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
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快乐想念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嗔”生气\发怒
嗔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圈里圈外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三毒就是贪,嗔,痴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
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描写春的诗句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如何锻炼记忆力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
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18:1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f430ce6e901902b1a0624370f890d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佛教戒嗔佳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佛教戒嗔佳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