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菏泽曹县

更新时间:2023-03-26 00:54:48 阅读: 评论:0

安全生产四不伤害-为谁流下潇湘去

菏泽曹县
2023年3月26日发(作者:都江堰)

第1页,共13页

2022-2023

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1.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一

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造福民众。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A.长城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

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青铜器的高超工艺D.甲骨文的出现

3.《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坑儒和赵高以“谋反”罪审讯李斯时,都有御史大夫参加。

这是因为秦朝的御史大夫()

A.掌管军队B.分管行政C.总揽全国一切大权D.负责监察政府官员

4.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A.和同开宝B.五铢钱

C.开元通宝D.半两钱

5.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

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6.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社会转型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国家产生

7.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实质的争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A.学生甲:维护周王室的权威B.学生乙:利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

C.学生丙:避免相互兼并D.学生丁:共同对付外族的进攻

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一工程修建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

谓之‘天府’也”。这是指哪一工程?()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长城

第2页,共13页

9.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B.兼爱非攻,互爱互利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10.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示意图体现的是哪一朝代的疆域()

A.汉朝

B.秦朝

C.东晋

D.北魏

11.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

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

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12.“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

()

A.战争频繁

B.制度变革

C.百家争鸣

D.王位世袭

13.公元前218年,一位布商去外地购进一批布匹,他携带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A.

B.

C.

D.

第3页,共13页

14.《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有一幅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

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

在()

A.春秋和秦末

B.春秋和战国

C.战国和汉初

D.秦末和春秋

15.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八王之乱”

D.“王与马,共天下”

16.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A.大一统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王与马,共天下”

1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

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

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18.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也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

权柄的重要角色是()

A.宰相与御史大夫

B.刺史与郡守

C.外戚与宦官

D.丞相与三公

19.黄巾起义不同于秦末农民起义的独特之处是()

第4页,共13页

A.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B.攻占了许多郡县城市

C.有准备有组织的起义

D.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0.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

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A.《论语》

B.《史记》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21.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据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你可以推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者,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材料四(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

可衣……令(下令)郡国(各地)务(务必)劝农桑。”

--《史记•景帝本纪》

(2)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由此汉初出现了盛世局面,这一局面

被称之为什么?

材料五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

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3)根据材料五,请归纳材料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

第5页,共13页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以后中国发展的,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

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自此成为中国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卜宪群总撰稿的《中国通史》请结合有关史实,简要评价秦始皇。(要求:①观点明确②

史论结合。)

23.对外友好交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区域文明的融合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中国将丝绸、瓷

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伊斯兰教

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

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鼻子凹陷 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材料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

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杨洁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演讲

(1)据材料一,指出图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此后,逐渐形成的沟通欧亚的交通道路是什么?

指出图示中的A点是哪座城市?

(2)据材料二,指出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知识交流之路”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哪一宗教

在汉朝时经此通道传入中国?

(3)据材料三,指出今天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目的是什么?

第6页,共1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

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

一直造福于人民。因而题干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都江堰。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

2.【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

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

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是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时期。

故选:A。

本题以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时期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

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答案】D

【解析】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具有至高无

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百官。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

4.【答案】D

【解析】为了巩固统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秦始皇规定以圆形方孔钱(半

两钱)作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所以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

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半两钱。

故选:D。

本题以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为切入点,考查秦朝统

一货币的相关知识。

第7页,共13页

注意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5.【答案】A

【解析】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

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朝初期货币可以私铸,政府对经济掌控的能力

影响下降,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禁止民间铸钱和地方郡国铸钱,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货

币铸造权的掌控,最终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A。

本题以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

中央为依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

关历史史实。

6.【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方面,周朝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到后期战争越发激烈、

残酷,越来越多的小国被兼并;政治方面,为了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各国通

过改革变法,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过渡;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

花齐放的局面,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道家等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宣传个人思想,促进了思

想学术的繁荣。故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相关知识点。

7.【答案】B

【解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的口号,表面上尊崇周天子,实际上是利用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

侯,借以发展齐国的势力。故学生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故选:B。

本丝绸之路的起点 题考查春秋争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A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

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

一直造福于人民.

