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精选五篇】

更新时间:2023-04-18 10:44:46 阅读: 评论:0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1

大河向南流陕西朝邑说今古

五十年前,黄河西岸有座名为“朝邑”县城,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撤县改镇,合并到陕西省大荔县。朝邑没有撤销前,是陕西最富庶的县。黄河冲积的滩地土质肥沃,耕作简易,产量较高,如不涨水就能稳定耕作几年,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朝邑沿河一带村庄广为流传着“三年不涨河,给狗也要娶媳妇”的说法。“黄河滩,粮油川。手戴‘大罗马’(手表),足蹬‘富士山(自行车)’”,这是解放初期对当地富裕生活的形容和夸耀。当地发生过城里女干部羡慕乡下的富庶,从而辞去公职下嫁农村的“怪事”。

撤县后,为了那片一望无际的大型水库,人们推倒了文庙、城隍庙,拆了木牌楼、扒了城墙。将有着历代名人题字的历朝石碑,连同那衙门口的石狮一并毁去。一座壮阔伟岸的历史名城,转眼间就成了一片废墟,当年那种种繁华,从此变成过眼云烟。

说起这座朝邑城,她东临黄河,南接渭水,西连洛水,北枕镰山。历史悠久,西周春秋时,为芮国所在地。民国十八年(1929),在朝邑县赵渡镇附近发现了“芮公鼎”,证实芮国的存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芮公鼎”因其器形优美,纹饰华贵,参加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古物展览会”,一去不返,至今还留存在大英博物馆。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秦穆公出兵灭芮国。

西戎之一的游牧民族大荔戎也被这里的沃野万顷、水草丰茂所吸引,沿洛河而下进入朝邑境内建大荔戎国,填补了芮国灭亡后的空白,他们在黄河滩地放牧牛羊,发展、万圣节英语怎么说壮大,并定都王城(今朝邑老城遗址南),大荔戎处在晋、秦两大国之间,无论晋秦是和是战,数百年都未危及大荔戎国存在,直到秦厉公十六年(前461年),秦灭大荔戎国,在黄河西岸置临晋县。

战国时,临晋县为秦、魏相争之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祭祀黄河神的河渎祠建在黄河西岸临晋,《史记》载:“水曰河,祠临晋”。人们认为在河神居住、河患较多的地方祭祀黄河是最灵验的。汉代,官方祭祀黄河神的地点仍然设在临晋。唐宋元各代官方一直没有变化,祭祀等级、礼仪级别相当高。河渎祠建在临晋(朝邑)是有缘由的,传说中禹凿龙门、巨灵神推华山导河、河伯冯夷溺亡之地均在此区域,加之此段黄河接纳渭河、洛河,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摆动也较为频繁,故人们认为在这最有灵性、河患较多的地方祭祀黄河是最灵验的。

秦汉后临晋县名沿用近千年,一直沿用北魏后期。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临晋为两县,西部为华阴县,隶华山郡,东部为南五泉县,县城位于朝坂原上。朝坂原,因原上以朝日射,层崖岸烟万状,故此得名。西魏文帝六年(540年)南五泉县以据朝阪改名为朝邑县,朝邑便在一千四百余年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伟名。

朝邑通三晋,在军事、交通等方面居于重要的地位。从西府凤翔至长安,沿渭河北岸东行,过洛河后经朝邑,从大庆关渡黄河东北而上过太原直至塞外,这条贯通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东北边塞的“国道”经过朝邑,为朝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不少。多了商贸交流,多了驿运站铺,朝邑也就多了繁荣茂盛。

朝坂原俗称老崖,老崖上有三寨子;南寨子、大寨子、北寨子。这三个寨子,明代《朝邑县志》就有记载。有的风水先生说,朝邑老县城的风水是风型。大寨子居中是风的躯体,南北寨子是风的两个翅膀。也有的风水先生说,老县城是龙型。北寨子是龙头,高高翘起,威武凶悍。大寨子是龙腰,似山似塬,稳若泰山。南寨子到紫阳是龙尾(紫阳就叫龙尾沟),地势蜿蜒,沟壑多变。

南北朝时,战争无休无止,佛教于是乘时而兴,一直到北周易代为隋,李唐鼎盛。佛教亦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朝邑地处交通要道,寺庙众多且声名远扬,引得四面八方文人骚客趋之若鹜。饶益寺位于朝邑县赵渡新市镇,修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建十三层佛塔,塔高大而华丽,高耸原上,不远处黄河奔流而去,河水震人心魄。饶益寺,凭依着华山、黄河险要的地势,自唐宋以来,有名望的臣僚、有才华的士子来来往往,无不到寺停车,休息游赏。有的把名字题写在墙上,有的把诗句留在碑上,多得无法全部统计数目(金赵抃《记》曰:左冯之东南逾三十里,县曰朝邑。由县之直南,林木蓊郁,小径萦纡。约有十里,有镇曰新市镇。有寺曰饶益,乃陕右之名蓝也。路当秦晋要冲,枕山河之形势自唐宋以来,名臣贤士经由往返,莫不脱驾投憩于此。或题名于壁,或留诗于碑,不可胜数)。

南宋诗人陆游《游饶益寺》云:“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会当小住平戎帐,饶益南亭看华山”。饶益寺气势宏大,群楼高耸,崇阁巍峨,却在金朝屡遭兵火焚毁殆尽,前人石刻,往往埋没于颓垣遗基之下,金代伪齐新市镇市监赵抃见此,就在瓦砾之间,搜获名公大臣之行记、诗刻,置之于“藏春坞”壁。此壁毁于元末。此后饶益寺虽然多次重建,但也未能恢复盛时模样。1958年后,更是将残余建筑扫荡一空。现在饶益寺所在地皆是农田,灰飞烟灭,踪迹全无。

除了饶益寺,金龙寺也是朝邑有名寺院,它位于朝坂原大寨子村东,寺院始建于唐贞观元年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贞观元年从太原返回时,夜宿长春宫。李世民梦见自己化为一条金龙飞向长安,飞腾时,后面紧跟着两条小龙,缠绕身边,李世民烦躁不已,转头咬死两只小龙。醒来后,他认为那两条小龙是他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的化身。于是命令在长春宫旁建造一座寺院,并赐名“金龙寺”,作为皇家礼佛寺院。

