作、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音乐的强弱,从中激发幼儿

参与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2、喜欢参与游戏,体验打击乐带来的乐趣。

重点:

-7-

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难点:

拍准节奏型,表现出节奏的强弱。

教学准备:

《大雨和小雨》演奏图谱一份、铃鼓9个碰铃9对、教棒1根、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雨声的强弱。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仔细的听一听,

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好听的歌曲唱完了,谁能告诉卢老师

2、提问:(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大雨小雨)

(2、)大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哗――啦;哗――啦)

(3、)小雨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滴滴答答)

(4、)小雨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教师小结:大雨的声音“哗啦、哗啦”,听上去很大声,很响亮;

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听上去轻轻的、小小的。

(二)、教师引出基础游戏,示范玩法,并请幼儿游戏。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谱。

师:今天大雨点和小雨点来到了我们班上,他们想要请小朋友一

起玩一个节奏游戏。

-8-

教:这是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来表现

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学学)

2、分句哼唱,练习大雨点和小雨点的节奏。

3、播放音乐,完整练习。

4、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节奏。

播放音乐,拍肩练习打节奏

(三)、运用乐器,练习拍节奏。

1、出示铃鼓和碰铃,学习用乐器打节奏。

2、出示铃鼓和碰铃,教师分别敲打铃鼓和碰铃,并提问:

谁能告诉老师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

音像小雨?(大雨――铃鼓;小雨――碰铃)

3、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都发现了铃鼓的声音比较响亮,就像大雨的声音,一

对小铃碰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声就像小雨的声音。(教师边小结

边出示铃鼓和碰铃的图谱)

4、引导幼儿看乐器图谱。

5、用乐器完整练习拍节奏一遍(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打乐器)

6、交换乐器,再一次听音乐演奏

师:小朋友能听着音乐将图谱的节奏拍正确,表演的真棒!请你

们相互交换乐器再来合奏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教:小朋友和大雨点、小雨点玩节奏游戏真开心,那你们想不想

挑战一下自己。(想)好,现在老师把图谱拿掉,看看你能不能听着

-9-

音乐拍对节奏,小朋友准备好,看老师的指挥,听好前奏。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这么快学会了拍节奏的游戏,但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

还不会,我们去找他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2、播放《大雨小雨》音乐,全体师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大雨小雨教案篇4

大雨小雨教案篇4

【活动准备】

录音机、投影机、投影片(1.春季图,2.大雨、小雨活动片、

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小朋友散步”

游戏中,听到下雨的音乐声幼儿两手搭着头顶跑上座位。

二、第一次尝试活动:为大雨、小雨配音,初步感受雨声的强弱

教师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出示投影1)春天里的花草、麦苗需要什么才能长大?

下大雨是什么声音?下小雨是什么声音?

教师小结:(出示投影2)春天里的花草、麦苗最喜欢春雨,看下

大雨哗啦啦,看下小雨淅沥沥,大雨声音响,小雨声音轻,我们一起

来为大雨、小雨配上声音。

三、第二次尝试活动

-10-

听歌曲,感觉大雨、小雨强弱的力度请小朋友听歌曲,并为歌曲

取名。

这首歌唱到大雨时声音怎么样?唱到小雨时声音怎么样?

我们一起跟音乐学唱歌曲2~3遍,唱出歌曲的强弱变化。

四、第三次尝试活动:

自由选择动作、乐器,来表现歌曲中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1.自由选择动作:我们跟着音乐唱还可以配上动作,想一想,

大雨和小雨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教师启发幼儿可用跺脚表示大雨,用拍身体其他部位表示小雨,

要求节奏准确,拍出歌曲的强弱)

2.自由选择乐器:小朋友看这里有各种乐器,有铃鼓、小铃、

响板、沙锤,我们用哪种乐器演奏大雨?哪种乐器演奏小雨?为什

么?(让幼儿敲一敲,再选择乐器,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奏1~2遍,可

交换乐器,演奏中注意突出强弱)

五、音乐游戏“小朋友散步”

游戏中听到太阳出来的音乐,幼儿跑跳步出教室。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来感觉音乐的强弱力度。

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尝

试精神。

大雨小雨教案篇5

-11-

大雨小雨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

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春天美丽

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的季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

自然现象,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雨,他们常常兴奋谈论着。我抓住这

一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

雨。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表现大雨

和小雨的不同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

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帮助下,随时控制铃鼓,使其不发出声

音。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

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节奏和音色。

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

法。

-12-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雨和小与雨》

2英语如何学习 、将座位排成一个大圆圈。每人一个铃鼓。

活动过程:

1、设置对话,回忆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设置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因为幼

