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南海

更新时间:2023-03-22 00:23:15 阅读: 评论:0

贵阳旅游景点-交出你的微信

南海
2023年3月22日发(作者:苹果appstore)

1

南海及其成因与资源(全文)

胡经国

一、南海概述

南海(SouthChinaSea),为南中国海(地理水域)、中国南海(中国领

海)的简称,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

一,九段线内海域为中国领海。南海的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中国

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

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

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

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南海平均水深1212米,最深处马尼拉海沟水深4577米;海水温度为

25~28℃;平均盐度为34‰;最大海湾泰国湾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逐渐改称南海。南海诸岛包括

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

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

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南海有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滨海和海岛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港

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岛和珊瑚礁、红树林、

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

等国相继出兵侵占了南沙部分岛礁,引发南海争端。

二、南海自然地理

㈠、位置境域

南海位于北纬2337′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北抵北回归11月9号 线,南跨赤道进入南

半球,南北跨纬度2647′,位于印尼的南苏门达腊和加里曼丹之间。北边至中

国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和澳门;东北至台湾岛;东至菲律宾群岛,并且包

含吕宋海峡西半侧;西南至越南与马来半岛;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

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

的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南海周边国家(地区)从北部顺时针方向有中国

台湾地区、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

中国(大陆地区)。

㈡、地形地貌

1、海底地貌

⑴、海底地貌的形成

南海海盆是一个断陷盆地。其中部有一条东北-西南向断裂带;在地质历

2

史上该断裂带向东、西两边扩展,从而形成了深海盆地。在海盆扩展过程中,

残留的陆块碎片,成为海底高地或下陷为海槽;其间有断裂发生,成为海底火

山喷发物堆积的熔岩高地,露出海面形成高尖石式的海岛。因此,在南海盆地

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向的隆起高地与深邃海槽相间排列的海底地貌。

⑵、海底地貌的三层环状结构

海底从外围至中心顺次为大陆架、大陆坡、中央海盆,略呈同心圆式的三

层环状结构图式。

最外一环是大陆架,包括岛弧向海盆陆缘以远的岛缘陆架,大陆架深度一

般为0~150米;宽度不一,西北、西南两部分较宽而缓,分别宽300~484公

里(坡度2‰~1.2‰)和230公里左右(坡度3‰),属于堆积型陆架,富含

油气资源;东部岛缘陆架狭而陡,吕宋岛以东之陆架宽仅5~10公里,坡度

31.3‰,巴拉望岛以西之陆架宽约46~57公里,坡度3.97‰,属于侵蚀-堆积

型陆架。

大陆大腿英文 架和岛架往内一环是陡峭的大陆坡,大陆架到大陆坡转折处的水深为

150~180米,大陆坡水深在100~3500米上下,坡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垂

直方向的坡长也有差别;面积在海盆的不同部位也不同,西北部和东南部的陆

坡面积比高居它们之上的大陆架和岛架面积要大,而东部和北部的陆坡面积却

较小。

南海海底中心一环最深部分即中央深海盆地,是南海海盆的盆底,平均水

深约4000米,最深处水深为4577米(马尼拉海沟),底部平坦,与周围陆坡成

鲜明的反差。

⑶、海底地貌的特点

南海海底地貌的特点是:北、西、南部是浅海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陆

坡上有高原、海山、峡谷、海槽和海沟;东部是狭窄的岛架,外缘临海沟和海

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为宽广的平原,点缀着孤立的海山。

⑷、海底地貌分区

按照地貌成因和形态,结合南海诸岛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将南海海底划

分为9个地貌区:北部堆积型陆架区、北部断裂阶坡区、西部堆积-侵蚀型陆

架区、西部堆积-侵蚀型陆架区(此处重复,引用资料原文如此)、西部断裂

阶坡区、南部堆积型大陆架区、南部分割高原陆架区、东部侵蚀-堆积型岛架

区、中央深海平原区。

⑸、相邻海区通道

南海同相邻的海区之间有许多通道,为海水交换和海上航行的必经通道。

其中较重要的有以下8处:

①、台湾海峡

北通东海,最狭处宽75海里,水深70米。

②、巴士海峡

位于台湾南部与巴坦群岛之间,水深达2600米,为南海东通太平洋最重要

的水道。

3

③、巴林塘海峡

位于巴士海峡之南,亦为南海通往太平洋水道之一。

④、民都洛海峡

位于菲律宾的民都洛岛与巴拉望岛之间,东通苏禄海,水深达450米。

⑤、巴拉巴克海峡

位于巴拉望岛之南,亦东通苏禄海,水深仅为100米。

⑥、卡里马塔海峡

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南侧与勿里洞岛之间,为南海通爪哇海的重要水道,水

深仅约为40米。

⑦、加斯帕海峡

位于勿里洞岛与邦加岛之间,亦为南海通爪哇海通道之一,水深亦仅为40

米。

⑧、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地带。

2、海岸地貌

南海海岸分为华南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海岸地貌、里

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六大区域。根据南海海岸带地貌特征,将其海岸带细分为

51个岸段。

⑴、华南大陆海岸

多山地丘陵,海岸曲折,平原分布比较零散,比较大的平原位于珠江三角

洲和韩江三角洲,其次在漠阳江、鉴江、南渡江等小河口三角洲及小海湾湾头

发育了一些小平原。

⑵、中南半岛海岸

分布着长山山脉、豆蔻山脉、比劳山脉3条大型山脉,被红河三角洲、湄

公河三角洲、昭披耶河三角洲3大三角洲平原隔开,山脉、平原分布相对地集

中,山前还有一些小平原。

⑶、马来半岛海岸

多山,自北向南分布着普吉山山脉、銮山山脉、宾坦山脉、吉保山脉和塔

汉山脉;海岸带以平原为主,分布有小部分台地。

⑷、苏门答腊岛海岸

地形西高东低。东岸为巨大的冲积平原,自北向南面积逐渐增大,按其平

原面积大小将其东海岸分为三块;北部岸段自苏门答腊岛西北角到司马威;东

北岸段自司马威到丹戎巴来;中南岸段自丹戎巴来到勿里洞岛以西。

⑸、加里曼丹岛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原广布;但是覆盖大片热带雨林,三角洲河口泥

沙淤泥严重。

4

⑹、菲律宾群岛

海岸多山地丘陵,平原稀少,主要分布在吕宋岛的马尼拉湾、林加延湾和

卡加延河。

㈢、岛礁分布

南海海域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主要群岛有纳土纳群

岛、阿南巴斯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

等。其中,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

1、东沙群岛

位居中国广东省陆丰市、海南岛、台湾岛及菲律宾吕宋岛的中间位置。在

北纬2033′~2110′、东经11554′~11657′之间的海域中。东沙群岛共有3个

珊瑚环礁,即:东沙环礁、南卫滩环礁及北卫滩环礁。东沙群岛的的直径大约

为30千米。

2、西沙群岛猴子的英文怎么写

为南海诸岛中最西的一群;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中

建岛,在北纬1546′~1708′,东经11111′~11254′之间;处于中国大陆、广

东省的东沙群岛与海南省的海南岛及中沙、南沙群岛之间的中心环节。

西沙群岛海域面积为50多万平方公里;共有40座岛礁,其中露出海面的

29座,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露出水面岛礁最多的一群。它

们可分为2大群组:位于东北面的是宣德群岛;位于西南面的是永乐群岛。

3、中沙群岛

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岛东面偏南,距永兴岛200公里,是南海诸岛

中位置居中的一群。该群岛北起神狐暗沙,东至黄岩岛;地理位置在北纬

1357′~1933′,东经11302′~11845′之间,南北跨纬度536′,东西跨经度

543′。海域面积为60多万平方公里。其岛礁散布范围之广仅次于南沙群岛;

由黄岩岛和中沙大环礁上的26座已命名的暗沙,以及一统暗沙、宪法暗沙、神

狐暗沙、中南暗沙等4座分散的暗沙组成。

4、南沙群岛

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曾母暗沙,西为万安滩,东为海马

滩,是南海最南的一组群岛;岛屿、滩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地

理坐标为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

宽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南华水道由东经11235′~11630′

之间横穿群岛,通过北纬1055′、955′及840′成为三点连线,把群岛的北部和

中部分开。有岛屿11座,沙洲6座;暗礁105座,暗沙34座,暗滩21座。

三、南海:中国最大边缘海

据报道(20191222),地球表面可以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其中,海

洋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全球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地球表