第8页,共13页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

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早安心语简单一句话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

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后羿嫦娥 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霜降的诗句 词的是”为切

入点,考查了百家争鸣相关史实。

考查了百家争鸣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答案】B

【解析】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故图片显示的是秦朝的疆域。

故选:B。

本题考查秦朝疆域。

比较记忆秦朝和清朝的疆域。

11.【答案】C

【解析】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

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在此以前,由于学在官府,平民子弟无权进入官府的学校学习,

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才使平民子弟有机会上学。故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是有教无类。

故选:C。

本题考查有教无类,知道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有教无类。

本题考查有教无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

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因此春秋战国在学术思

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选:C。

第9页,共13页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公元前219年”可知,是秦朝建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

年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废除原来六国的货币,推行

圆形方孔铜钱,统一货币。因此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最有可能是圆形方孔钱;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货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出,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指秦朝末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

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指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

国。

故选:D。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和秦朝。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指秦朝末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

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春秋时期,在吴越争霸中,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为吴王养马,

打扫宫室等。勾践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

事。

解答该题需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成语典故。

1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至腐败不可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乌龟种类鉴别图片 CD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解析】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

第10页,共13页

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出现治世局面,历史上

称之为“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故选:B。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C

【解析】由材料“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可知,儒学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故选:C。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儒学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概括能力。

本题旨在通过材料考查儒学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

18.【答案】C

【解析】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

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

心角色,但其权柄却也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有外戚与宦官。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与影响。

19.【答案】C

【解析】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黄巾起义爆发,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

的统治。故黄巾起义不同于秦末农民起义的独特之处是有准备有组织的起义。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和黄巾起义。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秦末农民起义和黄巾起义的特点。

20.【答案】B

【解析】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

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材料强调的是“实录”,这反映了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生活在

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第11页,共13页

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故选:B。

本题以“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为切入点,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1.【答案】【小题1】(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铁工具和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

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

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

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

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根据材料“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这一措施。并结合所

学可知,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是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

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根据材料“(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下

令)郡国(各地)务劝农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了汉景帝的以农为本思想,汉文

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

统治出现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文景之治

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4)根据材料四可知,材料从土地开垦数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纺织业发达等。(任答两条,

言之成理即可)这几个方面描述了经济的发展局面。

(5)依据上面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有农业技术的改进;

统治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社会的稳定等。

故答案为:

(1)铁器;牛耕。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

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以农为本;文景之治。

(4)土地开垦数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纺织业发达等。(任答两条,言之成理即可)

(5)农业技术的改进;统治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社会的稳定等。(任答两条,言之成理即

可)

第12页,共13页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

(2)本题商鞅变法、都江堰等知识。

(3)本题考查文景之治。

(4)本题考查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

(5)本题考查农业进步、农业发展的原因等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铁制农具、牛耕技术、商鞅变法、文

景之治,农业发展的原因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答案】结合有关史实,可以确定观点为:秦始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既有功,也有过。

论述: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

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

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全国度蕃的意思 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

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

家。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

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

秦朝灭亡。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故答案为:

观点:秦始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既有功,也有过。

论述: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

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

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

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

家。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

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

秦朝灭亡。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解析】本题考查对秦始皇的评价。

解答本题注意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要从两方面来评价。

23.【答案】【小题1】(1)材料一地图是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

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

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

第13页,共13页

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图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张骞通西域。此后,逐渐形成的沟通欧亚的交

通道路是丝绸之路;图示中的A点是长安。

(2)根据材料二“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更为重要的是,商品

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知识交流之路”,

促进了商品和知识的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佛教在汉朝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根据材料三“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今天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目的是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

发展。

故答案为:

(1)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长安。

(2)促进了商品和知识的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佛教。

(3)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小题2】

【小题3】

【解析】汤面条的做法 本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丝绸之路的开通。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

解答第三问关键是理解“一带一路”的建设。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00:5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8bab6890be64c1c790ec0d7e9fca622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菏泽曹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菏泽曹县.pdf

标签:菏泽曹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