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江苏中考文言文阅读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
‚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①。见夔②出,鳖延颈而笑,夔
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③,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
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④之则伤其足,
曳⑤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⑥,而
走范蠡⑦,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
然。(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②夔:k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
③跷跃:用一只脚跳跃。④跂:踮起脚尖。⑤曳:拖,牵引。⑥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
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⑦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
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
17.解释下列短语。(4分)
(1)外见:。(2)通其
意:。
(3)介鳞之属:。(4)延颈而
笑:。
(5)所行几许:。
(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2)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3)鱼
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4)(能)走多远。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
国的贤才了。
19.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
注释加以辩证分析(4分)。
答案不外乎“要辩证分析”、“属于”、“不属于”三类,只要明确表态的,得1分,分析
点3分。“辩证分析”类的3分起评,“属于”、“不属于”的2分起评。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
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
.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
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
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
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
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1)三鼓:▲(2)败绩:▲
(3)不私:▲(4)恂恂:▲
(5)立斩以徇:▲
(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2)溃败,失败,败逃(3)不占为己有(4)
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5)立即斩首(来)示众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
(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
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
一项。(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答案:A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
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
。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
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
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
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
。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o。曲桡,这里
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
卜:念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
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2)面刺:▲(3)期年:▲
(4)不相说:▲(5)走:▲
(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2)当面指责、当
面挑刺;/(3)满一年,或“一年”;/(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
和;/(5)跑、逃走、逃跑、出逃。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
(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
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
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
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
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答案:C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
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
糊涂一面。
甲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
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
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
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
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
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
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
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
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
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答案:D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
.....
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
不同。(4分)
①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标准是: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o②晏子
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甲
俄顷
..
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乙
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
。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
营
.
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历中,出瞿塘,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
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甫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①
无所污。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
。观李、杜二公,语语王霸②,褒贬
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③之妙,双振当时。
(选自《唐才子传〃杜甫》,有删改)
注释:①挺节:坚守节操。②语语王霸:句句震撼人心。③骚雅:诗歌。骚,代指屈原
《离骚》。雅,大小雅,代指《诗经》。
17.解释下列词语。(4分)
(1)俄顷:▲(2)何由彻:▲
(3)亡走凤翔:▲(4)营:▲
(5)人皆怜之:▲
(1)不多时,一会儿(2)如何挨到天亮(3)逃到凤翔(4)营建,建造,
造(5)人们都很同情他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2)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
使用多年的棉被像铁一样又硬又冷,小儿睡相不好将棉被里子蹬破了。(2)县令备船前
去迎接,杜甫才得以回到耒阳。
19.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创作甲诗时的处境。(2分)
答:▲
杜甫写甲诗时的处境是:遭遇战乱,颠沛流离(到处逃难),生活艰难。
20.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
...
一项是(2分)【】
A.选段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
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B.选段甲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正
如乙文所评:“忧时伤生,情不忘君。”
C.乙文对杜甫虽有“高而不切”的评价,但甲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
胸襟和崇高社会理想是非常可贵的。
D.乙文结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诗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产生
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答案:D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
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
.
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
.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
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臵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
上,为之怅
.
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
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
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⑪凄
.
神寒骨()⑫悉
.
皆怪石()
⑬不可名
.
状()⑭为之怅
.
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
.
胜境无丝竹之
.
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
.
裨形胜以
.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
.
疏凿芜秽乃
.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
.
境过清其
.
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⑪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
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
⑬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
。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
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②③
10.(4分)⑪使„„凄凉使„„感到凄凉(凄清)⑫全,都。⑬说出⑭
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来/因;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
⑪(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得分点:“犬
牙”,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⑫(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
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
宜,1分。意思对即可。)⑬(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
(得分点:“为”,因为,1分;“命”,命名,1分。意思对即可。)若整体翻译不通顺,
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
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
赏爱”等语可以看出。)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③景色都很优
美。(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
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每写出1
点得1分,无需举出相应的语句。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
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
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
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
之。”上既惧又悦,赐金帛慰劳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卒
.
用其人卒
.
(2)太祖尝
.
弹雀于后园尝
.
(3)上怒,诘
.
其故诘
.
(4)然自当有史官书
.
之书
.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
.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
.
