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母子爱

更新时间:2023-03-20 01:46:10 阅读: 评论:0

给药制度-物理小知识

母子爱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北京八达岭)

7.妈妈睡了

部编版全国名师赛课获奖教案

课题妈妈睡了课型新授课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教育学生关爱父母、

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

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

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学前准备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掌握多

音字“发”。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学习重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学前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

境,导入新

课。(用时:7

分钟)

1.出示课件,听唱歌

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

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

课文的情境之中。

2.谈话导入:听了歌

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

1.学生欣赏音乐。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

妈妈。

3.观察插图,齐读课题。

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

大家?

3.出示课件(课文插

图),引导学生观察,香肠用英语怎么说 解释

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

文,随文识

字。(用时:

10分钟)

1.教师范读。出示图

片,提问: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

2.自读课文,老师提

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

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

己满意为止。

3.同桌互读。

4.指名接段读文。

5.请学生评价刚才那

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6.出示带生字的重点

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

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

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

读。

1.认真听老师朗读,感受

课文情感,思考问题并交流。

2.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

读或默读课文,同时圈画生

字。

3.同桌间互相朗读,互相

交流并自学生字词。

4.评价优缺点,并提出建

议。

5.小组间比赛读句子,小

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6.完成开火车认读生字。

7.观察生字字形,交流记

住生字的好方法,描红、临写

生字。

1.给下面的字先加上拼音,

再组词。

哄()()

先()()

闭()()

发()()

沉()()

2.看拼音,写词语。

xinhubshn

()()

linshnshi

()()

chunwichnzhn

()()

tuf

()

7.开火车识字,并给

这些字组词。

8.边讲解边示范写

字,学生描红。

三、细读课

文,深入理

解。(用时:

13分钟)

1.教师指导朗读。课

件展示。根据阅读提示读

课文:想想妈妈睡觉时的

样子?

2.课文中表达了母子

间真诚的爱,确实使人深

受感动。哪些地方使你最

感动?

3.品读课文第2~4

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

看出妈妈很美丽?

(2)从哪些词句可以

看出妈妈好温柔?

(3)从哪些词句可以

知道妈妈好累?

1.认真朗读课文,用横线

画出妈妈睡觉时的样子。

2.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

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体会

母子间浓浓的爱,全班交流最

受感动的部分。

3.学生仔细阅读2~4自

然段,小组间交流并回答问

题。

3.一个词往往能跟几个词

搭配,先读读例子,再自己试着

填空。

例:微微张开

微微地笑

微微渗出汗珠

紧紧()

紧紧()

紧紧()

四、巩固生

字,指导书

写。(用时:

10分钟)

1.指导学生书写本课

生字。

(1)边范写边强调注

意点。

(2)指导学生自主练

字。

(3)展示。

2.引导学生谈收获并

小结。

1.学生学写本课生字。

2.自由谈本节课在识字、

写字、感情朗读、心得体会等

方面的收获。

4.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切入本课教学,使阅读和生活之

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懂得分享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评价的方法,帮

助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

重中之重,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的

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

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学习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课

文,导入新

课。(用时:5

分钟)

1.课件出示生词,引

导学生复习巩固。

2.回顾课文主要内

容,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回顾课文主要人物及

内容。

5.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闭—()

反义词:闭—()

先—()

二、精读感

悟,升华感

情。(用时:

30分钟)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入情入境,用心读

书,表达母子爱的真情。

2.根据课件中的提

纲,梳理全文,回归整体,

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对妈妈说什

么?

(2)展示并朗读班内

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

信。

3.卡萨布兰卡花语 再读课文,引出课

题。

4.从指导读课文题

目,到教师范读,图文并

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

握语气语调的变化,充分表达

情感。

2.班级交流:

(1)想对妈妈说什么?

(2)认真听信的内容,

并交流感受。

3.从生活实际入手,交

流、分享、感受家庭照。在轻

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

形成过程。

4.认真听老师范读,然后

跟读,把握情感的变化,产生

共鸣。

6.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

的连起来。

明亮的脸

沙沙的头发

红润的响声

弯弯的眼睛

乌黑的眉毛

7.用“”把括号里不合适

的字词划去。

(1)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重)。

(2)风儿在树叶间(刮、散

步),发出(嗖嗖、沙沙)的响

声,可是妈妈全(看、听)不到。

三、总结课

堂,布置作

业。(用时:5

分钟)

1.课后总结

2.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新词。

1.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

有什么收获。

2.完成作业。

8.把句子补充完整。

(1)睡梦中的妈妈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老师________

(2)回家后,帮爸爸

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

事,用实际行动表达你对

他们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己达成浅层次教学目标的能

力。边读边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读文想象能力。抓住重

点,品词析句,培养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在学习方

式上,将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等不同的学习方

式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复习巩固,体现阅读教学整体性的

原则。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

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

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

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

下来。

《妈妈睡了》教学片段

◆拓展延伸,抒发情感(教学重点)(点击获取更多教案)

