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体现英语

更新时间:2023-03-21 09:32:17 阅读: 评论:0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咽痒咳嗽怎么治

体现英语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瘦腰产品)

新课程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新课程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作为一名刚踏入教师行业的英语老师,我对英语的教学方法还在

探索之中,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非常熟悉了。因为我们刚

一入校,学校各级领导以及我们英语组的老师们就跟我们多次强调了

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性。那么,落实到平日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结

合这个理念,去上一节生动活泼、学生能动性强的英语课呢?以下是

我的几点体会和感想。

一、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新的课程观,充分

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

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以

及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

共同发展。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

展成长中的人,树立学生个性意识和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的生本

意识。我们要认识到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

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文化的共建者。

二、应该承认并明确语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两个月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法基础非常薄弱,

很多学生初中没接触什么语法知识。事实上,英语教学在中国是属于

foreignlanguage(外语)的范畴,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并没

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回想入

校以来我们所听的英语课,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非常注重

语法教学,这一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普遍,越是毕业班越普遍。

英语课改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堂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

倡导体会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综合发展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由于语言知识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

础,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外语的了解,因此我们要避免从“语法”的极

端走向“听说”的另一极端。

三、重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使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辅

相成、协调发展

1.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

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

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而带着兴趣怎么去掉页眉页脚 去

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忆,在!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显著。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的时间,不仅能实时、

高效地传播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它为

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

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

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英语中的应用,我有以下体会:

①不但要实现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教学方法的

现代化

以前教师的满堂灌是通过教师的“讲”来实现的,现在有的课则

换成了电脑多媒体来实现。使人有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实际上对

教学质量没有什么帮助。

②重视教学的实际效用,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多媒体的运用要有利于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在英语教学中,

Revision(复习)阶段和Prentation(展示)阶段,电脑多媒体有

信息量大,节约时间的优势,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但在Practice(练习)阶段,其灵活性,交互性不足,如果一味强调

多媒体技术全程使用,反而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形式是为内容

服务的。多媒体也一样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③忽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教学地位

教师不应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完整性和全程使用,而不顾教学

规律。完全取代其它教学手段,完全不用黑板和粉笔,以为不在课堂

上使用这些传统工具是先进的体现,其实这是不可取的。黑板和粉笔

字有其独特优势,有时还是不可替代的。

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外语教师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

提出了挑战。中国人用电脑的最大困难是打字不熟练。然而,每一位

想用现代技术教学的教师必须克服这些困难。而英语教师具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理当是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的先行者。

以上三点就是我对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法教学和多媒体使用

的几点看法。总之,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教学语言离不开反

思研究。我们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有所创新。在反思中继承和吸纳传

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

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如“填鸭灌输、题海训练”等。通过教

学反思,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并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合格的新型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二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精选)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环艺0902徐文雅2009113000

《交换空间》这一家装栏目中有一期的设计师在卧室床头两侧各

按了一个牛眼灯,为的只是怕一方看书的灯光打扰对方的休息;在阳

台晾衣架的上方按上小电扇,为的只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以便于及早

晾干不妨碍第二天穿用。而中国家装之父-余静赣先生,提出将阳光、

植物、水、引入室内以更贴近大自然,以及提出厨房开放,让油烟适

量飘进餐厅,让孩子可以看到父母煮饭、炒菜,甚至帮厨,让他体会

到父母的辛苦及对他的关爱,加深感情…..这些都是很小的细节可是设

计师却做的如此的人性化,极大地方便体贴了业主的生活,而且更重

要的是余工先生可以从人心最根本的感情出发,真正做到了室内空间

“以人为本”!同样做到了以“自然,以人心为本”!这将将以人为

本的设计思想发展到顶峰。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理事长傅立民说,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

在室内度过的,室内设计、室内装饰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为

人们营造安全、健康、自然、和谐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

的舒适度需求,这是广大室内设计师的根本宗旨和光荣任务。

印度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史瑞康特尼瓦沙在发言中强调,一个优

秀的室内设计师在为别人做设计时,首先应该知道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他们所处的生活处境是什么。但是,仅仅知道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