不知人之乐
B.太祖乃
.
悟,卒用其人乃
.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普又以
.
其人奏以
.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宋太祖尝弹雀于
.
后园苛政猛于
.
虎也
14.翻译下列各句。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2分
(2)臣以尚急于弹雀。2分
(3)汝怀齿欲讼我耶?2分
15.【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哪些相同点?
请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2.(1)最终(2)曾经(3)责问(4)记载
13.A
14.(1)赵普面不改色,跪着拾起碎烈的奏牍就回去。(2)臣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
急。(3)你把摔落的牙齿揣在怀中还想保留证据告我怎么着?
15.刚正不阿、据理力争,冒死直谏。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
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
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
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
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
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
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臵)。③涓人:宫
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
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
.
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反
.
以报君()
(4)不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
.
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
.
入
B.涓人言于
.
君曰余将告于
.
莅事者
C.买其
.
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
.
真无马邪
D.隗且
.
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
.
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2分)
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
13.B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
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
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
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
和晋朝了。
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
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
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
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
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
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
..
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
..
(做官)
后,俸去书来,落落
..
(推积)大满,素灰(书中蠡虫)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
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
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县官
..
日有禀稍之供B、撰长书
..
以为贽
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
D、其借书亦类
.
予
1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2分)
答:这一语句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故?(3
分)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2分)
11、(4分)A、朝廷B、长信。(如果只答“信”不给分。)C.平和(平),D、
像
12、(2分)假诸人而后见也
13、(5分)
(l)(3分)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
低下(1分),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非„„则“„„”
也可译成“不是„„而是“„„.1分。其余2分。)
(2)(2分)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得到书”或
“借到书”l分:其余l分。)
14、(4分)
(l)(2分)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倩,劝勉后辈珍借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
习。(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2)(2分)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各1分。其他说法
言之有理即可。)
1、《郁离子》
勾践宴请群臣,谈论起吴王夫差的灭亡,(认为)是因为杀死了忠臣伍子胥
的缘故。群臣听了没有反应,大夫子余站起来说:‚我曾经去过东海,东海之神
在青渚聚会,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按照等级依次拜见。看见夔单脚跳着出来,鳖
伸长脖子笑(个不停)。夔问道:‘你笑什么?’鳖说:‘我笑你一条腿跳跃的样
子,担心你会跌倒。’夔说:‘我一条腿跳跃,不和你一颠一簸地爬行差不多吗?
况且,我用一条腿(行走),你用四条腿,却几乎连身体都支撑不住,还要笑我
吗?你踮起脚尖走路,脚就会受伤,拖着身子爬行,又将磨坏肚皮。你整天慢吞
吞地爬行,这又能走多少路呢?你为何不忧虑忧虑你自己,反而为我担心呢?’
现在,您杀掉了功臣文种,另一个功臣范蠡也吓得逃走了。天下的贤能之士,都
吓得转回身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我担心的是,往后有
一天诸侯也会笑话您的!(就像您今天笑话吴王夫差一样)‛越王听了沉默不语。
2、《宋史.岳飞传》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
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将军
每到驻军修养的时候,都会要求将士上土坡、跳战壕,而且都是穿着沉重的铠甲
练习。士卒凡是有拿百姓的一缕麻来喂马的,立刻处斩作为惩罚。士卒们夜间住
宿,百姓愿意开门接纳士卒入内,士卒也没有一个人敢进去,军队有口号,为‚冻
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的士卒病了,将军亲自为他调制药品。手下的诸位
将领去远方征讨,岳飞的妻子便问候照料他们的家人,对不幸战死的人,为他痛
哭并收养他的遗孤。凡是上级有所赏赐,岳飞都会平均分给自己的将士,一丝一
毫都没有侵占。岳飞作战擅长以少敌多。但凡有所行动,会召集所有统制(官名,
不译),谋划定当而后出战,因此岳飞的军队所向披靡。仓促间遇到敌人则坚守
不动。因而敌人为此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曾问岳飞用兵的方法,岳
飞回答说:‚仁义、信用、智慧、勇敢、严厉,缺一不可。‛每次调运军粮,岳飞
一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
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辞谢立功后朝
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3、《战国策.齐策一》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和睦,互相猜
忌。公孙闬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为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
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就不会再威胁您了;如果田忌在战
场上没有死,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
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闬商量对策,公孙闬就派人带着二百两
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
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
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听后就出走避
祸。‛
4、《晏子为齐相》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
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同驾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
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
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
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
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
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
5、《唐才子传.杜甫》
安禄山叛乱,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他旅居秦州,
靠背柴禾、拾橡栗度日。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大
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
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杜甫喜欢谈论
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
所作的诗歌,忧虑时局、伤感民生,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纵观
李白、杜甫两人的诗,句句震撼人心,指点得失,忠孝之心,传诵千古,诗歌文
采精妙,双双名震当时。
6.《右溪记》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
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
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
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
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聚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
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
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
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
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右溪‛。现在把这些
文字刻在石上,以让后来的人知道。
7.司马光《涑水记闻》
宋太祖经常在皇宫的后园打鸟玩,一次,有几个臣子有称有急事求见,宋太
祖于是就召见了。但是召见之后,他们上奏的都是写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很不
高兴,问为什么。一个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更