儿喜欢雨,只有他们感兴趣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欣赏歌曲,感受意境。

这是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本活动的重点,我引导幼儿在感受大

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节奏后用动作表现出来:大雨的声音大大的,

请几个小朋友用动作把大雨表现出来。?我鼓励幼儿在欣赏歌曲后和

同伴讨论并表演出来好听的微博昵称 ,幼儿通过对音乐的理解,知道大雨的声音大大

的,可以用拍手等动作表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和节

奏。

3、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先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兴趣。然后用夸张的手势表

现大雨和小雨,让幼儿加深印象。接着就和幼儿一起配上动作。

4、出示铃鼓,模仿音色。

这是本活动的难点,我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铃鼓来演奏大雨

和小雨的声音。将幼儿分成大雨和小雨组,来进行游戏演奏。

教学反思

本活动课达到了活动目标,但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及动作来表现

-13-

大雨和小雨,一节好的音乐活动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也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

熏陶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大雨小雨教案篇6

大雨小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声音或动作来表达同一首歌曲中强弱的明显变化。

2、体验下雨天的气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VCD、有雨声的VCD、纸张、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①互相问好:对远处的小朋友大声地问好,再对近处的小朋友小

声问好,体验和比较声音的强弱。

②放录音,让幼儿听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感受声音

有大有小。

2、欣赏并学唱歌曲《大雨小雨》:

①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

②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体现大雨和小雨、

-14-

随声音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动作,如强音时拍手,弱音时用食指与拇

指轻碰来表达等。爱的诗歌

3、活动延伸:幼儿唱熟后,引导幼儿采用相互对唱的形式进行、

同时可用打击乐器给予伴奏(用为摇沙球表示大雨、轻轻碰击小铃表

示小雨)。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时老师仅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大雨和小雨两种不同的声

音,但是由于两种声音的区别不明显,如果利用图片和音乐相结合的

方式边看边听不仅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而且更能让幼儿感受到大

雨和小雨的不同特点。

大雨小雨教案篇7

大雨小雨教案篇7

【活动设计】

我班正在开展“多彩的春天”主题,“雨天”为“多彩的春天”

的子主题。为了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春天多变的天气,于是我设计了

《大雨和小雨》这节音乐活动。这首歌曲描述了下雨的情境,歌词模

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能用强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小雨》。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准备】

课件《大雨小雨》,音乐。

-15-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能唱出大雨、小雨的强弱力度。

【活动难点】

用动作表现大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简谱 雨、小雨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意图:产生兴趣。

主要提问:

1、(播放两种下雨的声音)你听到了集中下雨声?下雨发出了怎

样的声音?

2、哗啦啦的声音下的是什么雨?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淅沥沥

的声音下的事什么雨?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了两种下雨的声音,哗啦啦的大雨声和淅沥

沥的小雨声,真好听。

过度:现在我们一起去听一首下雨的歌《大雨和小雨》。

二、学唱歌曲

●意图:理解歌词,感受大雨、小雨的强弱力度。

主要提问:

1、欣赏歌曲,说说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2、谁也喜欢下雨天,为什么?

3、用儿歌和唱歌两种方式夸夸大雨和小雨。

4、引导孩子尝试唱出歌曲中的强弱。

-16-

小结:原来唱的时候声音稍微响一点可以表示下大雨,声音稍微

轻一点又可以表示下小雨,真有趣。

过度:刚才你们唱的真好听,现在大雨和小雨想和你们一起做游

戏,你们愿意吗?

三、表达表现

●意图:角色扮演大雨和小雨。

主要提问: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别扮演大雨和小雨,并做出大雨和

小雨的动作。

【活动反思】

选材适宜

《大雨和小雨》符合“雨天”的主题。这首歌曲的歌词模仿了大

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优美,深受幼儿喜欢。

不足与调整

1、情境性不够。

小班幼儿喜欢情境性的故事,整个环节没有情境导入和贯穿始终,

所以活动中,有的幼儿表现的没有兴趣。

2、教具表现形式较单一。

活动开始时老师仅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大雨和小雨两种不同的声

音,但是由于两种声音的区别不明显,如果利用图片和音乐相结合的

方式边看边听不仅激发了幼儿探索的,而且更能让幼儿感受到大雨和

小雨的不同特点。

-17-

3、目标没有达成。

活动的重点目标没有达到,幼儿一直在表演动作,如果在活动中

通过大声拍手或跺脚,轻声说话,让幼儿匹配下雨的声音的大小,幼

儿可能就能较容易的领悟强弱关系了。

大雨小雨教案篇8

大雨小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2、感知音的强弱,用声音表现音的强弱。

3、能根据老师的手势演唱歌曲,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手摇铃、木鱼若干

2、钢琴

活动过程:

1、练声

2、学习演唱歌曲。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

字叫做《大雨小雨》,请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2)教师第一遍范唱

范唱完后,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8-

3、教师第二遍范唱

“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请你们再来认真听一听。”教师开

始范唱,提问:歌曲里面说得是什么样的场景?(下雨的时候)下大

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雨呢?谁来说说。

4、回忆歌词

教师使用图文的方式和小朋友一起回忆歌词。

5、学唱歌曲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演唱一遍,注意要突显大雨强、小雨弱

的声音。

(2)第二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做动作边唱。

6、分男女演唱

分男女小组演唱,先男孩子唱大雨,女孩子唱小雨。老师用手势

指挥。然后再交换演唱。

7、乐器伴奏

手摇铃表示小雨,木鱼表示大雨。

教师先分开教他们使用,然后再开始演奏。老师手势指挥,最后

再交换乐器演奏一遍。

8、结束部分

演奏会结束了,请小朋友把乐器送回家。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在设计的时候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教学,幼儿在学习歌曲

的时候难度不会太高。在活动中,我还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和幼儿

-19-

一起回忆歌词,使幼儿更加容易记忆歌词、理解歌词。而在演唱歌曲

的时候,老师都会用手势指挥幼儿演唱,引导幼儿唱到哪个地方声音

应该加强,哪个地方要减弱。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兴趣极高,学习

效率也很好。唯一不足之处是在幼儿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的手势不

过到位,以致幼儿不能更好的把强弱音明显的演唱出来。

大雨小雨教案篇9

大雨小雨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在下雨的游戏情境中感知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乐形象,尝试

用身体动作和小乐器进行表现。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感受雨中发生的有趣景象。

活动准备:

经手机怎么制作表格 验准备:幼儿已经有演奏鼓和响板的经验。

材料准备:ppt、鼓、响板

活动重点:感知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乐形象。

活动难点:学看指挥有节奏地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说说雨天

――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天吗?下大雨还是小雨?

小结:当我们听到雷声的时候就说明要下大雨了(咚―咚―咚―),

当我们滴滴答答的声音的时候说明窗外下起了小雨。

二、演演下雨

-20-

1、游戏:雨点捉迷藏

――今天我请来了两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大雨点、

小雨点)

――你们认识它们吗?他们落在地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

咚―咚―,滴滴答)

――大雨点小雨点很调皮的,它们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我们一

起来猜猜看谁躲在雨点的后面?

2、雨点大家演(难点)

1)欣赏音乐第一遍

――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里的大雨点、小雨点是怎么玩的?

小结:大雨点和小雨点是你先玩我再玩的,最后是大雨点和小雨

点一起玩的。

2)教师指挥,幼儿拍手进一步熟悉节奏中班语言:大雨小雨中

班语言:大雨小雨。

3、小乐器来表演(难点)

――今天我还请来了小乐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4、小雨点在舞蹈

――小雨点玩得真高兴,我们一起再来听听他们又在干吗?(雨

越下越大,他们在舞蹈)

――他们会怎样舞蹈呢?我们来看看吧。

5、演奏:大雨小雨(难点)

――我是天气预报员,我知道接着会先下大雨还是下小雨,等一

-21-

下表演的时候要看看我这个天气预报员的提醒哦。

三、跳跳雨点

――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大雨点小雨点要听着音乐节奏跟着

画面中的大雨点、小雨点一起跳哦。

――大雨怎么样表演?(重重的,跳一下)

――小雨怎样表演?(轻轻的,跳三下)

大雨小雨教案篇1三年级好句 0

大雨小雨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知音乐明确的强弱对比,并用不同的歌唱力

度表现歌曲。

2.在老师或同伴的指挥下,用动作、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合作歌唱。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感知音乐明确的强弱对比,并用不同的歌唱力度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内容。

(1)教师:“下雨啦!你觉得哪幅图表示下大雨,哪幅图表示下

-22-

小雨?”

(2)引导幼儿观察后加以区分,并模仿大雨、小雨不同的声音

(哗啦啦、淅沥沥)。

2.感受乐曲旋律,学唱歌曲《大雨小雨》。

(1)教师演奏乐曲,幼儿欣赏并想像乐曲里说的是什么场景?

(2)启发幼儿谈谈强音、弱音代表什么。

(3)教师演唱歌曲,幼儿熟悉曲调及歌词。

(4)幼儿学唱、练习过程中,注意表现歌曲中强弱的变化。

3.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变化。

(1)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动作可以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

(2)教师抽取出部分幼儿设计的动作,并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

相应的不同力度的动作。

(3)在幼儿熟悉歌曲并边唱边做动作的基础上,教师(或幼儿)

组织幼儿分别担任大雨或小雨的不同角色,并指挥幼儿分角色合作歌

曲。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11:0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ed927b31ad03de070f79d8557363d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雨和小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雨和小雨.pdf

标签:大雨和小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