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见各证型胃病的临床表现
中医辨证,将胃病详分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型。主要
有:肝胃气滞型、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瘀阻胃络
型、肝胃郁热型、寒热错杂型、饮食停滞型等。
中医根据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而确定其病证名称,大致有“胃脘
痛”、“嘈杂”、“吞酸”、“呕吐”、“痞满”、“反胃”、“胃
缓”、“伤食”、“吐血”、“呃逆”、“嗳气”等。
1、胃脘痛:
简小米海参粥的做法 称胃痛,古称“心胃痛”、“心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
常必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
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胃黏膜脱垂症、胃痉挛、胃17英文 神经官能症、十
二指肠炎、胃癌及部分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胰腺炎
等,均会出现胃脘痛。
胃脘痛仅仅是一种临床表现,六淫邪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痛,多为
卒然暴痛,属于急性、以实证为主;胃痛日久,脏腑失调,胃脘痛反
复发作,时轻时重,多为慢性,以虚证为多。
胃痛初起,其病性较轻,多病在气分;凡胃痛兼有胀闷感,且胀
痛攻窜两胁及背部,痛无定处,多属气滞。胃痛日久不愈则属气滞而
致血瘀,由气分而病及血分,此类胃痛是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有
明显的拒按。
凡胃脘冷痛,遇寒加剧,喜热饮食,得热胃痛减轻,多属寒证;
胃痛拒按,饥时作痛,进食后胃痛加剧,多属实证。
临床医师进行中医的辨证施治可达到疗程短、见效快、rom是什么 无痛苦、
标本真百合 本兼治的效果,是愈后不易复发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2、呕吐: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引起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
的病症,多属于胃部的病变。呕吐的发生,多与外感、内伤、饮食失
节致损伤脾胃有关,临床常根好听的三字网名 据呕吐的声音强弱、吐势的缓急、呕吐
物的性状、气味及其他兼症,判断胃病的寒热虚实。凡吐势徐缓,声
音微弱,呕吐物清稀者,多属虚寒证。
呕吐属实证者,多兼有胃痛。属食滞引起的,胃脘多有胀满,嗳
腐酸臭,且有暴饮暴食的病史。属于气逆引起者,必兼胃脘胀痛,且
连于两胁肋部。
3、泛酸:
泛酸是指因胃中酸液过多,随胃气上逆泛溢而入食道,乃至咽部,
随即咽下。常见肠溃疡、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泛酸常与胃痛兼见,但也常单独出现。多出肝炎内郁、胃气不和
而发,或者因脾胃虚寒、不能运化而致。泛酸兼有胃脘烧灼感,脘腹
胀闷,口干口渴,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红苔黄者,多为肝气犯胃
引起。
4、呃(e)逆: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
不能自制的病症。呃逆有间歇的、短暂的、或连续的发作几种。其证
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总因胃失和降、气逆而上所致。
呃逆一症,临床上应辨别虚实寒热的不同,实证多因外邪或痰瘀、
气滞、食滞所致,或一时进食太快以及饮水嬉笑引起,其呃逆发病时
间短,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虚证多见于脾肾虚寒、胃阴于足,
其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无力。胃寒呃逆,其呃声沉缓有力,兼
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则甚。
5、嗳气:
嗳气也是胃病的常见症状,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
的病症。嗳气与呃逆不同,嗳气声音低长,是气从胃中上逆;呃逆声
音急而短促,发自喉间。嗳气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或痰火内
扰,导致胃气不和,清浊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气逆而上所出现的
症状。
6、痞(pi)满:
痞满是指胃脘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按压时不觉疼痛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凡是六淫外邪内陷于胃,或饮食积销售成本包括哪些 滞,痰湿内阻,
七性内伤,以及脾胃虚弱,皆能出现痞满之症。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浅
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症等
疾病在病变过程中,大多会出现痞满的症状。
7、反胃:
反胃是指病人进食后,食物停积胃腑不能下行,而见脘腹痞胀,
宿食不化,过一段时间后则尽吐出的症状,可表现为朝食暮吐或暮食
朝吐。反胃多由饮食不节,酒色过度,或长期忧思郁怒,使脾胃之气
损伤,胃阳渐东江菜 虚,以致气滞、血瘀、痰凝而阻滞于胃,胃腑失其通降
下行之功能,宿食难消而成。因此,胃阳虚是其发病的关键,现代医
学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憩室,急、慢性胃炎,胃黏
膜脱垂症,十二指肠壅积症,胃部肿瘤,胃神经官能症等等,凡并发
胃幽门部痉挛、水肿、狭窄、引起胃排空障碍的疾病,在临床上常常
出现脘复痞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反胃症状。
8、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包括不思饮食,纳少与纳呆。不思饮食科学家故事 是指不想进食,
或食之无味,纳少是指进食量减少,常由不思饮食所致;纳呆是指无
饥饿和要求进食的感觉,可见于脾胃本身的疾病,如消化不良、急慢
性胃炎、胃疡病,或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和病后恢复期。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5:3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c7664b659e9fd5adacc9e242c6566d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胃寒的表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胃寒的表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