加生气了,顺手抄起边上摆的斧子,用斧子柄打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齿,
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把牙齿捡起来,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揣个牙齿,怎
么还想保留证据告我还是怎么着?‛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是不会去状告陛下的,
但是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情写进史书。‛宋太祖转而明白又高兴起
来,赐那个大臣一些黄金一帛安慰他。
8.《战国策.燕策》
燕昭王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昭王说:‚我应当
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
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
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
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
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
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
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
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
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
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
聚燕国。
9.黄生借书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我小时候爱
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
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
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
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
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
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
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
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
迅速。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
.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
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
.
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
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
.
之,亲下堂迎之,以
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臣诚
.
知不如徐公美▲(2)面刺
..
寡人之过者▲
(3)不以
.
封君之弟▲(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
.
之▲
⑪诚:确实,实在⑫面刺:当面指责⑬以:用、把、拿⑭反:同“返”,使„„返回
(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2分)
(1)今齐地方千里(2)文侯问于群臣(曰)
⑪今齐地/方千里⑫文侯/问于群臣(曰)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
⑪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⑫刚才(先前)
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
为得分点)
13.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5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3)规劝结果:▲;▲
(1)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意思对即可,1分)(2)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
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3)
结果: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或:齐威王纳谏;魏文侯悦从。(意思对即可,各
1分,共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乙]杨万里○
1
为人刚而偏。韩侂胄○
2
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
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3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
皆其柄国○
4
之日也。侂胄专僭○
5
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
6
吏之
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
7
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
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
8
,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
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
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n):超
越本分。⑥邸(d):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
白,年已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环
.
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__
(2)林壑尤
.
美尤:______________
(3)山
.
行六七里山:______________
(4)饮少辄
.
醉辄:______________
(1)环绕(2)特别,尤其(3)名词作状语,在山上(4)就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远远望去,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2)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来命名的。
12、下列选项不正确
...
的一项是(D)(3分)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写记,杨万里忧国而死。表现了他为人刚正耿直,热爱国家。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
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
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
论战》)
[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
○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士。○
7重(ch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__
(1)赐福,保佑。(2)大腿。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弘
(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其未既济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
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梁君○1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2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3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
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4之,
曰:‘必以人祠○5,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
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
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6!‛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
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1梁君:即魏国国君。○2彀gu弓:拉开弓。○3御:车夫。○4卜:占卜,古时
迷信活动。○5祠:祭祀。○6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
A、前人之述备
.
矣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林嗣环《口技》)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
也昂首观
.
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
C、予观夫巴陵胜
.
状驴不胜
.
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D、迁客骚人,多会
.
于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
.
计事(司马迁《陈涉世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
1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3分)
(1)白雁群骇
.
____________(2)言未卒
.
____________(3)以白雁之故
.
而欲射人________
(1)骇:害怕;惊怕;惊慌(2)卒:停止;完毕;结束(3)故:原因;缘故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1)我祈求下雨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百姓。
(2)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等猎物,我打猎得到良言回来了。
13、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
.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
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
而骄人者民去
.
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
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①偏爱②实在、确实③担任④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①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②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
种?请说说理由。(5分)
答: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
意见。“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
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桃花源记陶渊明
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
.