金龙寺寺内建筑现仅存一座塔,塔原为金龙寺内的建筑,故名金龙寺塔。原塔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明末重建。塔高二十多米,塔身呈八角形,共有七层。今天塔内有一个砖砌的螺旋形阶梯,中有天井可上下相望,此塔构筑灵巧,雄伟壮观。每层东、西、南、北四方各筑一小券门,用以远眺四方。塔顶眺望,天地豁间广阔,华山、中条山、以及八百里秦川沃野尽在视野之中,黄河、洛河、渭河三条河流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清朱斗南《金龙高塔》诗云:“塔耸金龙绕碧岚,唐初创建一名蓝。铃声振响行云遏,宝相高悬宿雨涵。八面庄严培土气,千层峻峭镇瞿昙。题名附雁当年事,取冀殊书圣泽覃。”南北朝隋唐时,除了修建寺院外。朝邑县还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长春宫,长春宫遗址位于朝邑镇北寨子村。长春宫为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权臣宇文护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年),因宫殿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春宫。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增建殿宇,宫址占地扩至三百余亩,隋文帝曾常驻此宫。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西入关中,渡黄河后,先驻于此,修养兵士,再取长安。唐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讨伐刘武周,唐高祖亲自至长春宫送之,遂后山东平定,方移行台于洛阳。以后凡在同州为官的,大多亲自兼任长春宫使,专职管理维护长春宫。如开元八年,唐玄宗幸长春宫。以同州刺史姜师度兼长春宫使。因太原是李唐老家,但凡皇帝回家祭祖,必停留长春宫休息,宫殿使用频繁,自然要有专人看护。

唐末长春宫内建筑因战乱破坏。此后长春宫逐渐被弃,唐末五代初,朱温把首都从长安迁置汴梁,长春宫全废,明代诗人王传看到长春宫故址后诗曰:“长春宫殿无遗瓦,来往游人时驻马。垣堞推颓狐兔穿,耕犁不到如荒野。”今天长春宫已半为农田,半为北寨子村庄所覆压。但遗址的西围墙基础仍明显暴露,南边的两面残窑依然存在。

在老朝邑人的口头,常说的宋祠指的就是岱祠。岱祠又叫东岳庙、岱岳行宫、东岳行祠,是为了祭奠东岳泰山而建。坐落在朝邑镇大寨子村东崖头。岳庙不知创建自何代,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御赐“崇佑观”额,并重修。明进行大规模扩建。

岱祠地基洪阔、殿宇嵯峨,楼台峻立,据华原之形胜是一个宏大的古建筑群。岱祠文保员李润仓告诉我们,岱祠是道教在同朝(同州、朝邑)一带的一处大型活动场所之一,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老爷黄飞虎的生日,有庙会,庙会之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老朝邑人李润仓说,新中国建国初,岱祠保存基本完整。但因当地农场棉花种植的兴盛,在岱祠兴建了朝邑棉绒厂,棉绒厂一直占据岱祠,拆毁庙宇,用旧砖瓦建起了厂房、职工宿舍,使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搬迁时又把原有的两套殿宇拆毁了。李润仓妻子指着一片能看到底部厚厚的老砖,只剩下地基的废墟说,这就是他们留下的成果,十分可恨!

整个岱祠,留存下来建筑只有岱祠楼,它还被称为东岳戏楼,岱祠岑楼。它修建在岱祠正中偏南方位。它斗拱桃角重檐结构,庄严堂皇,巍然凌空。它高约17米。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里面四侧有通柱,东南角有木楼梯可上二层,二层置楼板,四周有格子门窗,出门便可以沿着外廊环绕观看周围的景观。下层戏台广阔收音,酬神赛会演戏听唱响亮,有余音绕梁之感。1934年我国著名的历史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亲临自拍照鉴定,确定为古建筑的研究重点对象,并对它推崇备至。

朝邑县最初县城朝坂,因其地势较高,交通有所不便,于是把县城搬迁原下。朝邑县新城修建最早追朔到明景泰二年(1451年),知县申润开始筑城,到成化三年(1467)竣工。城墙周长四里,高一丈五尺,护城壕深,宽各一丈,此后时有修葺,朝邑县离黄河有段距离,但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泛滥,竟然西移十多公里,紧靠当时朝邑县城东门流过。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年)秋,因天降大雨,连日不断,黄河水涨,水漫城墙,而使西、南、北三面城墙倾倒水中。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王兆鳌再修。这次工程浩大,有五大城门,东曰临河;西北曰金汤;西曰镇羌;南曰望岳,即望西岳华山;北曰迎恩,因其官道在北。因每到秋雨连绵之时,常有河水漫入东北南三城门,使得西城繁华,其它三城门就显得冷落。

清中后期,朝邑不仅饱受黄河水患之苦,在光绪三、四年更遇见罕见的旱地,连富庶的朝邑黄河滩地也几无收成。大荔,朝邑人饥死过半,大荔城东掘有万人坑,大、朝两县人口由41万多人,减到19。2万人。朝邑县赵渡人阎敬铭是当时的户部尚书,他是一个善于理财,深有远虑的人。对于如此惨状,他有了丰年储存粮食以备荒年的思想,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义仓修建工程从光绪八年开始,一直到光绪十一年才修建完成。动支白银三万余两,竣工后绘制详细图样报闻朝廷,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此仓建成后十多年,就遇上1900年的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活人无数,为阎敬铭的深谋远虑,所以朝邑以及周边一带的人都受益匪浅,阎敬铭被人们尊称为“救时宰相”。

丰图义仓位于现朝邑镇南寨子村。坐北向南,正中高处有楷书“丰图义仓”的石刻大字。仓外环有廊坊,院落宽敞,行车畅通。仓房两壁镶嵌有慈禧太后御笔“龙”、“虎”二字。此二字原置于阎敬铭祠前,是慈禧太后为阎敬铭亲自书写。

解放后,省、县文化和粮食部门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葺。丰图义仓直到现在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它现在是国家储备粮库。目前储存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产品,这里储存小麦最长时间可达10年。

从临晋县算起,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朝邑县重于走到自己的终点。1958年,修建三门峡水库,朝邑撤县改镇,原城全部拆除。镇迁到西边1公里的老崖上。当时叫“新镇”也叫“居民点”。朝邑县不复存在。朝邑境内计划大面积被淹,成为库区,大批居民要移民他乡。朝邑移民,有的远迁到宁夏,有的安置在省内渭北山原沟壑区。移民产生活条件很差,饮水非常困难,经常到几里以外的地方去担水,全靠天吃饭。玉米、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移民无法生活。

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降低运用水位后,原计划淹没地区,不再淹没。国家在黄河滩区兴建了农场,部队在库区建立了训练基地和农场等。这就为朝邑移民重新归家提供了条件。八十年代中期,根据国家政策,从地方国营农场和部队农场划拨土地安置移民,朝邑移民大多回到自己故乡。

至今一些老人坚持填写自己籍贯为“朝邑县”,还有一些老人坚持认为,既然大家回到故乡,当时撤销理由应不复存在,应该重新恢复朝邑县。但这必定这只是很少数人想法,再过若干年,或许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没有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朝邑县这个名称越来越陌生,也许只有前面提到的朝坂原上留下来的唐塔,残缺的宋祠,清代粮仓诉说着历历往事。

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2

高义薄云秦晋情

一条黄河,分开了秦晋,河东为晋,河西为秦。自古以来,在黄河两岸,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至今。“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代名词;“泛舟济晋”,诉说了一个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典范;“虞芮让田”,见证了一个互让互谅的美好传说。这一切历史过往,奠定了黄河文化、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儒家学说把他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核,流传了几千年。

