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紫袍玉带石茶盘

更新时间:2023-03-22 03:05:49 阅读: 评论:0

11朵玫瑰花代表什么意思-电脑插上音响没有声音是怎么回事

紫袍玉带石茶盘
2023年3月22日发(作者:小儿湿疹)

1

刍议歙砚的艺术价值与传承发扬

作者/张泽球

[摘要]砚台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不仅是书画创作的工具,更是其精神气质的承载体。

砚台对记载、传播和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极为典型的中国历代美术

之实物载体。歙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作为一种传承文明的片石一直被古今文人墨客和

海外人士所垂青。究其原因,歙砚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笔者此文着重论及

歙砚的艺术价值与传承发扬。

[关键词]歙砚艺术价值传承发扬

A.歙砚的艺术价值

歙砚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

砚甲天下”;苏东坡说:“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彀理,金声而玉德”;米

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竟然用一方歙砚换来苏仲

恭一座宅邸。笔者认为歙砚之美主要美在以下三方面:

一、材质美

古代的歙砚采用龙尾石制作,龙尾石产于婺源龙尾山;龙尾山又称罗纹山,

宋人曹继善《歙砚说》中载:“龙尾山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延

蔓百余里,取之不绝。”龙尾石的材质美体现在砚石的质、纹、色上。质,指砚

石的内在质量;纹,是砚石中的天然纹理;色,为砚石的固有色。

一说质。龙尾石结构坚紧、纹理缜密、石肤温润、发墨如砥,具备“坚润”

之美德。对此,苏东坡云:“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彀理,金声而玉德。”

“涩不留笔”指龙尾石有细微的锋芒,即发墨,又不损伤笔毫;“滑不拒墨”说

的是龙尾石既细坚光洁,又易于发墨;“瓜肤”、“彀理”指龙尾石的手感如瓜肤

般的细嫩,其纹理又如丝绸一样柔美;“金声”、“玉德”指龙尾石扣之有金属般

的声音,其内在质地又如美玉那样温润。蔡襄将龙尾石比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他在《徐虞部以龙尾石邀余品第》中云:“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

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黄庭坚在《砚山行》中对龙尾石也有类似

的评说:“不轻不燥禀天然,温润重实如君子。玉屏风颗粒的禁忌 ”

2

二说纹。龙尾石绝大多数都有内在的天然纹理,且纹理形态多种多样,美妙

异常。古人对龙尾石的天然纹理十分看重,按纹理的特征一一赋名。根据史料和

现存的实物,两者对照,可将龙尾石的纹理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

等五大类。

罗纹的纹理如丝绸般旖旎,给人一种莹洁、素雅之美。其纹理有着粗与细、

疏与密、明与暗的区别,有着纹理所形成的多种形象特征,有着与其他砚石纹理

相间的现象。眉纹也称眉子,呈黑色,为条状,如人的眉毛。眉纹的底色青莹,

石质坚细温润,既发墨,又雅静,深受历代文人雅士推崇。眉纹有阔有细、有长

有短、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各具风采;面对这些美妙的天然纹理,无不让人赞

叹。金星,色金黄,成点状,分布在青黑色的砚石中,如天空闪烁的星斗显得十

分耀眼。金星有大有小,有聚有散,其形态多样。金晕,色金黄,成片成块状,

金晕与金星都属一种硫化铁之类的物质在砚石中自然渗透所形成的形象。鱼子,

砚石中有细小的黑点,分布均匀密集,其形式如鱼卵状。

三说色。龙尾石的色彩,从开采出来的砚石看为青灰色,但经人工细磨(指

砚石加工制成砚坯和制成砚台)后,石色变黑,为青黑色。青黑色为龙尾石色彩

的主调,因此,人们称其为“黑龙尾”。如我国现代国画大师刘海粟在题龙尾砚

的诗中曰:“鸾刀夜割黑龙尾,碾作端溪苍玉子。花雕铁面一尺方,紫霞红光墨

花飞。”诗中的“铁面”也是对龙尾砚石色的形容,在此不由又想起苏辙对龙尾

石的十二字评语:“声如铜,色如铁,性滑坚,善凝墨。”