其林。
⑵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⑷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⑸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
者。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落英
..
缤纷:②欲穷
.
其林:
③便要
.
还家:④后邃无问津
.
者
①落花②尽;走到尽头③同“邀”,邀请④渡口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分),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1分)。②带领妻子
儿女和同乡人(1分)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分)。
7.阅读文章第⑵⑶两段,从两个方面概括桃花源的主要特点。(4)
答:
“生活环境”方面:生活环境宁静优美(或社会生活安定,安宁)(2分);“社会风尚”方
面:社会风尚淳朴(或民风淳朴)(2分)。或景美(2分);人和(2分)。若答出“生活快
乐,与世隔绝,热情好客”等只给1分。
8.文末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一事,目的是什么?(4分)
答:
表明桃花源神秘难得(1分);刘子骥这个真实人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1分);表明人
物对桃花源的向往(1分);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1分)。
(2011淮安)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
.
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
.
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
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
.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
.
衣冠:穿戴②孰
.
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
.
美于徐公:认为④期年
..
之后:一年
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
点?(4分)
答: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
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
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财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都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新人,吾谁与归?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去:②景:③偕:④
求:
(1)离开(2)日光,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3)都(4)寻求,追求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
7.对“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这句话展现的优美
景色(60字以内)。(4分)
答:水面上浮动的月光像跃动在湖面的金子,天空一片深蓝,似如镜的水面,静静的月
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8.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
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4分)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是国民,是国家大事;“感极而悲”忧的是个人的得失,
环境的变迁。
赵普
(1)普少习
.
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
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
.
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
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
.
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
..
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
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选自《宋史》)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习:学习,研究,熟悉②发:打开
③为:担任④明日:第二天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太祖常劝以读书。
①太祖皇帝常常劝他好好读书。
②阖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
②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天。
③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赵普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镇定的跪着捡起来退下。
19.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4分)
①年轻的时候熟读官员官吏制度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精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
②深入研读《论语》以其理论来治理国家。
20.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
读出了什么?(4分)
太祖皇帝刚开始对赵普举荐的人不了解所以“不用”,后来赵普再次举荐,太祖仍不
了解还是“不用”并对赵普有些烦了,最后赵普坚持举荐,太祖由此看出赵普的忠心尽职,
且体会到被举荐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
.
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
夏蚊成雷,私
.
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
.
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
.
时,赠余荷瓣素
.
心春兰
①一盆,皆有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班级座右铭 如拱壁。
花叶频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
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希贵,名费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B
A.能张
.
目对日/诚宜开张
.
圣听B.私
.
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
.
王
C.又留蚊于素
.
帐中/赠余荷瓣素
.
心春兰一盆D.兰坡临终
.
时/未果,寻病终
.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人谱者不可多得。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2分)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3分)
(1)(2分)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3分)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实词落实到位,语意通畅。)
11.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
怎样对待美的事物。(4分)
(4分)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1分)爱花成癖,对美
好亊物珍爱有加。(1分)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1分)不能拥有,则因心怀
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1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
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
分)。
(2010连云港)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
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
.
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
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
.
,身使
.
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
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
.
平。后
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乃三顾
.
亮于草庐之中/顾
.
野有麦场B.乃建奇策
.
/策
.
之不以其道
C.身使
.
孙权/如使
.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江南悉
.
平/事无大小,悉
.
以咨之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3分)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3分)
(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1分。“既”译
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
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
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
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2009连云港)【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
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
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
.
用其人。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
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
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
,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
∕彼竭我盈,故克
.
之B未有其比
.
∕比
.
至陈,车六七百乘
C太祖乃悟,卒
.
用其人∕骑千余,卒
.
数万人D久之不去
.
∕去
.
国怀乡,忧谗畏讥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拾起碎纸片带回家。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1、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1)甲: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坚持奏荐人才;乙:赵普为大臣迁官请命
2)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
(2008连云港)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①,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
四十里之虚②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
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刀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
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
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
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
疮手勿惮,复取刀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
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③耳。刺史颜证
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
(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有删改)
注:①荛(ro):割柴草②虚(x):集市③幼愿:幼稚老实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去
.
逾四十里之虚所/我以日始出时去
.
人近B.贼易
.
之,对饮,酒醉/寒暑易
.