用心去理解他们的这些想法,切身感受他们的生活处境。因为,这世

界上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他们看待设计的角度和侧重点也不同,即

使是在一个国家、一个大背景下生长的人,他们的想法也会存在巨大

的差异。

史瑞康特尼瓦沙认为,和任何奢华的事物相比,人本身都是最为

重要的。因此,他一再强调,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更多的考虑人的

因素,要考虑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信仰,以及他们的宗教、健康、生

态、习惯、经济、情感、安全等。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可以通过自

己的设计,把这些因素都整合起来。当然,要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

不是单单依靠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从业者不断在

实践中积攒经验,并不断勇于开拓新的技术模式,并将其和传统的设

计思维良好地结合起来。

现在不少专家学者都呼吁要将人类工程学的概念融入到室内装饰

的设计中去。所谓人类工程学或者功效学,是指我们必须考虑到在什

么样的环境下,人类可能更能够产生出更高的效率,做什么样的设计

能够帮助人们感到更加健康,更加好的更加有效的工作。这不光是一

种身体上受到安全保护的感觉,而且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保护。史瑞康

特尼瓦沙说:“我们给一个人做室内设计的时候,或者在进行建筑设

计的时候,不光给他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需求,还要考虑心理需求。”

因此“以人为本”的观念又引申出了“以自然为本”“以人心为

本”。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是设计领域相当复杂、专业性极强的项目。它

既要满足医院内部医疗技术功能各部分合理管理、操作的体系;又要

为病人、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

诊疗环境;同时,要有一个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造型。那

么咱们就以医院室内设计为例看以人为本如何得以实现?医院设计定

在医院室内设计中,我们引申“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认为

病人既有在肉体上的医疗求助的需求,又有心灵上被尊重、被理解的

渴望,他们更应该有享受乐观主义室内氛围的权力。因此,医院室内

设计当中,应当体现“病人是完整的人”的指导思想。在满足医疗功

能要求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富有鲜明个性的现代化的

医疗室内空间。明确服务主体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医院建筑室内设计中

的服务主体,著名建筑师章斌欢女士曾说道汗牛充栋的意思 :新世纪的建筑,无论是

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外部设计或内部功能,无论是从物质上还

是从精神上“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已是无可争

论的。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

素。以这样一个定位,为医院设计,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

(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

是病人的需要,也是设计师的职责。

如:(1)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

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远离外界干扰,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

维护个体的私密性。在多床间病房内最简易的做法即用围帘进行个人

领域空间的限定。如果在多床间的设计中,变化平面布局形式,为病

人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就能更好地满足病人对私密性的需求。

日本稻城医院病房的设计通过二床间病房和四床间病房灵活的交替布

局,使各病房中每个床位不仅临窗具有良好的视野,而且个人领域空

间获得保证,为病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提供公共交流空间

病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沟通。人在

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这样可以减轻病痛的困扰,缓解

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医生奥斯蒙发现,虽然该医院的其他

条件都好,可病人缺乏相互交往,有点愁眉苦脸„„由此,他联想到病

房里的设施,只有床铺和椅子,缺乏交往所属的共同的东西。由此他

建议在病房里放置大桌子和报纸、杂志,使病员有交往的空间、条件

和共同的话题,情况则大为改善,并加速了疾病的痊愈过程。”可见,

病房空间设计考虑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的同时,注重公共交往空

间的设置十分重要。我国目前新建医院的病房设计,为提高住院

部病房档次,大多注重旅馆式单床间或单床套房的设置,但忽视了病

人的特殊心理需求,缺乏公共交往空间。

(3)良好的视线设计

住院病人多数时间都在病床上度过,一方面卧床病人感受外界的12生肖的故事

主要方式是通过观察,观察户外大自然的变化或观察公共环境其他人

的活动。这已成为病人排除因患病所带来的烦躁心理和消遣时间的重

要手段;另一方面病人亦希望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能被他人观察到。

因此,保持与室外和公共部分的视线联系,进行良好的视线设计,是

评价病房方便舒适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病房平面的变化,可以为多

床病房的每个病人提供观察户外景色的方便条件,也可以使病人卧床

的时候观察到他人的活动,感受病房外的世界。

(4)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

为住院病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体布局外,

还需在病房内有效地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扰,如

采用柔性地面,隔墙、窗门采用隔声材料与构造手法,降低各种扰人

响声。

病房的窗地比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但也不宜过大。目前有些

住院病房楼追求立面效果,外墙面开满玻璃窗,过强的光线对卧床病

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争取良好日照的同时,应防止室内炫光。

比利时根特医院精心设计病房的光环境,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卧床病人,

靠近病床一侧采用高窗,另一侧采用落地窗,为病人提供了宜人的光

环境。

病人都是来自多色彩的生活环境,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空间环境才

能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病房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