这里要说的,是清朝“同光”年间发生在黄河西岸的同州(大荔)与黄河东岸的蒲州(永济)之间的故事。

清同治元年,关中发生了一场回汉战争,东府同州一带成为主战场,处处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人们为了躲避战争,纷纷逃往黄河东岸。

大荔县西南渭河岸边的苏村,人们纷纷逃亡。

村上有一个叫赵思孟的读书人,他的伯父和堂兄都死于战乱,留下老老少少一大家人,由他带领着逃往河东永济县城,借住下来。他每天就在县城街上,拉开桌子,摆上笔墨,靠给人写字,诸如家信,状子,契约等等,靠微薄的佣金维持生计,其生存的艰难,可想而知。

赵思孟的学业这时候刚刚“入庠”,也就是刚刚取得到府学“冯翊书院”读书的资格,成为一名“庠生”,就遭遇了这场战乱。恰好,永济城里有一个叫刁经邦的“贡生”,很赏识赵思孟的学识和为人,俩人惺惺相惜,经常谈经论道,成了朋友。

人说祸不单行,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赵家在此住了不长时间,永济就遭遇了一场时疫,他和几个家人都染上了,发烧吐泻,浑身无力。在这举目无亲、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异乡,刁经邦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不顾时疫的传染,到赵的住地问寒问暖,帮他请医生,资助他资金,帮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刁先生的帮助下,赵思孟一家终于转危为安,度过了生死攸关的困难时期。他的感激之情是难以言表的,他把这份情谊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几年后,局势平静下来,赵思孟一家回到河西苏村老家,开始了战后重建、安居乐业的生活。他没有再参加科举考试,在家乡設馆授徒,当了教书先生。

这年丰收之后,他携金钱去了河东,答谢刁先生。不料到永济后发现,刁家一片破败,家人告知,刁先生被人诬告,摊上了官司,压在大牢。

赵思孟倒抽了一口凉气,心想糟了,摊上官司,这个事儿大了,他不能坐视不管。他作出决定,不走了,要帮他澄清是非,澄清冤枉。

他多方奔走,了解案情,终于弄清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刁先生是被冤枉的。可是,他一个外乡人,没有人脉资源,撼不动永济衙门,一时间竟是没了主意。

此时适逢闫敬铭因顶撞慈禧太后、不予批准太后过生日框外银两而被罢官,在永济县虞乡镇楼上村赋闲,当了教书先生。赵思孟打听到了,闫敬铭就是同州人尊称的闫阁老,可闫是当朝重臣,自己一介布衣,如何见得了他?

赵思孟一时忧心忡忡。好长时间没有进展。

这一天,他又去探监,只见刁先生瘦的只剩了一把骨头,若再拖下去,只怕性命难保。赵思孟握着他的手说,只要我有一口气,一定帮你打赢官司。刁先生勇气顿争,有了精神。

赵思孟思索着,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无论如何,一定要见到闫阁老。

这一日,他来到了楼上村头,只见一个老头正在菜园里摘黄瓜,经打问,这就是闫阁老,赵思孟一步跨上去,跪倒在地,口称:“同州草民赵思孟求见,”闫阁老一听,是乡党来了,吩咐家人,草棚下看茶。原来,闫阁老没有一点架子,倒像是邻家的和蔼老人。

刁先生的冤案,在闫阁老的干预下得以澄清。他出狱后,知道是赵思孟救了他,感激涕零说:“当日济君小惠耳,不意获报至此,君真高义薄云。”

光绪元年,刁经邦先生去世,赵思孟亲自前往为他送葬。刁的儿子庚辰尚在幼年,赵思孟安葬完毕,怜惜孤儿无依,于是,他携了庚辰回到苏村,让他跟自己读书,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每到过节或是刁先生的忌日,他必设祭,虔诚祭奠刁先生亡灵以示纪念,同时用这种方式给庚辰以孝的教育。

几年以后,庚辰到了婚配年龄,他又携庚辰过黄河到永济,迎娶父亲早先为庚辰定的媳妇,在苏村为他举办了热热闹闹的婚礼。“于己同爨十余年,无间言”,也就是说,庚辰和他在一个锅里吃饭,从来没有闲话。后来,他又安排庚辰回河东永济参加乡试,可惜两次他的成绩距离秀才只差了一点点,被录为“佾生”。庚辰生了子女以后,看着他能自立门户了,赵思孟才亲自送他回河东安家落户,继承了祖业。

赵思孟的义行,受到了十里八乡乡亲们的高度赞扬,他生平教人不倦,门下弟子优秀者多矣,逝世后,弟子们集资为敬爱的老师竖起了“德教碑”,以弘扬老师的高风义举。并报县予以表彰。赵先生的义举遂被记载在了《大荔县旧志稿》里。

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3

唐苑贡茶“沙苑子”—“同州吉利茶”史话

“百里周垣抱曲隄,青青丰草映回溪,不知天厩今何处,惟见春风长蒺藜。”清人许孙荃一首《沙苑》,寥寥诗语刻画大唐御苑沙苑之美、蒺藜之盛。在故宫博物院展陈的清道光二年三月清宫贡品清单中,真实地记载了陕西巡抚端阳贡“吉利茶”;吴振棫《养吉斋从录》各省例进贡品清单中又详实地登录了陕甘总督年节贡“同州吉利茶”……这些为沙苑、蒺藜、“同州吉利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穿越史海,品鉴史册,撩起她们的面纱,解读其中的神奇。

“吉利茶”之源——沙苑

《新唐书》载:“沙苑之上贡有靴、芑(枸杞)、茨(蒺藜)、龙沙(麻黄)、凝水石。”《宋史》载:“同州监沙苑,其贡有白蒺藜、生地黄。”《同州府志》载:“沙苑在县洛渭之间,亦名沙海、沙泽,其中盆起者曰沙阜。”沙苑,位于大荔县洛、渭河之间,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沙苑自古就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出土有距今20万年的早期智人“大荔人”;出土有中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沙苑文化”,佐证了沙苑原始农业的萌芽;唐尧时原始农业与手工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春秋时,沙苑是秦晋纷争之地,秦穆公曾与晋惠公盟于沙苑王城;秦汉时,沙苑是“渭川千亩竹”;战国时,秦孝公颁布“垦草令”,沙苑农业日渐兴盛;隋统一后,在沙苑置羊监,建永丰仓,隋炀帝在洛水两岸筑“看花台”;盛唐时是沙苑鼎盛之时,建沙苑城,设沙苑监,唐玄宗时引洛水灌溉“通灵陂”“堰黄河”;清时,大荔知县周铭旂曾于沙苑一带推行两年三熟耕作制度,一直沿用到1949年前后。长期以来,沙苑人民求生存、谋发展,勤劳简朴,精耕细作,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光彩厚重的沙苑农业文化,培育出了丰富的物产,创造了许多驰誉全国的上名优产品,正如《新唐书》记载,沙苑的“靴”(毛皮)、蒺藜等为唐后历代贡品。

