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尽其所能

更新时间:2023-03-26 23:25:56 阅读: 评论:0

实习案例-会议发言技巧

尽其所能
2023年3月27日发(作者:xpe是什么材质)

2008-2012年江苏中考文言文阅读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

‚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①。见夔②出,鳖延颈而笑,夔

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③,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

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④之则伤其足,

曳⑤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⑥,而

走范蠡⑦,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

然。(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②夔:k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

③跷跃:用一只脚跳跃。④跂:踮起脚尖。⑤曳:拖,牵引。⑥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

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⑦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

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

17.解释下列短语。(4分)

(1)外见:。(2)通其

意:。

(3)介鳞之属:。(4)延颈而

笑:。

(5)所行几许:。

(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2)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3)鱼

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4)(能)走多远。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

国的贤才了。

19.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

注释加以辩证分析(4分)。

答案不外乎“要辩证分析”、“属于”、“不属于”三类,只要明确表态的,得1分,分析

点3分。“辩证分析”类的3分起评,“属于”、“不属于”的2分起评。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

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

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

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

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

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1)三鼓:▲(2)败绩:▲

(3)不私:▲(4)恂恂:▲

(5)立斩以徇:▲

(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2)溃败,失败,败逃(3)不占为己有(4)

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5)立即斩首(来)示众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

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

一项。(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答案:A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

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

。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

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

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

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o。曲桡,这里

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

卜:念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

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2)面刺:▲(3)期年:▲

(4)不相说:▲(5)走:▲

(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2)当面指责、当

面挑刺;/(3)满一年,或“一年”;/(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

和;/(5)跑、逃走、逃跑、出逃。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

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

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

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

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答案:C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

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

糊涂一面。

甲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

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

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

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

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

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

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

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

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

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答案:D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

.....

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

不同。(4分)

①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标准是: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o②晏子

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俄顷

..

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

。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

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历中,出瞿塘,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

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甫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①

无所污。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

。观李、杜二公,语语王霸②,褒贬

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③之妙,双振当时。

(选自《唐才子传〃杜甫》,有删改)

注释:①挺节:坚守节操。②语语王霸:句句震撼人心。③骚雅:诗歌。骚,代指屈原

《离骚》。雅,大小雅,代指《诗经》。

17.解释下列词语。(4分)

(1)俄顷:▲(2)何由彻:▲

(3)亡走凤翔:▲(4)营:▲

(5)人皆怜之:▲

(1)不多时,一会儿(2)如何挨到天亮(3)逃到凤翔(4)营建,建造,

造(5)人们都很同情他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使用多年的棉被像铁一样又硬又冷,小儿睡相不好将棉被里子蹬破了。(2)县令备船前

去迎接,杜甫才得以回到耒阳。

19.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创作甲诗时的处境。(2分)

答:▲

杜甫写甲诗时的处境是:遭遇战乱,颠沛流离(到处逃难),生活艰难。

20.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

一项是(2分)【】

A.选段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

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B.选段甲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正

如乙文所评:“忧时伤生,情不忘君。”

C.乙文对杜甫虽有“高而不切”的评价,但甲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

胸襟和崇高社会理想是非常可贵的。

D.乙文结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诗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产生

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答案:D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

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

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臵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

上,为之怅

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

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

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⑪凄

神寒骨()⑫悉

皆怪石()

⑬不可名

状()⑭为之怅

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

胜境无丝竹之

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

裨形胜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

疏凿芜秽乃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

境过清其

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⑪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⑬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

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②③

10.(4分)⑪使„„凄凉使„„感到凄凉(凄清)⑫全,都。⑬说出⑭

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来/因;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

⑪(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得分点:“犬

牙”,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⑫(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

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

宜,1分。意思对即可。)⑬(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

(得分点:“为”,因为,1分;“命”,命名,1分。意思对即可。)若整体翻译不通顺,

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

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

赏爱”等语可以看出。)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③景色都很优

美。(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

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每写出1

点得1分,无需举出相应的语句。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

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

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

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

之。”上既惧又悦,赐金帛慰劳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卒

用其人卒

(2)太祖尝

弹雀于后园尝

(3)上怒,诘

其故诘

(4)然自当有史官书

之书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

不知人之乐

B.太祖乃

悟,卒用其人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普又以

其人奏以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宋太祖尝弹雀于

后园苛政猛于

虎也

14.翻译下列各句。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2分

(2)臣以尚急于弹雀。2分

(3)汝怀齿欲讼我耶?2分

15.【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哪些相同点?

