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都的秋》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手法;
2、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听读朗读,品味语言;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教学难点】掌握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1、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
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题解
“故”,就是老,就是历史悠久,年代久远;就是旧,就是繁华落尽,一派荒凉。时值秋天,更给人
落寞的意绪、无尽的惆怅。“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秋”字表明描写的内容,暗含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三、整体感知
1、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描写了几幅秋景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
明确:从3到11自然段。五幅秋景图:小院秋晨(3),秋槐落蕊(4),秋蝉残声(5),秋雨话凉(6-10),
秋果奇景(11)。
2: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描写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
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描写江南之秋主
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这样就形成了
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3、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
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4、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
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
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
了呼应。
5、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
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
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2
综上分析,全文思路结构如下:
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向往(1)
总写
江南之秋色味不浓,赏玩不足(2)
小院秋晨(3)
秋槐落蕊(4)
记叙(五幅秋景图)秋蝉残声(5)
故都的秋秋雨话凉(6-10)
分写秋果奇景(11)
议论:虽国有异,秋感略同;故都之秋,别有深味。(12)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浓(13)
总写
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14)
四、文本赏析
我们知道,《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景物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描绘清楚。但本文
的五幅秋景图既没有按时间顺序,也没有按空间顺序来描绘,但我们读上去并不觉得文章很乱,它很好地
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1、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作者在对这些秋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
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
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明确:(1)牵牛花:“静着着求婚告白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
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
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
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
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
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
正是紧扣“悲凉”。
(3)“衰弱”“残声”“啼唱”,从听觉的角度,以动衬静,突出了蝉声的微弱以及环境的静谧。秋天
到来,蝉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4)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
而至,给人一种社会实践内容100字 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
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
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5)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有近义词的词语 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
人以悲凉之感。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
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总结:秋色:冷色调(清)
青天(碧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秋声:以动衬静(静)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
3
主观感受(悲凉)
“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角度描写结合,加以主观感受的抒发,渲染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
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
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
【补充材料】
1、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
代欧洲、日本各种理科生可以报哪些专业 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
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
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
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
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自制面霜 ,这是
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
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曾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生活:“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
愿意将平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懒得动。”郁达夫此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
遁世文学”。
明确: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
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保护环境的论文 屈辱和歧
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
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
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
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这就是“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手法。
提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寂
廖、悲凉,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4、文中多次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明确: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
得悲凉”,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
(2)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明确:此句前后都排比,从不同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外,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
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3)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
明确: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图画,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横位“故都的秋”的美
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的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4)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明确:近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5)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明确: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并流露
出忧郁、孤独的性格。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故都的秋啊,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爱!
六、作业布置:
以冬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
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七、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郁达夫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对比反衬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南国之秋:慢、润、淡
课后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5:5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170f49cb110e6376de6947bc63caa1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蓝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蓝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