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
宋国蒙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
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
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
然自喜果汁排行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
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
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
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
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
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
大(t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
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
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
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时:按时令。
(2)灌:奔注。河:黄河。
(3)泾:jng通“径”直流的
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
(5)旋:转,改变。
(6)ie图标 望洋:仰视的样子。
(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
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
(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
(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
问的人。
(10)鼃:同蛙。
(11)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12)笃(d毒):固。引申为束
缚、限制。
(13)曲士:孤陋寡闻的人。
(14)丑:鄙陋,缺乏知识。
(15)大理:大道。
(16)尾闾(l驴):海的底部,
排泄海水的地方。
(17)虚:流空。
(18)过:超过。
(19)自多:自夸。
(20)大:同“太”。
(21)方:正。存:察,看到。见
(xin现):显得。
(22)奚:何,怎么。
(23)礨(li磊):石块。礨空:
蚁穴,小孔穴。大泽:大湖泊。
(24)稊米:泛指细小的米粒。
(25)号:称。
(26)连:继续。
(27)“仁人”二句:仁人:指专
门讲仁义的儒家者流。任士:指身体
力行的墨家者流。墨家以任劳以成人
之所急为己任,故称。
(28)分(fn愤):分性、秉赋。
无常:不固定。
(29)故:同“固”。
(30)大知(zh智):大智大慧的
人。
(31)知量:知道物量。
(32)曏:明。故:古。
(33)“故遥”二句:闷:昧,暗。
不闷:不昏暗,即“购房合同备案 明白”。掇(do
多):伸手可拾,表示近。跂:通“企”,
求。不跂:不可企求。
(34)分(fn愤):界限,盈虚
得失的界限。
(35)坦涂:大道。涂,同“途”。
(36)说:通“悦”。
(37)至大之域:无穷大的境界。
(38)倪(n泥):头绪,引申为
标准、界限。
(39)不可围:不可限制,没有范
围。
(40)信:真实。
(41)垺(f俘):同“郛”郭,
城墙。殷:盛大。
(42)便:通“辨”。异便:不同
的区别。
(43)期:凭借。
(44)数:数字。
(45)不期:不可能。
(46)“是故”三句:大人:得道
的大人先生。多:赞美、歌颂。
(47)辟异:傲慢怪辟。
(48)倪:标准。
(49)“道人”三句:道人:得道
的人。不闻:不求名声。至德:品德
极高的人。不得:不自显其德。大人:
伟大的人。无己:忘我。
(50)恶(w乌)至:什么标准。
(51)差:差别。
(52)差数:差别的概念。等:相
同。
(53)功分(fn愤):功利的性
分。
(54)趣:通“趋”,思想倾向。
(55)操:主观标准。睹:可见。
(56)之:燕国相名子之。哙:燕
王名哙。燕王哙于周慎靓王五年(前
316年),用苏代之说,让王位给国相
子之,燕人不服,大乱。齐乘机伐燕,
杀哙与子之,燕国也几乎灭亡。
(57)白公:白公胜,楚平王孙,
他父亲太子建,因受陷害而流亡国外,
生白公胜。后来白公胜回国,为了争
夺政权发动武装政变,事败身亡。
(58)常:不变的规律。
(59)丽:通“欐”,屋栋。
(60)性:才性。
(61)师:推崇。
(62)“女恶”两句:女:汝。家、
门:范围、界限。
(63)趣:求取。
(64)衍(yn演):通“延”,发
展。反衍:反方向发展。
(65)无:勿。而:你。
(66)道:大道。蹇(jin剪):
阻塞,引申为抵触。
(67)谢:代谢,衰落。施:移,
转。
(68)严:通“俨”。有:语助词。
(69)繇(yu由)繇乎:坦然自
得的样子。社:土地神。
(70)畛(zhn枕)域:疆界。
(71经营范围有哪些 )翼:庇爱,偏护。
(72)成:万物之成形。
(73)位:守住、固定。不位:不
固定。
(74)举:提取。
(75)消:消亡。息:生长。
(76)大义:大道。方:方向、原
则。
(77)权:权衡轻重而应变。
(78)薄:迫近,引申为触犯。
(79)蹢躅(zhzh直逐):或作
“踯躅”:进退的样子。
(80)反:通“返”。极:尽。
(81)落:络,笼住。
秋天里洪水按时到来,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直流的水畅通无阻,两岸和水
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在这个情况下河伯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
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
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伯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面
对海神若仰首慨叹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
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况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浅陋,伯夷
的道义微不足道,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如果不是来到
您的家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北海神若说:“对井里的青蛙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大海的事情,是因为井口
局限了它的眼界;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
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理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
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你的不足,这就可以
与你谈论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
什么时候停止,可大海却不会满溢出来;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什么时候才
会停止,但海水却不曾减少;海水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
而受影响。这说明了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
藉此自我夸耀,盗汗是什么原因 因为自从天地之间生成形态,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
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感觉自己见到的太少,又哪里还能自傲
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小的蚁穴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
在天下,不像细小的米粒在大粮仓中吗?人们用“万”这个数字来称呼物类,人
不过占其中之一;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
每人只是占其中的一个;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
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
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
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
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
