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王友直

更新时间:2023-03-24 09:42:09 阅读: 评论:0

高中知识点大全-日全食图片

王友直
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天黑别闭眼)

1

简介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

西两岸,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

桥、卢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之说。桥梁专家茅

以升曾撰文指出: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

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桥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

因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至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

四洲”的格局。后多次修建。2003年,广济桥全面维修,2007年竣工。“广川利涉开新运,五花肉炒蒜苗

杰阁重楼见旧仪。”(饶宗颐先生联语)修复后的广济桥,梁舟结合,联阁重瓴,宛若长龙

嬉水,复道行空。其独特之风姿与高雅之造型艺术,令人叹为观止。而桥上琳琅满目的楹联

亭匾,更让人恍若置身于诗文书法的艺术长廊中。

广济桥,是一座美轮美奂、活色生香的文化古桥。

传说典故

“三斗汉”力挽巨石

相传,古时候广东有个流浪汉,每顿饭得吃三斗米才能饱,所以人们叫他“三斗汉”。此人身

高一丈,腰粗得双手抱不拢,黝黑的脸庞上长满蜷曲的胡须。他终日在街市里乞食,但因为

食量太大,乞讨所得很难填饱肚子,常常挨饿。

有一天,“三斗汉”来到惠州,在提督衙门外戏耍,一时兴起还把门外那对石狮子提走了。

提督知道后叫人把他召来,他回来时双手仍然提着那对石狮子。提督想试试他的力气到底有

多大,于是安排五头牛在前面拖一根横木,“三斗汉”则在后面拉住横木,然后用鞭子抽牛,

使它们发了疯似地想往前冲。但那五头牛始终敌不过“三斗汉”的神力,根本无法移动分毫。

提督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十分赏识他,给了他一些粮食,还让他参军习武。他跪求提督

说:“我一顿饭得吃三斗米才能饱,请大人给我加倍的粮食。”提督答应了他的请求。

“三斗汉”在军中习武,因为只有蛮力,悟性不高,操练时不是骑马常坠马,就是射箭难

中靶的。无奈改当步兵,但仍无多大起色,郁郁不得志,最终只能退出军队而继续流浪。

这一天,他来到潮州东门外,正巧碰上湘子桥在进行维修。桥的石梁长三丈多,宽、厚

都是五尺。工人们搭起天架,几十个人一起牵挽石梁,却怎么也挽不动。“三斗汉”见状就在

旁嘲笑他们说:“这么多人,弄得面红耳赤,汗流浃背,还不能把一根石梁升上去!”众人听

后很生气,觉得他太狂妄了,让他自己来试试看。没想到他独自登上架子,双手一发力就把

一根石梁挽了上去。众人看得目瞪口呆,无不折服。主持工程的官员见他有如此本领,不但

可以提高效率,还能节省费用,就命令他把余下的石梁全部挽完,然后赏了向天果的功效与作用 钱给他。

他拿着赏钱到处吃喝,不到一个月就把钱花光了,于是他离开了潮州城,从此不知所踪。

后来也有人传说,他饿死在一个叫做澄江的地方。

钉木猴

相传,旧时潮州府前有个卖豆汤的小贩,有一天在府楼上仰卧歇息,昏昏欲睡、半梦半醒之

间,忽然听到耳边有人谈话,其中一人说:“明日午刻,湘子桥第三个桥墩,一定会有乞仙

出现”,另一个说:“乞仙既然来到,我们便可与他同游”。他骤然惊醒,但看四下无人,只

有两只木猴在楼槛上相对而蹲。此人知有异,隔天豆汤也不卖,跑到湘子桥第三个桥墩,果

然见到一乞儿,知道他便是神仙,于是跪下求其超度。乞儿说:你怎么知道我是神仙?他如

实相告。乞儿拿出一包槟榔说:“既是木猴教你,你应该用槟榔答谢它们,去把这些槟榔放

2

在猴头上,然后回来见我,我再度你”。此人不知是计,按照乞仙的意思把槟榔放到猴头上。

回到桥上时乞仙已不知所踪。再折回府楼,发现猴头上的槟榔已经全部化成铁钉,把木猴死

死钉住。这就是泄露仙踪的报应!

所以潮州俗语有“府楼猴,无变走(潮音,意为走不了)”,比喻陷入困境,无法脱身。

二只鉎牛一只溜

清雍正年间,韩江一次发大水,把湘子桥的十八梭船冲得无影无踪,潮州城的老百姓进城进

不去,出城出不来,叫苦连天。

知府张自谦说:“当年韩文公造湘子桥时,曾和龙王打过招呼,潮州不能发洪水,不能

让百姓吃苦,还写了“洪水止此”四字,刻成石碑立在桥脚,时刻提醒龙王不要忘了这事,时

长日久,石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还是再刻块石碑吧!”