龙尾石在青黑色的主调中,相比之下,又有着不同色相的砚石,归纳起来共

有五种:一是青黑色、在龙尾石中占多数;二是红色、即庙前红;三是青色、即

庙前青;四是黄色、即膳鱼黄;五是绿色、即茶末绿。庙前红、庙前青、膳鱼黄、

茶末绿在龙尾石中仅占少数。这里所说的色彩均指砚石的底色,不包括砚石中纹

理的色彩。

二、图案美

歙砚的图案美,美在图案与砚石的浑然一体、和谐统一。图案在歙砚的造型

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歙砚的图案具有多样性。具体分为:连续式、对称式、

3

适合式、独立式和组合式等。连续图案多见的是二方连续,其纹样有:双钩纹、

回纹、万字纹、连珠纹、缠枝纹等;对称图案主要有夔纹、凤纹、龙纹等;这两

种图案一般用在砚的正面的边沿上,长方形、方形、椭圆形、圆形等适合于砚的

正面,也可用于砚的反面作为装饰,有的将砚堂墨池的形式溶于适合图案中,实

用与审美相得益彰,如古钟砚、太平有象砚、宝鼎砚等均属此类。将适合图案以

浅浮雕或阴刻的手法布置于砚的背面,具有很强的装饰和欣赏性。这种形式,人

们称其为背花雕。独立图案整体感强,仿物造型皆属此类。如荷叶砚、琴砚、蝉

砚、鹅砚等。组合图案多用于随形砚中,图案中的物体形象十分丰富,有山水人

物、日月星云、飞禽走兽、楼台亭阁、古树怪石、龙凤神仙等。其画面活跃,富

有生气,令人喜爱,这就是组合图案的优势所在。

三、意蕴美

从美的本质上看,歙砚的材质美与图案美客观性较强,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笔者认为:歙砚之美美在其内在的意蕴,歙砚坚润的特点与文人的气质想吻合。

综观歙砚,其砚石如清•徐毅《歙砚辑考》中说:“凡石质坚者必不嫩,润者

必有滑,唯歙石则嫩而细,润而不滑,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兼以纹

理烂熳,色似碧天,虽用积久,涤之略无墨渍,此其所以远过于端溪也。”其形

或古朴、或飘逸、或隽朗、或拙中藏巧,或因势象形,无不与文人气宇轩昂、不

求功名、达观、朴素、超然无外、随遇而安的性格意蕴相契合。从某种程度上说,

砚是文人性格的物化,故古代文人酷爱歙砚,亲手制砚,也就可以理解了。

B.歙砚的传承发扬

歙砚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当今,由于龙尾石的价格持续走高,

以及砚雕艺人的商业利润的双重影响,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歙砚失去广泛的市场,

而以九江石、玉山石、紫袍玉带石为原料雕琢的砚台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笔者

认为振兴歙砚、推进歙砚的发展责无旁贷;砚雕艺人应当弘扬歙砚文化,延续传

统,继承创新,使砚雕艺术在现代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笔者结合

自己的砚雕经历,认为须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4

一、合理开采龙尾石

歙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传统的艺术造型蜚声文

坛,让历代的文人墨客对其百般留恋,千般追寻,最根本的是砚石的石品出类拔

萃: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歙砚石自古有砚国名珠之誉,

其色泽妍丽纷呈,形态神奇,品种繁多。由于歙砚石含有云母和石英粉砂,以致

石质优良,苏东坡曾经赞颂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彀理,金声而玉

德”。歙砚石石质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歙石纹

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扣之有声,铿锵玲珑。抚之若肤,磨之如锋,星晕明

显,温润细腻,发墨如油,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呵气可研,入水一濯即莹

洁,焕然如新。

《一统志》记载:砚品有五:一曰眉子石;二曰外山罗纹;三曰黑山罗纹;

四曰金星纹;五曰驴坑罗纹。所谓眉子,世称眉纹,即石纹理形如美人眉而得名。

其中以金纹对眉子、水饱读诗书 浪纹、雁攒眉子为歙砚三绝。紫玉金星石历来被视为珍品,

金晕华丽,称为妙品;细罗纹与暗细罗纹为极品。大眉子形如新月,洁如纯净;