成,构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分成七个片
断,至“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是第一个片断,写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对
比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至“又何以知天地之
足以穷至大之域”是第二个片断,以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说明认
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股票质押 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是第
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说明认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论”,
“意”不能“察”。至“小大之家”是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更深
一步地指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是不应加以铁包金藏獒 辨知的。至“夫固将
自化”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无终始”的观点出发,指出人们认
知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只能等待它们的“自化”。至“反要而语极”是第六个片
断,透过为什么要看重“道”的谈话,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晓事理,就能
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至“是谓反其真”是第七个片断,即河神与海神谈话的
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返归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毁灭天然,把“自化”的观
点又推进了一步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印度阶级 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
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
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篇之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
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
未能揭示出认知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因而
最终仍只能顺物自化,返归无为,这当然又是消极的了。
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识。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大:通
“太”,大的。
人卒九州卒:通“萃”,聚集。
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豪:通
“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拘于虚也虚:通“墟”,指所居
之处。
词性活用
名词作动词
东面而视面:面向,朝向。
名词作状语
秋水时至时:按时。
顺流而东行东:向东。
形容词作动词
今我睹子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难穷也穷:尽。
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虚:流尽,
放空。
形作名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美
景。
意动用法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
认为...少。
而轻伯夷之义者轻:认为...
轻。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认
为...多,自满。
方存乎见少少:认为...少。
一词多义
之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宾语
前置的标志)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伯夷辞之以为名(代词,指天
下)
五帝之所连(结构助词)
于
于是焉(介词,在)
至于北海(介词,在)
吾非至于子之门(动词,到达)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
用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表被动)
莫大于海(介词,比)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介词,
由于)
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动词,
认为)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介词,
凭借)
伯夷辞之以为名*连词,来)
为
以为莫己若(动词,认为)
不可为量数(介词,用)
伯夷辞之以为名(动词,取得)
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
名)
以为莫己若者(动词,及、比
得上)
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动词,
听到)
少仲尼之闻(名词,学识)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副词,
才)
始吾弗信(名词,开始)
而
顺流而东行(连词,表顺承)
东面而视(连词,表修饰)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省略句
尔将可与(吾)语大理矣
万川归(于)之
此其比(于)万物也
伯夷辞之以(之)为名
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于”被动句式)
不可为量数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又奚以自多(介词宾语前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
阳
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
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
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
专指地名“北海”。
百川灌河:河: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
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面目:古
义,脸色。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古义
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
不俗气。
东面而视: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计中国之在海内:中国: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即指整个中国。
乃知尔丑:丑:古义,鄙陋,低劣。今义,形容难看的人或事物。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
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
太仓稊米;太仓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
窄的人。
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夏虫不可以语冰:夏虫凝冰: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欣然自喜:指高兴地自觉喜悦。
牛马不辨:辨,别也,言广大,故望不分别也。河流水大分不清岸边的牛和
马。喻河流水势浩大。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22:3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5db829a9a980042d4e9285da3393ec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秋水节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秋水节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