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感情反应,色彩对病人的潜在作用,已被

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广泛注意,“色彩疗法”与众所周知的“音乐疗法”

一样,越来越为医学界所重视。但多色彩并不意味着用色繁杂,病房

宜采用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柔和色调为主,给病人轻快、洁净

的感觉。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病房陈设的不同色彩搭配,如孕妇房

间的座椅、窗帘等以紫色调为主,有研究表明,紫色环境可使孕妇感

到安慰。国外实验还显示:淡蓝色环境对高烧病人有退烧效果;褐色

环境可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而植物的青绿色对人的心理起镇静

作用,有洁净感,生理上起降低血压和平缓脉搏的作用。

(5)便捷的就医,治疗流线

病人和家属心理负担严重,很容易产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绪。复杂

的交通路线,迷宫般的医疗建筑为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

病人的康复。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也消除了医疗人员不必要的来回

奔波。

(6)其他各类功能要求的相互协调

病房空间除合理限定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外,亦应很好地满足护

理、治疗等其他功能要求。病房入口处可设置护士工作台便于护理或

治疗,起居空间侧面设置灵活的储藏空间,既可以用作医务人员储藏

物品或辅助器具,又可用作工作空间,十分方便。

使病人尽快获得康复,是病房的重要功能作用之一。病房的空间

与设施应有助于病人的活动自理,如有足够的空间便于轮椅病人活动,

采用推拉门(或折叠门)以方便轮椅病人的使用。卫生间的设施亦应

适合病人使用,地面要注意防滑。

病人大多希望病房具有个性。如此所示,病床成角度摆放,病人

可以看到整个房间,便于使用房间内的设施。因此病房设计应考虑病

床等家具的灵活摆放,适应病人的不同要求

再如:一本叫《意中的建筑》的书中提到日本的“丰多摩监狱”。

先是十字架的造型,刻意压低建筑物的高度,以及一踏入牢房,

从头顶注入的光仿佛淋浴似的洒满全心平气和 身,深深地净化人的心灵,没有

压迫感,却会让人多一份安定安逸„.房间约二个榻榻米大,有对外的窗

子,盖上盖子就会变成椅子的马桶,盖上盖子就成桌子的洗脸台,墙

壁上有小置物架,而且靠近上下开的大窗子往外看,巨大的樱花树带

着小花蕾的树枝随风摇曳。当樱花盛开时,可以看见窗前开满的花朵

这该是多么奢华的“私人房”啊!相信即使陷入拘留所生活的极限状

态,可是在这样的思想居住空间也一样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活、

对人生的信心,相信这样的设计作品真的将“以人为本”“以自然为

本”“以人心为本”都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吧!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同时也是室内设计的第一要义。空间不仅包

括室内空间,也包含室外空间。不同的空间会影响人的观点,给予人

不同的审美、视觉冲击。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更需以人的心理

需求为本,为人服务。只有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去体验场地、去观察

人们的行为、去研究人们的心理和充分尊重自然后,才能设计出真正

“以人为本”的作品,才能设计出人们真正需求的室内空间作品!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在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中的体现论文

论文摘要:新课标的实施对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

更全面的要求。2009年11月河南省举行的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

技能大赛展现了参赛选手的学识和风采,让我们感受到了新课标产生

的积极影响,从而坚定了我们实施新课标的信心。但同时我们也从大

赛中发现了高校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英语新课标

一、引言

为期两天的河南省第七届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于

2009年11月在许昌举行,笔者有幸亲历了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全过程。

通过对英语专业组大赛的分析,笔者发现新课改理念对高校师范生的

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师范生在教学技能上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

神,让人深感欣慰。但大赛也暴露出高校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让人深感忧虑。

本次教学技能大赛以说课形式进行,来自河南省各师范院校的24

名选手参加了英语组的比赛。总体看来,参赛选手专业基本功扎实,

教学能力较强。具体表现在:语音标准,语调自然,口语表达流利;