“吉利茶”之本——同蒺藜

明李楷有《蒺藜子别传》曰:“子苑产,亦名蒺藜,然不刺人,功于人者甚繁,故天下皆知苑之有子也。状、质性具详《本草》。功之巨者,能起衰,益聪明。即不以药,试作汤服之,辄得效。然弗得其宜则不见用。夫豆藜子之拙哉?花外诸族率让之,故知子者必咨其里云。或曰:‘子故非白而玄者也,奚以白?’李子曰:‘知其白守其黑。’”

清《大荔县志》(熊兆麟)载:“大荔之白蒺藜,自唐时已入贡。《元和志》,同州贡白蒺藜子,其蔓引长如刺蒺藜而茎叶各异,紫花结荚,长寸许,荚内实大如芝麻。《本草纲目》云,状如羊肾,而色碧绿,些沙苑蒺藜子之殊於他处蒺藜子也……”

清《大荔县志》贺云鸿载:“白蒺藜,旧志引,蔓如刺蒺藜,而茎叶异,紫花结荚,实大於蚕种,肾形、碧绿色。《名医别录》,生冯翊别泽(沙苑)或道旁。《本草》,白蒺藜生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绿叶细蔓,七月开花,红紫色,九月结实作荚,子绵布沙上。《宋史》地里志,同州定国军贡。《本草衍义》,蒺藜有二等,一等杜蒺藜;一等白蒺藜,出同州,子如羊内肾,大如黍粒。《本草纲目》,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如芝麻,状如羊肾,而蒂绿色,沙苑蒺藜以此分别。《通志》,蔓生子,有三角,沙苑最多。”

沙苑子原以藜子、白蒺藜、同蒺藜、沙苑蒺藜、吉利子等名称见载于古代本草中。正如《本草图经》说:“又一种白蒺藜,生长在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路旁也有生长。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便可以采摘。果实味甘甜而微腥,绿褐色,与蚕种子差不多大。”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其白蒺藜结荚长一寸多,内子大如芝麻,形状像羊内肾而带绿色,人称沙苑蒺藜。”据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沙苑子相符。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曾悉数院内展陈的清贡品清单,清代贡茶,陕西有两种:兴安州(即安康)毛尖茶与同州(即大荔)吉利茶。吉利茶即“蒺藜茶”,唐代就有,产于大荔沙苑。从清中期宫廷茶叶贡品清单可见:清代陕西巡抚端阳进贡:百合粉三匣、薏仁米三匣、吉利茶九瓶……陕西巡抚年贡:吉利茶五瓶、百合粉五匣……陕甘总督端阳进贡:兰州挂面五箱、同州吉利茶五瓶……陕甘总督年贡:同州羊皮、同州吉利茶三瓶……其中吉利茶都是少不了的。

“吉利茶”之奇——“沙苑子”

《通鉴辑要》记载:“隋时‘同蒺藜’在大荔道路、河边所皆有,至唐遂以沙苑子称著。”

“同蒺藜”缘何“唐遂以沙苑子称著”,有段美丽的传说在流传至今。相传唐玄宗之女长乐公主自幼多病,身材弱小,食众多贵重药,仍无济于事,经常住在华清宫养病。“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率兵攻破潼关,兵至临潼,长乐公主梦中惊醒,忙与奶妈策马连夜逃奔沙苑监(今天沙苑一带),被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收留。老人复姓东方名亮,精通医道,人称“真人”,在沙苑培育了一种草药叫“沙苑子”,用它泡茶,能滋身健体,医先天之不足;防疾治病,治后天之所伤。真人对公主视如亲生,百般爱护,让女儿经常用沙苑子泡茶给她喝。天长日久,长乐公主的身体竟然越来越好。转眼间过了二三年,唐朝军队收复了长安城,太子李亨继承王位称肃宗,得知公主下落,立即派人接公主回宫。公主挥泪与东方真人告别。临走时,东方真人送给公主一个葫芦,告诉她里一个中心边装的就是自己平日采来的沙苑蒺藜,让她带回去,每日取三五钱泡茶喝,可永葆身体健康。回到宫中,宫娥们见到公主,个个不胜惊异,原来体弱多病的公主,头耸乌云,面若桃花。肃宗闻知此事,便召见公主,公主呈上蒺藜,并详细地说了蒺藜的妙用。肃宗听后,将信将疑,一连试用了半月,果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精神倍增,得知此药之神奇,于是命钦差下诏同州府进贡沙苑子,供宫中享用,此药也因此得名“沙苑子”。

据中医讲,沙苑子是一味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的滋补良药,有延缓衰老、补肾固精等功效。自明、清以来,大荔人习惯在河边、地头种植沙苑子。经商或外出走亲访友常以“同蒺藜”一包相赠,“欲知相思意,遥寄同蒺藜”。更有东南亚华侨将“沙苑子”当作拜年礼或新婚贺礼,每包一斤,红纸金字封面,上书:“同州蒺藜”。后由于战乱水旱等因素,沙苑子产量也随之每况愈下。

“沙苑子”之兴——“大唐贡茶”

1950年大荔县成立“沙苑造林局”,在沙苑地区广植树木,基本控制了风沙,恢复了植被,沙苑子生产也有所恢复。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对沙苑子的功效和美丽的传说有了新的认识,大荔县在沙苑和黄河滩一代种植沙苑子就有数万亩。大荔县药材公司,指导发展种植沙苑子,引进了加工设备,在陕西首家生产出豆香浓郁、香甜可口的沙苑子“大唐贡茶”,当年在市场销售走俏畅销到省内外。随后,大荔乳品厂利用沙苑子配制的“沙苑子奶粉”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的最佳保健品,一度畅销全国,沙苑子在市场走红。

“沙苑子”之盛——再进京

如今,欣逢盛世的沙苑人民,用辛勤和智慧让这片神奇的土地焕发新颜。大荔县委、县政府依托沙苑文化底蕴,沙苑子美丽的传说等历史典故,着力于沙苑子的开发,倡导“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户和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建成了沙苑子种植、加工、仓储、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开发公司,研发出唐苑贡品吉利茶系列旅游产品,走出“公司+旅游+互联网”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8月10日,在北京举办大荔农特产品全球推介会上,神奇的“沙苑子茶”再进京,吸引了不少群众。贡品“同州吉利茶”名扬全国,唐苑贡品吉利茶系列旅游产品为“旅游旺县”注入了新的活力。真可谓:“又见同州春事嘉,风拂倩影满街花。沿河百里冬枣翠,沙苑长生清贡茶”……