节,始一
反焉
C.虚吏白
.
州/腰白
.
玉之环D.郎诚
.
见完与恩/今诚
.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吏护还之乡”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C
A.至之
.
市,而忘操之B.久之
.
,目似瞑C.先帝称之
.
曰能D.辍耕之
.
垄上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2)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3)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1)与其卖掉他(这个小孩)两人平分,哪如我一个人独吞这笔款(独占这个好处)
呢?(注意“分”“专”的理解,“分”为平分或分掉,“专”为独吞或独占)
(2)刺史颜证觉得区寄奇特不凡(认为区寄非同一般),想留下他做个小差役,区寄
不答应。(关键点:“奇”的活用,省略成分的翻译)
(3)乡里那些搞抢劫的人,斜着眼看他,没有哪个敢经过他的家门。(注意“行”
“侧目”的翻译,“行”为做、干或从事,“侧目”为斜着眼睛看)
11.请概括出区寄性格特征的三个方面。(3分)
(1)机智或聪慧。(2)勇敢坚强或不畏强暴。(3)镇定沉着冷静。(4)不慕荣利。
(2012苏州)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赎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B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名
.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斯
.
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
.
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苔痕上
.
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
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可以调素
.
琴
吴广素
.
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C
A.无案牍之劳
.
形
B.凄
.
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C.腰
.
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苦
.
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
例分析。(2分)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
见陋室不陋。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
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2011苏州)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C
A.齐师伐
.
我
伐
.
竹取道(《小石潭记》)
B.又何间
.
焉
其间
.
千二百里(《三峡》)
C.小大之
.
狱
此诚危急存亡之
.
秋也(《出师表》)
D.忠之属
.
也
召令徒属
.
(《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D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
出曹刿的远见卓识
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都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009苏州)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10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
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
.
朝,闻
.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
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C
由此观
.
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
.
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群臣吏民能面
.
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
.
山而居(《愚公移山》)
能谤讥于市
.
朝
百里奚举于市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闻
.
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
.
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数
.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
.
言欲亡(《陈涉世家》)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D
A.今齐地方
..
千里
B.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
..
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
国来朝见(齐王).
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2
分)“蔽”指受儿童故事集 蒙蔽。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的效果: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
“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
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
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王之蔽甚矣”要求
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关注民意,<曹刿论战>: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们于民,<捕蛇者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
(2008苏州)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
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A.
B.
C.
D.
E.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B、E
A.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媵人持汤
.
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
.
而往,暮而归朝
.
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
也以俟夫观
.
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
.
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
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
.
也子子孙孙无穷
.
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
什么意思?(2分)“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
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
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
思对即可。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
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欧
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
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触控板失灵 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
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
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2012宿迁)【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
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
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4)思欲就亭止息▲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
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7.(4分)(1)睡觉(2)只,只是(3)曾经(4)到,
靠近
8.(4分)
(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
子、柏树的影子。(“空明”1分,“盏”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
9.(3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
等)。(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2011宿迁)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往来而不绝
.
者B.游人去
.
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
.
类弥勒《核舟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黔之驴》
C.而不知
.
人之乐D.射者中
.
,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
.
乎《两小儿辩日》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陈涉世家》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分)
▲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
10.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
7.(3分)B.离开(A.断绝/极;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5分)
(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宴酣”1分,“丝”“竹”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0.(3分)
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
(2010宿迁)【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
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
.
,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
躬
.
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
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景陈
.
其利害,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
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①,破砥绩②,直截沟
涧,防遏中要③,疏决壅积④,无复溃漏之患。景虽俭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
。
(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删改)
[注]①阜:土山。②砥绩:水中沙石。③防遏冲要:在要害处筑起堤坝。④壅积:
阻塞积聚。
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
.
情:_________(2)必得躬
.
历山川躬:_________
(3)景陈
.
其利害陈:_________(4)然犹以百亿计
.
计:__________思的成语
8.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错误
..