课件制作精美,现代化教具操作熟练;教学理念较新,课堂教学活动

设计较为合理;英语书法美观,板书设计科学;多才多艺,知识面广,

综合素质较强,等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选手的课堂教学设

计不以教师为中心,在传授书本知识之外还注重发展学生“探究知识

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批

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2003),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

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

“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师要

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的教学原则相吻合(教育

部,2003)。依据选手们在大赛中的表现,我们感觉到新课改的理念

和新课标的精神已渗透到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校师范生

已基本上具备在未来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二、说课中体现的新课程概念

依据说课的相关要求,参赛选手在说课过程中共涉及了七个项目,

只是呈现顺序稍有不同。选手说课的具体项目内容、各项目涉及的选

手人数及其在总参赛人数中的比重如表1所示: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均是说课

的重要内容。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个选手在说课过程中都涉

及到了这些方面。但在同样重要的学生分析和教学反思方面,关注到

的选手人数则相对少了很多。下面笔者依据说课项目,结合实例分析

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对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程度,同时剖析参赛选手的

教学技能与新课标精神不吻合之处,并分析其原因或指出其不良后果,

供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过程中参考。

(一)教材分析

在说课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及其在单元或模块中的地位

和功能,同时阐述教材的使用方法。“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育部,2003),

理应受到重视,但教材内容的处理应该灵活多样。绝大多数选手在教

材分析这一环节中都不同程度地强调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各种方

式机动灵活地处理教材,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替

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扩展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

等。参赛选手对于教材的处理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如:很多

选手在说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第七单元

Whatdoeshelooklike?时,合弃了书中的图片,而以自身和学生为素

材,或者增加一些明星的图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使用的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

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

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合或调整”(教育部,2003)。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下表显示了24位选手所涉及的各项教学目标、每项教学目标涉及

的选手数,以及选手的百分比。

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

“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

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教育部,2003)。由此可

见,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一样,都是课

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

成,因此均应受到关注。而在上表中林徽因散文 ,参赛者一致重视语言知识和技

能,其中大多数也关注到情感态度,但对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关注

明显不够,仅占25%和8%。

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

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

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育部,2003)。选手们在说

课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表明目前师范院校对

学生在学法指导上仍然重视不够。那么这些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

中也可能会忽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背道而

驰的。

另外,文化意识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也是得体运用语

言的重要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参赛选手在说课时对学生文化意

识的培养关注不够,这表明他们自身的文化意识薄弱,这将不利于他

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三)教学用具分析

在说课的教学用具环节,选手们都提到了要运用现代化教具(如

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并言简意赅地展示了它们的使用

时间、方式和目的。如:在warmingup部分,有的选手播放短片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在展示内容时播放节奏舒缓的乐曲,营造轻

松的学习氛围;有的利用PPT展示优美的画面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等,

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教具的优越性。这反映出选手们普遍认识到了现代

化教具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

教具。这也是新课标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

渠道”(教育部,2003)这一原则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分析

演示教学方法是说课的主要环节之一。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灵活地选择有效的教法,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赛选手在说课时主要用到了四种教学方法,其中“任务型教学法”

占了71%,这与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不无关系。与其他教

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有很多优势,但并不是完美的,应该和

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事实上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依据具体

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而定,以有效完成教

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需要为标准。恰当的做法是根

据实际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不同教学法的长处,使

它们共同服务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个别选手虽然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但设计的任务存在不少问题,

如:没有明确的目的(先教授表示颜色的单词,后让学生用彩色画笔

互画头像等)、缺乏真实意义(先展示听力材料,后让学生分小组背

诵对话)、难度大不易完成(先学习有关电脑的单词,后让学生用英

语解释某个组件的工作原理)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在

设计这些任务时没有遵循新课标中的相关原则,没有以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的任务无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

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而是不成功的。这种与新

课标要求相违背的现象应该引起师范院校教学法教师和教育实习指导

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授教学法和指导学生实习时应该把理论和实践

紧密结合起来,在多次展示实例的同时还应该详细深入地阐述理论知

识。

(五)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分析

表3显示了参赛选手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种类、每种教学活动的使

用人数及其在总人数中的比例。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及这四

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构成了新课标中的语言技能。在说课过程中,

选手们普遍比较注重对学生听、读技能的培养,这说明选手们普遍重

视对学生的语言输入,但对语言输出的关注则明显不够:口语占58%,

写作在课堂上仅占8%。这当然与授课内容有关,但也表明选手对学生

的语言输出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所有选手均布置了作业,且大部分作业的布置较有特色,不是单