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4

黄河古渡大庆关

黄河在数千年流淌迁徙中,漫漫的故道诉说曲折身世;茫茫沙土,埋藏着动人的故事。黄河古渡,见证历史沧桑,千年大庆关,诉说着发展变迁……

清王兆鳌《朝邑县后志》载:“大庆关,在县东三十里,春秋时为蒲关,战国时为临晋关,唐为蒲津关,宋改今名,关旧在河西,至明万历二十六年河溃岸西徙,关又居河东,今河西亦称新大庆关,巡检司税课局今在焉。”从志书中朝邑县县境图清晰可见新旧大庆关的位置。

古渡史话

大庆关,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重险之地。追溯其历史,秦昭襄王二十年(前287年)始作浮桥于河,这便是临晋关最早的浮桥。

《史记·正义》载:“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初作河桥,在同州东渡河,即蒲津桥也。”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年)“春正月,东魏寇龙门,屯兵蒲坂,造三道浮桥渡河。”

唐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桥自后魏讫唐初,皆横亘百丈,连舰千艘。”

《平民县志》有段这样的描述:“唐之蒲津桥渡,密迩而京师,昼则船墙林立,夜则灯火万点,其全盛景象概可想见。今则芦荻满目,波浪惊心,败渚颓垣,荒凉一片,顾瞻黄河不胜今昔之感。”

唐玄宗《早渡蒲关诗》有“地险关逾壮”,描述了当时大庆关的盛况。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修建蒲津舟桥,与河阳桥、太阳桥并称“黄河三桥”。唐代以京都长安为中心,辐射值京畿四周的“近关”,四方驿站,以关布向。“自万年至于渭南,其驿六,其蔽曰华州,其关曰潼关。自华而北,其蔽曰同州,其关曰蒲津……”

宋太宗兴国六年(981年),黄河泛滥,洪水冲过堤坝溢入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大庆关漫于河中,后来又移置新的关渡于黄河西岸。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改蒲津关为大庆关。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秋,黄河大涨,冲毁蒲津桥。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黄河在大庆关以南偏西流,但大庆关修在河西。到了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大庆关以北的一段黄河改道偏西南流,直通朝邑县城,大庆关遂被隔在河东,1934年又回到河西。大庆关本属官渡,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黄河岸因水患而“连岁崩徙,船只飘没无存,关渡渐废,改为农渡。”

初设关城

《平民县志》载“大庆渡口,孟明焚舟以报晋,李闯渡河以亡明,盖秦晋交通之咽喉,关陕兵事之隧道也”,足见它是何等的重要。春秋时,大庆关所在地虽为秦晋交通之咽喉,但在黄河西岸并未设城关。公元前631年,秦穆公派孟明视从此渡河伐晋。孟明视从此渡河后将船全部烧毁,背水一战,大败晋军,史称济河焚舟。战国初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修筑临晋关于此。长久以来两岸并无桥梁,靠渡舟往来。昭襄王十五年,修建了临晋关最早的浮桥。

西汉汉王二年(前205年),刘邦东出大庆关,攻克河内,俘虏了殷王邛。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据守潼关,曹操攻打潼关,久攻不克。于是,曹操从北绕道西渡大庆关据河西为营,进击马超,迫其溃退潼关。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萧宝寅占据关中,长孙稚等奉命讨伐,谋士杨侃说:曹操不走潼关,而渡河攻取大庆关。是因潼关是险要之地,守御已经完备,无法所施其智勇,不如从北边绕道进攻,渡河而西,攻破大庆关,深入关中腹心之地,必置叛军于死地。他建议采用此策平叛。此后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年)东魏也取此计,建造三道浮桥渡河攻击西魏。

隋末,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攻取长安,也主要是由于大庆关守将的不战而降。

盛唐架桥

东魏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大庆关建造过浮桥,大庆关是沟通古时河北之交通要道。山西、河北乃至辽东一带物资均自此通过。《隋书》中说:“隋文帝开皇年间,诸州调运物资,河之南从潼关调运,河之北从大庆关调运,输运长安”。

到了唐玄宗开元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王朝又特别注重其山西发家之地,而旧的桥梁远不能满足需求。兵部尚书张说云:黄河上有三桥,蒲津桥是其中之一。而蒲津关是关中东北要冲之地,黄河东岸通行必经此道。旧的蒲津桥横亘百丈,桥下连接舰船千艘,船只用竹索链接。

但是竹索浮桥,不耐久,不坚固,每当春天冰雪消融,洪水塞川而下,就冲断桥索,破坏浮桥,阻断交通。这种现象每年都有。一旦出现中断,必定影响京师通行之路。对大庆关于沟通河北有着战略意义。

于是唐玄宗特颁诏书,任命兵部尚书张说总揽修建“秦晋通衢”蒲津桥。既而,天下能工巧匠皆汇聚于此。工程于开元九年(721年)开工,开元十二年告竣。唐时,黄河经此分两股,主流靠东,两流居中处有“中潬城”一座,而蒲津桥就架设于主流之上,跨度大约360米。清王兆鳌《朝邑县后志》中:“铁牛在县东蒲津,唐开元十二年铸”,说的就是这件事。

新修的蒲津桥,以耕牛为模本熔铁为地锚,黄河东西两岸各置四尊铁牛,牛座下再铸六根铁柱作为铁桩,牛旁各立一铁人,牛尾施铁索,以系浮桥。中间两座铁山,一根穿孔铁墩,当铁索束于铁轴,经铁山而绕于铁墩,横杠串入铁墩之孔,推杠而铁墩转动,就会抻拽横陈河上铁索或松或紧,以使浮桥平稳畅通。

八尊牛与铁人加上铁山、铁柱、铁链等分散的铁构件,其用铁总重量当一百三十万斤以上!用掉了当时全国产铁量的五分之四。人们称其为蒲津桥“横亘百丈,连舰千艘”,“链如游龙,势若长虹”,成为维系京畿及北方边关重镇的天堑通途。

铁牛和铁人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宋人释普宁就称颂陕西铁牛,写诗言道:“骨格纯刚蹄角全,轩然鼻孔自辽天。不贪陕府栏边草,啃遍耕翻祖父田。”今日陕西大荔县范家镇,民国时期叫乌牛乡,乡属中有南乌牛村、北乌牛村,这些地名的来历,都是对铁牛的永恒纪念。

蒲津桥修建后,大庆关变得繁华起来。它虽然不大,但由于是秦晋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所以城里也很繁荣。街道两旁,商号林立,茶坊酒肆,秦楼楚馆,旅舍客栈,所俱齐备。虽然没有通都大邑那种纸醉金迷般弦歌曼舞的奢华,却不乏繁盛商城人物辐辏、熙熙攘攘的景象。《平民县志》有段这样的描述:“唐之蒲津桥渡,密迩而京师,昼则船樯林立,夜则灯火万点,其全盛景象概可想见。”

怀丙捞牛

北宋治平三年(1066),黄河水泛滥成灾,洪水冲击浮桥并,桥体冲断,大庆关漫于河中,后来又移置新的关渡于黄河西岸。大庆关四只铁牛被冲到下游的泥沙中。真定和尚怀丙应募打捞铁牛,他在两艘大船上装满泥沙,然后将船开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让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结实的绳子,潜入水底,将绳子绑到铁牛上,绳子另一端栓在船上,怀丙和尚指挥众人把船上的泥沙铲入河中,河底的铁牛依靠大船和自身的浮力,逐渐离开河底悬在水中。人们奋力划船回到浮桥处,将铁牛拖回原处,使两岸的浮桥重新连接起来。