于是,就在城里发动各家商号捐款,凑足了钱银,择了个黄道吉日,叫来道士念经降乱,

请在天的韩文公重写“洪水止此”四字,还在桥上修了韩湘子庙。张知府觉得还不够,就铸了

两只鉎牛分置东西两段镇桥御水,果然自此潮州平安无事。

起初,那二只鉎牛倒是挺神气,也守本分,天天站在桥上。怎料日子一长,觉得枯燥无

味,就学调皮了。开始,也不外是趁夜深人静溜到江里洗澡,以后又跑到山林田园戏耍,撞

折了树木,踩坏了庄稼,弄得四邻的乡民意见纷纷,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有一夜,它俩索

性打起架来,还把东津堤撞破了个大洞,结果洪水淹了城里的房屋,死了不少人和牲口,鉎

牛知道闯了祸,其中一只偷偷溜之大吉,这件事闹到了天上,雷公跑去报告玉帝,要求抓拿

鉎牛问罪,玉帝就派雷公惩罚它们,雷公性情火爆,一个霹雷打下来,那只没有跑的鉎牛就

被打掉了左耳和左角,吓得够呛。从此老实安分了,再也不敢乱来。

桥脚鲤

从前,有个富家子弟叫郑福禄,听说潮州城湘子桥下的鲤鱼结实、鲜美、清甜,格外好吃,

远近闻名,那年恰逢他到潮州城考秀才,特地带了一个厨子,想一饱口福,尝尝桥脚鲤的美

味。

到了城里,郑福禄每日叫厨子专门买桥脚鲤做菜吃。因为害怕鲤鱼是用人粪作饵钓的,

所以每逢厨子买鱼回来,都要特别交代他宰鱼时要洗干净,特别是鱼喉要多洗几遍,不能有

半点杂味。搞得厨子提心吊胆,每次宰鱼足足要洗去半井水。可是到了吃鱼的时候,郑福禄

却狼吞虎咽,自己吃得干干净净,半口也没有留给厨子吃。

厨子很恼火,就想捉弄郑福禄一下。有一日,他把买来的鲤鱼洗干净后,偷偷地把半截

香蕉塞到鱼喉里。煮熟之后,捧到主人面前,郑福禄照例举起筷子先挑鲤鱼喉头检查妈妈用英语怎么说 ,没料

到鱼喉里黄澄澄、粘乎乎的。啊!这不是人粪吗?他脸色骤变,但没呵斥厨子,一阵冷笑过

后,问:“你今天的鱼洗得干净吗?”厨子回答说:“少爷,今天的鱼,我洗得格外干净。”

郑福禄说:“那好吧,今天的鱼就赏你吃。”厨子装作消受不了的样子说:“不、不、不,您

是主,我是仆,您的东西我哪有福气吃呀!”郑福禄一听,火冒三丈说:“叫你吃,你就得吃!”

厨子说:“好,好,我吃,我吃!”说完举起筷子,左右开弓,不一会,就把一条香喷喷的桥

脚鲤吃得精光。

王源除怪石

王源,福建龙岩人,字启泽,号苇庵,明永乐甲申科进士。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他到潮

州任知府。

当时,在潮州,横跨韩江的广济桥已颓败不堪,过江只能靠摆渡。地主豪绅却霸占渡口,

借渡敛财。王源见状,决心修复广济桥。那时,西湖山上有两块怪石,大数十围,高数丈,

因形状酷似蟾蜍而得名“蟾蜍石”。这两块怪石朝城区方向倾斜,潮人皆说这是“白虎瞰城”,

潮州因此常闹火灾,百姓多诉讼。王源暗自思量:修桥正需要石料,不如将此二石除去,一

3

则助修桥,二则为民除害。主意既定,他就命令李通、陆雄率领一帮民工到西湖山除石。收

惯了渡船钱的豪绅们听说要除石修桥,断了他们的财路,立即散布谣言,说谁动了怪石,便

惹了灾祸,潮郡人将要大难临头。一时间风声鹤唳,民工们谁也不敢动手。

王源知道有人在背后捣鬼,便亲自拿着铁镐,在怪石旁说道:“韩愈在潮州能驱走鳄鱼,

我王源也要除此怪石!若招来祸灾,概由本官担待!”说罢,猛向石头挥去。“轰”的一声,

火花四溅,怪石已缺了一片。民工们见知府自己动手,也纷纷挥动铁镐。没多久,两块怪石

已碎成数段,推倒在地上。除了怪石,经过石工的加工,大的拿去作桥梁,小的拿去砌桥墩。

广济桥修成了,而潮州的火灾及诉讼自此也少了许多。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但被断了财路