请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2.(1)最终(2)曾经(3)责问(4)记载

13.A

14.(1)赵普面不改色,跪着拾起碎烈的奏牍就回去。(2)臣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

急。(3)你把摔落的牙齿揣在怀中还想保留证据告我怎么着?

15.刚正不阿、据理力争,冒死直谏。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

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

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

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

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

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

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臵)。③涓人:宫

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

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

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反

以报君()

(4)不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

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

B.涓人言于

君曰余将告于

莅事者

C.买其

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

真无马邪

D.隗且

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2分)

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

13.B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

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

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

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

和晋朝了。

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

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

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

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

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

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

..

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

..

(做官)

后,俸去书来,落落

..

(推积)大满,素灰(书中蠡虫)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

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

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县官

..

日有禀稍之供B、撰长书

..

以为贽

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D、其借书亦类

1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2分)

答:这一语句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故?(3

分)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2分)

11、(4分)A、朝廷B、长信。(如果只答“信”不给分。)C.平和(平),D、

12、(2分)假诸人而后见也

13、(5分)

(l)(3分)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

低下(1分),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非„„则“„„”

也可译成“不是„„而是“„„.1分。其余2分。)

(2)(2分)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得到书”或

“借到书”l分:其余l分。)

14、(4分)

(l)(2分)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倩,劝勉后辈珍借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

习。(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2)(2分)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各1分。其他说法

言之有理即可。)

1、《郁离子》

勾践宴请群臣,谈论起吴王夫差的灭亡,(认为)是因为杀死了忠臣伍子胥

的缘故。群臣听了没有反应,大夫子余站起来说:‚我曾经去过东海,东海之神

在青渚聚会,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按照等级依次拜见。看见夔单脚跳着出来,鳖

伸长脖子笑(个不停)。夔问道:‘你笑什么?’鳖说:‘我笑你一条腿跳跃的样

子,担心你会跌倒。’夔说:‘我一条腿跳跃,不和你一颠一簸地爬行差不多吗?

况且,我用一条腿(行走),你用四条腿,却几乎连身体都支撑不住,还要笑我

吗?你踮起脚尖走路,脚就会受伤,拖着身子爬行,又将磨坏肚皮。你整天慢吞

吞地爬行,这又能走多少路呢?你为何不忧虑忧虑你自己,反而为我担心呢?’

现在,您杀掉了功臣文种,另一个功臣范蠡也吓得逃走了。天下的贤能之士,都

吓得转回身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我担心的是,往后有

一天诸侯也会笑话您的!(就像您今天笑话吴王夫差一样)‛越王听了沉默不语。

2、《宋史.岳飞传》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

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将军

每到驻军修养的时候,都会要求将士上土坡、跳战壕,而且都是穿着沉重的铠甲

练习。士卒凡是有拿百姓的一缕麻来喂马的,立刻处斩作为惩罚。士卒们夜间住

宿,百姓愿意开门接纳士卒入内,士卒也没有一个人敢进去,军队有口号,为‚冻

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的士卒病了,将军亲自为他调制药品。手下的诸位

将领去远方征讨,岳飞的妻子便问候照料他们的家人,对不幸战死的人,为他痛

哭并收养他的遗孤。凡是上级有所赏赐,岳飞都会平均分给自己的将士,一丝一

毫都没有侵占。岳飞作战擅长以少敌多。但凡有所行动,会召集所有统制(官名,

不译),谋划定当而后出战,因此岳飞的军队所向披靡。仓促间遇到敌人则坚守

不动。因而敌人为此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曾问岳飞用兵的方法,岳

飞回答说:‚仁义、信用、智慧、勇敢、严厉,缺一不可。‛每次调运军粮,岳飞

一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

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辞谢立功后朝

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3、《战国策.齐策一》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和睦,互相猜