怀丙打捞出三尊铁牛,周围人说打捞铁牛太简单了。怀丙生气地离开。人们按照怀丙的方法打捞剩下的一尊铁牛,但无论如何都打捞不上来,任由它沉入河底。但依靠剩下三尊铁牛,人们还是恢复了蒲津桥。

蒲桥被焚

蒲津桥,唐朝人视为永不沉没的大河桥。其后经历了500年的风雨沧桑,最终还是消逝在了历史的惊涛骇浪之中。金代末年,蒙元与金朝在黄河岸边,发生历时八年战役,史称“蒙金拉锯战”。也就是在此期间,河东蒲州城及河西大庆关遭受重创,鹳雀楼遭焚,蒲津桥被烧。

元明之际,人们毫无节制地垦荒,导致生态环境极度恶化。那条被中华民族视为母亲河的黄河,由于上游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于是再一次桀骜不驯起来。尤其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沿河一带历经了长达二百余年的水患侵扰,河床很不稳固。

明初,大将军徐达曾重造河桥攻打大庆关,再取陕西,但不久浮桥即被冲毁。明代先后四次重修蒲津桥,但每次重修不久,就被冲毁。想再次在蒲津关造桥就成为了梦想。秦晋间只有靠舟楫互通往来。

至于蒲津桥剩下的铁牛,朝邑历代县志均没有铁牛图,但文字记载铁牛地锚已在明代中期就沙淤,渐次俱埋泥沙中,不见踪迹。而河东岸的蒲州,据清代乾隆版《蒲州府志》,绘有一幅“城西铁牛图”。按图所示,此时黄河像是西移已久的模样,而泥沙已淤至铁牛策牧者膝盖部位。西边不远处书有“大庆关”字迹的牌楼巍然屹立,其后不知何时东岸铁牛也都沉入泥沙之中。

1989年秋山西永济县蒲津桥东岸四尊铁牛清理出土,东岸遗物历1250余年,原貌依旧,与志书记载无异。因为老大庆关已位于山西境内,山西打算发掘西岸大庆关四尊铁牛。但是,由于千年铁牛沉埋泥沙日久,重见天日后即会出现风化现象。鉴于铁质文物保护仍是世界难题,国家文物局立即批示停止对大庆关四尊铁牛的勘探发掘,并做好已出土铁牛及附属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

名关湮灭

黄河自北向南,流经晋陕峡谷,由禹门口奔出,河床成了一片宽阔的河滩。由于枯汛交替,水流缓急不定,加上泥沙淤积,导致河床变化,使得河流主干周期性东西移摆。这一自然现象,当地流传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民谚。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黄河在大庆关以南偏西流,但大庆关修在河西。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大涨后,竟然西移到紧靠朝邑县城东,原来在河西岸的朝邑大庆关被隔绝在河东岸。大庆关关城就失去本身意义,于是重新在西岸修筑城关,另立新大庆关,恢复了河运往来。

新大庆关属官渡,也是当时重要渡口,闯王李自成曾于此渡河以亡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黄河岸因水患而“连岁崩徙,船只飘没无存,大庆关渡渐废,改为农渡。此后大庆关被称旧大庆关,因地缘关系,仍属陕西省管辖。

“隆庆改道”之后黄河西岸又逐渐形跨专业考研的要求成一处集镇,称“新大庆关”。至清康熙时,新、旧大庆关已并称朝邑县东二镇。而原本设在旧大庆关的巡检司和税课局亦被移于新大庆关,后者同时又是朝邑县以东一处重要的黄河渡口,为当时东西往来于秦晋之间的通关要津所在。

晋陕两省虽长期以来以黄河为天然界河,但是黄河不停摆动,引发滩地之争,边界纠纷不断。陕西的飞地“旧大庆关”就成首当其冲之地,边界的实质是土地利益之争。两边的争纠,一般通过民间协商或诉讼方式加以解决,但也时常发生群体性械斗,乃至造成命案。

康熙年间,大庆关、蒲州鸳鸯诸村(鸳鸯村,今属永济市栲栳镇)“屡以河滩争,动千百人,势若公战”,历时十余年。不得已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初,清廷令同州知州移驻大庆关(原蒲津关),拨潼关千总一员驻王家庄,调解争地纠纷,防御斗殴发生。于是陕西州府“飞”到山西境内,然而这一“飞”,就飞了20多年。

民国十七年末、十八年初之际,冯玉祥督陕,陕西省政府呈文南京国民政府,因黄河滩地众多,请求在朝邑县以东黄河滩地一带设立平民县,并以黄河东岸的旧大庆关为县城。很快,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批准设立平民县的建议。此间过程似乎并未有太多的曲折,一切都进展得比较“顺利”。

但是随后,山西省政府多次急电告中央政府,请求暂缓设立平民县,说陕西在山西设县派军,严重“有碍晋政”。然而,山西的强烈反对,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陕西的进度。河西新淤之地全部归属于陕西,成为平民县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县设立后荒地开垦成熟,民众众多。当时的平民人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经历了数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将平民县建设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民国初年以后,随着铁路、公路交通的进步,大庆关更失去应有地位,逐渐没了人气。《平民县志》描述新大庆关的荒寂,“芦荻满目,波浪惊心,败渚颓垣,荒凉一片,顾瞻黄河不胜今昔之感。”

1933年,老大庆关因洪水陷入黄河河中,被彻底废弃。建国后,重新改建新大庆关渡口,先属平民县政府管辖。1950年平民县并入朝邑县后,改为民用渡口。后来随着黄河西移溃岸,渡口淹漫于河中,桥渡功能遂废。1958年为了三门峡水库修建,新大庆关附属所有建筑物也一并拆除,大庆关终成历史绝唱。

今天大荔县赵渡镇有大庆关村、大庆关风景区,恢复了大庆关古渡原貌,打造四座铁牛雕塑,成为沿黄公路上富于历史文化底蕴的风景线。

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5

黄河天晓照舟横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小北干流段是指禹门口至潼关的黄河干流段,其段为陕西省与山西省界河。黄河出禹门口,河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从禹门口至潼关,河道长125公里。此段地形十分复杂,古时沿河在千沟万壑上开山修路十分困难,而利用黄河开辟的水上运输路线,运输成本低廉、装载量大、节省人力,所以黄河成为陕晋长途运输的主要的交通方式。古代漕船能够通过黄河沿着渭水或者漕渠逆流而上到达长安。黄河的支流汾水也能通过黄河向长安运送所需物资。关中平原上的西安城,曾是秦、西汉和隋、唐统一王朝的都城,它们都通过黄河发展起相当规模的航运事业。虽然进入现代以来,黄河航运急剧衰退,航运量微乎其微。但黄河航运兴衰历史,对国家提出重振黄河航运的构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黄河航运起始很早。我们的先祖在史前时代就掌握了渡河技术,原始渡具极其简单,任何具有较大浮力的自然物都可用作渡河工具,人们腰系成熟凉干后的葫芦,就能泅水过河。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中大量发现仿葫芦陶瓶,说明古代人利用葫芦舟渡河的事情是相当有效且久远的。