的豪绅们以王源造桥为自己树碑立传,挂自己肖像于亭中为藉口诬告他,王源因此被捕坐牢。

幸好潮曾经少年 州父老派代表上京请愿,他才得以平反冤狱,官复原职。

王源在潮州时,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后人曾在广济桥头兴建“王公祠”来纪念他。

吴府公祭水

吴府公是清代道咸年间的潮州知府吴均。

某年韩江水大涨,淹上城墙,潮城告急。吴府公为拯救全城百姓,登上东门楼祭水,祈

求水退,但水始终没退。于是他把自己的官帽、官服投于水中,表示与城共存亡。说也奇怪,

此时洪水竟就退了。

此后,老百姓为了颂扬他的功绩,在东门楼设了他的神像祭祀,并在湘子桥的东桥建了

“民不能忘”牌坊。

仙佛造桥

相传,韩愈被贬潮州之后,喜欢登上笔架山饱览胜境,他站在笔架山顶峰,遥望东门外

的恶溪,只见江水汹涌,百姓驾舟渡江,那一叶叶扁舟被急流冲得颠簸打旋,险象环生,稍

有不慎,便可能连舟带人被江水吞噬。韩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决心要在这恶溪

上面建造一座大桥,方便百姓往来东、西两岸。

但是,恶溪的水流这么湍急,要在上面建桥是极为困难的,谁能担此重任呢?韩愈在心

中不停地琢磨这个问题,最后决定叫自己的侄子——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和自己的好朋友——

发力无边的广济和尚来帮忙。这是为百姓做好事啊,韩湘子和广济和尚当然很乐意,韩湘子

还把其余七个仙人业一并邀请过来。这样,就出现了仙佛合力造桥的动人场面。

事不宜迟,仙佛们说干就干。经过协商,八仙负责东段工程,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工程。

两边各施发力,大显神通。

广济和尚穿过潮州城,出了西门,来到桑浦山下。他看到山上满是石头,便点点头,口

中念着符咒,用手一指,霎时间风起云涌,草木飘摇,只见山上的石头纷纷滚落山下,变成

一只只温顺的羔羊。羔羊跟在广济和尚后面朝着潮州城行进。同一时间,东岸那边八仙也在

到处寻找建桥的材料。他们来到凤凰山麓,一齐施展发力,把山上的石头变成猪群,然后赶

着猪群浩浩荡荡地奔向工地。

人多好办事,八仙每人各赶一群猪。铁拐李因为瘸腿,拄着拐杖,走路很慢,没过多久,

便被众人抛在后面。这时,从路旁的山坡上传来一阵凄厉的啼哭声。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

身穿白衣、头扎白带的妇女在坟地里哭泣。他立刻感到事情不妙,喊道“不好!”正想把猪群

赶开,但为时已晚,猪群化作石头堆成了一座山。这座山九时后人所说的“猪山”。原来,仙

法如果被丧气一冲,便会失灵!铁拐李无奈,只好独自回到工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大

家。

那边,广济和尚也碰上了副校长述职报告 麻烦。他兴高采烈地把羊群赶回潮州城,清点了一下却发现少

了两只,于是赶紧回头去寻找。这两只迷途的羔羊在半路上找到了,正要把它们赶回羊群时,

4

忽然,路旁窜出一个人来,厉声吼道:“你这个头大 和尚,竟然偷我家的羔羊!”广济和尚一看,

就知道他是一个贪财的地主,便耐心地向他解释道:“你认错了,这不是你家的羔羊。”但贪

财的地主听不进去,硬把羊拖走了。拖到自己的田里时,羊怎么也不肯走了。地主气急败坏

地在羊身上抽了一鞭。怎知这一鞭下去,忽然天昏地暗,雷声轰隆,四野一片苍茫。等到天

空恢复明朗时,那两只羔羊已经变成两座小山,把地主连同他的田地都压在山下。这两座山

就被后人叫做“乌洋山”。

因为少了八仙的一群猪和广济和尚的两只羊,桥建到江心,石料便没有了。这可急坏了

铁拐李,他乡土中国摘抄笔记 气得重重跺了一脚,结果把东端近江心的桥墩跺闪了一角。

眼见江水滔滔,大桥连接不起来,怎么办呢?大家正手足无措时,聪明的何仙姑心生一

计,只见她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花瓣在江心散开来,变成十八条梭船。只是这些梭船在江