忌。公孙闬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为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

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就不会再威胁您了;如果田忌在战

场上没有死,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

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闬商量对策,公孙闬就派人带着二百两

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

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

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听后就出走避

祸。‛

4、《晏子为齐相》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

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同驾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

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

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

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

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

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

5、《唐才子传.杜甫》

安禄山叛乱,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他旅居秦州,

靠背柴禾、拾橡栗度日。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大

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

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杜甫喜欢谈论

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

所作的诗歌,忧虑时局、伤感民生,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纵观

李白、杜甫两人的诗,句句震撼人心,指点得失,忠孝之心,传诵千古,诗歌文

采精妙,双双名震当时。

6.《右溪记》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

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

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

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

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聚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

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

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

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

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右溪‛。现在把这些

文字刻在石上,以让后来的人知道。

7.司马光《涑水记闻》

宋太祖经常在皇宫的后园打鸟玩,一次,有几个臣子有称有急事求见,宋太

祖于是就召见了。但是召见之后,他们上奏的都是写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很不

高兴,问为什么。一个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更

加生气了,顺手抄起边上摆的斧子,用斧子柄打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齿,

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把牙齿捡起来,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揣个牙齿,怎

么还想保留证据告我还是怎么着?‛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是不会去状告陛下的,

但是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情写进史书。‛宋太祖转而明白又高兴起

来,赐那个大臣一些黄金一帛安慰他。

8.《战国策.燕策》

燕昭王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昭王说:‚我应当

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

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

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

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

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

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

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

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

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

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

聚燕国。

9.黄生借书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我小时候爱

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

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

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

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

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

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

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

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

迅速。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

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

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

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

之,亲下堂迎之,以

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2)面刺

..

寡人之过者▲

(3)不以

封君之弟▲(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

之▲

⑪诚:确实,实在⑫面刺:当面指责⑬以:用、把、拿⑭反:同“返”,使„„返回

(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2分)

(1)今齐地方千里(2)文侯问于群臣(曰)

⑪今齐地/方千里⑫文侯/问于群臣(曰)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⑪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⑫刚才(先前)

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

为得分点)

13.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5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3)规劝结果:▲;▲

(1)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意思对即可,1分)(2)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

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3)

结果: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或:齐威王纳谏;魏文侯悦从。(意思对即可,各

1分,共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乙]杨万里○

1

为人刚而偏。韩侂胄○

2

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

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3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

皆其柄国○

4

之日也。侂胄专僭○

5

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

6

吏之

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

7

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

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

8

,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

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

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n):超

越本分。⑥邸(d):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

白,年已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环

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__

(2)林壑尤

美尤:______________

(3)山

行六七里山:______________

(4)饮少辄

醉辄:______________

(1)环绕(2)特别,尤其(3)名词作状语,在山上(4)就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远远望去,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2)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来命名的。

12、下列选项不正确

...

的一项是(D)(3分)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写记,杨万里忧国而死。表现了他为人刚正耿直,热爱国家。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

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

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

论战》)

[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

○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士。○

7重(ch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__

(1)赐福,保佑。(2)大腿。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弘

(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其未既济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

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梁君○1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2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3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

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4之,

曰:‘必以人祠○5,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

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

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6!‛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

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1梁君:即魏国国君。○2彀gu弓:拉开弓。○3御:车夫。○4卜:占卜,古时

迷信活动。○5祠:祭祀。○6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前人之述备

矣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林嗣环《口技》)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昂首观

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

C、予观夫巴陵胜

状驴不胜

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D、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

计事(司马迁《陈涉世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

1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3分)

(1)白雁群骇

____________(2)言未卒

____________(3)以白雁之故

而欲射人________

(1)骇:害怕;惊怕;惊慌(2)卒:停止;完毕;结束(3)故:原因;缘故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1)我祈求下雨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百姓。

(2)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等猎物,我打猎得到良言回来了。

13、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

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

而骄人者民去

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

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①偏爱②实在、确实③担任④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

种?请说说理由。(5分)

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

意见。“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

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桃花源记陶渊明

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⑵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⑷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⑸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落英

..