的一项是(2分)()
A.非咨询/不穷其致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随官人役亦末/尝横索一钱D.无复/溃漏之患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内容,完成下表。(4分)
人物做法人物形象
海瑞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B.____________
王景A._____________________勤政、俭省
7.(1)情况(真实情况)(2)亲自(3)陈述(叙说)(4)计算
8.C
9.(1)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10.A.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俭省役费B.躬
亲(不畏艰辛或不怕吃苦)、清廉
(2009宿迁)【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
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
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
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
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
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贞观九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
有上言者: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
一;今若赦之,便开侥幸之路。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①?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8.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而乡邻之生日
.
蹙()(2)又安敢毒
.
耶()
(3)坐
.
违李靖节度()(4)诚
.
不可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积于
.
今六十岁矣余将告于
.
莅事者
B.今以
.
蒋氏观之跪而拾之以
.
归
C.乡邻之
.
生日蹙此悉贞良死节之
.
臣
D.请宽其
.
过其
.
如土石何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
文:
(2)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译
文:
11.阅读上面选文,完成题目。(3分)
根据【甲】文,概括蒋氏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根据
【乙】文,概括唐太宗的有关治国策略:。
8.(1)一天天地(2)怨恨(3)犯罪(4)确实,的确(4分,每个词1分)
9.C(3分)
10.(1)(如果)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使,就早已困苦不堪了。(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
词“向”“病”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扣完为止。)
(2)我之所以一定不赦免(他),正是因为这一点。(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赦”
“为”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扣完为止。)
11.苛政猛于虎也(1分);不循私情,法纪严明。(2分)(意思对即可)
(2008宿迁)(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
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
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
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
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束二缚一人诣
.
王
(2)其实
..
味不同
(3)使烛邹主鸟而亡
.
之
(4)使吾君以鸟之故
.
杀人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土,是罪三也。
译文:
10阅读两文,回答问题。(3分)
甲文通过“”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
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
晏子的。
11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
8(1)诣:到(2)其实:它们果实(3)亡:丢失(4)故:原因,缘故
9(1)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2)让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这是第三条罪过。
10齐人固善盗乎;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机智善辩。
11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
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乙文中晏子用迂回曲折的方法,表面上是在
列举烛邹的“罪状”,其实是在点出景公的错误,语言灵活睿智,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
又挽回了烛邹的性命。
(2012徐州)【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
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
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
.
于版筑之间(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入则无法家拂
.
士(4)诚
.
自古所希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1)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故
.
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2)病复作
.
,则不可救矣
C(1)国恒亡
.
(2)河曲智叟亡
.
以应
D(1)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2)君谓计将安出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8、甲文探讨了和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
的主要观点是。(3分)
5、(4分,意思对即给分)(1)任用,选拔(2)了解(3)通“弼”,辅佐(4)确实,
实在。
6、(2分)A
7、(6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及给分)
(1)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2)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8、(3分,意思相近即可,每处1分)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2011徐州)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临溪而渔()②杂然而前陈者()
③苍颜白发()④太守谓谁()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往来而不绝
.
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
境。
B.人影散乱
.
;盗窃乱
.
贼而不作。
C.太守归
.
而宾客从也;微斯人,吾谁与归
.
。
D.游人去
.
而禽鸟乐也;一狼径去
.
,其一犬坐于前。
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2分)
6.(4分)⑪捕鱼(钓鱼,捉鱼,逮鱼)⑫摆开⑬脸色(面色)⑭为,是
7.(2分)D离开(A.①停止②隔绝,B.①凌乱②指造反,C.①回去②归依)
8.(4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⑪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⑫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9.(2分)“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太守之乐”的“乐”指太
守与民同乐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010徐州)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
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
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
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
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
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
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⑪会
.
天大雨⑫上使外将
.
兵
⑬楚人怜
.
之⑭皆指目
..
陈
胜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宜
.
多应者诚宜
.
开张圣听
B.扶苏以数谏故
.
故
.
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C.卒买鱼烹食
.
食
.
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D.又间
.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
.
力拉崩倒之声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⑪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
文:
⑫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
文: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
答:
6.⑪适逢,恰巧遇到⑫带领,率领⑬爱戴⑭指指点点,互相以
目示意7.A(应该)8.⑪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
国事而死好吗?⑫有的人认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跑了。9.①制造舆论,鼓动人
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②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
鬼神的习俗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
谋。
(2009徐州)【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
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
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
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
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
国。
(选自《新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臣之妻私
.
臣私:(2)皆以
.