纯的抄写单词和句子,而是注重自由发挥,突出语言的应用。如:5号

选手在结束Whatdoeshelooklike?这一课时,让学生回去画自画像,

并用所学内容简单描述自画像;l3号选手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句子

和周围的人打招呼,以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内容;还有一位选手要求

学生给家里的水果和蔬菜贴上英语标签,朗读和识记所学单词。从此

可见,选手们注意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外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新课标提倡“利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教育部,2003)。但在参赛选手的课堂设计中,小组活

动、同伴学习所占比例太小。如要达到新课标要求,就必须在课堂上

加大这两种活动的比重。

<六)学生分析

在比赛中,只有58%的选手对学生进行了分析,这反映出近半数

的选手忽视了分析学生需求这个重要环节,在“备学生”方面有所欠

缺。需求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缺乏应有的需求分析就难以保证教

学设计的适应性(鲁子问、康淑敏,2008)。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

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教材与

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贾书建,2002)。

近半数参赛者忽视了分析学生需求,这可能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

个性差异了解不够,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无法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后果。这一现象表明,选手们没有真正树立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没能做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与选手所在

院校教学技能指导上的失误不无关系,且与新课标倡导的“面向全体

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教育部,2003)的教学原则

相悖。

(七)教学反思分析

参赛选手中仅有33%的人说到教学反思,这表明他们很少有人意

识到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能够及时回顾自己

的课堂教学行为过程、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地

进行自我调整、不断形成新的教学决策的能力,它能够促进教师的教

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刘聪慧、郭高峰,200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正日益受到重视。新课标建议教师“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业务素

质”(教育部,2003),这也凸显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师范院校在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反思的重要作用,增强

学生的反思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自觉通过反思行为有效解决教学问题,

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为顺利推进新课改和成功实施世界为什么讨厌犹太人 新课标创造

条件。

三、结语

从此次说课大赛选手们的表现来看,总体上新课程理念已经比较

成功地渗透到师范院校的教学中,对在校未来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了

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新课改的推进,有利于新

课标的逐步落实。这一点让我们感到鼓舞和振奋;但大赛中暴露出的

一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学生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

提高。因此,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肩负起为基

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新课程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实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一

核心理念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改变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探索

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均衡发展。那么,在新

课程理念下,作为一个中学的政治教师如何进行政治课课堂教学?如

何将新理念落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从教师的角度看,我认为以下两方面比较重要

1、大胆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

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

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

老师要大胆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

堂灌”等方式,要善于扮演导演角色把学生推上“舞台”由他们去

“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

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

乱,一堂课就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中、秩序井然地得以完成,才能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

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培养学生,挖掘、调动、发挥学生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

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1、要端正对学生的根本态度

在角色定位上,教师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不以势压

人,不以压代教,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

训斥式教学,多一些商讨、对话式教学,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

等的姿态、平易见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

2、要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师生情谊深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心理条件。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谊有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

生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呵护学生的内心情

感,融洽师生关系,达到课堂教学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之效果。这样

才能树立师生间平等、尊重、信任的观念。

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一、对教材的丰富和整合的探索实践

以往思想品德课具有既定性、凝固性和闭锁性,教师则是消极、

被动的执行者,对教科书的自主选择和重组的可能性很小。而今,在

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的创新精神将随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

分的释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构

建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教材与鲜活的现实成

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统一体。

如:在学习初三《思想政治》第二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

部分知识时,我没有按教材的编写顺序来讲,而是请学生先谈自己家

庭近几年的变化,感受生活所在社区的变化,然后,再看国家的变化。

就向聊天一样,学生情绪也很积极,从“吃穿住行”,从“小家”到

“大家”,从“神六”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国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最后展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用科学的数据再次证明学