面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姥姥的英文 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全球海洋的平均水深约为

3795米。当然,海洋中的不同区域水深条件的差异是巨大的。比如,靠近大陆

5

的大陆架海区,水深通常在200米以内;而在大陆架边缘的大陆坡深度急剧加

深;大陆坡底下的海沟区域水深多在5000~6000米以上,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

纳海沟水深在1.1万米以上。

大洋中部广阔的洋盆区域是大洋的主体,水深多在3000~4000米左右。此

外,位于海底的海岭区域,相当于是海底的山脉,从海底往上有一定的高度,

水深多在2000~3000米左右。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又称为“南中国海”,属于太平洋的一个边缘

海。南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南海的北部靠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包括海南

岛;南海的西部靠中南半岛以及马来半岛;南海的南部是岛屿数量众多的马来

群岛;南海的东部以菲律宾群岛与广阔的太平洋相隔。

(图源:网络。下同。)

南海海域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约为中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南

海海底是一个巨大的断陷盆地。其中,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裂带。印度

6

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对于南海海底地貌的形

成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南海海底北西南三面边缘部分为大陆架海区,水

深在200米以内;边缘为大陆坡,水深从200~3500米不等;再往南海中心区

域为深海洋盆,平均水深约为4000米。

南海深海洋盆的东部就是北东-南西走向的断裂带,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形成了“马尼拉海沟”。马尼拉海沟位于菲律宾群岛的西侧,总长度约为350

