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红楼梦最好的一首诗词(红楼梦全部简介)

更新时间:2023-04-15 01:10:31 阅读: 评论:0

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精彩睿智,照亮我们的人生。作者在创作这部伟大的著作时,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就如同他书中智通寺那个老僧一样,必是“翻过筋斗来的”才有这充满禅机的大作。

我看《红楼梦》最强烈的感觉是,曹雪芹是在给我们讲人生的道理,书中每个人物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影子。

人物的遭遇都可以给人以启迪,他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让我们勉强的近义词从别人的人生中体验世态炎凉。四级考什么

读这本书,能让我们按下浮躁,沉下心来,从头到尾沉浸在一种感慨当中。

这样的一本书,不看真的有点可惜。

《红楼梦》告诉我们,喜乐时,有可能苦就要到来。

书中的甄士隐从一个富足的乡绅,一下子到了凄凉惨淡,持续百年无语凝咽的鼎盛之家贾府,一朝也会忽啦啦大厦倾。元春省亲时候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最终会曲终人散。

曹雪芹用他的阅历,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福祸总是相依,乐极容易生悲,人生若梦。

书中说“千里搭凉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最终是散场。

晴雯撕扇,有如“褒姒的一笑“,贾宝玉对她何其宠爱,最终也不过是被赶出大观园凄凉地死去。

薛宝钗,安分守时,藏拙守愚,讨得贾府上下人的喜欢,也不过是完成大婚之后独守空房,了过残生。

王熙凤,机关算尽,贪财敛权,落了个所有的钱财被抄走,还搭上了身家性命。

花袭人”舍身初试“,一度成为准姨娘,最后还是被配了个“优伶”。

王夫人,有如探照灯一样的双眼,盯紧了宝玉身边漂亮的女孩,最终将宝玉送进了空门。

尤二姐,一心想进入豪门,退了当初的穷亲,差点死无葬身之地。

尤三姐,单恋柳湘莲,五年的光阴,换来的是怀疑她的贞节,定亲的鸳鸯剑成了索命的凶器。

赵姨娘,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不惜使用下三滥的手段加害宝玉,致使自己死的时候丑态百出。

王善保家的,想借着抄检大观园的机会,耍耍威风,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林黛玉,这个前世的绛珠仙子,追随神瑛侍者来到人间,发现人间给她的都是伤怀和寂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贾宝玉,本来是天上的神仙,却贪恋人间的烟火,只能是“试谴愚衷”。

读完这本书,就会感觉“人太多的妄念,只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环境。

借用《百年孤独》中的句子来说就是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就像烟花一样,归于寂寞。

尽管有很多人反应看不下去这本书,一旦看进去了,就会非常入迷,它的文字很有魔力,一定会吸引着我们,把它看完。

有一句话说得好,中国有四大发明,还有《红楼梦》,它创造了一个人情世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众多的女子一会儿哭了,一会儿笑了,悲欢几何。

它吸引得众多研究者去钻研它,成为“红学”,里面有分成了很多的流派。

红学家吴世昌曾说“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大家都是红楼梦中人。

著名作家王蒙曾评价红楼梦

“《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

“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而笔者认为,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一首诗,全诗只有112个字,却道尽人生的无常,戳中很多人的心,那就是《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就2016奥运会奖牌像道士所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做到道人口中所说的好了,我们有很多的放不下,不能了。

但是面对人一生的起起伏伏,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得意时淡然,在失意时坦然,不去随波逐流,安然守护好自己的一生,也就足够了。

一部《红楼梦》,风靡几百年,如果你觉得你的人生还有太多的遗憾,去读读《红楼梦》吧!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1:1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320554cebf2f35e3a2e6f73bc97bb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楼梦最好的一首诗词(红楼梦全部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楼梦最好的一首诗词(红楼梦全部简介).pdf

标签:红楼梦   人生   宝玉   自己的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