缤纷:②欲穷

其林:

③便要

还家:④后邃无问津

①落花②尽;走到尽头③同“邀”,邀请④渡口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分),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1分)。②带领妻子

儿女和同乡人(1分)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分)。

7.阅读文章第⑵⑶两段,从两个方面概括桃花源的主要特点。(4)

答:

“生活环境”方面:生活环境宁静优美(或社会生活安定,安宁)(2分);“社会风尚”方

面:社会风尚淳朴(或民风淳朴)(2分)。或景美(2分);人和(2分)。若答出“生活快

乐,与世隔绝,热情好客”等只给1分。

8.文末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一事,目的是什么?(4分)

答:

表明桃花源神秘难得(1分);刘子骥这个真实人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1分);表明人

物对桃花源的向往(1分);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1分)。

(2011淮安)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

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

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

衣冠:穿戴②孰

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

美于徐公:认为④期年

..

之后:一年

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

点?(4分)

答: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

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

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财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都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新人,吾谁与归?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去:②景:③偕:④

求:

(1)离开(2)日光,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3)都(4)寻求,追求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

7.对“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这句话展现的优美

景色(60字以内)。(4分)

答:水面上浮动的月光像跃动在湖面的金子,天空一片深蓝,似如镜的水面,静静的月

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8.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

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4分)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是国民,是国家大事;“感极而悲”忧的是个人的得失,

环境的变迁。

赵普

(1)普少习

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

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

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

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

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

..

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

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选自《宋史》)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习:学习,研究,熟悉②发:打开

③为:担任④明日:第二天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太祖常劝以读书。

①太祖皇帝常常劝他好好读书。

②阖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

②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天。

③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赵普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镇定的跪着捡起来退下。

19.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4分)

①年轻的时候熟读官员官吏制度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精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

②深入研读《论语》以其理论来治理国家。

20.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

读出了什么?(4分)

太祖皇帝刚开始对赵普举荐的人不了解所以“不用”,后来赵普再次举荐,太祖仍不

了解还是“不用”并对赵普有些烦了,最后赵普坚持举荐,太祖由此看出赵普的忠心尽职,

且体会到被举荐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

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

夏蚊成雷,私

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

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

时,赠余荷瓣素

心春兰

①一盆,皆有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班级座右铭 如拱壁。

花叶频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

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希贵,名费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B

A.能张

目对日/诚宜开张

圣听B.私

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

C.又留蚊于素

帐中/赠余荷瓣素

心春兰一盆D.兰坡临终

时/未果,寻病终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人谱者不可多得。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2分)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3分)

(1)(2分)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3分)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实词落实到位,语意通畅。)

11.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

怎样对待美的事物。(4分)

(4分)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1分)爱花成癖,对美

好亊物珍爱有加。(1分)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1分)不能拥有,则因心怀

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1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

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

分)。

(2010连云港)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

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

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

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

,身使

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

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

平。后

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乃三顾

亮于草庐之中/顾

野有麦场B.乃建奇策

/策

之不以其道

C.身使

孙权/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江南悉

平/事无大小,悉

以咨之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3分)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3分)

(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1分。“既”译

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

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

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

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2009连云港)【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

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

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

用其人。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

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

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彼竭我盈,故克

之B未有其比

∕比

至陈,车六七百乘

C太祖乃悟,卒

用其人∕骑千余,卒

数万人D久之不去

∕去

国怀乡,忧谗畏讥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拾起碎纸片带回家。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1、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1)甲: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坚持奏荐人才;乙:赵普为大臣迁官请命

