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AMDCPU型号

更新时间:2023-03-23 09:01:09 阅读: 评论:0

元日是谁写的-君子兰开花时间

AMDCPU型号
2023年3月23日发(作者:竞走的正确姿肉的英语怎么读 势视频)

编者按:任何东西从发展到壮大都会经历一个过程,CPU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和成就,其中的发展史

更是耐人寻味。作为电脑之“芯”的CPU也不例外,本文让我们进入时间不长却风云激荡的CPU发展历程

中去。在这个回顾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叙述了目前两大CPU巨头——Intel和AMD的产品发展历程,对于

其他的CPU公司,例如Cyrix和IDT等,因为其产品我们极少见到,篇幅所限我们就不再累述了。一、

X86时代的CPU

CPU的溯源可以一直去到1971年。在那一年,当时还处在发展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

台微处理器4004。这不但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也是第一款个人有能力买得起的电脑处理

器!!4004含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被当时的蓝色巨人IBM以及大部分商业

用户不屑一顾,但是它毕竟是划时代的产品,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这么

说,CPU的历史发展历程其实也就是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发展历程,我们就通过它来展开我们的

“CPU历史之旅”。

4004处理器核心架构图

1978年,Intel公司再次领导潮流,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并命名为i8086,同时还生产出与之

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在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

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指令。由于这些指令集应用于i8086和i8087,所以人们也这些指令集

统一称之为X86指令集。虽然以后Intel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

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Intel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

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至于在后来发展壮大的其他公司,例如AMD和Cyrix等,在486

以前(包括486)的CPU都是按Intel的命名方式为自己的X86系列CPU命名,但到了586时代,市场竞

争越来越厉害了,由于商标注册问题,它们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与Intel的X86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命名,只好

另外为自己的586、686兼容CPU命名了。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芯片,它仍旧是属于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

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8088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

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也正是

从8088开始,PC机(个人电脑)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Intel8086处理器

1982年,许多年轻的读者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INTE已经推出了划时代的最新产品棗80286芯片,

该芯片比8006和8088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虽然它仍旧是16位结构,但是在CPU的内部含有13.4万个晶

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

可寻址16MB内存。从80286开始,CPU的工作方式也演变出两种来: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Intel80286处理器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而且制造工艺也有了

很大的进步,与80286相比,80386内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

25MHz,33MHz。803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高达4GB内存。

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

来提供多任务能力。除了标准的80386芯片,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说的80386DX外,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

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1988年推

出的80386SX是市场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间的一种芯片,其与80386DX的不同在于外部数据总线

和地址总线皆与80286相同,分别是16位和24位(即寻址能力为16MB)。1990年推出的80386SL和80386

DL都是低功耗、节能型芯片,主要用于便携机和节能型台式机。80386SL与80386DL的不同在于前者是

基于80386SX的,后者是基于80386DX的,但两者皆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管理方式(SMM)。

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CPU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它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

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Intel80386处理器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苏麻拉姑 486芯片由INTEL推出,这种芯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实破了100

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50MHz。

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且在80X86系列

中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

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处理器的80386DX

提高了4倍。80486和80386一样,也陆续出现了几种类型。上面介绍的最初类型是80486DX。1990年推

出了80486SX,它是486类型中的一种低价格机型,其与80486DX的区别在于它没有数学协处理器。80486

DX2由系用了时钟倍频技术,也就是说芯片内部的运行速度是外部总线运行速度的两倍,即芯片内部以2

倍于系统时钟的速度运行,但仍以原有时钟速度与外界通讯。80486DX2的内部时钟频率主要有40MHz、

50MHz、66MHz等。80486DX4也是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的芯片,它允许其内部单元以2倍或3倍于外部

总线的速度运行。为了支持这种提高了的内部工作频率,它的片内高速缓存扩大到16KB。80486DX4的时

钟频率为100MHz,其运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DX2快40%。80486也有SL增强类型,其具有系统管

理方式,用于便携机或节能型台式机。

二、奔腾时代的CPU

继承着80486大获成功的东风,赚翻了几倍资金的INTEL在1993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高性能处理器

——奔腾。由于CPU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激烈化,INTEL觉得不能再让AMD和其他公司用同样的名

字来抢自己的饭碗了,于是提出了商标注册,由于在美国的法律里面是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注册的,于是

