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元宵的风俗

更新时间:2023-03-15 15:31:28 阅读: 评论:0

电脑密码怎么解除-无internet访问权限

元宵的风俗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萝卜炖牛筋)

元宵节风俗习惯

元宵节风俗习惯

·元宵节饮食风俗

1、汤圆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

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

和润燥的功能。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

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水

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

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

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

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

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

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

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

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

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

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

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

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

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5、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

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

“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6、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

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

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

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

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7、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

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

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

的俗语。

8、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

原是清朝宫延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

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

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

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

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10、面灯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

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

灯。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

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11、豆面团

昆明人喜欢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后磨面,

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12、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

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

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

用番薯粉或藕粉碰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13、馒头、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据说原因是馒头

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湖南省常德上

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14、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

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

也有祈求吉利之意。《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

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

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元宵节传统习俗

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

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

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

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

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

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

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

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

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

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

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

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

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

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

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

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

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

在门前。

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

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

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

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

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

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

感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5:3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a60332758c3416cb1df4123a8447b9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元宵的风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元宵的风俗.pdf

标签:元宵的风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