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历史资料
之建园历史
定鼎中原
满族世代繁衍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
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
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则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
的气候很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但清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特别是在康熙初
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防止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
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当时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称。这使得皇帝们有
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选址造园
北京的西郊,有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北海淀等多种地形,自流泉
遍地延缓射精 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
大的水面。这里开垦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风景区。早在辽代,封建帝王就选中这里建造了玉
泉山行宫,到了明代,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人,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就占据田园营建别墅,
大片土地被一块块占去。到了明万历年间,明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规模宏
伟,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故址在今北京大学西墙外)。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
水,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旷郊野,出现了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成为京郊名噪一时的园林荟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绝好的造园之地。开始
大规模地兴建园林。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
康熙时代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当圆明园还是一座
藩赐园的时候,规模是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的,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远远比不上畅春园。
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来,在其60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建成宝宝什么状态是嗜睡 了中国有史以
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时被康熙看中但在实际建造中大多还是皇帝
的看法,不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亲自指导,因此雷金玉异常欣喜。并创造了烫板的模型方法。
而却被咸丰毁于一旦。
建设时期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微商女人 ),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
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
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
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
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
亲贤、九州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
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
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
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
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当时
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鼎盛时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
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
管理,称圆明三园。
绮春园
绮春园早期曾是清怡亲王允祥的与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
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和园归入圆明园,正式定名为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
括其西北部。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
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
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
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
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
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
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该
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
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圆明园
长春园
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
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现仅存一只,陈列于颐和园仁寿殿前)。其南建影壁一座。入门为澹怀堂,
九楹,卷棚歇山顶,前有月台丹陛,东西配殿五楹。正殿之北为河岸,建方亭一座,有廊与正殿相
通。亭西为长春桥,十孔。过桥向北,经山口,即为园内核心建筑含经堂建筑群。含经堂前设牌楼
三座,两面为八字影壁。入门为五楹含经堂,是乾隆帝吟经之所。再北为淳化轩(圆明三园中最宏大
的建筑,有《淳化阁帖》摹版),蕴真斋。出后门为得胜盖敞厅,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帝在此获知平
定大小和卓之役而建为纪念。此外还有涵光室、理心楼、味腴书屋。东墙外买卖街等建筑。含经堂
建筑群规模富丽宏大,布局参考紫禁城宁寿宫,是乾隆退位后常居的处所。
含经堂西为思永斋,建工字殿十七楹。思永斋前建小有天园。思永斋北为海岳开襟,是湖面上
建造的双层圆形石台,上有殿宇三层。海岳开襟之东隔水为仙人承露台,台南为茜园,以石取胜,
建有茜园八景。乾隆帝自杭州运来的南宋德寿宫遗石青莲朵亦陈列于此。含经堂之东为玉玲珑馆、
鹤安斋、映清斋、茹园、鉴园等景点,园东北角为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园北有法慧寺、多宝琉
璃塔、宝相寺、泽兰堂等建筑。再北即为西洋楼景区。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
清帝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在长春园北界还引进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谐奇
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
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传
教土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
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中国不少传统手法。建筑材料多用
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
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
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起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
但它却是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在欧洲
引起强烈反响。一鸡的英文怎么读 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土赞誉西洋楼: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们所能幻想到的、
宏伟而奇特的喷泉应有尽有,其中最大者,可以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这位传
教士的结论是: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1]
之彻底毁灭
当英法联军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艺术
珍品时[4],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动的用车或者牲口拉,实在拿不
走就任意破坏!那群没人性的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
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有人又把希
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
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
同治年间(1862年1875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
止,改建其他建筑。
1900年八国联军[这八个土匪强盗是: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
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共有12个国家同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
圆明园
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
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
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
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情侣头像带字 先
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
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
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
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大虾热量 928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
阵亡将士碑。日占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
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
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五十度黑资源 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
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
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至此,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
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
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
目全非。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1:5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8f98419455597d5fbd6ef335d98d2f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圆明新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圆明新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