INTEL玩了哥花样,用拉丁文去注册商标。奔腾在拉丁文里面就是“五”的意思了。INTEL公司还替它起了

一个相当好听的中文名字——奔腾。奔腾的厂家代号是P54C,奔腾的内部含有的晶体管数量高达310万个,

时钟频率由最初推出的60MHZ和66MHZ,后提高到200MHZ。单单是最初版本的66MHZ的奔腾微处理

器,它的运算性能比33MHZ的80486DX就提高了3倍多,而100MHZ的奔腾则比33MHZ的80486DX

要快6至8倍。也就是从奔腾开始,我们大家有了超频这样一个用尽量少的钱换取尽量多的性能的好方法。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586级处理器,奔腾也是第一个令人超频的最多的处理器,由于奔腾的制造工艺优良,

所以整个系列的CPU的浮点性能也是各种各样性能是CPU中最强的,可超频性能最大,因此赢得了586

级CPU的大部分市场。奔腾家族里面的频率有60/66/75//90/100/120/133/150/166/200,至于CPU的内部频

率则是从60MHz到66MHz不等。值得一提的是,从奔腾75开始,CPU的插座技术正式从以前的Socket4

转换到同时支持Socket5和7同时支持,其中Socket7还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所有的奔腾CPU里面都已经

内置了16K的一级缓存,这样使它的处理性能更加强大。

Intel奔腾处理器

与此同时,AMD公司也不甘示弱推出了K5系列的CPU。(AMD公司也改名字了!)它的频率一共有

六种:75/90/100/120/133/166,内部总线的频率和奔腾差不多,都是60或者66MHz,虽然它在浮点运算

方面比不上奔腾,但是由于K5系列CPU都内置了24KB的一级缓存,比奔腾内置的16KB多出了一半,

因此在整数运算和系统整体性能方面甚至要高于同频率的奔腾。即便如此,因为k5系列的交付日期一再

后拖,AMD公司在“586”级别的竞争中最终还是败给了INTEL。

1、初受挫折——奔腾Pro:

初步占据了一部分CPU市场的INTEL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其他公司还在不断追赶自己的奔腾

之际,又在1996年推出了最新一代的第六代X86系列CPU——P6。P6只是它的研究代号,上市之后P6

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奔腾Pro。PentimuPro的内部含有高达550万个的晶体管,内部时钟频率为

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100MHZ的奔腾的2倍。PentimuPro的一级(片内)缓存为8KB指令和8KB数据。

Intel奔腾Pro处理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PentimuPro的一个封装中除PentimuPro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

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处理器与高速缓存的连接线路也被安置在该封装中,这样就

使高速缓存能更容易地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奔腾Pro200MHZCPU的L2CACHE就是运行在200MHZ,

也就是工作在与处理器相同的频率上。这样的设计领奔腾Pro达到了最高的性能。而PentimuPro最引人

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一项称为“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这是继奔腾在超标量体系结构上实现实破之后的又

一次飞跃。PentimuPro系列的工作频率是150/166/180/200,一级缓存都是16KB,而前三者都有256KB的

二级缓存,至于频率为200的CPU还分为三种版本,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内置的缓存分别是256KB,512KB,

1MB。不过由于当时缓存技术还多才多艺的近义词 没有成熟,加上当时缓存芯片还非常昂贵,因此尽管PentimuPro性能不错,

但远没有达到抛离对手的程度,加上价格十分昂贵,一次PentimuPro实际上出售的数目非常至少,市场生

命也非常的短,PentimuPro可以说是Intel第一个失败的产品。

2、辉煌的开始——奔腾MMX:

INTEL吸取了奔腾Pro的教训,在1996年底推出了奔腾系列的改进版本,厂家代号P55C,也就是我

们平常所说的奔腾MMX(多能奔腾)。这款处理器并没有集成当时卖力不讨好的二级缓存,而是独辟蹊径,

采用MMX技术去增强性能。

MMX技术是INTEL最新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它的英文全称可以翻译“多媒体扩展指令

集”。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奔腾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

增加了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16KB增

加到32KB(16K指命+16K数据),因此MMX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

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MMX技术不但是一个创新,而且还开创了CPU开发的新纪元,后来的