根据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考察,独木舟和筏是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水上运输工具。《易经·系辞》记载黄帝曾造舟在黄河航行,上面说:“黄帝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能制造出石斧,并已能人工取火。火和石斧通常已经使人能够制造独木舟。“刳木为舟”就是制造独木舟的方法。用一根树干,除了要挖掉的地方外,其余表面均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巴,然后用火烧烤要挖掉的部分。没有泥巴的地方木材被火烧成一层炭,这时再用石斧来砍,这样火与石斧轮番使用,终于使独木成舟,浑然一体。筏是先民用竹、木或牛羊皮编扎而成。竹木筏,就是把几根木或竹捆扎在一起作水运工具。羊牛皮筏是把整张牛羊皮“缝革为囊”,充入空气,然后将若干个浑皮囊相拼,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独木舟载量有限,难过险滩,后来很少使用,而筏取材容易,制造简便,稳性好,装载面积大,能穿急流过险滩,筏就成为黄河上被人们使用最久的水上交通工具,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

最早关于黄河小北干流大规模航运的记载是春秋时期。《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647年冬季,晋国粮食连年不收,晋国向秦国“借粮”,秦国派槽船运载几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水而下再溯黄河,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今山西省新绛县)。运粮的船从雍到绛,首尾相连,络绎不绝(以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此事被命名“泛舟之役”。春秋黄河航运主要靠船,船最初由筏演变而来,至少在商代,黄河上已经利用船来进行水上运输了,“泛舟之役”中的槽船已有运载百斛(万升)物品的能力。

战国时代的《禹贡》,记载了中国最早水道交通网,全书以相传夏禹都城安邑(属冀州,在山西夏县西北)为中心水路航运,渭水——黄河——汾水航线便是早期形成的黄河干、支流结为一体的航运路线。

秦统一六国后,也在黄河小北干流展开了大规模运输。《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秦朝“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同时让天下的人急运粮草,从黄、腄、琅邪靠海边的郡县出发,运送到北河去,大概花费三十钟粮草能运到一石。北河即河套地区东、西流向的黄河,关东粮食车转船运,通过运河或济水进入黄河,逆黄河达禹门口下改作陆运,最后运抵北河一带。这种长距离的水陆联运,的确为前代所无,路途运输成本奇高。史学家常常以此当秦时暴政例子来讲述。

黄河在西汉是重要的漕运通道。《史记·河渠书》记载,西汉武帝元朔年间(前128-前123年),河东太守番系用黄河小北干流漕运粮食。以往漕运在经过三门峡砥柱时耗损很大,在河东郡的黄河东岸开渠引黄河水溉田,每年可收得谷物200万石以上。这些谷物,沿黄河及渭水航道,船运至长安,以减少从关东漕运谷物的数量,大大减轻关东百姓的负担。

黄河在东汉时漕运运输方向发生重大变化。东汉以洛阳为都,关中不从事农业的人口大为减少。关中从粮食输入变为输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虞诩上疏,说到雍州(关中地区)之域“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北阻山河,乘厄据险,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光武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东汉朔方郡辖境大致和秦代北河范围相同,相当于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一带。虞诩指出当时关中是为北边军事服务的军粮供应基地。这些军粮利用黄河航道漕运至壶口瀑布附近,然后陆运至朔方郡一带,供边卒食用。同样是通过黄河向北方转运粮食,东汉做法却得到史学家称赞,只能说这是学者对秦朝强加“暴政”符号而已,秦朝在河套地区驻兵和运粮,抵御游牧民族南侵,维护中国统一和平局面,是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意义的,不能以此作为“暴秦”标签。

东汉后,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中国外,中国进入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时代,黄河上运输也多为军事服务,持续时间短。隋朝统一中国,黄河上大规模漕运就开展开来,黄河漕运是沿汾水将汾、晋、绛等地的几百万担漕粮,由汾入黄,由黄入渭,运到京师长安。如隋开皇三年(583年)大兴漕运,在河东的蒲州(山西省永济市)设置运米人丁,漕运河东及太原转来的田赋租粮至京师长安。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继续兴办漕运,在河东黄河边把粮食装船后,顺流南下至渭水口,再溯渭水而上至于长安东渭桥仓。《唐会要·漕运》记述:“河渭之间,舟楫相继”。

除粮食运输以外,唐代黄河木材漂运兴盛,黄河北干流,从北到南,常年有木材运输。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长安城营造用的材木,一般都是在黄河北干流沿侧的岚州(今山西省岚县,西邻黄河)和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邻黄河)一带采伐购运运往长安,它们都是利用黄河北干流漂流,到三河口再收拢转入渭水,溯流西上,达于长安。当时在胜州设120名“转运水手”,负责结成排筏,向下漂运木材。木材漂流可以散放,也可以结成排筏流放,对河道的要求很低,而能流放排筏的河道,不一定可以行船,如壶口至禹门口段,要跨越瀑布,且水流湍急,难以行船,排木却能顺利通行。岚、胜二州除了向长安供应木材外,每年还要向蒲津桥(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太阳桥(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两座黄河上的舟桥,漂送一定数量的材木,用来修理、更换舟桥的脚船。

唐朝黄河运输费用是很低的,在《唐六典》中记载着转运租物时的运费,路运每驮一百斤,路程一百里,脚钱一百文。黄河运输百斤百里,上水十六文,下水六文。黄河上水航运只相当于陆运的1/6,下水相当于陆运的1/16。因此只要能使用黄河运输的地方,官府尽量采用水运物资。

唐末都城由长安迁至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黄河漕运又发生重大变化,来自山西汾河谷地粮食过黄河,再不转渭河西运。而运至三门峡,转陆运,再转黄河运至汴京。北宋仁宗时期,西夏不断攻扰陕西边境,陕西沿边常驻重兵防守,军粮供应多来自汾河谷地和关中,通过黄河小北干流水运陆转,送抵延州、府州等边地。黄河上漕运与边防守备密切相关,没有黄河上漕运,北宋就难以在陕北守备,就不能和西夏维持长时间和平的局面。

金国占据北方后,延续着北宋时期从陕西、山西运送粮食到中原传统,《金史·河渠志》记载:定国节度使李复造舟船运陕西粮食,自大庆关(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西岸)沿黄河顺流而下,直抵湖城(在河南灵宝县西)。除军粮运输外,金政权移都汴京(时称南京)后,宫殿、城市建筑用材,很大一部分来自黄河北干流沿侧。《金史·郑建充传》记载:“是时营建南京(汴京)宫室,大发河东(今山西)、陕西材木,浮河而下”。