千米,其中最深处水深约为5559米,也是南海水深最深的地方。马尼拉海沟底

部宽度约为10千米。其两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随着板块运动,该海沟

附近经常会发生地震,而海底地震很有可能就会诱发海啸灾害。位于马尼拉海

沟附近的菲律宾,就是一个多地震和火山喷发灾害的国家。

四、南海海区海水物理特性

琼辖南海海区的水温、盐度、密度、透明度等海水物理特性,即海洋水文

要素,影响着本区海水的运动、海洋生物的繁衍和南海渔场的分布。

㈠、水温

南海属热带海洋,表层水温都很高。但时,由于纬度跨度大,并且受到季

风、海流等因素的影响,南北表层水温分布有差异。水温时空变化不大,年较

差北大南小,西沙群岛水温年较差为5℃,南沙群岛南部的曾母暗沙水温年较

差为2.4℃,自北向南递减。

水温的季节变化也是北大南小,东北季风盛行期西沙群岛附近水温在

22~27℃之间,南沙群岛海区则增高为28℃,南北海水温差约为2~5℃。但

是,表层与底层温差却很大。西南季风盛行期南北表层水温都在28~29℃之

间,而水深500米以下的水温则终年低于8~9℃,表底水温相差约有20℃之

多。上半年的季风转换期,南海北部水温增高8℃左右,而南部则略增

1~2℃;下半年的季风转换期,北部水温降低大于南部。

㈡、盐度

中沙群岛海域由于少受陆地迳流影响,总的来说盐度较为均匀,时空变化

不大。在平面上以北部盐度比南部高,而在垂向上表层海水盐度年平均约为

32‰~33.5‰,底层盐度则比表层高。东北季风期,高盐度(34.5‰)的太平洋

黑潮暖流由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北部,转向西南扩伸,经西沙群岛、越南东岸南

下,至南海西南端时盐度降低为32‰。

南沙群岛海区有一股低盐度(32.5‰)的水北移。1月份南海表层海水盐

度的空间分布,在北纬15.5以北的海区,盐度等值线自台湾岛西南的34.5‰起

呈舌状向西南延伸,依次递减至西沙海区为33.50‰;在北纬15.5以南的海

区,南沙群岛西南部的日积礁、南薇礁、广雅滩一带海区为低盐度区,

32.5‰低盐线呈封闭环形,自此向外围盐度逐渐趋高,33.25‰等盐线呈舌形北

伸至中沙群岛之南。西南季风期,在丰沛的降水和周围陆地地表迳流注入的

影响下,自两广沿岸经北部湾、越南沿岸、南海西南端,折而向东北沿加里

曼丹北岸为低盐区(32.00‰~32.50‰)。

由中沙群岛向西南至南沙群岛33.25‰及33.00‰盐度线,自东北向西南呈

7

舌形延伸,西沙群岛海区的33.50‰盐度等值线呈封闭环状分布,自此向外围减

低。

㈢、密度

中沙群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受温度、盐度、黑潮暖流和上升流等因

素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与盐度分布大体一致,呈现东北高西南低态势。台湾

海峡南和巴士海峡西的东沙群岛海区为高密度区。南沙群岛海区密度减低。

在时间分布上,东北季风期海水密度高,1月份东北部密度高达

21.00~23.50克/厘米3;西南季风期海水密度低,1月份西南部密度仅为

21.00~收集邮票英语 21.25克/厘米3,7月份密度低至19.75~21.25克/厘米3。21.00~20.50

克/厘米3等密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至南沙群岛西侧。

㈣、透明度

中沙群岛海水透明度约在20~3我也不想这样 0米之间,大于中国另外三大海的透明度。

因此,阳光射入海水更深,有利于海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叶绿素,增加溶

解氧,促进浮游生物和各种鱼类、珊瑚类生长。但是,透明度季节变化较大。

在东北季风盛行期的10-12月份,透明度在28~30米间;1-3月份为26~30米

间,这一时期降雨量小,东、西、北三面陆地入海的地表迳流量也小,带入海

中的泥沙和浮游生物等悬浮物质也比较少,故透明度较高。西南季风盛行期,

本海区降雨量大,周围陆地的地表迳流量也相对增大,带入海中的悬浮物质较

多,海水透明度自然就比较低,7-9月份仅为18~24米。

五、南海矿产资源

㈠、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据报道(20120529),南海蕴藏有5万亿吨以上的锰结核,大约3100亿吨

镁,170亿吨锡和铜,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5亿吨银,800万吨金,60亿

吨铀,250亿吨重水等比陆地丰富得多的矿产资源。

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蕴藏着大量包括铁、锰、铜、镍、钴、铅、锌等数十种

金属元素和沸石、珊瑚贝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及热液矿床。

1986年和1988年南海调查资料显示,在水深1500~1900米的宪北海山、

珍贝海山和双峰海山地区发现钴结核资源。钴结壳厚度一般为1~3厘米,最厚

达4~5厘米。

1984-1987年间的海底矿产资源详查,确定北纬14~2131,东经

115~118,水深2000~4000米海底为锰结核富集区,集中分布于中沙群岛南

部深海盆至东沙群岛东南和南部平缓的陆坡区地带,锰结核直径一般为5~14

厘米,是锰结核富集区。

南海诸岛磷矿厚度为10~100厘米,总储量约为200万吨。除了东沙群岛

储量60万吨以外,西、南、中沙群岛储量约为140万吨;其中西沙群岛储量高

达100万吨,南沙群岛储量为30多万吨,其他各岛屿储量约在10万吨左右。

㈡、石油天然气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具有聚油气的地

8

质条件;总面积约为5000万公顷,约为西欧北海产油区面积的6倍,是中国最

大的海洋油气储存区;已探明石油储量6.4亿吨,天然气储量9800亿立方米。

根据1994年完成的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在

230~300亿吨之间。南海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其中有12个可能成

为大型油气田,总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20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4万亿立方

米,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陆架油气聚集

区和南部巽他陆架油气聚集区,以及中沙群岛海区一带。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

的可燃冰,其资源量约为194亿吨油当量。

南海油气资源分布

油气聚集区主要储存油气的盆地

南海北部油气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

南海中部油气盆地中沙盆地

南海南部油气盆地曾母盆地、礼乐滩盆地、南华礁盆地、西巴拉望盆地

另据报道(20120507),中国网5月7日讯南海(SouthChinaSea)是中

国最深、最大的海。南海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整个南海盆地群石油地质资源

量约在230~300亿吨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中国

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

据报道(20131221),根据以往的消息披露统计,由美国人帮助越南,菲

律宾在南中国海勘探开发的石油储量超过了500亿吨。这与中国27亿吨储量的

大庆油田相比,接近20倍。

据报道(20160921),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

海底石油蕴藏量达200亿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

气田大约有180个。南海石油地质储量大约在230~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

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1/3,被称为“第二个大庆”。仅仅在

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在这

个区域内,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同样,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覆盖;这些沉积物

与中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

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据报道(20181212),南海油气总量500亿吨,堪称第二个波斯湾。据美