SSE,3DNOW!等指令集也是从MMX发展演变过来的。

Intel奔腾MMX处理器

在Intel推出奔腾MMX的几个月后,AM也推出了自己研制的新产品K6。K6系列CPU一共有五种

频率,分别是:166/200/233/266/300,五种型号都采用了66外频,但是后来推出的233/266/300已经可以

通过升级主板的BIOS而支持100外频,所以CPU的性能得到了一个飞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一级

缓存都提高到了64KB,比MMX足足多了一倍,因此它的商业性能甚至还优于奔腾MMX,但由于缺少了

多媒体扩展指令集这道杀手锏,K6在包括游戏在内的多媒体性能要逊于奔腾MMX。

3、优势的确立——奔腾Ⅱ:

1997年五月,INTEL又推出了和奔腾Pro同一个级别的产品,也就是影响力最大的CPU——奔腾Ⅱ。

第一代奔腾Ⅱ核心称为Klamath。作为奔腾Ⅱ的第一代芯片,它运行在66MHz总线上,主频分233、266、

300、333Mhz四种,接着又推出100Mhz总线的奔腾Ⅱ,频率有300、350、400、450Mhz。奔腾II采用

了与奔腾Pro相同的核心结构,从而继承了原有奔腾Pro处理器优秀的32位性能,但它加快了段寄存器写

操作的速度,并增加了MMX指令集,以加速16位操作系统的执行速度。由于配备了可重命名的段寄存器,因

此奔腾Ⅱ可以猜测地执行写操作,并允许使用旧段值的指令与使用新段值的指令同时存在。在奔腾Ⅱ里面,

Intel一改过去BiCMOS制造工艺的笨拙且耗电量大的双极硬件,将750万个晶体管压缩到一个203平方毫米

的印模上。奔腾Ⅱ只比奔腾Pro大6平方毫米,但它却比奔腾Pro多容纳了200万个晶体管。由于使用只有

0.28微米的扇出门尺寸,因此加快了这些晶体管的速度,从而达到了X86前所未有的时钟速度。

Intel奔腾Ⅱ处理器

在接口技术方面,为了击跨INTEL的竞争对手,以及获得更加大的内部总线带宽,奔腾Ⅱ首次采用了

最新的solt1接口标准,它不再用陶瓷封装,而是采用了一块带金属外壳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不但

集成了处理器部件,而且还包括32KB的一级缓存。如要将奔腾Ⅱ处理器与单边插接卡(也称SEC卡)相连,

只需将该印刷电路板(PCB)直接卡在SEC卡上。SEC卡的塑料封装外壳称为单边插接卡盒,也称

SEC(Single-edgecontactCartridge)卡盒,其上带有奔腾Ⅱ的标志和奔腾Ⅱ印模的彩色图像。在SEC卡盒中,

处理器封装与L2高速缓存和TagRAM均被接在一个底座(即SEC卡)上,而该底座的一边(容纳处理器核心

的那一边)安装有一个铝制散热片,另一边则用黑塑料封起来。奔腾ⅡCPU内部集合了32KB片内L1高速

缓存(16K指令/16K数据);57条MMX指令;8个64位的MMX寄存器。750万个晶体管组成的核心部分,

是以203平方毫米的工艺制造出来的。处理器被固定到一个很小的印刷电路板(PCB)上,对双向的SMP有

很好的支持。至于L2高速缓存则有,512K,属于四路级联片外同步突发式SRAM高速缓存。这些高速缓

存的运行速度相当于核心处理器速度的一半(对于一个266MHz的CPU来说,即为133MHz)。奔腾Ⅱ的这

种SEC卡设计是插到Slot1(尺寸大约相当于一个ISA插槽那么大)中。所有的Slot1主板都有一个由两个塑

料支架组成的固定机构。一个SEC卡可以从两个塑料支架之间滑入Slot1中。将该SEC卡插入到位后,就

可以将一个散热槽附着到其铝制散热片上。266MHz的奔腾Ⅱ运行起来只比200MHz的奔腾Pro稍热一些(其

功率分别为38.2瓦和37.9瓦),但是由于SEC卡的尺寸较大,奔腾Ⅱ的散热槽几乎相当于Socket7或Socket8

处理器所用的散热槽的两倍那么大。

除了用于普通用途的奔腾Ⅱ之外,Intel还推出了用于服务器和高端工作站的Xeon系列处理器采用了Slot2

插口技术,32KB一级高速缓存,512KB及1MB的二级高速缓存,双重独立总线结构,100MHz系统总线,

支持多达8个CPU。

Intel奔腾ⅡXeon处理器

为了对抗不可一世的奔腾Ⅱ,在1998年中,AMD推出了K6-2处理器,它的核心电压是2.2伏特,

所以发热量比较低,一级缓存是64KB,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抗衡Intel的MMX指令集,AMD也开发了自