2)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

(2008连云港)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①,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

四十里之虚②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

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刀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

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

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

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

疮手勿惮,复取刀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

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③耳。刺史颜证

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

(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有删改)

注:①荛(ro):割柴草②虚(x):集市③幼愿:幼稚老实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去

逾四十里之虚所/我以日始出时去

人近B.贼易

之,对饮,酒醉/寒暑易

节,始一

反焉

C.虚吏白

州/腰白

玉之环D.郎诚

见完与恩/今诚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吏护还之乡”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C

A.至之

市,而忘操之B.久之

,目似瞑C.先帝称之

曰能D.辍耕之

垄上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2)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3)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1)与其卖掉他(这个小孩)两人平分,哪如我一个人独吞这笔款(独占这个好处)

呢?(注意“分”“专”的理解,“分”为平分或分掉,“专”为独吞或独占)

(2)刺史颜证觉得区寄奇特不凡(认为区寄非同一般),想留下他做个小差役,区寄

不答应。(关键点:“奇”的活用,省略成分的翻译)

(3)乡里那些搞抢劫的人,斜着眼看他,没有哪个敢经过他的家门。(注意“行”

“侧目”的翻译,“行”为做、干或从事,“侧目”为斜着眼睛看)

11.请概括出区寄性格特征的三个方面。(3分)

(1)机智或聪慧。(2)勇敢坚强或不畏强暴。(3)镇定沉着冷静。(4)不慕荣利。

(2012苏州)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赎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B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

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可以调素

吴广素

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C

A.无案牍之劳

B.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C.腰

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苦

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

例分析。(2分)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

见陋室不陋。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

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2011苏州)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C

A.齐师伐

竹取道(《小石潭记》)

B.又何间

其间

千二百里(《三峡》)

C.小大之

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也(《出师表》)

D.忠之属

召令徒属

(《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D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

出曹刿的远见卓识

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都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009苏州)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10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

朝,闻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C

由此观

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

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

山而居(《愚公移山》)

能谤讥于市

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

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

言欲亡(《陈涉世家》)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D

A.今齐地方

..

千里

B.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

..

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

国来朝见(齐王).

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2

分)“蔽”指受儿童故事集 蒙蔽。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的效果: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

“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

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

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王之蔽甚矣”要求

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关注民意,<曹刿论战>: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们于民,<捕蛇者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

(2008苏州)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

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A.

B.

C.

D.

E.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B、E

A.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媵人持汤

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

而往,暮而归朝

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以俟夫观

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

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

也子子孙孙无穷

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

什么意思?(2分)“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

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

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

思对即可。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

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欧

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

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触控板失灵 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

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

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2012宿迁)【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

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

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4)思欲就亭止息▲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

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7.(4分)(1)睡觉(2)只,只是(3)曾经(4)到,

靠近

8.(4分)

(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

子、柏树的影子。(“空明”1分,“盏”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

9.(3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

等)。(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2011宿迁)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往来而不绝

者B.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

类弥勒《核舟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

C.而不知

人之乐D.射者中

,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

乎《两小儿辩日》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分)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10.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

7.(3分)B.离开(A.断绝/极;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5分)

(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宴酣”1分,“丝”“竹”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0.(3分)

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

(2010宿迁)【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

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

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

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景陈

其利害,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

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①,破砥绩②,直截沟

涧,防遏中要③,疏决壅积④,无复溃漏之患。景虽俭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删改)

[注]①阜:土山。②砥绩:水中沙石。③防遏冲要:在要害处筑起堤坝。④壅积:

阻塞积聚。

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

情:_________(2)必得躬

历山川躬:_________

(3)景陈

其利害陈:_________(4)然犹以百亿计

计:__________思的成语

8.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错误

..