面上打旋,无法连接起来。广济和尚见状,立即抛下自己手中的禅杖,禅杖画成一根大籐,

把十八条梭船系住,成为浮桥。这样,整座大桥便连接起来了。

桥建成后,潮州老百姓为了纪念韩湘子他们八位仙人和广济和尚的功绩,就给桥起了两

个名字,一个叫“湘子桥”,一个叫“广济桥”。

湘桥仙鱼

相传,在湘子桥东段的第三个桥墩下面有个洞穴,里面住着一条仙鱼。每逢雨后水涨,

仙鱼就从洞穴里悠哉悠哉地游出来,在岸上只能见到它的尾巴,足足有一尺多长。仙鱼出出

没没,摆弄波心。常常有人撒网想捕捉它,但是明明见它已经入网,一拉上来网里却空空如

也。所以,人们视此为仙迹。

醉仙骑牛

相传,古时有一个醉汉,天天拎着酒壶到广济桥十八梭船上独饮。他经常喝得酩酊大

醉,时而骑上鉎牛背,时而卧倒鉎牛旁,时而吟唱,时而哭泣,狂态百出。

一日,他大醉后爬上牛背,倒骑鉎牛,大声吟唱道:“骑马不及骑牛好,陆马难追水牛

走。湘子桥头水牛生,骑牛翻身朝北斗。”话音刚过,就看见韩江上游有只大水牛缓缓游到

醉汉身边,他翻身骑上牛背,往凤凰山顶飘然飞去。人们这才知道,他竟是一位神仙。

因为这个传说,大诗人丘逢甲作了这样的诗句:“何处骑牛寻醉汉,凤凰山上日云烟。”

湘子桥第一张照片的故事

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潮州湘子桥(其他三座为赵州桥、芦沟桥、洛阳桥),

不但历史悠久,建筑壮观,而且洲梁与浮梁相结合,桥道和桥市相结合,具有独特的功能与

风貌。从宋代初建时起,著名诗人杨万里便有“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的题咏。

明代潮州知府王源大规模重修该桥,架亭屋126间,桥楼24座,会稽王友直撰碑记称“四方

来观者咸曰:斯桥实为江南第一。”清代爱国诗人丘逢甲对湘子桥桥市也有生动描述,民间

则流传着:“踏上湘桥不知桥,疑是身在闹市中。”“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的民谣民谚。也就是说,这座古桥,历来文献记载与口

碑资料不少,只是形象化的图象、照片、模型之类却不多。文博部门收集到的都是些较晚的

东西。唯一一幅古城图(国画)也没有早于本世纪初。保留下来的十八梭船照片是1958年湘

桥改建前夕拍摄的。对于这么一座名闻遐迩、眷满古今的名桥,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人

们不相信其图像资料就这么贫乏,这么难寻觅。果然,今年5月,一个偶然机会,韩山师专

5

的外籍教师朱丽•希金尔女士从澳大利亚寄来一张照片复印件──潮州湘桥的最早照片。该

照片摄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距今已有124年。照片标名虽有“福建”两字,但经鉴

定,确属潮州湘子桥无疑。有关部门长时期“踏破铁鞋无觅处”,至此“得来正逢需要时”。

目前,一批专家为修复湘桥旧貌而多方考察论证,正苦于资料不足。这张照片的到来,对湘

桥景观的设计和布置,无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摄影师历险记

照片的作者名叫约翰•汤姆逊,英国人,是个摄影家,尤擅长于拍摄建筑物。他随着外

国教士、官员首次来到潮汕地区。由于职业的本能和行家的眼光,使他对湘子桥深感兴趣。

若在今天那就再便当不过的事:只要举起相机,选好角度,调好焦距,咔嚓一下就完事了。

可在100多年前,在摄影机面世不久,又是在清帝国南方风气未开的府城,办这事不仅不轻

松,还会有“风险”。请听:汤姆逊先生自己的叙述吧:“„„拍摄韩江桥的工作是艰辛的。

拍摄时,为了避开喧闹的不友好的人群,我一清早就开始工作。但人们还是骚动起来。当他

们看到我那枪炮般的摄影家伙对准他们那高悬桥外摇摇晃晃的住处时,他们认定我是在耍外

国巫术,加害于古桥及上面的居民。于是乎他们丢下店铺摊挡不管,由一个‘勇敢分子’纠

集一批擅长于投掷的无赖,与其他市民一起,齐心协力,准备好泥巴瓦片等投掷物。没多久,

这些东西便雨点般落在我的身旁和头上。我跃入水中,狼狈不堪地向停靠附近的蓬船撤退,

登船躲避。当人群中一个‘无赖汉子’不顾一切继续进逼,欲毁我摄影机时,我不得已操起

尖利的三脚架当作武器把他击退。对于我来说,损失并不大。说真的,古桥的照片还是在三

脚架上拍摄到的。”