己的多媒体指令集,命名为3DNow!。3DNow!是一组共21条新指令,可提高三维图形、多媒体、以及浮

点运算密集的个人电脑应用程序的运算能力,使三维图形加速器全面地发挥性能。K6-2的所有型号都内置

了3DNow!指令集,使AMD公司的产品首次在某些程序应用中,在整数性能以及浮点运算性能都同时超

越INTEL,让INTEL感觉到了危机。不过和奔腾Ⅱ相比,K6-2仍然没有集成二级缓存,因此尽管广受好

评,但始终没有能在市场占有率上战胜奔腾Ⅱ。

4、廉价高性能CPU的开端——Celeron:

在以往,个人电脑都是一件相对奢侈的产品,作为电脑核心部件的CPU,价格几乎都以千元来计算,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批用户急需廉价而使用的家庭电脑,连带对廉价CPU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了。

在奔腾Ⅱ又再次获得成功之际,INTEL的头脑开始有点发热,飘飘然了起来,将全部力量都集中在高

端市场上,从而给AMD,CYRIX等等公司造成了不少乘虚而入的机会,眼看着性能价格比不如对手的产

品,而且低端市场一再被蚕食,INTEL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发家之地就这样落入他人手中,又与1998年全新

推出了面向低端市场,性能价格比相当厉害的CPU——Celeron,赛扬处理器。

早期Slot1插座Celeron处理器

Celeron可以说是Intel为抢占低端市场而专门推出的,当时1000美元以下PC的热销,令AMD等中

小公司在与Intel的抗争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也令Intel如芒刺在背。于是,Intel把奔腾II的二级缓存

和相关电路抽离出来,再把塑料盒子也去掉,再改一个名字,这就是Celeron。中文名称为赛扬处理器。最

初的Celeron采用0.35微米工艺制造,外频为66MHz,主频有266与300两款。接着又出现了0.25微米制

造工艺的Celeron333。

不过在开始阶段,Celeron并不很受欢迎,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其抽掉了芯片上的L2Cache,自从在奔腾

Ⅱ尝到甜头以后,大家都知道了二级缓存的重要性,因而想到赛扬其实是一个被阉割了的产品,性能肯定

不怎么样。实际应用中也证实了这种想法,Celeron266装在技嘉BX主板上,性能比PII266下降超过25%!

而相差最大的就是经常须要用到二级缓存的程序。

Intel也很快了解到这个情况,于是随机应变,推出了集成128KB二级缓存的Celeron,起始频率为

300Mhz,为了和没有集成二级缓存的同频Celeron区分,它被命名为Celeron300A。有一定使用电脑历史

的朋友可能都会对这款CPU记忆犹新,它集成的二级缓存容量只有128KB,但它和CPU频率同步,而奔

腾Ⅱ只是CPU频率一半,因此Celeron300A的性能和同频奔腾Ⅱ非常接近。更诱人的是,这款CPU的

超频性能奇好,大部分都可以轻松达到450Mhz的频率,要知道当时频率最高的奔腾Ⅱ也只是这个频率,

而价格是Celeron300A的好几倍。这个系列的Celeron出了很多款,最高频率一直到566MHz,才被采用奔

腾Ⅲ结构的第二代Celeron所代替。

为了降低成本,从Celeron300A开始,Celeron又重投Socket插座的怀抱,但它不是采用奔腾MMX的

Socket7,而是采用了Socket370插座方式,通过370个针脚与主板相连。从此,Socket370成为Celeron的

标准插座结构,直到现在频率1.2Ghz的CeleronCPU也仍然采用这种插座。

5、世纪末的辉煌——奔腾III:

在99年初,Intel发布了第三代的奔腾处理器——奔腾III,第一批的奔腾III处理器采用了Katmai内

核,主频有450和500Mhz两种,这个内核最大的特点是更新了名为SSE的多媒体指令集,这个指令集在

MMX的基础上添加了70条新指令,以增强三维和浮点应用,并且可以兼容以前的所有MMX程序。

不过平心而论,Katmai内核的奔腾III除了上述的SSE指令集以外,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多,它仍然基

本保留了奔腾II的架构,采用0.25微米工艺,100Mhz的外频,Slot1的架构,512KB的二级缓存(三国演义典故 以CPU

的半速运行)因而性能提高的幅度并不大。不过在奔腾III刚上市时却掀起了很大的热潮,曾经有人以上万

元的高价去买第一批的奔腾III。

第一代PentiumIII处理器(Katmai)

可以大幅提升,从500Mhz开始,一直到1.13Ghz,还有就是超频性能大幅提高,幅度可以达到50%

以上。此外它的二级缓存也改为和CPU主频同步,但容量缩小为256KB。

第二代PentiumIII处理器(Coppermine)

除了制程带来的改进以外,部分Coppermine奔腾III还具备了133Mhz的总线频率和Socket370的插

座,为了区分它们,Intel在133Mhz总线的奔腾III型号后面加了个“B”,Socket370插座后面加了个“E”,例

如频率为550Mhz,外频为133Mhz的Socket370奔腾III就被称为550EB。

看到Coppermine核心的奔腾III大受欢迎,Intel开始着手把Celeron处理器也转用了这个核心,在2000

年中,推出了Coppermine128核心的Celeron处理器,俗称Celeron2,由于转用了0.18的工艺,Celeron的

超频性能又得到了一次飞跃,超频幅度可以达到100%。

第二代Celeron(Coppermine128核心)处理器

6、AMD的绝地反击——Athlon

在AMD公司方面,刚开始时为了对抗奔腾III,曾经推出了K6-3处理器。K6-3处理器是三层高速缓

存(TriLevel)结构设计,内建有64K的第一级高速缓存(Level1)及256K的第二层高速缓存(Level2),

主板上则配置第三级高速缓存(Level3)。K6-3处理器还支持增强型的3DNow!指令集。由于成本上和成

品率方面的问题,K6-3处理器在台式机市场上并不是很成功,因此它逐渐从台式机市场消失,转进笔记本

市场。

真正让AMD扬眉吐气的是原来代号K7的Athlon处理器。Athlon具备超标量、超管线、多流水线的

Risc核心(3WaySuperScalarRisccore),采用0.25微米工艺,集成2,200万个晶体管,Athlon包含了三个

解码器,三个整数执行单元(IEU),三个地址生成单元(AGU),三个多媒体单元(就是浮点运算单元),

Athlon可以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同时执行三条浮点指令,每个浮点单元都是一个完全的管道我失骄阳君失柳 。K7包含3个解

码器,由解码器将解码后的macroOPS指令(K7把X86指令解码成macroOPS指令,把长短不一的X86

指令转换成长短一致的macroOPS指令,可以充分发挥RISC核心的威力)送给指令控制单元,指令控制单

元能同时控制(保存)72条指令。再把指令送给整数单元或多媒体单元。整数单元可以同时调度18条指

令。每个整数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管道,调度单元可以对指令进行分支预测,可以乱序执行。K7的多媒体