国能源信息署估计,南海蕴藏的石油储量在500亿吨以上。中国南海研究院常

务副院长朱华友介绍,在中国南海传统疆界线内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已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3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达15万亿立方米。

㈢、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

据报道(20170520),目前中国已探明可燃冰资源1000亿吨石油当量,其

中8成在海洋。在中国南海探明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700亿吨石油,足够中国

用100年以上。

据报道(20110108),中国南海发现大面积可燃冰,储量约为194亿立方

米。有关报告显示,我国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为扩散型,富集在

9

稳定带下部BSR之上。研究人员在140平方公里的钻探目标区内,圈定出11

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为20

米。预测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科考人员对可燃

冰样品所做的气体组分及同位素分析表明,钻探区可燃冰富集层位中的气体主

要为甲烷,其平均含量高达98.1%,主要为微生物成因气。

据报道(20190801),2007年6月,中国科学家在南海北部海面下200米

处,首次发现了面积约为430平方公里的可燃冰矿藏。据初步勘测,南海北部

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约合100亿吨石油当量。在西沙海域也已初步发现可燃冰

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量估算可达4.1万亿立方米。仅这里的可燃冰

储量就已达到中国陆上石油总储量一半左右的当量。

六、南海的形成

据报道(20191221),南海平均水深为1200米。其中央深度超过三、四千

米的深海盆地底部为玄武岩,为大洋地壳。为揭示南海的形成奥秘,科学家们

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由于南海海水太深,海底玄武岩上还覆盖有上千米的沉积物,因而深海底