的一项是(2分)()

A.非咨询/不穷其致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随官人役亦末/尝横索一钱D.无复/溃漏之患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内容,完成下表。(4分)

人物做法人物形象

海瑞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B.____________

王景A._____________________勤政、俭省

7.(1)情况(真实情况)(2)亲自(3)陈述(叙说)(4)计算

8.C

9.(1)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10.A.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俭省役费B.躬

亲(不畏艰辛或不怕吃苦)、清廉

(2009宿迁)【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

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

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

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

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

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贞观九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

有上言者: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

一;今若赦之,便开侥幸之路。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①?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8.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而乡邻之生日

蹙()(2)又安敢毒

耶()

(3)坐

违李靖节度()(4)诚

不可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积于

今六十岁矣余将告于

莅事者

B.今以

蒋氏观之跪而拾之以

C.乡邻之

生日蹙此悉贞良死节之

D.请宽其

过其

如土石何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文:

(2)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文:

11.阅读上面选文,完成题目。(3分)

根据【甲】文,概括蒋氏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根据

【乙】文,概括唐太宗的有关治国策略:。

8.(1)一天天地(2)怨恨(3)犯罪(4)确实,的确(4分,每个词1分)

9.C(3分)

10.(1)(如果)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使,就早已困苦不堪了。(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

词“向”“病”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扣完为止。)

(2)我之所以一定不赦免(他),正是因为这一点。(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赦”

“为”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扣完为止。)

11.苛政猛于虎也(1分);不循私情,法纪严明。(2分)(意思对即可)

(2008宿迁)(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

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

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

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

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束二缚一人诣

(2)其实

..

味不同

(3)使烛邹主鸟而亡

(4)使吾君以鸟之故

杀人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土,是罪三也。

译文:

10阅读两文,回答问题。(3分)

甲文通过“”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

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

晏子的。

11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

8(1)诣:到(2)其实:它们果实(3)亡:丢失(4)故:原因,缘故

9(1)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2)让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这是第三条罪过。

10齐人固善盗乎;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机智善辩。

11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

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乙文中晏子用迂回曲折的方法,表面上是在

列举烛邹的“罪状”,其实是在点出景公的错误,语言灵活睿智,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

又挽回了烛邹的性命。

(2012徐州)【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

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

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

士(4)诚

自古所希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1)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故

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病复作

,则不可救矣

C(1)国恒亡

(2)河曲智叟亡

以应

D(1)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2)君谓计将安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8、甲文探讨了和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

的主要观点是。(3分)

5、(4分,意思对即给分)(1)任用,选拔(2)了解(3)通“弼”,辅佐(4)确实,

实在。

6、(2分)A

7、(6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及给分)

(1)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2)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8、(3分,意思相近即可,每处1分)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2011徐州)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临溪而渔()②杂然而前陈者()

③苍颜白发()④太守谓谁()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往来而不绝

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

B.人影散乱

;盗窃乱

贼而不作。

C.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微斯人,吾谁与归

D.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2分)

6.(4分)⑪捕鱼(钓鱼,捉鱼,逮鱼)⑫摆开⑬脸色(面色)⑭为,是

7.(2分)D离开(A.①停止②隔绝,B.①凌乱②指造反,C.①回去②归依)

8.(4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⑪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⑫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9.(2分)“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太守之乐”的“乐”指太

守与民同乐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010徐州)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

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

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

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

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

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

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⑪会

天大雨⑫上使外将

⑬楚人怜

之⑭皆指目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宜

多应者诚宜

开张圣听

B.扶苏以数谏故

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C.卒买鱼烹食

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D.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⑪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文:

⑫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文: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

答:

6.⑪适逢,恰巧遇到⑫带领,率领⑬爱戴⑭指指点点,互相以

目示意7.A(应该)8.⑪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

国事而死好吗?⑫有的人认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跑了。9.①制造舆论,鼓动人

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②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

鬼神的习俗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

谋。

(2009徐州)【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

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

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

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

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

国。

(选自《新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

臣私:(2)皆以

美于徐公以:

(3)面刺

..