单元(也叫浮点单元)有可以重命名的堆栈寄存器,浮点调度单元同时可以调度36条指令,浮点寄存器可

以保存88条指令。在三个浮点单元中,有一个加法器,一个乘法器,这两个单元可以执行MMX指令和

3DNow指令。还有一个浮点单元负责数据的装载和保存。由于K7强大的浮点单元,使AMD处理器在浮

点上首次超过了Intel当时的处理器。

Athlon内建128KB全速高速缓存(L1Cache),芯片外部则是1/2时频率、512KB容量的二级高速缓

存(L2Cache),最多可支持到8MB的L2Cache,大的缓存可进一步提高服务器系统所需要的庞大数据吞

吐量。

Athlon的封装和外观跟PentiumⅡ相似,但Athlon采用的是SlotA接口规格。SlotA接口源于AlphaEV6

总线,时钟频率高达200MHz,使峰值带宽达到1.6GB/S,在内存总线上仍然兼容传统的100MHz总线,现

这样就保护了用户的投资,也降低了成本。后来还采用性能更高的DDRSDRAM,这和Intel力推的800MHz

RAMBUS的数据吞吐量差不多。EV6总线最高可以支持到400MHz,可以完善的支持多处理器。所以具有

天生的优势,要知道Slot1只支持双处理器而SlotA可支持4处理器。SlotA外观看起来跟传统的Slot1插槽

很像,就像Slot1插槽倒转180度一样,但两者在电气规格、总线协议是完全不兼容的。Slot1/Socket370

的CPU,是无法安装到SlotA插槽的Athlon主板上,反之亦然。

三、踏入新世纪的CPU

进入新世纪以来,CPU进入了更高速发展的时代,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1Ghz大关被轻松突破了,在

市场分布方面,仍然是Intel跟AMD公司在两雄争霸,它们分别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核心PentiumⅡ

和Celeron、Tunderbird核心Athlon、AthlonXP和Duron等处理器,竞争日益激烈。

1、在Intel方面,在上个世纪末的2000年11月,Intel发布了旗下第四代的Pentium处理器,也就是

我们天天都能接触到的Pentium4。Pentium4没有沿用PIII的架构,而是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包括等效于