生的“感觉”,最后得出结论。再如:在学习“关于我们面临的机遇

和挑战”这个问题时,教材讲的比较简单,我从网上查阅这方面资料,

从“国家的政策”、“国内外的市场”、“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城

乡一体化”等方面予以补充和讨论;而谈到“挑战”,则从学生所熟

悉的“资源、环境”入手,然后到“老百姓关注的上学、就医难”以

及“区域经济的平衡问题(共同富裕)”等问题,其间补充了大量有

说服力的数据和典型的事例,整节课学生不再象以前那般昏昏欲睡,

死气沉沉,而是积极的参与,那种为祖国自豪骄傲的感受,对未来的

美好期望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他们的眼睛更加明亮起来,

作为教师的我心里也体会到了该学科的价值,内心充满了愉悦。

可见,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时政资料,使其成为课程资源,进入

课程流程,使我们的教材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使比较枯

燥、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变的形象、生动、具体而有用,从而培养学

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对学生合作学习具体方式的探索实践

合作学习是达到这种需求的有效途径,同时它又是新课程改革的

亮点,《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

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和认知,情感升华的过程,是个人责

任与集体责任的统一。

如何去实施才更有效呢?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作学习的民

主氛围。我们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说过:

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何创设?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融洽的师

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这样在施教过程中才能做到真正以

“人”为本,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合作

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具体实施方式,如:怎样分组?如何展示?提供

哪些信息给学生等。最后:教师要调控好课堂节奏,适时引导,鼓励

学生自主探究,大胆阐述个人见解,将学生认识上的差异作为一种课

程资源。

如:在初二《思想政治》下册第十二课“消费者享有的权利”这

部分知识的学习。如果按常规方式:看书找到各项权益的含义-师生

例证—归纳总结,学生肯定不会有兴趣。所以我采用了另一种方式:

一走进教室我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一个“有奖竟猜”的游

戏,谜面可得你们自己来出,一听这话,学生一下就欢呼起来。接下

来,我根据就近和不同层次搭配的原则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并指定

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然后由负责的同学来抽取题目(既是

教材中介绍的消费者的六项权益),最后宣布规则:每组将抽到的题

目用小品的方式演绎出来,大家猜,准备时间为十五分钟,最后将由

大家评选出“最佳组合”、“最佳表演明星”。接下来的十五分钟里,

同学们看书、找素材、分角色、排演,每个人都忙的不亦乐乎,后来

的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顶点,最后的大奖由一个独具表演天分的男

生获得,他们选择的素材是报上曾刊登的一面馆和面小工将粘过苍蝇

的面用来拉面端给消费者。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这样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的优良的品行,聪慧的悟性,

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趣,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竞争意识,相

信这定会成为我们师生都难忘的一节课。

三、对学生评价方法的探索实践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实施如果没

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机制,课程实施就会落空。评价既是对事物估

定价值,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主要是为了预测教育的需求,其评价的

重点是: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要考

察学生在思想政治可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好公民应有的态

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

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

实践过程中,我逐步摸索形成了一套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1、课前5分钟演讲,对个体实施分层评价。

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等习惯,

我把课前5分钟“还”给学生,每节课安排一至二名学生,或是播报

自己采编的新闻,或是讲一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每个学生都有这样

一次机会,也都很珍惜。然而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都存在一定

的差异,若采用一个评价标准就不合理了。对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

学生,我们从演讲的标准、选材立意及影响力等来综合评价;对能力

较弱的学生,则从态度、声音是否洪亮、流畅等来评价。特别是抓住

其闪光点给予赞扬和鼓励,以上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评

定等级并记载。以此来激励后面的学生,激发他们想要超越的愿望。

2、合作学习过程,对小组的量化综合评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

中,如何使之不流于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对

其过程的量化评价就显得很重要了。如:在初三《思想政治》第三课

“人口、资源、环境”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根据每个学习小组收集

的资料是否有时代性、有代表性、是否图文并茂,途径是查阅资料还

是实地调查等评出等级;其次,小组对采集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找

出对策,并形成报告,每小组一篇,根据其可行性等再次评出等级;

最后,每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该组在全班进行交流再次进行评定。

3、作业信息反馈,对课本知识掌握的评价。

这主要是通过作业和书面测试来进行的。具体来说,对作业,老

师批阅后,根据书写、正确率、是否按要求完成并交给科代表评定等

级,由科代表登记,这样可有效督促学生认真作业,掌握基本知识;

测试则指每期末常规的书面考试。以上是我对政治课实施有效教学的

点滴看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有

效教学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政治课的有效教学让我们一同扬帆远航

吧!