美于徐公以:
(3)面刺
..
寡人之过者面刺:(4)卒得反
.
国反: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邹忌修
.
八尺有余②外结好孙权,内修
.
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
.
威王②徐庶见
.
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
.
进②又间
.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
②及鲁肃过
.
浔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3)吾知所以亡矣。
译文: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
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
答:原因:
启发:
6.(4分,每处1分,意思对即给分)⑪偏爱⑫认为⑬当面指责⑭通“返”,返回
7.(2分)B拜见(A长,身高整治,治理C偶尔私自,偷着D错误到)
8.(6分,每句2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⑪我与城北徐公相比,
哪一个美?(“孰与”1分疑问句1分)⑫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或: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蔽”“甚”各1分)⑬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
了。(“所以”“亡”各1分)
9.(3分)原因(2分)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
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1分)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2011扬州)【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
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
.
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
.
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臵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
.
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
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⑪凄
.
神寒骨()⑫悉
.
皆怪石()
⑬不可名
.
状()⑭为之怅
.
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
.
胜境无丝竹之
.
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
.
裨形胜以
.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
.
疏凿芜秽乃
.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
.
境过清其
.
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⑪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
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
⑬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
。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
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②③
10.(4分)⑪使„„凄凉使„„感到凄凉(凄清)⑫全,都。⑬说出⑭
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来/因;
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
⑪(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得分点:“犬牙”,
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⑫(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
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宜,1分。意思
对即可。)⑬(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得分点:“为”,
因为,1分;“命”,命名,1分。意思对即可。)若整体翻译不通顺,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
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
等语可以看出。)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绿豆图片 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③景色都很优美。(从【甲】
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
可以看出。)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每写出1点得1分,无需举出
相应的语句。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2010扬州)【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
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
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大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
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
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
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
悦,赐金帛慰劳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卒
.
用其人卒
.
(2)太祖尝
.
弹雀于后园尝
.
(3)上怒,诘
.
其故诘
.
(4)然自当有史官书
.
之书
.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
.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
.
不知人之乐
B.太祖乃
.
悟,卒用其人乃
.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普又以
.
其人奏以
.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宋太祖尝弹雀于
.
后园苛政猛于
.
虎也
14.翻译下列各句。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2分
(2)臣以尚急于弹雀。2分
(3)汝怀齿欲讼我耶?2分
15.【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哪些相同点?请结
合两段选文的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2.(1)最终(2)曾经(3)责问(4)记载
13.A
14.(1)赵普面不改色,跪着拾起碎烈的奏牍就回去。(2)臣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
(3)你把摔落的牙齿揣在怀中还想保留证据告我怎么着?
15.刚正不阿、据理力争,冒死直谏。
(2009扬州)【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信用卡英语 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
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
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臵)。③涓人:宫中洒
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
齐、赵三地的名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王之蔽
.
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
(3)买其首五百金,反
.
以报君()
(4)不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
.
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
.
入
B.涓人言于
.
君曰余将告于
.
莅事者
C.买其
.
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
.
真无马邪
D.隗且
.
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
.
九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
乙文告诉我们:(2分)
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
(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
13.B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
“难道”;D.“且”:尚且/将近。
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
(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
朝了。
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
(2008扬州)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
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
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
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
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
..
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
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
..
(做官)后,
俸去书来,落落
..
(推积)大满,素灰(书中蠡虫)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
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县官
..
日有禀稍之供B、撰长书
..
以为贽
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
D、其借书亦类
.
予
1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2
分)
答:这一语句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故?(3分)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2分)
11、(4分)A、朝廷B、长信。(如果只答“信”不给分。)C.平和(平),D、
像
12、(2分)假诸人而后见也
13、(5分)
(l)(3分)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
下(1分),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非„„则“„„”
也可译成“不是„„而是“„„.1分。其余2分。)
(2)(2分)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得到书”或“借
到书”l分:其余l分。)
14、(4分)
(l)(2分)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倩,劝勉后辈珍借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
(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2)(2分)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各1分。其他说法言之
有理即可。)
(2012镇江)【甲】见鱼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
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
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
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无不洒泣。兵士观
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来源:]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
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便要
.
还家()②率妻子
..
邑人来此绝境()
③次
.