的400MHz前端总线(100x4),SSE2指令集,256K-512KB的二级缓存,全新的超管线技术及NetBurst架构,

起步频率为1.3GHz助学金申请流程 。

第一个Pentium4核心为Willamette,全新的Socket423插座,集成256KB的二级缓存,支持更为强大

的SSE2指令集,多达20级的超标量流水线,搭配i850/i845系列芯片组,随后Intel陆续推出了1.4GHz-2.0GHz

的WillametteP4处理器,而后期的P4处理器均转到了针角更多的Socket478插座。

第一代的Pentium4(Socket423)处理器

和奔腾III一样,第一个Pentium4核心并不受到太多的好评,主要原因是新的CPU架构还不能受到程

序软件的充分支持,因此Pentium4经常大幅落后于同频的Athlon,甚至还如Intel自己的奔腾III。但在一

年以后,Intel发布了第二个Pentium4核心,代号为Northwood,改用了更为精细的0.13微米制程,集成了

更大的512KB二级缓存,性能有了大幅的提高,加上Intel孜孜不倦的推广和主板芯片厂家的支持,目前

Pentium4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中高端处理器。

第二代的Pentium4(Socket478)处理器

在低端CPU方面,Intel发布了第三代的Celeron核心,代号为Tualatin,这个核心也转用了0.13微米

的工艺,与此同时二级缓存的容量提高到256KB,外频也提高到100Mhz,目前TualatinCeleron的主频有

1.0、1.1、1.2、1.3Ghz等型号。Intel也推出了Tualatin核心的奔腾III,集成了更大的512KB二级缓存,但

它们只应用于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在台式机市场很少能看到。

第三代Tualatin核心的Celeron处理器

2、在AMD方面,在2000年中发布了第二个Athlon核心——Tunderbird,这个核心的Athlon有以下

的改进,首先是制造工艺改进为0.18微米,其次是安装界面改为了SocketA,这是一种类似于Socket370,

但针脚数为462的安装接口。最后是二级缓存改为256KB,但速度和CPU同步,与Coppermine核心的奔

腾III一样。

T青岛导游 underbird核心的Athlon不但在性能上要稍微领先于奔腾III,而且其最高的主频也一直比奔腾III高,

1Ghz频率的里程碑就是由这款CPU首先达到的。不过随着Pentium4的发布,Tunderbird开始在频率上落

后于对手,为此,AMD又发布了第三个Athlon核心——Palomino,并且采用了新的频率标称制度,从此

Athlon型号上的数字并不代表实际频率,而是根据一个公式换算相当于竞争对手(也就是Intel)产品性能

的频率,名字也改为AthlonXP。例如AthlonXP1500+处理器实际频率并不是1.5Ghz,而是1.33GHz。最后,

AthlonXP还兼容Intel的SSE指令集,在专门为SSE指令集优化的软件中也能充分发挥性能。

第三代Tunderbird核心的Athlon处理器

在低端CPU方面,AMD推出了DuronCPU,它的基本架构和Athlon一样,只是二级缓存只有64KB。

Duron从发布开始,就能远远抛离同样主攻低端市场的Cele无线网卡哪个好 ron,而且价格更低廉,一时间Duron成为低价

DIY兼容机的第一选择,但Duron也有它致命的弱点,首先是继承了Athlon发热量大的特点,其次是它的

核心非常脆弱,在安装CPU散热器时很容易损坏。因此尽管在兼容机市场很受欢迎,但始终打不进利润最

高的品牌机市场。

Duron处理器

四、CPU未来发展的方向

纵观我们上面叙述的CPU发展史,大家不难得出以下的CPU发展方向:首先是更高的频率,其次是

更小的制造工艺,第三,更大的高速缓存。除了这三点之外,PC处理器也将缓慢的从32位数据带宽向64

位发展。

1、Intel的未来计划,在本书截稿前为止,最高主频的CPU已经达到了2.4Ghz,而Intel的目标是在今

年内达到3Ghz,两年内达到10Ghz,为此Intel会在2002年中期发布533Mhz总线频率的Northwood核心,

按照计划,怎么打印网页 在2003年,Intel还将推出采用0.09微米工艺的Prescott核心,工作频率将在3.5GHz以上(甚至

更高),将采用效能更高的667MHz(166MHzx4)或800MHzFSB(200MHzx4),不过目前Prescott还只是停

留在书面上而已,毕竟它要在2003年才会正式发布,所以目前也没有更多关于它的细节公布。

另外Intel还透露在2005年将推出采用全新的TeraHertz晶体管架构的处理器产品,该架构采用了诸如

SOI工艺,高K绝缘体在内的众多先进技术,简单的说它能够使芯片的发热量及功耗降到最低,并且大幅

度提升处理器的工作频率;理论上采用TeraHertz晶体管架构能够制造出10GHz-20GHz的处理产品。

当然要达到这样高的工作频率,仅仅有TeraHertz晶体管还不够,它还需要新型的BBUL(Bumpless

Build-UpLayer)封装技术的支持,该技术可以制造出厚度仅1毫米且集成10亿个晶体管的芯片,BBUL技

术与目前封装技术并无差异,但核心技术却完全不同,BBUL采用内建方式直接在裸晶(Die)直接封装,且

仅包括1层铜制程金属互连层。由于BBUL使数据传输通道缩短,所以整个芯片的时钟频率速度将有较大

幅度提升,另外功耗自然也更低。

2)AMD的未来计划,本书上市时,第三个Athlon核心Thoroughbred应该已经发布了,Thoroughbred

沿用了Palomino的核心,但换用了效能更高的166MHzFSB及0.13微米工艺,由于制造工艺的提升,其

发热量及芯片尺寸均比Palomino要小很多,它同样采用SocketA界面、OPGA封装,而且现有的AthlonXP

主板均兼容Thoroughbred(AMD在展会上公布的Thoroughbred演示机就是采用AMD-760芯片组);村书记述职报告 但

Thoroughbred是否将增加缓存容量还未公布。

新一代的Duron(Appaloosa)则采用简化版的Thoroughbred核心,根据AMD最新公布的处理器发展蓝

图,首款Thoroughbred核心的1.73GHzAthlonXP处理器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发布。桌面版AthlonXP、工作

站/服务器版的AthlonMP都将明年第一季全面导入0.13微米Thoroughbred核心,并在第二季推出采用

Barton核心的产品,但AMD尚未公布有关Barton核心的具体规格。移动处理器方面,最后一款基于Palomino

核心的将是明年发布的1.4GHzAthlon4,之后也将采用全新的Thoroughbred/Barton核心。

至于AMD的首颗64位处理器——K8Hammer,将分为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高端的服务器版

SledgeHammer(最多8路SMP),及工作站/桌面版ClawHammer(2路SMP),其中ClawHammer已整合有

DDR33内存控制器,所以对应ClawHammer的芯片组无需包括内存控制器,而SledgeHammer则拥有更大

的二级缓存,这两款Hammer处理器都会支持SSE2指令集并兼容32位指令,虽然目前还未有更多的信息

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Hammer肯定会在明年发布,而且AMD之前曾声称Hammer的效能将超越所有的

同类处理器。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9:0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90aa024d670e589fd37a3a4dfd333d9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AMDCPU型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AMDCPU型号.pdf

标签:AMDCPU型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