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24 11:16:16 阅读: 评论:0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北京燕园

司马光教学设计
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胡萝卜是维生素几)

第八单元导读

【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

瓷大碗》4篇课文。课文中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

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赵一曼,他们

身上都闪耀着美好的品质。“日积月累”编排了古代名言,也呼应了本单元人文主题“美好品

质”,旨在让学生初步懂得待人的道理。

本单元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对默读提出进

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重视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习惯,帮

助学生提高默读的效率,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阅读课文的学习提示,

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意思:《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

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一个粗瓷大碗》要求默读时了解“粗瓷大碗”的感人

故事。“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本单元习作方面的语文要

素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在落实这一语文要素的同时,习作还要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思考的

方法,自主修改自己的作文,评改同学的习作,通过这种方法继续练习默读,并将习作修改

得更清楚!

语文要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板块“带问题默读”教学关注点

24.

精读课文

借助注释,一边

读,一边思考,了解

课文大意。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将文

本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发现

语言的差异。

在边读边运动英文单词 思考的基础

上,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5.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一

想,列宁和小男孩在

对话的时候,他们各

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和小

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的语

句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

边读边思考,同样是

喜爱灰雀,列宁和小男孩

有不同的喜爱方式,体会

不同的人物特点。

26手

术台

就是

阵地

精读课文

带着问题默读课

文,感知课文的主要

内容。

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

的部分。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

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

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

的理解。

27一

个粗

瓷大

略读课文

带着问题默读课

文,读懂本文讲述的

故事。

细读课文,通过分享交流,

准确、充分地把握故事情节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口语

交际

1.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2.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那次玩得真高兴

要点教学关注点

习作要求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选择素材

1.借助4幅插图,开拓选材的思路。

2.引导学生从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呼吸作用表达式 选取自己最高兴的往事来写。

恰当表述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语句写通顺。

3.把字写规范。

交流分享

1.自主评价:大声读自己的习作,看看习作是否写清楚玩的过程,是否表达

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2.评议交流:让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当时快乐的心情。请

其他同学自由表达听后的感受。

3.评改示范:老师选有代表性的习作,为学生做评改示范,让学生学会评改

的方法,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语单位介绍 文园地

教学关注点

交流平台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识字加油站

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

语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

1.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三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2.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日积月累

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33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4.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5.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阅读: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

2.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3.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4.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表达:

1.能转换人称复述故事片段。

2.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3.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4.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5.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24司马光

【课前解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故事表现了司马

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本课重点是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关注朗读与理解:教师应在朗读中,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不断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课

文内容,从而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停顿的目标。这样,朗读与理解双线并行,在朗读

中帮助理解,在理解中促进朗读。

关注文字与画面:文章虽短,但画面感十足,根据课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

个故事”这一要求,教师应抓住文中系列动词,聚焦每个画面,让学生看清、听清,把短小精

悍的古文还原成一个生动具体的白话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感觉如临其境,既丰

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

关注汉字教学:这篇课文中的生字不算多,也并不算难,但是汉字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它应该和谐地融入整个教学中,莲蓬简笔画 与教学相得益彰。教师应将汉字音、形、义的教学纳入

整个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1.看图猜古诗,揭示课题(出示课件3)

(1)引导学生欣赏两张图片,回顾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村居》《池上》,并用自己

的话说说这两首诗里的儿童生活是什么样的。

(2)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课题:这两首古诗都是古人用他们自己的写作方式描写儿童生

活的作品。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古人讲述司马光小时候故事的课文——《司马光》。

(3)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

2.学习复姓,了解“司马光”(出示课件4)

(1)指名学生说说“司马光”的姓和名。

(2)引导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学过哪些复姓,自己知道的复姓的人。

(3)教师讲解“司马”一词,提醒学生:司马不仅是复姓,在古代还是官职的名称,比

如,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白居易就做过江州的司马。

(4)教师介绍司马光,学生了解识记。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

1.读好课文,读出节奏。(出示课件5)

(1)学生跟着范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出示正确停顿。

(3)全班齐读。

2.感知文言文特点。

(1)(出示课件6)提问: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预设:字数比较少、比较难理解。

(2)(出示课件7)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认识文言文:在我国古代,要

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

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就是

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设计意图: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在遣词句上的风格截然不同,能否正确断句、流利

朗读是学生们首先遇到的难题。因此在让学生初读时,采用了跟着范读来读的方法,降低断

句难度和心理压力,并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出示课件8)请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1)学生默读,圈画。

(2)出示圈画出的人物,教师相机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谁吗?