的大洋地壳很难采样,除非用大洋钻探船打钻。科学家们一般使用地球物理勘

探方法,从船上间接测量海底几千米深处岩层的物理性质,用假设的模型进行

推断。直到两年前,南海的形成历全球化的影响 史就是这样间接推测出来的。

2014-2018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在南海深海盆12个站位打井。其中有6

个钻井钻到了大洋地壳的玄武岩,结果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在直接证据的基础

上,中国科学家提出了关于南海成因的新认识,并且发表在一期《国家科学评

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上。它是一组由六篇文章组成的“南海大洋钻

探”(“TheSouthChinaSeaOceanDrilling”)专题。

㈠、南海不是小大西洋

世界上研究深海盆形成的基地在大西洋。所谓海盆形成就是指大陆岩石圈

破裂,从深部涌出岩浆形成玄武岩的大洋地壳。在国际大洋钻探历时50年里,

有22个航次用来探索大西洋的张裂,并且发现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岩浆从地幔

深处上涌导致陆地岩石圈破裂,属于富岩浆型;另一类是大陆岩石圈拉薄,海

水从破裂的地壳渗入地幔顶层,地幔的橄榄岩风化为蛇纹岩,变得容易破裂,

然后才是岩浆涌出形成洋壳,属于贫岩浆型。在大西洋建立的海盆形成模型在

全球广泛应用,是海盆形成的样板。

关于南海的成因,二十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属于大西洋的贫岩浆型。因为

从地球物理测量的结果看两者十分相像,只不过南海的时间短、范围小,相当

于一个小大西洋。但是,中国科学家提出,要在南海打钻探索其成因。因为,

科学家只在大西洋经过大洋钻探验证其模型,迄今还是个孤例。大洋钻探计划

选择来南海打钻,就是为了检验大西洋模型的普适性。

钻探的结果出人意料。南海并没有打到预期中的蛇纹岩化地幔岩,钻井里

采到的是大洋中脊型的玄武岩岩芯。原来南海的岩浆作用极其活跃,大洋地壳

形成前后都有火山活动,大陆岩石圈的破裂相当迅速,非但不属于“贫岩浆

型”,而且破裂过程与大西洋有根本的不同。一句话:“南海不是小大西

洋”。

10

㈡、海盆形成的两类机制

这次研究的重要结论指出,南海和大西洋的海盆,产生于两类不同的大陆

岩石圈。在空间上,大西洋产生于超级大陆的内部,岩石圈经过造山运动的加

固,很不容易破裂;而南海产生在超级大陆的边缘,经过大洋板块两亿多年的

俯冲,那里的岩石圈早已变弱,破裂的难度大为降低。在时间上,大西洋产生

于超级大陆的瓦解阶段,而南海则产生于超级大陆瓦解后的板块碰撞期。前者

属于“板内破裂“,后者属于“板缘破裂”。

因此,南海和大西洋代表着海盆形成的两种类型,把大西洋模型夸大为全

球适用,盲目套用到南海来是错误的。无论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都不应当盲

目套用大西洋模型来解释地球物理剖面,以免造成误导的推论。

当然,提出“板缘破裂”的新概念,并不等于已经认识了这种海盆形成的

机制。“板缘破裂”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形成的基本途径;然而其种类繁多,有

待开展系统研究,才能对其严格定义、形成类型和特征标识得出全面的认识。

㈢、南海张裂的新假说

破裂机制的新认识也带来了南海成因的新假说。

三十年来,欧美科学家对于南海成因提出过不同的假说。其中,主要是两

类:法国科学家提出,南海的张裂的“构造逃逸”,成因在西边;英美科学家

提出,是靠古南海的“板块俯冲”,成因在南边。

这次大洋钻探之后发现,南海的形成最有可能是沿着原有的走滑断层从东

边打开,然后扩张脊向西推进,成因在东边。可惜,东边最早形成的洋壳已经

沿马尼拉海沟俯冲消失,现在的南海海底的大洋地壳只是剩下的一部分。这项

新假说,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的专题里。

深海海底的研究,在世界上只是最近五六十年的事,而中国则主要在于最

近的二十年。关于南海的成因,历来是听欧美科学家的意见,直到最近五年的

11

大洋钻探才改变了局面。南海的大洋钻探,都是在中国科学家为主提议、设计

和主持下进行的,并且通过多航次后的研究,对于南海成因提出了自己新的观

点,标志着中国在深海研究上跨出了一大步。

然而,这些新观点的意义远远超过南海本身。从南海提出的“板缘破

裂”,是边缘海形成的基本机制。而世界上75%的边缘海盆地集中在西太平

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南海深部的研究,正好为西太平洋边缘海系统提

供了解开其成因之谜的钥匙。

㈣、南海深部探索与大洋钻探

这次《国家科学评论》发表的专题是“南海深部计划”的成果之一。这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大计划。从2011年到2018年执行了8年,32个

单位700多人次参加研究,是中国深海探索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高

新技术是深海探索的必要条件,包括海底的长期现场观测,载人和不载人的深

潜航次;而其中最大的“重武器”就是大洋钻探。这次关于南海成因的专题,

主要来自大洋钻探的发现。

大洋钻探由于技术要求和经费投入都很高,直到今天还是全世界共享一个

国际计划;各国拿出最强的科技力量,在大洋钻探船同舟共济,可以说是深海

研究的奥林匹克。大洋钻探计划从1968年开始,至少是地球科学上历时最久、

贡献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到1998年方才参加。但是,

二十年来突飞猛进,中国在南海实现了5次大洋钻探,从撰写建议书到航次的

执行和航次后的研究,都是以中国科学家为主体的。

现在,南海深部的研究程度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而中国科学界也已经掌握

了南海深部探索的主导权。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南海正在成为海洋科学的天

然实验室。中国学术界必将再接再厉,进一步推进南海深入研究和国际合作,

争取在深海科学领域里,振兴华夏、为国争光!

七、南海的价值

㈠、南海的经济价值

南海域内多处渔场是中国渔民传统生产的作业区域。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

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头足类73种;本海区海洋捕捞渔获量80%来自

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水域。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10

余个,面积约为85.24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至少为230~300亿吨,约占世界

石油储量的1/4以上;天然中国银行征信中心 气储量为20万亿立方米。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可燃

冰,其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

量的6倍。南海的多金属锰结核矿的储量也极其丰富。

㈡、南海的战略价值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南北通道上最关键的枢纽和咽喉,是中国极其重要

的战略运输生命线。南海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和中间站,是西欧

-中东-远东最重要的海上航线之一,是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

的必经之地。

12

㈢、南海的交通价值

南海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至少有超过37条世界交通航线通过

该海域;南海海域每年有4.1万艘以上船舶通过,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大中型

商船和超级油轮航经该海域。美国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各种重要原料9成以上要

经过该海域。中国85%以上的石油进口须经南海运输。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

石油,中国台湾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

2020年6月12日编写于重庆

2020年7月5日修改于重庆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00:2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a5213d2bc960e50b6b5a7cb3a09f0d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海.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南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