◆朗读课文,感受母爱(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先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哪

些信息?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生1:我知道了妈妈睡得很香,是从“睡得好熟”知道的。

生2:我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知道的。

师:(板书“美丽”)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读第三自然段。)

生:我知道了妈妈好温柔,是从“微微地笑着”看出来的。

师:那我们用温柔的语气来读这一段吧。

(生齐声朗读。)

师:妈妈在睡梦中也在笑着,好像在睡梦中也在想着给“我”讲故事,这说明妈妈很爱“我”。让我

们接着看下一段,进一步体会妈妈对“我”的爱吧!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我们从哪些地方知道妈妈好累?

生:妈妈很多活确实累了,连小鸟、树叶奏出的歌声也听不到。

师:是呀,她确实该好好睡一觉了。应该怎样读这段东莞底薪 呢?

生1:妈妈累了刚睡着,所以我们声音要小,别把妈妈吵醒。

生2:妈妈这么爱我们,要读出对妈妈的疼爱。

(生练读。)

赏析:这一教学片段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谈感受、猜想、联想、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内

容、体会情感,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

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

亲切热情的感觉。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

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

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

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

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

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

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

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

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入中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

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

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

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更好的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笛子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提出的小

练笔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写下来。

授课后觉得:

1、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

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妈妈很温柔,她能鼓

励我。”等等。

2、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会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就

会更好的做到了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的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妈妈睡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

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钱用英文怎么说 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

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

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3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耳什么目染成语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二、设计思路

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思路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观察,交流对话

读文识字小组合作,扫清文字障碍

引导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表达读说写评

引导拓展搜集、处理信息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

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

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

妈好》。

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

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

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我想这样能使学

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

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

的头发。”

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

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

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

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

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

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

了文本。

5、学生练读题目。

然后我说:“那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老师配以舒缓优美的《摇

篮曲》朗读课文。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下,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

投入。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的想

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流

程是这样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读文情况。

3、在读文过程中进一步识字,加深印象。

4、教师检查学困生的读文情况,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5、教师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2—3名学生)对于全读对的学生奖励“识字大王”的

标志。

6、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设计意图:1、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教师干脆直接教给

学生自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2利用“识字大王”的评价机制,能

有效的促进学生们主动识字。因为我校的学生成长记录中有识字闯关过级,每节课都有“识

字大王”的评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十分诱人的。所以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很大,

积极性很高,他们都会自主进行识字活动,在此手段的激励下,学生的识字量很大。3、采

用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避免了评价单一性,顾全了整体,另外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

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我先总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情况:“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

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学生按照平时的学习过程回答:我们该理解课文了。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

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

以我顺接学生的观点说:“好,就按你们说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

2、己读课文,画出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交流时提出。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尝试质疑问答,鼓励自主发现解答问题。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尝试教学法,

主张“先学后教,先讲后练”,正是着眼于让学生“知不足,而后再学”;让教师“知困,

然后再教”。尝试教学法改变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的现象,真正实现了学生为

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尝试教学法倡导在教授新知识时,先让学生大胆尝试,

解决能自己学会的内容,发现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师在就学生的质疑进行讲解、点拨,学

生面对的是自己疑难的问题、渴望学到的知识,精力会更集中、思维会更活跃。正所谓"不

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先愤后启,先悱后发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4、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让他

们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

因为我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

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

情感的平台。在这儿进行课文分析时,我准备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

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5、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

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

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看出来的加上自

己的理解。

6、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学生还可能说:“我从妈妈好多活,累了,

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

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

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

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

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7、在这部分有两个胆战心惊的意思 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是“深沉”和“均

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对于“呼吸均匀”的理解采用

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

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

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

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

读。

8、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

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

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

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

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

综合实践能力。

同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因为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感受加深,

情感被激活,他们才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

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

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

9、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时,估计这里学生可能要提出疑问,处理这个问题,

我准备用读文分析的方法。出示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能有什么收

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可以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

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

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

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

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

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

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

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

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三)小结,生读文升华情感。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柔,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

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

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师;我们的妈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天天操劳着,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

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沉的爱再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可千万不能吵醒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教师的语言,眼神,教学手段、教

学环节的设计等营造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才会激起学生智

慧的波澜。我们老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

达,获得自我满足。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纵横,充分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独

特理解。在这儿,老师再也不是传统定义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像一个专业的主持

人。)

四、拓展整合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

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

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所布置的作业也力求体现人文性。如:

“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也来写一写自己

的妈妈。”

“小作者写了自己的妈妈,你想写谁呢?课下认真观察,把他写下来吧!”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得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

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附:板书设计

真美丽

妈妈睡了好温柔

好累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

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

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1:4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95a479a90a3288d9d59f9db4941fdb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母子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母子爱.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母子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