寡人之过者面刺:(4)卒得反

国反: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邹忌修

八尺有余②外结好孙权,内修

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

威王②徐庶见

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

进②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

浔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3)吾知所以亡矣。

译文: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

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答:原因:

启发:

6.(4分,每处1分,意思对即给分)⑪偏爱⑫认为⑬当面指责⑭通“返”,返回

7.(2分)B拜见(A长,身高整治,治理C偶尔私自,偷着D错误到)

8.(6分,每句2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⑪我与城北徐公相比,

哪一个美?(“孰与”1分疑问句1分)⑫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或: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蔽”“甚”各1分)⑬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

了。(“所以”“亡”各1分)

9.(3分)原因(2分)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

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1分)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2011扬州)【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

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

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臵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

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

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⑪凄

神寒骨()⑫悉

皆怪石()

⑬不可名

状()⑭为之怅

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

胜境无丝竹之

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

裨形胜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

疏凿芜秽乃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

境过清其

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⑪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⑬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

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②③

10.(4分)⑪使„„凄凉使„„感到凄凉(凄清)⑫全,都。⑬说出⑭

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来/因;

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

⑪(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得分点:“犬牙”,

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⑫(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

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宜,1分。意思

对即可。)⑬(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得分点:“为”,

因为,1分;“命”,命名,1分。意思对即可。)若整体翻译不通顺,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

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

等语可以看出。)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绿豆图片 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③景色都很优美。(从【甲】

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

可以看出。)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每写出1点得1分,无需举出

相应的语句。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2010扬州)【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

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

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

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

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

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

悦,赐金帛慰劳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卒

用其人卒

(2)太祖尝

弹雀于后园尝

(3)上怒,诘

其故诘

(4)然自当有史官书

之书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

不知人之乐

B.太祖乃

悟,卒用其人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普又以

其人奏以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宋太祖尝弹雀于

后园苛政猛于

虎也

14.翻译下列各句。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2分

(2)臣以尚急于弹雀。2分

(3)汝怀齿欲讼我耶?2分

15.【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哪些相同点?请结

合两段选文的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2.(1)最终(2)曾经(3)责问(4)记载

13.A

14.(1)赵普面不改色,跪着拾起碎烈的奏牍就回去。(2)臣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

(3)你把摔落的牙齿揣在怀中还想保留证据告我怎么着?

15.刚正不阿、据理力争,冒死直谏。

(2009扬州)【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信用卡英语 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

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

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臵)。③涓人:宫中洒

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

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

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反

以报君()

(4)不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

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

B.涓人言于

君曰余将告于

莅事者

C.买其

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

真无马邪

D.隗且

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2分)

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

13.B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

“难道”;D.“且”:尚且/将近。

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

朝了。

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2008扬州)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

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

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

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

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

..

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

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

..

(做官)后,

俸去书来,落落

..

(推积)大满,素灰(书中蠡虫)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

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县官

..

日有禀稍之供B、撰长书

..

以为贽

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D、其借书亦类

1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2

分)

答:这一语句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故?(3分)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2分)

11、(4分)A、朝廷B、长信。(如果只答“信”不给分。)C.平和(平),D、

12、(2分)假诸人而后见也

13、(5分)

(l)(3分)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

下(1分),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非„„则“„„”

也可译成“不是„„而是“„„.1分。其余2分。)

(2)(2分)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得到书”或“借

到书”l分:其余l分。)

14、(4分)

(l)(2分)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倩,劝勉后辈珍借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

(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2)(2分)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各1分。其他说法言之

有理即可。)

(2012镇江)【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

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

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

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无不洒泣。兵士观

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来源:]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

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便要

还家()②率妻子

..