汤姆逊先生的叙述在今天听起来的确有点不可思议,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则完全可

以理解。就在他拍此照片的10年前,汤姆逊的祖国英国与法国一道用大炮轰开北京紫禁城门,

胁迫清朝签署《天津条约》其中有开放潮州的条款(后改汕头),从而引发了潮州人民的“反

入城斗争”。在汤先生来潮前二年(1866年),“英领事进城后,商人罢市表示反对。英领

事在城内停留三天后被护送出城。百姓沿街拥塞抛丢石块(《潮州二千年》)。当时普通中国

人对“洋鬼子”是怀有戒心的,加上长时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闭塞和落后,对刚出现不久的

摄像技术也无所知,以致误以为外国巫术,那就不足为奇了。连当年皇太后(慈禧),不也

是坚决拒绝外国人为她拍摄“玉照”,害怕被勾走魂魄吗?

6

名桥的不同命运

若问汤姆逊为什么要冒着性命危险来拍摄湘桥照片呢?他是这样说的:“潮州韩江桥也

许是中国的一条最值得提的桥梁。它和伦敦老桥一样,它们都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居民做

生意的地方。”原来他的着眼点在“桥市”。湘子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桥市确实堪称中国

第一,也是世界所罕见的。上面已提到,明宣德期间王源在桥上建造的126亭屋和24座桥楼,

不可能只是单纯为了点缀景观和遮蔽风雨,而是当时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资本主义商品生

产,已经有了最新的萌芽。潮州人利用桥屋来做生意也许比大街通蔺更有利于招徕和流通。

到了清代,商品物资交流更是进一步活跃。潮州府城人口稠密,士商富足,湘桥桥市更为繁

荣。丘逢甲在《广济桥》(即湘子桥)诗中便写出了“五州鱼菜行官帖,两岸莺花集妓蓬”、

“涨痕雨急三门信,夹道风喧百果香”的情景。五州是指潮州、嘉应州、汀州、赣州、宁州,

这么广阔地区的食盐、鱼盐均由桥市发运,称为“桥盐”,一年税额高达16万两白银。至于

“百果香”一句,丘氏自注说“卖果者千筐万篓毕集于桥”。看来桥市有向专业化市场发展

的趋势。当时,不但桥面上熙熙攘攘,油栏画槛,桥下江湄,还有成列的“花艇”,称为“六

篷船”,(赵翼《詹曝杂记》写作绿逢船)。有的船布置清雅,蛋家姑才貌出众,竟可与珠江

花艇媲美。真是“春水三篙湘子渡,红栏一曲女儿花。”(《韩江记》)。这也是当年桥市生

活繁华的一个侧面写照。

汤姆逊先生将湘子桥与伦敦桥相提并论自有他的见地和道理的。除了桥上做生意这一点

相似外,伦敦桥也是举世闻名的古桥。其前身木桥比湘子桥还古老。公元1176年开始改建成

石桥有条有理,这又与湘桥初建石洲大致同时。石桥时代,上面建有房舍和教堂,后来陆续

拆除。至19世纪,改建成一座五拱花岗岩大石桥,长度约为湘桥三分之二,宽度则超过湘桥

石洲。这就是汤姆逊所指的此名桥“提供了可供市民做生意的地方”。它也是泰晤士河第一

桥。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到了1968年,“桥上做生意”竟变为“做桥的生意”。伦敦桥被作价

卖给美国阿利桑那州的哈瓦苏湖城,全部被拆御装运出国。恐怕这是汤姆逊先生做梦也想不

到的。同样是他所始料不到的是他当年冒着风险拍摄下来的湘桥照片,今天却成为潮州人修

复湘桥旧景观的难得参证。这岂非“桥”的命运,也与世人一样,有衰旺穷通之别么。笔者

以为这也许给人们一点什么启示吧!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09:4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4457b8a97b54d76bbe6c40aefd217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友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友直.pdf

标签:王友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