对眉子成双成对;小眉子形如指甲印痕,乃银星变异;雁攒湖眉子被众多甲痕簇

聚,仿佛湖边高飞的雁阵;鳝肚眉子于色泽黄润中呈墨点斑,一如黄鳝肚皮……

清•徐毅《歙砚辑考》:“歙石以眉子为绝,以石色清碧,石质莹润而纹理匀净者

为精绝。”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龙尾石日渐枯竭的今天,合理适度的开采

显得尤为重要。既要防止部分商人囤积龙尾石,又要防止部分砚雕艺人以假乱真,

牟取暴利。

二、重视图案与雕刻

图案在歙砚的造型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雕刻是将图案再现于砚中的一种

手段;图案是一种美,雕刻也是一种美。在砚的造型中,图案的美靠雕刻来体现,

雕刻的美体现在图案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存于一个共同体中。

当今,歙砚艺术风格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依赖图案与

雕刻。可以这样说:砚雕艺术是刻刀在石头上跳舞。评判砚雕艺术的优劣,一般

5

来说先看造型、图案,再看布局和刀法。砚雕艺术家根据石料形状、纹理进行设

计,达到巧夺天工的境界。刀法则利用不同刀具的特点,发挥刀法组织的丰富多

样性,凭手的力量和感觉,务使持刀稳,下刀准,推刀狠红枣酒 。刀法轻重徐疾,刚柔

相济,使之掩疵显美,不留刀痕。

砚的雕刻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砚向日葵图画 ,既是实用品、工艺品、也可以成

为艺术品。但技术不等于艺术,工艺品不等于艺术品。在现实生活中,“以工代

艺”的现象在当代砚的制作业中仍然存在,而且更为突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当代人不用砚,将砚作为欣赏品收藏,对于砚的欣赏性又没有正确认识,

往往超出砚的欣赏而刻意地去追求砚上纹样的雕琢,朝着只作摆设观赏的工艺品

发展。这里说的“以工代艺”的“工”是指砚中雕刻技术,而“艺”则指砚的艺

术性,即在砚的形式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所达到的艺术感染力。雕刻技术是砚在

制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段,砚的形式靠雕刻技术来体现,技术的高超可以引起人们

惊叹,而艺术的精美则能唤起人们的共鸣,产生美的联想。就砚的雕刻艺术而言,

与其他门类的艺术有着相同之处。在砚的雕刻中需要立意、构图、表达主题思想

与形式的杨露蝉 美,还需要与之相应的雕刻技巧。技巧是技术熟练而巧妙运用的能力,

并在雕刻中注重刀法的变化与美感。砚的艺术性就体现在立意组织的近义词 美、形式美和制作

美之中。

今天,砚在人法人委托书范本 们的生活中几乎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所显现出的是艺术价值

和收藏价值。歙砚要发展,就必须遵循自身的特性和美的规律。歙砚的雕刻要求

精,要求美,要有艺术性,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意识,要有歙砚的传统风格,要

有个人的艺术风格。

三、重视歙砚的文化内涵

在当代,歙砚的艺术欣赏价值已经远远地超越实用价值。对于如何提升歙砚

的艺术欣赏价值,是当代歙砚雕刻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会有积极的效果。

艺术的本质是表现美,艺术家把崇高的人文精神赋予作品彰显美。那么,每

一位砚雕艺人应当学习雕刻、绘画、书法、造型以及文学方面的知识,彻底提升

6

知识素养,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避免在砚雕道路上少走弯路。

砚雕艺人可以借鉴古代岩画、陶瓷、铜器工艺等方面传统艺术手法,还可以

借鉴徽雕中的石雕、木雕、砖雕的艺术特色,将浅浮雕、圆雕、半圆雕及深雕结

合使用,使歙砚凸显典型的民族风格,做到师古而不泥古。

当然,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砚雕艺人可以从西方艺术作品中汲

取营养,做到洋为中用,扩大雕琢的范围,探索写实或抽象手法与大自然的结合,

使歙砚呈现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总之,每一位当代砚雕艺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歙砚的繁荣指日可待。

张泽球砚雕专业工艺美术师安徽歙县人黄山市歙县石坎轩歙砚创研室艺术总监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03:0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c3b0d276656ac6d3579b605f1f49a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紫袍玉带石茶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紫袍玉带石茶盘.pdf

上一篇:wifi测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