定州()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0.【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11.【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3分)
8.(4分)①“要”同“邀”,邀请②妻子儿女③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④遗憾(答
对一个得1分)
9.(4分)①(2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乃”、“无
论”译错一个扣1分)②(2分)因此将士们没有不高兴地愿意跟从的。(或意译:因此将
士们没有不甘心情愿随驾出征的。)(“是以”、“莫”译错一个扣1分)
10.(2分)桃源人叹惋桃花源外面战乱不绝,民不聊生。(意思对即可)
11(3分)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兵士:床前询问士兵的病情并令州县为他治疗(答对其中一
点即可);亲自祭奠阵亡将士;为李思摩吮血。(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2分,答对
一点不得青岛海军博物馆 分)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1分)。(答对一点即得分,意思对即可)
(2010镇江)【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共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瑾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
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
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文正乃自条④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
力之人,仰④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
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释】①殍瑾(pioj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
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则有去国怀乡()(2)至若春和景明()
(3)而或长烟一空()(4)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分)
(2)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2分)
9.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1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
10.范仲淹被贬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把天下黎民的忧乐记挂心间。这样的抱负可以从
【甲】文中他说的“”这句话看出,也可以从【乙】文中他做的
,,组织修建仓库和官员宿舍这三件事看出。(3分)
7.(1)国都,都城(2)日光③全,都④每天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思的把握,主要
在于平时的积累。“国”和“景”是多义词,就初中阶段学过的文言文来看,“国”有“国都”“国
家”之意,“景”有“景色”“日光”的义项,所以要联系句子大意去推断它们的意思。“日”是名
词作状语。8.(1)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2)百姓没有
流动迁移的,(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意思的理解和翻译。句子翻
译要逐字逐
句,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还必须把句式的特点体现在翻
译中。如①句中“集”和“锦鳞”要落实;②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要加判断词“是”,而其中“流
徙”的意思必须译准确。9.A解析:B应为“然则/何时而乐耶”;C应为“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D应为“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l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鼓励百姓出游(如答“纵民竞渡”或“鼓励百姓赛龙舟”也可)让佛寺大兴土木(修建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甲】考查的是对作者思想、文章主题的理解;
【乙】考查的是对人物主要事迹和文章内容的概括。要注意抓关键词句如“希文乃纵民竞
渡”“居民空巷出游”及“又召诸佛寺„„可以大兴土木之役”来概括,并且要从范仲淹的角度
去理解。
(2009镇江)【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
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
.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
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
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④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
《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书③,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
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
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④。生徒悉
.
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
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臵《礼》于前,诵《尚
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选自《北史》)
【注】①范阳遒(qi):范阳郡道县。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③耽书:酷爱读书。耽,
迷恋、沉溺。④都讲:主讲。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益
.
慕圣贤之道()(2)或
.
遇其叱咄()
(3)同舍生皆被
.
绮绣()(4)生徒悉
.
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15.如果用“祖莹偷读”作为上联,结合【甲】文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说说【甲】【乙】
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下联:
共同特点:
16.体会【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甲】
【乙】
17.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从宋濂求师的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2分)
答:
13.(1)更;(2)有时;(3)同“披”,穿;(4)全、都。14.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
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l5.示例:宋濂借阅他们都想方设法刻苦读书。
16.【甲】通过对比表现宋濂读书的清苦(以读书为乐)。【乙】通过侧面(烘托)表现了祖
莹的文章之妙(好)。
17.示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表明求师的艰苦;“余立侍左右”或“俟
其欣悦,则又请焉”表明虚心、尊师;“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表明要善于质疑。
(2008镇江)【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
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
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
.
其
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
是?”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⑤劳:慰劳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l)孰
.
视之()(2)皆以
.
美于徐公()
(3)王之蔽
.
甚矣()(4)思竭
.
其用()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
是。(2分)
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2分)
答:
13.(4分)(1)同“熟”,仔细(2)认为(3)受蒙蔽(4)完,尽
(答对一个给l分)
14。(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
扣l分)
15.(2分)(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
16.(3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
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要点:
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敢于直谏”得1
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
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
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要点:①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得l分;②
答“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得l分。惫思对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23:2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47bd9f357ab915ad93e5b7f6bc4d1c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尽其所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尽其所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