预设:“群儿”指在庭院玩耍的所有孩子;“一儿”指其中一个孩子;“众”指除了司

马光和跌倒在水翁里的孩子之外的其他孩子们;“光”指司马光;“儿”指登瓮的孩子。

2.借助注释,感知课文大意。

(出示课件9)出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借助课文注释,四人小组合作说说文中的人物

都做了什么事。

提示: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古文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标一个

数字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文章下面找到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1)理解“群儿戏于庭”。(出示课件10)

①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来理解“群”“戏”“庭”的意思。

②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③教师小结: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

(板书:群儿戏于庭)

(2)理解“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出示课件11)

①引导学生给“跌”“没”组词。预设:跌(跌倒);没(淹没)。

②指名学生自动获取ip 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板书: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理解“众皆弃去”。(出示课件12)

①引导学生给“众”“弃”“去”组词。预设:众(众人);弃(抛弃);去(离去)。

②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皆”是全,都的意思。

③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④提问:你知道哪些带有“皆”字的四字词语?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3)含“皆”的成语有皆大欢喜、人尽皆知、比

比皆是、草木皆兵、全民皆兵、举世皆知……

学生抄写积累。

(4)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出示课件14)

①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持”“击”的意思:“持”是拿的意思;“击”是砸的意

思。

②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板书:光持石击瓮破之)

(5)理解“水迸,儿得活”。(出示课件15)

①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迸”是涌出的意思。“水迸”就是瓮被砸破后,水一下子

就涌出来了的样子。

②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板书:儿得活)

3.(出示课件16)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找停顿规律。

再次出示正确的停顿,并提示朗读时可以在人物后面稍作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

4.背诵课文。(出示课件17、18)

(1)背一背,填一填。

出示课文,只显示人物,其他留空。指名学生读,齐读。

群儿___________,一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___________,

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___________。

(2)背诵指导。

提示:背诵本课,需要首先理解文言文的文意,然后反复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不看教

材,试着背诵,注意背诵时也要和跟读时一样,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尝试背诵。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课件19)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出示课件20-22)重点指导“庭、登、持”,教师范写。

庭:注意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广”要写得舒展,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捺

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登:上宽下窄。上半部分的笔顺为横撇、点、撇、撇、捺,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

平行,捺笔从竖中线开始写,注意保持整个字的重心。

持: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3-25)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6)

(1)背诵课文。

(2)本课生字词写2遍,词语解释写2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体会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2.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出示课件28、29)

1.播放朗读音频,请学生先听音频中的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再将生字填入下面的空

格中,读一读,想一想,司马光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登庭跌众持弃

群儿戏于(),一儿()瓮,足()没水中。()皆()去,光()石击

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二、感受人物形象

1.(出示课件30)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说一说: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出示课件31)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中介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2)师生合作读这两个句子,指名说说面对落水小孩,人物的不同表现。

预设:众小孩被吓跑,司马光救人。

(3)提问:通过人物表现的对比,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沉着冷静)

3.引导学生发现司马光救人的巧妙之处。(出示课件32-35)

(1)引导学生想一想:平时有人掉水里,人们怎么去救?司马光是怎么救小伙伴的?

预设:平时有人掉水里,人们是去拉落水者。司马光是砸缸救小伙伴。

(2)追问:司马光为什么这么做呢?

预设老鹰的英语怎么读 1: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

预设2:瓮口小肚子大,小朋友掉进去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危险。

(3)请学生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用上“有的……有的……有

的……”句式说一说。

预设:小朋友们有的吓哭了,有的回家叫父母帮忙,有的跑去求救路人。

(4)提问: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救小朋友,你觉得如何植树 司马光是个

什么样的孩子?

预设: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孩子。(板书:冷静机智)

三、总结提升

1.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出示课件36、37)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师提示:(1)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2)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预设: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

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

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

水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2.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出示课件38)

提问:学完本课后,你总结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总结:(1)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2)不理解的地方看注

释;(3)给一些字组成词来理解。

3.交流背诵文言文的方法。(出示课件39-41)冰淇淋英语怎么写

引导交流:《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说说你有什么背诵文言文的好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总结:(1)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2)记住人物,

回忆人物内容。

四、总结拓展

1.主题概括。(出示课件43)

这篇文言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刻画了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形象和

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4、45)

司马光(节选)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④。自

是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闻:听,听到。

③退:回去。

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那以后。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

大意后回家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南泰熙 甚至忘记了饥渴和寒暑。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6-49)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0)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完成《素养提升》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司马光》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

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司马光砸缸。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边读边思考

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

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学习本

课的主要方法就是带着问题来朗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初读—再读—细读—美读—

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

—入情—品味—成诵—读写的过程,这节课体现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

虽然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开发课外学习

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课前可先让学生搜索耳熟

能详的小文言文,通过多次诵读帮助学生认识文言文,这样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不会

感觉太生涩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11:1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a2f77d590e24b46748950a47026e47f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司马光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司马光教学设计.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