明代沿长城一带陕北驻军的粮食供应,多来自山西、河南,很大程度依靠黄河漕运,但规模有限。清代黄河小北干流槽运发展达到顶峰。那时,黄河航运可以说是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形成一幅繁华热闹、船来舟往、人声鼎沸的繁荣局面。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亲巡西安府,路过晋、豫,看到汾、渭两河直与黄河相通,而河南府(洛阳)居各省之中,水路四达。第二年康熙下旨,让截留漕粮,积储备用。若山、陕需粮,即可修造船只,由黄河挽运。接到命令后,陕西巡抚鄂海,就专门考察了黄河,以及渭河、汾河运道。黄、渭、汾航道得到相应的治理。鄂海还针对当时陕晋商旅一般宁舍水路而走陆路这一问题,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陕西所造船只是方头平底,无舵无篷,而水手又不善于操舟,延误运送时间所致。因此,他建议在江南雇人造船,练好水手,造出有舵、有篷、适合当地水性的船只,并令本地无论商人、百姓均仿此制造,练习操作。黄河小北干流运输大为改善,大宗运输接踵而来。

康熙四十二年之后,到了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陕西发生饥荒,曾挽运豫粮10万石,运至潼关三河口,分发至黄河、渭河、北洛河沿河各地仓敖,以赈济饥民。清代黄河上大宗运输除了粮食,还有食盐、煤炭、木材。陕西主要食用晋南的解盐外,还有陕北、宁夏、内蒙古的池盐等。它们每年通过黄河运输量非常大,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起,沿黄河内运的盐,每年500船,载1400万斤。煤炭运输也是大宗,乾隆时所修《同州府志》记载当时陕西水上煤炭运输情况说:“石炭,龙门内上峪口皆有,荒山绝壑,穿穴以出,负担驴骡,络绎于道。每岁十一月,舸艓连尾上下,浮于河,由韩而郃、而同、华,载以易粟,岁以为常”。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傅应奎撰《韩城志》记载:龙门煤炭“每数十百艘连尾上下,自渭达于长安、盩厔、鄠以西,载以易粟”,煤运相当兴盛。清康婚姻古今异义熙四年(1665年),陕西巡抚贾汉复豁免了韩城县的沿河津渡炭船税,鼓励航运事业的发展。

从晋贩卖至关中的生活、生产用品运输也基本依靠黄河。光绪《平遥县志·杂录》记载:“晋之炭、铁、枣、酒及诸土产之物,车推舟载,日贩于秦”。光绪《鄠(户)县乡土志》也说:“铁货,如铁钉,铁销之类,除自制外,由山西泽州、潞安等府,水运至河口(三河口),由河口陆运至户,每年共销六七万件。铁铧由山西河津樊村镇水运至咸阳,由咸阳至户,每年共销十万余叶。铁锅由山西水运来,每年约销五百口”。户县很多土特产品也通过渭、黄、汾水路运往山西省,如乌药(年销五六十万斤)、藕粉(年销20万包,每包14两),松柏枋板(年销七八百副)。光绪《华州乡土志》载:叶荣添“其输入品则煤铁之舟,泛于河、渭,来自山西”。此类记载遍布关中各地县志记载。这些充分体现了黄河小北干流运输的重要性。

民国成立后,黄河航运管理分散于陕、晋、豫三省,管理杂乱无序。直到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成立,黄河航运管理才走向正轨。李仪祉先生是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委员长,李仪祉在黄委创办的《黄河水利月利》中,对黄河航运写了多篇文章,强调了航运便利性。李仪祉说,陕北之皮毛,神木之盐,延长之石油,晋省之棉花,韩城之煤,都是黄河沿岸的物产,但苦于运输成本高昂,难以远销,应以黄河航运为根本,使得它们得以外销。

西安省城煤价奇昂,即转运不便之故。在李仪祉先生倡导下,陕西省组织从韩城禹门口以下,利用民船运煤,水程280里,三、四日达于三河口,再西溯渭河,至西安省城以北30里的草滩镇。溯渭河而上时,三船一运,装煤二三十万斤,极大缓解了西安城缺煤之苦。有人会问,为何蒲城、白水、铜川都有煤,西安为何不多用,而多用韩城煤?因此上三地,转运困难,运输成本奇高,韩城从黄河水运到西安每吨煤售价3。77元,而从蒲城运煤到渭河边,陆运每吨运费就高达4元多。后来为了方便运输,从白水到渭南渭河边修建一条轻便铁路,才使得运输成本大为降低。

黄河航运占据着关中内河首位,据上世纪30年代陕西省渭、黄、洛三河航运总量统计,某年通过对棉花、水烟、药材、牛皮、牛毛、茶、盐、煤、炭、煤油、布、铁、柿饼、食粮、杂货、京货、面粉、麦、麻等19种物品调查,渭河运输为5260吨,黄河运输为34784吨,洛河运输为3910吨。黄河运输量是渭河的6倍。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小北干流船运发展很快,建国初期,在潼关至禹门口一段黄河经营航运还是很繁忙的。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74岁老人雷昌乾回忆说,他小时候黄河南北通行的船是很多的,每天都可以看到。主要运送韩城的煤和木材,还有秋、冬、春季节,将韩城、合阳的一部分农产品,经由潼关船运至渭南交有关部门收购,然后转运西安。下水船都是装的满满的,上水船基本都是空船,逆水而上由纤夫拖曳上行。雷昌乾回忆,十数名或数十名船夫拽着纤绳,四肢着地,纤绳压筋勒骨,蹒跚而行。落滩是指大货船遇到浅滩搁置不能行动。船卧滩后,无论天气冷暖,船夫与纤夫们均要下水把沙石挖开,开辟航路。就算寒冬雪后,纤夫也要下水赤足拖拉,十分辛苦。

1962年关中内河航运管理处改为关中航运公司后,根据三门峡水库设想的发展蓝图,曾计划在潼关至韩城间开辟机船航运,并进行试航,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使水路交通通往困难。试航未获成功,加上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黄河小北干流段航运不但没有扩大,反而变成停滞。1985年,恢复了韩城、合阳、大荔、潼关四县境内的航运码头,并对禹门口—潼关间的黄河航道治理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同时,建立了潼关黄河造船厂,试制适应黄河小北干流特点的超浅机驳船和钢质机动船,但均未获得多少成功,黄河小北干流航运仍然处于基本停摆状况。

时光荏苒,如今随着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业的发展加上黄河自身原因,使得如今黄河航运成为了历史。但古老的黄河航运无疑在陕西乃至全国的航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将铭刻在历史和时光的巨轮上,昭著丰碑。

【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

本文发布于:2023-04-18 10:4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425acc57254443aabc9ab42b2f521f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精选五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年国际档案日征文范文【精选五篇】.pdf

标签:黄河   铁牛   蒺藜   沙苑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