农九师163团中学

徐建新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理念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体现

浅谈新课改理念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体现

当今,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

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

思维和生活方式。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就有可能遇

到在电子触摸屏前无从下手、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所需

信息的尴尬局面。可见未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将会影响到人们的衣、食、

住、行。让每位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

大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生活素

质和生存能力,大大增加学生将来的择业机会。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

者,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如何让信息技术在

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

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

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广大学生知识、

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

助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知识。

一.注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

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

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面对课程改革,我们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要多放手,让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并多提出问题,使学生解决问

题的过程成为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过程。不懂时通过小组讨

论,互相帮助等方法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自

主学习的习惯。拓宽信息技术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替代传

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一边讲、一边演示,以上机实践为主。教师从学

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践问题,并以相应的说明解释。对操作

性强的内容,教师讲授后应及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才能让学

生掌握得更快,效果更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信息技术课尤其重视这一点,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想他们所想,以引导为主。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

题,而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引

导学生找方法,发现方法,不要把他们的思维框在一条线上。比如初

一课本中有一节是制作新年贺卡,我们可以规定作业的大致内容,而

细节问题可以放给学生来处理。可以拓宽制作的思路,如制作生日卡、

致歉卡、亲情卡等。如果学生意犹未尽,异想天开的制作,也应当给

予肯定和引导。总之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计算机技术的海

洋中遨游,教师应是导航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

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

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认为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表

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在信息技术

课本中有许多综合实践课,在这里学生可以任意地绘画、创作,并可

借鉴已有的成果,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

通过上机体会各种软件的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运行结果,都容

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望,逐步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改变

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使他们不断地探索、创新、进取。

2、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认知电脑

设备的各部件及其内容结构特点可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信息技术是一

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上机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手、眼、脑,使

它们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规定的操作,从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和十分

熟练的手法。

3、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由于电脑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

在某些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只有

等检查更正后再重新开始。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磨练

意志的过程。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日

新月异,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掌握更新知识

的能力,即阅读电脑专业书籍和通过上网查资料,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可以认为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坚韧意志、深刻

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走向工作

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教学设计培养多种能力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能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我们倡导的

新型教学结构则是要把“主导—主体”这二者结合起来。教师在整

个教育过程中,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如

果仍以传统教育思想及观念和传统教学方法--黑板加粉笔教授知识。

在现代社会这无异于赶着马车上高速公路去和别人竞争。因此必须改

变观念,提高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

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正是起着这样

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生最容易接

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学生的思维

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并较好地体现出教学设计,达到教

学目的。如何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充分发挥其作用

呢?我们应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使整个的学习过程在开放的、

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比如学习诗词,要求学生领会诗中

的内涵、意境,这就需要创设和该诗词相关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有

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样的情境靠谁创设?

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创设,得由老师来完成。信息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

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垃圾也很多。老师如果不事先去仔细挑选,不

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那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有形容手的成语 用的

东西却没有学到多少。

一些优秀的辅助教学课件能使枯燥的知识变为趣味的知识使抽象

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

学生心智。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

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

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提高学

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

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

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并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软件应能较好地体现出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不同

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若不遵守这一原则,效果将会适得其

反。对教学媒体的选用和设计应以符合教学内容为原则。教学媒体的

设计必须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否则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1、要重注学习环境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

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

的情境。例如在初一数学中要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利用一个切蛋糕的

课件,就可以轻松地让学生懂得角的大小及关系。可见,建构出一种

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

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

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

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

习方式。

2、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在

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

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

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3、要重注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这就要求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学

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调动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呢?这就要靠自主

学习策略,包括启发式、自我反馈等策略,这些自主学习策略可以有

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

内因。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

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

培养所需要的。

4、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里面有很多丰富的资源,是一件

好事,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教育的量的扩展方面,可将优秀师资

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不同的地区,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接

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地区差异所导致的教育差异。但

网络教育不仅要注意“量的扩展”,更应该追求“质的提高”,即在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他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电脑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

面。”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

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

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

前,世界各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都非常重视,我国如不在这方面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上的差距。

总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

教育,使信息技术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手中的“专利”,变为广大教

师和学生手中的“武器”。以适应新型教育模式,培养新世纪合格人

才。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能更快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这

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09:3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a3754f74a6e423cd468525f042b1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体现英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体现英语.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体现英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