邑人来此绝境()

③次

定州()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0.【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11.【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3分)

8.(4分)①“要”同“邀”,邀请②妻子儿女③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④遗憾(答

对一个得1分)

9.(4分)①(2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乃”、“无

论”译错一个扣1分)②(2分)因此将士们没有不高兴地愿意跟从的。(或意译:因此将

士们没有不甘心情愿随驾出征的。)(“是以”、“莫”译错一个扣1分)

10.(2分)桃源人叹惋桃花源外面战乱不绝,民不聊生。(意思对即可)

11(3分)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兵士:床前询问士兵的病情并令州县为他治疗(答对其中一

点即可);亲自祭奠阵亡将士;为李思摩吮血。(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2分,答对

一点不得青岛海军博物馆 分)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1分)。(答对一点即得分,意思对即可)

(2010镇江)【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共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瑾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

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

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文正乃自条④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

力之人,仰④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

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释】①殍瑾(pioj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

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则有去国怀乡()(2)至若春和景明()

(3)而或长烟一空()(4)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分)

(2)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2分)

9.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1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

10.范仲淹被贬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把天下黎民的忧乐记挂心间。这样的抱负可以从

【甲】文中他说的“”这句话看出,也可以从【乙】文中他做的

,,组织修建仓库和官员宿舍这三件事看出。(3分)

7.(1)国都,都城(2)日光③全,都④每天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思的把握,主要

在于平时的积累。“国”和“景”是多义词,就初中阶段学过的文言文来看,“国”有“国都”“国

家”之意,“景”有“景色”“日光”的义项,所以要联系句子大意去推断它们的意思。“日”是名

词作状语。8.(1)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2)百姓没有

流动迁移的,(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意思的理解和翻译。句子翻

译要逐字逐

句,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还必须把句式的特点体现在翻

译中。如①句中“集”和“锦鳞”要落实;②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要加判断词“是”,而其中“流

徙”的意思必须译准确。9.A解析:B应为“然则/何时而乐耶”;C应为“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D应为“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l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鼓励百姓出游(如答“纵民竞渡”或“鼓励百姓赛龙舟”也可)让佛寺大兴土木(修建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甲】考查的是对作者思想、文章主题的理解;

【乙】考查的是对人物主要事迹和文章内容的概括。要注意抓关键词句如“希文乃纵民竞

渡”“居民空巷出游”及“又召诸佛寺„„可以大兴土木之役”来概括,并且要从范仲淹的角度

去理解。

(2009镇江)【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

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

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

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④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

《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书③,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

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

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④。生徒悉

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

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臵《礼》于前,诵《尚

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选自《北史》)

【注】①范阳遒(qi):范阳郡道县。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③耽书:酷爱读书。耽,

迷恋、沉溺。④都讲:主讲。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益

慕圣贤之道()(2)或

遇其叱咄()

(3)同舍生皆被

绮绣()(4)生徒悉

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15.如果用“祖莹偷读”作为上联,结合【甲】文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说说【甲】【乙】

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下联:

共同特点:

16.体会【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甲】

【乙】

17.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从宋濂求师的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2分)

答:

13.(1)更;(2)有时;(3)同“披”,穿;(4)全、都。14.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

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l5.示例:宋濂借阅他们都想方设法刻苦读书。

16.【甲】通过对比表现宋濂读书的清苦(以读书为乐)。【乙】通过侧面(烘托)表现了祖

莹的文章之妙(好)。

17.示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表明求师的艰苦;“余立侍左右”或“俟

其欣悦,则又请焉”表明虚心、尊师;“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表明要善于质疑。

(2008镇江)【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

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

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

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

是?”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⑤劳:慰劳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l)孰

视之()(2)皆以

美于徐公()

(3)王之蔽

甚矣()(4)思竭

其用()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

是。(2分)

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2分)

答:

13.(4分)(1)同“熟”,仔细(2)认为(3)受蒙蔽(4)完,尽

(答对一个给l分)

14。(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

扣l分)

15.(2分)(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

16.(3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

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要点:

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敢于直谏”得1

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

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

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要点:①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得l分;②

答“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得l分。惫思对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23:2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47bd9f357ab915ad93e5b7f6bc4d1c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尽其所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尽其所能.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尽其所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